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因此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

3.3 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

3.3.1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践行与反思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特点,其典型代表有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他们的经验突出体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优势所在,但由于国情等方面原因,发达国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未能在中国真正“开花结果”。

在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不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相关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也正处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下面,就以国内3所国家示范院校会计类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一简述。具体参见表3.1。

以上各人才培养模式对“工学结合”进行了诸多不同形式表述,但综观以上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工学结合”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等元素。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学结合”。

表3.1 国内国家示范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img32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顶岗的工作实习,一定的劳动报酬,严格的过程管理。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现场教学与亲手操练。

·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课程是育人的计划、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而且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

3.3.2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方位、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由长期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以及大量企业调研经历得出结论,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多方位”“全程式”结合。前者工与学的结合是模块式的组合,后者工与学的结合则是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而后者除此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我们在大量调研分析,并在充分吸纳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率先在国内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双轨仿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3.1所示。

新模式的提出,使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课程体系及内容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相融合,做到素质、知识、能力相互贯通,“教、学、做”融为一体;通过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化两条线的仿真,使得真实与仿真相结合,理论教学在仿真状态下进行,实践教学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下进行,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使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适应期短,能很快进入角色。另外,使得专业教师与企业会计师相结合,既解决了校内教师双师素质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实现校企双赢。

img33

图3.1 “双轨仿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3.3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方位、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群结构体系

高职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高职专业设置与建设要紧贴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贴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因此,这就有必要以行业领域内的岗位群整合设立专业群,以岗位群职业所需知识、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构建专业群公共平台;以特定就业岗位的需求灵活设立专业方向,据此构建准订单式专业教学体系。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以“会计电算化”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带动电子商务、金融与证券、营销策划等经管类专业建设,追求专业内涵提升发展,构建了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结构体系,增强了市场适应性,降低了实训建设成本,增强了专业竞争力,强化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社会过程(职业活动)的结合,人类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要想传授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因此,我们在开发职教课程时,必须与工作过程相联系。

近年来,我们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依据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3)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会计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即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就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技术资格证等考试内容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的教学体系。

(4)强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因此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近年来,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4个层次,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改建、新建一批融教学、培训、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会计职业岗位实训室群,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紧紧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全部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验,并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践与就业一体化运作模式。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我们应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