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

建设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庞大的市场贸易流通,带来了区域内的现金大流动,凭借国际商贸城的海量内外贸交易额,义乌市现金流已占浙江省的1/3以上。“十一五”期间义乌金融服务业不断壮大,引进了大量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建立了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于义乌快速经济发展与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

五、义乌:建设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

(一)引言

义乌是现代化商贸名城,“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是其代名词,有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森林商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展会,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同时适应国内外市场趋势,创造条件向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发展,积极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根据方案,义乌将承担起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9方面的主要试点任务。方案确定的义乌试点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

庞大的市场贸易流通,带来了区域内的现金大流动,凭借国际商贸城的海量内外贸交易额,义乌市现金流已占浙江省的1/3以上。存款规模位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存、贷款余额占金华全市的1/3 。金融规模已超过省内丽水、衢州、舟山、湖州地级市的金融总量,超过西藏自治区,与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规模日益接近,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总量第一、金融服务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区)之一。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推动技术创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义乌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过程中,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发展,如何更好地支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值得进一步思考。

(二)义乌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

1.“十一五”末义乌金融发展情况

(1)“十一五”末义乌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末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为614亿元,同比增长11.5%,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3100元增加到83539元;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7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92.5亿元,分别增长20.9%和2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7亿元,其中地方预算收入4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10.7%; 2010年,义乌三产比重由2005年的2.9∶46.2∶50.9调整为2.8∶43.2∶54.0,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1.4亿元,增长12.7%,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重累计提升了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201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4亿元,同比增长1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0元,分别同比增长14.5%和14.2%。图7.1为义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从2006年10月开始,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义乌指数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和监测指标指数三部分23个分项指标构成,成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并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首家“全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示范市场”称号。编制实施了国内首个《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全球小商品有了“义乌分类法”。义乌市场实现了由单纯输出商品向综合输出商品、信息、规则的重大转变。

img24

图7.1 “十一五”期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

(2)“十一五”末义乌金融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义乌金融业实现了跳跃式快速发展。1978年义乌市各项存款只有2890万元、1991年突破10亿元、1998年突破百亿元、2005年突破500亿元、2008年8月突破千亿元,较1978年增长了3477倍。2010年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00.5亿元,比年初新增242.4亿元,而2005年仅仅为586.2亿元;贷款余额1062.9亿元,比年初新增195.7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2005年仅仅为355.8亿元。全市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9家,期货公司5家,保险机构36家。义乌被列为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成立全省首家本外币兑换公司。四大国有银行全部批准升格为分行,金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正在兴建的金融商务区,总体规划面积0.75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高度为260米的世贸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浙中新地标。2010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其中出口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4.1%,高出全国增长水平;进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国家(地区)54个。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621.16亿元,同比增长11.7%,市场成交额连续20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其中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456.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8%。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首次突破450亿元关口,同时创下了最近十年市场成交额增长的最好成绩。

图7.2是义乌“十一五”期间存贷款的规模情况。

img25

图7.2 “十一五”期间义乌存贷款规模

3.义乌金融发展特点

(1)义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义乌金融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支撑义乌经济转型升级,义乌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协调性、均衡性明显增强,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县(市、区)之一。金融机构网点的设置、服务种类、业务数量、信贷增量、信贷投向基本适应义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现金收支和现金流量基本适应市场需要。存款规模位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存、贷款余额占金华全市的1/3 。金融规模已超过省内丽水、衢州、舟山、湖州地级市的金融总量,超过西藏自治区,与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规模日益接近,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总量第一。

(2)建立了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义乌金融服务业不断壮大,引进了大量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建立了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于义乌快速经济发展与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2010年义乌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9家,期货公司5家,保险机构36家。而2008年全市共有金融机构52家,其中银行17家(2008年新增邮政储蓄、招商、交通、中信、浦发5家银行),证券营业部7个,保险公司28家。

(3)金融创新与义乌本地经济特色结合紧密,但是业务品种、创新能力欠缺。

传统银行借贷业务之外,随着义乌市场的发展和深化,其他融资方式对传统贷款业务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社会资金供给方式多元化更趋明显。金融机构大力开展资产转让、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用证业务、短期融资券等多项业务,为企业提供信用支持。政府部门与银行业携手推出了市场商铺使用权质押贷款业务。商铺质押贷款帮助众多经营户解决了“创业创新”过程中碰到的资金短缺而又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广大市场经营户的欢迎。又如义乌市物流非常发达,目前约有1000家物流企业,如何在物流金融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实现产品化和系列化,让企业的动产实现融资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金融仓储”的出现,是对现代物流业中运输仓储功能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传统工业与现代物流业、银行业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金融业与仓储业交叉、融合与创新的产物。

但是义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根据最新的国际贸易模式、物流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物流、信息流将带来强大现金流,义乌应该以此构筑跨区域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促进咨询、评估、理财、投资等中间业务迅猛发展,建成义乌金融聚集区,打造区域金融高地。

(4)金融人才短缺。

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到义乌开设分支机构,构成对金融人才强力需求,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时发布2011年企业人力市场需求和热点就业岗位分布报告,以证券、银行等机构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人才需求量较往年增长幅度最大,人才供给也相对紧缺。随着义乌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国有银行纷纷进行相关人事调整,不少知识结构陈旧、能力不足或年龄老化的人已被淘汰或调整调离业务岗位,空缺的岗位需要填补。股份制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不少岗位需求。既熟悉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惯例,并兼备管理经验和语言优势的商业理财经理、营运主任、客服经理、客户关系经理、投资顾问、个人理财顾问等人才短缺,使金融机构不能适应客户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国外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5)民间金融急需规范。

据估算,仅温州、义乌、宁波三地,民间借贷规模不下2000亿。无可否认,浙江是中国境内民间资金最丰裕的区域之一。而温州和义乌,则是浙江区域内两大民间金融流派的代表,即浙南模式和浙中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的地下借贷又出现新的变化,不少地下信贷有组织地出现在了社会上。寄售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垫款公司、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外衣给了地下借贷以半公开操作的平台。新的民间融资形式不断翻新,如出现了金融掮客盛行。所谓“金融掮客”就是“借款中介者”。他们一般以5%左右的利息向下家吸收存款,然后再以8%甚至更高的利息借出,以赚取中间利差。2007年年初,吴英案发,其手下7大集资人有6人来自义乌,吴英案的大部分资金也来自义乌。2008年7月,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出逃国外,据称张非法集资20亿元。2008年10月,义乌农业龙头企业福田农庄老板楼国辉涉嫌非法集资被抓。据《金华日报》调查显示,目前,温州企业运营资本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60∶24∶16转变为54∶18∶28 。义乌企业的情景大致跟温州的相仿,有半数以上的企业都有过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的比例有所提高。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民间融资风险,引导民间资金流入正规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执法,保护金融资产安全和有效维护金融秩序,合理引导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既要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又要防范乱集资和高风险套利等问题,民间金融健康发展是义乌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

(三)义乌金融发展定位

根据《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义乌市提出加快市场拓展提升,打造国际性商品贸易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聚力建设“义乌港”,打造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客运枢纽;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全省领先的服务业集聚区;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按照“拓展市场、创新市场、提升市场”的总体思路,加快市场转型升级,再创市场发展新优势。并着重提出构建现代金融支持体系,积极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扶持发展良好的企业在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市,打造证券市场“义乌板块”。

从义乌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义乌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国际商贸,并以之为中心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义乌的经济总量和金融总量与杭州、温州、宁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义乌国际商贸业务与其他城市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义乌金融发展定位是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而并非全方位、功能齐全的区域金融中心。

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应该是国际商贸中金融资本、金融机构和金融信息的集聚地;金融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交易量大。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定位是依托于国际商贸城平台,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发展以国际商贸业务为依托的金融业务,做精国际结算、咨询、评估、理财、投资等中间业务,促进汇兑结算便利化,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私人银行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机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能力,使义乌成为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

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商贸金融的创新示范中心;金融国际化示范中心;理财服务示范中心;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示范中心是指义乌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国际商贸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商贸业务金融服务需求,并且在该业务方面应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示范;商贸金融的创新示范中心指义乌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国际商贸最新模式与国家最新金融政策进行金融创新,并且能够推广到全国或者全球;金融国际化示范中心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国际化,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定位使义乌金融服务的国际化程度必须与其相配套;理财服务示范中心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定位必然使大量的资金集聚在义乌,金融机构必须提供优秀的理财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如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方面扩大企业债券类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扩大资金投资渠道;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对从事国际商贸的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根据国际商贸的特点,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方式,成为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示范中心指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城市里的农民,如何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为他们创业、投资等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也是国际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四)义乌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考

1.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找准定位

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一市”全境。义乌是一个县级市,其经济实力、发展优势与一些较大城市比较,不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确实是全国乃至全球都是最大的。因此,义乌要牢牢抓住这一个优势,深化这个优势,而义乌市场很多产品是手工产品,如穿珠、织毛衣、中国结等,都是简单的手工活,市场经营户接到了外贸或者内贸的订单以后,通过来料加工经纪人配送到全国各地,给剩余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老人代加工,加工好以后再由经纪人负责收回后提供给市场经营户,销往全球各地,实现与其他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从义乌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义乌将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小商品贸易中心,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以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以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市场、物流、会展、金融、总部经济、旅游、商贸零售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体系,提升区域服务能级,完善市域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经济地位,努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服务业集聚区。因此,义乌金融发展应该找准定位,配合经济发展模式与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专业金融服务。

2.提升区域金融地位

如提高义乌银行机构的级别(如设立分行),提升义乌银行机构的业务资格(一些总部或分行才能经营的业务,义乌银行机构也可获授权经营等),加快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进程,支持稠州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做优做强,推动金融监管机构和驻义金融机构升格。

3.大力推进商贸金融创新,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积极依据商贸特点,开发金融创新产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转型升级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创新,引导银行开展股权质押贷款,积极拓展贷款抵质押品范围,进一步推动商位使用权质押贷款业务和专有技术、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业务。积极开发价值链金融产品,与物流、贸易相结合,大力推进商贸金融创新,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4.大力发展金融理财业务

义乌商贸和物流的发展,必然会使大量资金在当地寻找投资机会,民间资本对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层次金融理财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金融业要创造条件,加强业务创新,大力开展金融理财服务,发挥好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功能。

5.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义乌自身的资本市场

重点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创业投资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特色金融服务,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建设区域金融高地。积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探索建立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

6.推进金融国际化

义乌金融业必须根据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步伐,围绕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主线,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探索推进金融服务国际化有效途径,构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现代金融支持体系,从而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争取到自己的优势。

7.创新发展城乡一体化金融

义乌农村经济由于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集群趋势,但金融资源相对稀缺,无法满足以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影响了义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正规金融资源的匮乏和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严重的体制性问题,使得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在政策、环境建设、信息服务等方面对金融资源的适当支持作用,对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城乡一体化金融应该给予支持;而金融机构应该抓紧研究适应农村金融产品,促进农村金融资源质的改善和量的扩张,加速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扩散的速度,提高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城乡金融的和谐发展。

【注释】

[1]数据来源:《温州辉煌六十年——民营经济率先崛起》,www.wzstats.gov.cn/infoshow.asp?id=8346,2011-4-20

[2]转引自黄亭亭、杨伟:《衰退时期的财政政策效应:政府投资转向与民间投资成长》,《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3]转引自程连于:《PPP模式与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黄孟复:《把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到2010年年末,温州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0家、村镇银行3家。

[6]数据来源:2010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统计局网站:www.wzstats.gov.cn,2011-4-20 。

[7]数据来源:2010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统计局网站:www.wzstats.gov.cn,2011-4-20 。

[8]翟树得:《加快民间投资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温州为例》,《当代经济》,2010年第9期(下) 。

[9]引自《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金融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4号) 。

[10]数据转引自马广奇、段丽芝:《高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实证分析——基于温州的探讨》,《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8期(中) 。

[11]数据来源:《2010年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ww.tzstats.gov.cn,2011-3-30 。

[12]数据来源:叶莲芝:《台州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状况研究》,www.tzstats.gov.cn,2011-4-22 。

[13]“三品”是指人品、产品、押品,“三表”是指水表、电表、报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