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方面,目前,被调查的6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共有543名工作人员。调查显示,共有95.2%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规定时间内运作。上述调查情况显示,各县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现状_2010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一、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一)宁波市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2007年,宁波市财政总收入就已经达到723.9亿元。位于全国、全省前列;而且自1992年5月以来,宁波市农村开始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并依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开展治污建设、道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提高农民群众待遇的措施。另外,宁波市自2000年开始全面推行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十年的磨砺,已经获得丰富经验。有些服务项目,如81890服务平台,已成为宁波社区服务的第一品牌。这些都为宁波市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已初见规模

宁波市于2007年开始着手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2009年底已建成760家,建设速度较快。各服务中心大多经过认真规划和布局,着力打造“15分钟卫生、生活、文体活动服务圈”。由于缺少经验,采取“试点现行,逐步推广、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调查发现,服务中心平均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半数以上的便民服务大厅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之间。38%的服务中心是利用现有闲置礼堂、校舍、仓库、民房等改建或者扩建的,57%是新建的,另有4.98%采用租赁等方式。95%的服务中心采取“一村一社区”模式,规模较大村采取“一服务中心多服务站点”模式,如鄞州区湾底村。有些地方由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相近,采取“多村一社区”模式,又叫多村联建模式,如北仑九峰山社区服务中心。扩大了管理规模,提高了办事效率,拓宽了服务领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很多利益纷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统筹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此模式属宁波独创,得到上级部门重视,并倡导在情况相似的地方推广。

目前,各服务中心大多组建了办公室、综治警务室、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等服务场所。这些服务场所标识清晰,设有“某村社区服务中心”挂牌,以及“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多功能厅”等门牌,还有“社保、户口、计生、文卫、建房、土管”等服务项目告示牌。由于各服务中心建设时间不长,配套设施大多不全,只有便民服务大厅配套相对齐全,一般设有电脑、电话、复印机、打印机、来客座位等。

(三)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有一定保障

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等多项制度。部分民间组织也参与到管理中。北仑区、镇海区、慈溪市等地和谐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已经在管理中显示出威力。有些服务中心在管理方面形成了特色,如鄞州区咸祥镇南头村实行村民共建的管理模式,镇海区庄市街道勤勇村采取外地人管外地人的办法。各服务中心以评促管,积极参与“群众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活动。

资金方面,每个服务中心建设资金平均是115.2万元,由宁波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按比例分担,村级投资的比例最大。但投资差距悬殊,最少投资0.3万元,最多达484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建造、装修楼房,购买办公设施等。少数村完善了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从2009年起,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已经明显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

人才方面,目前,被调查的6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共有543名工作人员。主要通过“从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干部中选聘(占44.2%),向社会招聘(55.4%),由乡镇(街道)委派(0.37%)”等途径组建。有些外地人口众多的县(市、区),如镇海,还积极从外来务工人员中挖掘人才。另外,有96%的服务中心配备了大学生村官

宣传方面,宁波市主要通过民政部门网站以及宁波网、《宁波日报》、各村的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概况、经验,各级民政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发布的文件等。

(四)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服务

按照规定,接受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应当于2008年年底全部开始运作。调查显示,共有95.2%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规定时间内运作。已开展的服务项目有党政服务类,如管理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等;生产服务类,如农林建设、农业灌溉、经济合作社的日常事务、合同财务往来等;生活服务类,这方面的服务项目最多,牵涉面最广。如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居家养老、卫生、劳动就业、户籍管理、调解纠纷、城建、环境保护、就业、医疗、养老、社保、土保、外来人口服务、治安、文化娱乐等;宣传教育服务类,如村务公开、宣传法律法规、宣传服务流程等。服务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式、上门式、电话联系式、发放书面材料式等。有些服务中心在服务项目方面已形成特色。如江北区洪塘街道裘市村的就业服务项目、北仑新碶街道高塘社区的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北仑小港街道朱田村的青少年培训服务项目、慈溪市庵东镇振东村的热线电话服务项目等。但是从办公设施、开展服务项目,管理力度、人员配置、开展服务次数等角度来看,作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窗口机构,便民服务大厅的运作情况最好。

(五)宁波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成效显著

93.1%的村民认为服务中心办事效率高,其中鄞州区和江北区对服务中心办事效率评价最高。95.5%的村民认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奉化市和余姚市的村民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最满意。96.1%的村民认为村里有了社区服务中心后,办事变得方便多了。

上述调查情况显示,各县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初步搭建起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改进了,工作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群众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