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大众的社会功能。由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

3.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1.1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这一过程的总和。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改革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教育部枟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枠(教职成〔2011〕12号)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枟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枠(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1.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工学结合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工学结合是满足企业“订单”的必然要求,学校可以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企业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学活动,把用人的意图在培养过程中全面实现;学生则在工学结合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接触未来岗位,接触企业文化,这在学校中是不容易做到的。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大众的社会功能。

3.1.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产业、社会等多个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来自政府、行业(或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的多元支持系统。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业或行业协会指导办学的职能,规定企业参与办学的责任和义务。

行业和行业协会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能力标准;确定课程设置标准,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

企业为教学提供生产、教学、实习基地,承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为实施校企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及财力保证,是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者之一。

学校对学生实施普通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通过传授职业基础知识为学生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教学奠定理论基础,是校企合作的另一个具体实施者。

3.1.4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国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西方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见于18世纪初的欧洲,其原始形式是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在当时只是一种对贫民子女的慈善之举。

1903年,英国桑德兰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三明治教育”(Sandwich Education),即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一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二是学生进行的是有薪酬的工作,且这种工作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三是学校的课程安排与企业需求一致,成为企业挑选新员工的部分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形式上像一块三明治,故此命名。因为教育理念相对先进,因而“三明治”教育模式很快开始被大家接受。

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赫尔曼施奈德教授获准进行一项把工作与教育正式联系起来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合作教育计划,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一组在工厂工作,一周后两组互换,由此开创了美国合作教育的先河。及至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定义,即“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由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

(2)我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知行合一”思想可以看做是对工学结合模式的最早诠释。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二者对立统一,相互渗透,且行为知的根本。

工学结合思想真正开始萌芽,还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当时中国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工商业界逐渐学习西方教育的“工学并举”的教育方式,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1912—1921年间,出现了“工读主义”和“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运动,1917年制定的枟留美中国学生工读会简章枠中提出了工读会,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学习而工作”,是这一概念提出的本意。这是我国教育与工业生产结合最初的开始。此后,黄炎培、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人,不断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进行了中华职业学校、农村改进实验区、职业指导所等多种教育尝试,其实质都是主张手脑并用,把教育、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确立,还是近20年的事情。

1991年,国务院枟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枠提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所具有的条件,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提倡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2002—2004年,教育部先后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2005年,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院校都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会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确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标志性会议

2005年,枟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枠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2006年,教育部枟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枠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至此,工学结合的“工”有了真正的实践意义,从本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