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支出原则

财政支出原则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支出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是政府财政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坚持适度控制财政支出总量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遵循讲求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就是要求将财政收入安排在最合适的财政支出项目中,使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五节 财政支出原则

财政支出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是政府财政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要正确分配、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安排财政支出的时候,有必要制定并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支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适度控制财政支出总量的原则

坚持适度控制财政支出总量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所谓量入为出是指在财政收入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支出规模只能在既定的财政收入范围内安排,不能超过收入总量。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原因:其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矛盾。财政收入是国家聚集财力的规模,它的大小受一定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财政收入规模是有客观限量的。财政支出反映的是国家职能、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长的,其增长速度往往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财政收入的可能限量。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从实质上讲,存在着一种可能与需要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把财政支出的总量控制在财政收入的可能限量内是很有必要的。其二,量入为出的原则是物资供求总量平衡的客观要求。正常的财政收入代表着流通中可供财政支配的商品物资量,财政支出则形成对商品物资的购买力,它是社会购买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支出若是超过了收入,这部分超出的财政支出形成的购买力就超过了可供财政支配的商品物资数量,在其他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物资供求总量失衡,流通中的货币量投放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促使财政支出形成的购买力与可供财政支配的商品物资保持平衡。其三,量入为出的原则符合我国财政工作的实际。在现阶段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中,仍存在乱花钱的现象。一方面浪费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给党风和廉政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从制度上对各级政府的支出进行约束是很必要的。其次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力争促进经济的稳定运行。政府从事财政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它体现了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因此,财政支出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保证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此外,经济建设的支出要量力而行,要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的调控目标。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是指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在编制财政支出计划时,遵循“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使财政支出结构达到最佳配置,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

在本章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中我们已经阐述,按照经济性质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反映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而转移性支出则反映了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切经济活动都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财政支出也不能例外,既要正确解决好政府财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问题,又要解决好政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正确处理好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处理好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需要通过投资来实现;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又促进了生产,所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必须有稳定的消费需求。如果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出现了问题,经济稳定增长就会出现困难。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的“过剩经济”问题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造成的。为此,从1998年下半年起,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从目前情况来看,政策已初见成效。

3.正确处理好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

生产性支出是国家发展经济所必需的支出,它的优先增长可以加速国民经济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工农业生产发展了,才能促进其他非生产性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非生产性支出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所不能缺少的支出。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都证实了一点,就是科学、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事业的发展,就没有生产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好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保证二者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应首先保证生产性支出的需要,同时合理安排好各种非生产性支出。

此外,遵循这一原则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农轻重之间的关系;其他方面的关系,如内地与沿海的关系、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的关系等等。

三、讲求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

众所周知,人类可利用和支配的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力和资本资源,都是有限的。遵循讲求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就是要求将财政收入安排在最合适的财政支出项目中,使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通常要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可以说这是财政支出的一个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