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

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广西应对研究工作,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取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就成为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附: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

《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

2002/11/10

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10国在文莱达成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10国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2003年起,农林水产品8个领域(500~600种商品)将率先实施贸易自由化;自2005年起,其余领域的关税减免开始实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领域也将逐步实现自由化,制订具体计划的谈判将从2003年开始。通过这些措施,面向境内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1.2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整合路线将进一步确定,到2010年建成这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有了实际性进展。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铸造了新的车轮,同时,也将广西推向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使广西面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抢占先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广西未来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广西应对研究工作,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西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

自由贸易区(FTA)是指根据各缔约方彼此之间达成的协议,取消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各成员仍可以对区外非成员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自由贸易区比特惠关税区一体化程度高,是一种较为易行的组织形式,所以许多区域经济组织一开始就从自由贸易区形式起步。由于FTA涉及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一般要快于WTO,因此区域一体化在世界各地正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42个成员中,相互之间已建成了135个自由贸易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够加速本地区货物贸易的自由流通,促进成员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加强成员和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关系,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为世界上第六大贸易体,中国是当前尚未加入任何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少数WTO成员之一,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不相称。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取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就成为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实际上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铸造了新的车轮。同时,也将广西由一个边陲省区被直接推上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广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将区位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提升和发挥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加快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是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1)为广西加快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机遇。尽管在1984年我区的北海就被确定为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广西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先行一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力的外部市场支撑,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沿海同时起步的广东、福建等省市相比,还是落到了后面。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使广西将直接与一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市场相接,自由贸易区这一新贸易机制,按照中国东盟专家组报告研究分析,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将增加55%,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也将增加48%。这为广西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更加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快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为广西进一步将区位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广西具有“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广西进一步成为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及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部,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肩负着既为我国内陆地区提供便捷的出海通道,又为东南亚邻国提供深入我国内陆腹地的捷径,促进双方经济联系的历史重任。一方面,我区是东盟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购买力最强的华南市场的捷径,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东部,特别是广东以及港澳的产业、产品、资金、技术、人才西进也要经过广西。国内外企业在贸易区内17亿人口大市场选择新的经营发展方向,开展新的经营合作,实现新的跨国投资和国际营销,来共同分享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机会和利益,增加我区对投资的吸引力,促进我区临海工业、港口经济以及旅游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我区更好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

(3)为提升和充分发挥广西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提供了机遇。1992年以来,广西经过多年建设,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初步形成。现已形成三条出海大通道:一条由防城、钦州、北海3个出海口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由经梧州方向直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的东向“黄金”大通道;一条是以凭祥为代表的通向东南亚最大最便捷的西向出边大通道。随着南昆铁路的开通,南宁至重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等项目的上马建设,广西作为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出边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提升这条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使这条出海大通道由西南地区出海便捷途径提升为西南、华南乃至全国走向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国际大通道,增加商品、人员往来,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我区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要加强研究广西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设想

1.总体思路

加强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对外开放为主线,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动力,以建设国际大通道和特殊经济区为重点,抢占先机,全面推进与东盟产业、贸易、经济社会技术的合作开发和相互投资,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构筑中国与东盟相互发展经贸合作的桥梁纽带地位,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将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制造中心。借助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发展大势,充分发挥广西沿海沿边和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承接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在广西设立制造基地,使广西成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重要车间。

贸易中心。利用辐射中国内陆和东盟市场两个扇面交汇优势,吸引东盟及世界企业以及国内外客商到区内投资,发展货物贸易、加工贸易和各类服务贸易,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中心。

物流中心。加快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东进、北上、南下的通道。向东使广西的高速公路网与广东的高速公路网连通,改造现有的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向北修通连接湖南的高速公路,打通与中部地区的快速通道;向南加快建设南宁至友谊关、至东兴的高等级公路,提高现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加快钦州、防城、北海三个海港和西江流域的内河港建设,进一步拓展腹地。加快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和仓储设施,是广西成为世界大公司的采购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物流业和会展等服务业。

信息交互平台。在南宁市和东兴、凭祥等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分别建立技术先进、信息全面、内外相通、能够便捷交流的信息港,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重点加快南宁信息港和中国大西南及东南亚国际数据交换中心的建设,全面汇集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信息、产业信息、产品信息、投资信息及主要合作信息等,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信息汇集中心,为扩大和深化双方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信息交流,可经广西提供的国际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交互式综合信息网而得以实现。

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与东盟有关国家传统的文化亲缘关系,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和整合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在东南亚语言、经济等方面的教学特长和优势,将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之一,高效、高水平的开发和培养能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的各类人才。

2.战略设想

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广西要抢占行机,必须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战略。

大通道战略:继续建设和完善广西作为西南主要出海通道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出海、出边和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接我国与东盟的海、陆、空多层次快捷交通通道,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并以此为依托,增强合作,发展通道经济,加强信息交流,将广西建设成为我国与东盟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和流通的国际枢纽。

大联合战略:充分利用跨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外资加快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势头,以内地广大腹地为依托,积极吸引发达国家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投资,承接沿海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东引西联,加强与兄弟省市区和有关企业合作,借势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建立起面向东盟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联合。

大经贸战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各行业协调参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纺织、有色金属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业,相应发展为大经贸提供支撑的贸易、仓储、金融、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生产、贸易等部门的联合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品产业,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机电、纺织为主攻方向,在全区优势领域内着力培养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高附加值、出口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和产品,使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差别化战略:针对东盟10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与广西经济互补性、竞争程度亦不同的特点,根据广西与不同东盟成员间的合作基础,制定不同的合作战略。新加坡和文莱属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金融、服务业、石油业较发达,而其他资源匮乏。广西应着重与其发展资源互补贸易和服务贸易。泰、马、菲、印尼的经济水平为东盟中等发展水平,除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外,近年来制造业、电子业发展迅速,除了资源互补性贸易外,要注重发展产业内贸易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柬、老、缅、越是东盟最不发达的国家,与广西的互补性极强,要积极对四国直接投资,发挥比较优势,取得良好的合作效益。

以文促商战略:加强与东盟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会、教育交流合作、体育竞赛等形式,利用现有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等知名活动,密切双方的人员往来,增进东盟国家对广西的了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化交流,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经济往来。

(三)明确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重点

广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围绕建立“三大中心,两大平台”的目标思路,明确广西应对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需要,以及广西现有基础、条件、优势和潜在发展优势,广西应对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重点可概括为“完善一大通道,加快开发建设临海工业园区和沿边跨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两个特殊经济区,建设六大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形成五大服务体系”。

(1)继续把加强完善以交通为主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广西地处东亚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战略区位优势。要充分发挥广西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力争在“十五”期间把广西交通运输网构建成为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畅通、高效、安全、功能齐备的陆海空相接的交通枢纽和大能力综合运输国际通道。为此,近期应重点加快建设东、中、西三大连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①打通东部沿海通往东盟的陆路大通道

铁路:加快合浦至河唇铁路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尽快打通东南部沿海铁路通道,同时,进一步提高钦北铁路、南防铁路的能力;远期考虑建设防城—东兴—海防的国际铁路通道。

公路:“十五”期间基本建成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广西境段,建成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并与越南联系,“十五”期间共同合作建设形成广东-南宁-友谊关-河内乃至东盟其他国家的国际高等级公路大通道。

②提高连接华中地区通往东盟大通道通过能力

铁路:加快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动工建设;配套、完善南宁至友谊关铁路,提高通过能力,同时,加强与越南方面的沟通,争取将越南境内友谊关-河内-胡志明市的铁路改造成标准轨道,形成我国中原腹地联结越南及东盟各国的便捷、畅通的大能力铁路通道。“十一五”期间,洛湛铁路全线建成,再适时建设玉林至北海铁路,又形成一条我国中部地区经过梧州、玉林、南宁往河内(或玉林-北海-防城-东兴-海防)与东盟沟通的大能力铁路通道。

公路:“十五”期间,衡阳-南宁国道主干线除部分路段为一级标准外,全线按高速标准建成通车,形成衡阳-桂林-南宁-友谊关-河内公路大通道。

③进一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

沿海港口:目前以广西沿海港口为龙头的西南出海通道已基本形成。为适应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形势,“十五”期间,加快防城港深水泊位、航道的前期工作,“十五”建成11~14五万吨泊位及五万吨级进港航道,新增能力约800万吨;北海港基本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新增能力230万吨;钦州港建成2个万吨级泊位,新增能力115万吨。“十五”防城港建成10万吨级深水航道及一个10万吨级矿石泊位,新增能力约600万吨。

铁路:加快南昆铁路、黔桂铁路的扩能改造工程,并于“十一五”初期建设完成,形成昆明-南宁-河内-胡志明市及贵阳-柳州-南宁-河内的西南地区走向东盟的铁路国际大通道。“十一五”期间建设四川隆昌-百色铁路,并结合百色地区铝土矿的开发,研究建设百色-靖西-越南高平-河内铁路的方案,形成又一条西南地区联结东盟国家的铁路通道。

公路:“十五”期间,建成重庆至南宁高等级公路,“十一五”期间,建成昆明-百色-南宁高速公路,这两条公路通道与南宁至友谊关公路相连,构成西南地区通往越南乃至东盟各国公路大通道。

④开辟广西通往东盟的空海航线

民航航线:广西目前在桂林、南宁、北海三个空港设有一类口岸。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推进,位于前沿的广西必将与东盟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多,充分发挥这三个航空口岸的作用,开辟一批通往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航线。

海港航线:广西沿海港口已形成相当规模,设施也较齐备,与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各主要港口的通航条件已基本具备。近期除继续完善北海至海防的旅游航线外,拟增加防城港、钦州港至海防的旅游航线;开辟防城港-胡志明市、防城港-新加坡、防城港-吉隆坡等定期货运班轮。

⑤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发挥广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在南宁、柳州、防城港等地建立几个大型的物流中心,在防城、东兴、凭祥等边境口岸建设仓储,货物包装、组装加工场所和配送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凭祥、东兴边境贸易区和其他边境贸易点的规划建设。

⑥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要对广西12个边境陆路口岸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在现有口岸通三级以上公路的基础上,全面改善口岸的综合查验设施。重点建设友谊关、东兴口岸和凭祥铁路口岸,适当加大水口口岸的建设力度。主要建设凭祥友谊关口岸、东兴口岸、水口口岸的大型验货场、进出口货仓及配套设施,增建客货出入境通道,大幅度提高客货通过能力,完善凭祥铁路口岸的联检设施,加快通关速度。

(2)加快开发建设临海工业园区和边境跨国经济开发贸易合作区两个特殊经济区。

要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工业。重点是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修造船、天然气利用等滨海重化工业。临海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要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集中有限资金和精力,按一定次序逐个突破。

首先就加快防城港市的工业园区,钦州市的港口起步工业园区加工区、金鼓江加工区,北海市的工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水、电、路、通信等要尽快配套完善,相应配套政策要及时出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启动建设并形成气候。其次要争取国家尽早批准设立北海港口加工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布局重点工业项目或吸引国内外大公司投资。择机开发钦州大榄坪和犀牛脚工业区、防城港企业工业区等。

加快建设边境跨国经济开发贸易合作区,利用关贸总协定的特别条款,可考虑通过双边合作方式,在边境分别建立东兴——芒街、凭祥——谅山等小型跨国经济合作区,在开发区内发展出口加工、跨国旅游和边境贸易。

(3)加快建设面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在发展优势的六大加工制造基地。

要把广西的加工制造业放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的背景下加以分析,从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角度充分认识广西加工制造业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比较优势和潜在发展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和潜在发展优势把以铝电结合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以微型汽车、农用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加工,以及林浆造纸加工、农产品加工、中草药加工作为建立广西“加工制造中心”的建设重点。

①加快以铝电结合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建设。

要加快建设铝电结合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就要大力开发以龙滩水电站为龙头的红水河水电资源,使之成为“两电东送”和有色金属加工的重要基地和支撑,加快开发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先发展氧化铝,滚动发展电解铝,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铝材加工。加快平果铝二、三期工程建设,“十五”期间使之达到年产120万吨氧化铝、30万吨电解铝的设计规模。抓紧做好桂西的铝土地质勘探和储量升级工作,加快建设新的氧化铝和电解铝项目。加快推进南宁大型铝材加工和沿海大型电解铝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加快铅、锌、锡、锰的资源勘探开发和发展深加工业,尤其要注重利用东盟的有色金属资源加快广西的有色金属加工制造基地的建设。

②加快以微型汽车、农用汽车、玉柴为主的机械制造基地建设。汽车工业要面向东南亚市场,走与国内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路子,加速产品的改型换代和升级,开发性能优越,新颖美观、技术先进的面向中国、东盟,尤其是东南亚农村和小城镇,面向家庭消费的系列微型汽车和农用汽车。要加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机械工业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动力机械、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港口机械、数控机床、电工电器等。

③加快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加工基地建设。要面向东南亚市场,增强广西建材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重点采用新型干法节能新技术改造骨干水泥企业,适时建设大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厂,对现在中小水泥厂进行改组,发展散装水泥,提高散装率。大力发展市场适销的中高档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新型墙体材料,加快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的开发及深加工。

④加快林浆纸结合的工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广西亚热带林业资源优势,并扩大利用东南亚热带林业资源,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林浆纸结合工业,建立造林、制浆、造纸和加工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快在沿海建设大型制浆和造纸项目。

⑤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广西和东盟丰富的农业和海洋资源优势,建设大型木薯酒精厂,发展粮油食品、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系列食品加工,发展松香、玉桂、八角等亚热带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开发罐头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等,扩大山梨酸、柠檬酸、变性定粉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⑥加快生物工程及制药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广西中草药、海洋生物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动植物细胞工程育种、食品及工业用酶制剂、医药用酶、发酵工程和用生物工程法制取的药品及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物、海洋生物制药及现代中成药。

(4)大力建立形成五大服务体系。

①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服务体系。首先要大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重点要搞好南宁食糖交易中心市场,南宁亚热带果蔬批发市场,钦州、北海海产的批发市场,北海旅游商品批发市场,防城港粮食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通过配套建设信息、运输、包装、加工、冷藏保鲜等配套服务设施,强化市场功能。其次是建设一批现代化商业网点。在南宁、北海建设若干个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中心。积极通过资产重组,发展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商货集团或综合商社,大力发展具有现代化配送体系的连锁经营。引进外商在南宁投资建设大型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经营的商业企业,大力开展电子商务。

②大力培育要素市场服务体系。以南宁为重点,创新金融工具,完善金融市场,营造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包括加快南宁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设立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快对现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机构的重组;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保险业;建立外汇结算中心等。大力发展人才、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市场,逐步壮大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

③继续加强完善信息服务体系。配合国家干线网的建设,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省级光缆以格型为主,区内光缆以环型为主的发达的光纤传输网,加强与东盟各中心城市的光纤干线网的连接和区内城市市内网的建设,宽带综合数据网可以随时提供各种宽带业务,并逐步发展到县、乡镇。利用光纤网和卫星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开放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和信息交互中心,重点抓好南宁信息港和加快广西互联网络中心的建设。同时,加强建设区域性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④大力开发旅游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广西、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丰富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形成以桂林为龙头、西南和东南亚为网络的大东盟旅游圈。重点发展桂林山水旅游、南亚热带滨海风光旅游、边境异国情旅游、跨国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高档次的商务、会务、休闲疗养旅游。完善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合理旅游线网。与越南共同规划、开发德天瀑布景区,开展“胡志明革命足迹游”,开通宁明—谅山和宁明—广宁旅游线路,进—步完善北海—下龙海上旅游航线,尽快开通桂林—下龙国际旅游专列、防城港—下龙海上旅游航线。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旅游合作,完善旅游线路,为双方旅游者提供方便。

⑤大力建设事务交流和会展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快南宁会展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全国性以至国际性商品博览、展销中心。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交流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和事务交流产业。通过办好南宁国际民歌节等一系列文化事务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采取措施,发挥优势,积极应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把我区对外合作的重点逐步转到东盟。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贸易量来看,东盟在广西对外关系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充分认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加强对东盟的开放与合作,作为我区在21世纪头20年及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使面向东盟,深入实施开放战略成为我区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各部门、各地市都要从实际出发,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加强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并付诸实践,逐步使东盟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

(2)结合南贵昆经济区建设,积极建立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贯通泛亚铁路,已达成共识,并已有所行动。根据中南半岛的地势,也已确定东线走向,从南到北,起自新加坡,经过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到河内后往东北上中国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往西北上中国的西部。虽然中国一方主要是以云南昆明方面出面,但由于从河内到昆明地处山区,距离遥远,路途难走,而从河内到南宁地势平坦,距离较近,友谊关以北都是准轨,运量大,快速便捷,成本低,所以铁路贯通后,运输的重点将是中国的东中部与中南半岛之间的物流和人流。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建立南宁—河内—曼谷—新加坡泛亚铁路经济走廊,以及由越南和我国的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特别行政区组成的环北部湾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多国合作,并使其与南贵昆经济区建设相结合,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确立南贵昆经济区在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积极争取建设边境跨国经济开发贸易合作区,通过次区域(或小地区)合作,促进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沟通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东盟两大市场的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为大规模发展经贸往来创造条件。

(3)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升级,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和新的增长点。在开拓东南亚市场中,要注重培育有竞争能力的经营主体,重点应放在民营经济上。我区民营经济所占份额不到30%,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环境,努力从数量上迅速增强民营经济,并从根本上培育其国际竞争力。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向企业参股、持股、控股,逐步采取改组、租赁、兼并、出售、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中小企业,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民营经济主体,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贸、农、工、科结合的民营企业,发展代理制和开展多元化经营,逐步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主体。要从我区实际出发,根据东南亚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批的优势产业,如:热带农业、热带农产品加工业、以铝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以汽车和农业机械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水电和天然气为重点能源业、以现代中草药为主的医药产业,以及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等产业,形成发展一批适销对路,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如铝和锡等有色金属、水泥、林浆纸、海产品、食品、中成药等,成为我区与东盟经贸合作中新的增长点。

(4)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区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需求。要用更开拓的视野、创新的投融资手段和不断改革创造管理体制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在通道项目规划、前期工作、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和倾斜的同时,要拓宽社会投资进入通道设施的建设领域,对有较稳定收益的经营性项目,实行业主招标制等办法吸引社会资金;设法盘活现有存量资产,鼓励和引导各种资金通过兼并、转让等渠道进入通道建设,同时要扶持推荐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通道建设经营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培育数个有较强投资能力,能滚动发展的交通建设投资主体,在有关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要努力尝试以BOT方式实现土地的成片开发。

(5)加大力度,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根据东南亚市场变化的形势,努力提高摩托车、空调机、家用电器、家用机械类机电产品以及纺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开拓越南微型汽车市场,争取在成套机电设备出口方面取得突破,促进我区制糖、水泥、水力发电、木薯综合利用等成套设备的出口,积极研究、开拓东南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组织我区化肥、农药和优良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口。进一步开拓越南市场,同时逐步走向其他东盟国家市场,特别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一定购买力的国家市场。在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的同时,发展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租赁贸易和多边贸易。根据我区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合作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边境贸易,加快加工贸易的发展,通过边境贸易和多种形式、境内境外的加工贸易,推进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密切结合,扩大出口。

(6)“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建立面向东盟的最广泛的经济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农业、水电、医药、矿藏开发为重点,鼓励我区企业进入东盟国家,进一步推动我区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开展承包工程、技术咨询和劳务合作。建立、健全我区对外开展经济技术的服务体系,研究设立“广西境外投资发展专项基金”、“广西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等,在金融、保险、外汇、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大“引进来”步伐,一是要积极吸引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加工产业;吸引欧、美、日本等国大企业、大财团在东南亚和我国沿海省投资的企业到我区再投资;吸引东南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到我区投资,收购、兼并和改组我区企业,鼓励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农业企业参与改造我区传统农业,探索通过外商投资、中外合资组建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立防城港马来西亚合商出口加工园区、印尼金光集团收购、兼并我区浆厂项目及新加坡金鹰纸业造纸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努力扩大我区与全国各省、区、市的横向联合与协作,联合建设通往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吸引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来广西安家落户,利用本地产品、资源到我区加工出口,主动接收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我区的转移。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对东盟科技合作,联合开展对东盟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等。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严格按国际通行规则来定位政府行为,规范政府、企业、市场关系。按照发展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需要,政府管理应主要体现在改善宏观环境,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公开竞争环境上来。科学地界定政府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全面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应该由市场机制替代的行政性审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能由企业自主决定的,能由市场调节的,政府要坚决退出。对确定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同时要规范审批程序,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健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继续深化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以及政府定价和收费的形成机制,促进市场有序竞争。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开发的统一政策,严格执行广西根据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研究出台的有关投资、税收、土地、矿产资源、价格和收费等6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同时认真落实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区的政策,以及自治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支柱产业与特色经济发展、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的各项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加快清理、修订、废止与世贸组织则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8)建立与东盟经常性、多层次、全方位的事务协商与对话交流机制。要尽快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东盟各国相关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固定的联系磋商机制,经常交换意见,增进相互了解。特别是要加快建立自治区和有关地市县与越南有关方面定期磋商制度,商讨解决在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边贸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立官方对话机制的同时,推动民间团体和经济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我区的有关民间团体、企业、行业协会东盟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要充分利用这些华侨社团,促进广西与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广西—东盟论坛,在广西定期举办中国—东盟研讨会或论坛,积极主办、承办一些区域性的会议,争取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合作机制。在目前中越边贸展销会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提高档次,争取在广西举办面向东盟的商品交易或展销会,提高广西在对东盟经贸往来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取恢复越南驻广西(南宁)总领馆,并争取其他东盟成员国在广西设立领事馆、办事处。

(9)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广西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发挥地缘和文化优势,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引进和培养具有全球和亚太区域眼光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要利用我区的壮族与东盟的侬、泰、老、缅等民族的亲缘关系,在文化、体育、学术交流会上做文章,通过文化纽带加深双方的了解,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我区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交往。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我区的高校,要面向东盟各国,扩大招收留学生,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和学术合作与交流。并以此契机推动广西-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以现有的“广西南宁国民歌节”为基础,举办中国(广西)—东盟商贸交流会,提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的经济含量。要主动积极实施文化交流“走出去”战略,选派一批学者、学生到东盟各国访问、留学,收集各国的第一手材料,也为今后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做好人员储备工作。

(10)针对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有关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做好舆论宣传。加强对广西应对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工作研究工作:要认真研究世界上有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何经验教训;要认真研究东盟各国的基本国情、政策法规和经贸投资政策,为开展合作打下基础;要认真研究国家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我区在自由贸易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认真研究兄弟省市有关应对措施和政策,作为参考借鉴;要认真研究总结我区以往与东盟国家交往中的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有关项目的前期工作,制订出相关的行动计划和发展规划,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增强我区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措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搞好研究规划的同时,要广泛、深入而持久地宣传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作用,通过报刊、杂志、影视等新闻媒体,通过举办东盟经贸论坛等形式,多方式、大范围地宣传若干概念,如“环北部湾经济区”、“南宁—新加坡泛亚铁路次区域经济带”、“两区两线”、“广西是中国通向东盟最便利的国际大通道”等等,通过大造舆论,大力宣传广西在我国与东盟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我们的发展构想能深入人心,以争取中央及社会各界对我区加强与东盟合作的有力支持。

(五)积极争取国家给予大力支持

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加快广西融入自由贸易区的步伐,除广西自身努力外,需要积极向中央提出相关请求,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1)争取国家把广西通往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任务,在通道规划、前期工作、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在通道经过的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包括资本市场建设、发行建设债券,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优先安排交通、通信等重大项目。

(2)争取国家批准在广西沿边沿海有条件的特定区域内,建立特殊经济区,进行先行先试。争取国家在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批准在广西沿边沿海有条件的特定区域内,建立特殊经济区,从关税、贸易、投资、结算、人员交往管理等要素入手,在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对接时,由广西先行先试,实行一些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探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构的最佳模式,迅速提高投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信息、资金、结算、现代物流、人员出入境及工商事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效吸引国内外企业进区生产经营,促进沿海沿边地区的开放开发和加快发展。

①争取国家对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三市临海工业园区实行“BOT”投资建设方式。

——争取设立北海出口加工区。该出口加工区主要面东盟,具有国际贸易、出口产品加工、保税仓储、对外经济贸易服务等多项功能,作为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发展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及转口贸易的商品集散地,利用东盟各国和国内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出口生产基地,进出口商品的重要仓储基地和发展与东盟对外经贸的重要服务窗口。出口加工区以发展技术先进和劳动力密集的出口加工业为主,带动仓储、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行封闭式或隔离管理,设立海关机关,实行海关监管。享受东盟自由贸易的各种政策待遇,对出口加工区加工的产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争取设立钦州东盟投资区。请求国家批准广西与东盟签订“投资区框架协议”,把钦州临海工业园区作为中国—东盟投资开发园区,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投资透明化和自由化,允许投资区全部开放给东盟各国的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同时,制定广西—东盟产业合作计划,实行优惠关税和非关税优惠措施,取消限制外资股权比例等,提高区内产业生产办和竞争力。同时,国家赋予我区对在广西登记的企业到东盟各国投资的审批权。

——争取建立防城港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以港口为依托,设立面向东盟的出口加工区和自由工业区等,实行自由港政策,对东盟各国全部或绝大部分商品豁免海关管制和进出口关税,允许商品自行改装、拣选、分级、储存、销售,对在港区自由工业区范围内兴办的相关产业给予鼓励投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免办东盟来往商船海关手续。免征与东盟进出口商品关税等。

②争取国家允许广西在中越边境适当区域建立跨国经济开发贸易区。对进入开发区的外来投资者、经营者优先安排用地,其征用境内土地的各种费用均执行法定标准的下限,工商、税收、金融、外汇均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③争取国家允许在特殊经济区从关税、贸易、投资、结算、人员交往管理等入手,实现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

——放宽出入境管理政策,凡到特殊经济区经商、旅游实行落地签证,对从境外进入试验区的外国人实行72小时内免签证。

——进入的货物特殊经济区和物品,除国家禁止和限制的商品外,海关不实施监管。从越过特殊经济区关境线进入内地的货物或物品即视为进口。内地货物或物品越过关境线进入特殊经济区即视为出口。

——给予具有并特殊经济区履行省级外商投资、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工贸易和旅游出入境审批的管理权限。在特殊经济区内设立的企业享受国家关于境外加工贸易的政策。

——在特殊经济区内设立的外资企业允许用人民币投资。经特殊经济区出境的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商品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3)争取国家批准广西对东盟实施特殊关税措施。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四国货物在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条件下给予零关税。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批准广西与东盟部分国家先行签订快速减税计划。产品税率在20%以下者,于2003年1月1日前降到0~5%,其余产品于2008年全面降低至0~5%。

(4)争取国家批准广西与东盟各国先行签订“相互认证框架协议”和“运输便捷化协议”。尽快与东盟建立各种产品领域的相互认证机制。简化区域内货物的物品通关手续,免除海关检查等。

(5)争取国家简化外国人在我区的出入境手续,对商务与旅游实行落地签证政策。

(6)争取国家提升广西北海出入境旅游口岸为一类口岸。争取国家支持,与越南方面一道,把我区北海—越南下龙海上旅游航线这条中越双方的出入境二类口岸提升为一类口岸,从而把只允许两国旅游者从此口岸旅游往来发展为允许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往来。

(7)争取金融政策的支持。允许国外金融、保险机构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允许外资(或合资)金融、保险机构在一定区域内可经营外币、外汇、人民币和保险业务。

(8)请求国家加大对环北部湾地区开发的支持力度。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对东盟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未来的亚太地区经济格局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加大开发这一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目前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我国环北部湾地区特别是广西沿海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区域间的经济协作关系发展也比较慢。这种局面不利于与东盟各国的政治和经济交往。为加快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要求国家加大对环北部湾地区开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广西在沿海地区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园区,享受上海浦东和苏州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

(9)争取国家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一是请求国家从中央有关部门调配一些政治水平高、对外经济业务精通的领导干部到我区任职。二是选送我区优秀领导干部到国家有关部门或发达省市任职锻炼。三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日益增多,我们必须加深对东盟各国的研究、加强对东盟各国动态的了解掌握,需要一批研究人员与专业人才。广西要利用“全国小语种培训基地”优势,争取国家在广西实施面向东盟人才储备工程,包括小语种培训基地项目、人员学术交流项目、人员留学交流项目等。

(10)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恢复越南驻广西(南宁)总领事馆,其他东盟成员国在广西设立总领事馆、代办处。

课题组长:

蒋升湧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副组长:

韦坚祥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编审

农乐政 广西互联网络中心政府网部主任、经济师

成 员:

沈 瑜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研究人员

薛家凯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黄选高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编审

陈荣宣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编辑

陈世宁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研究人员

苏 腾 广西互联网络中心招商网部主任、经济师

蒋名星 自治区海洋局处长、高级工程师

(本文原载《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