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扬弃前人理论,用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

马克思扬弃前人理论,用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但是,马克思对此的解释和斯密不同。因此,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以二重的作用使其物价上涨。马克思虽然接受了李嘉图关于外贸会使货币相对价值发生变化的思想,也接受了关于货币相对价值的概念,但对其发生变化原因的分析则和李嘉图完全不同。马克思不是这样,他将劳动价值理论贯穿到货币理论中,认为对外贸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能使不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换取同数量的货币而花费的劳动不同,这就使货币相对价值发生变化。

3.马克思扬弃前人理论,用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

马克思对斯密的有利外贸能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率、从而提高一国物价水平的理论,对李嘉图的出口增加能降低一国货币相对价值,从而提高一国物价水平的理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予以扬弃,提出了发达国家货币相对价值较低,从而使物价水平提高的理论。

针对李嘉图在有利外贸能否提高一国平均利润率的问题上和斯密的争论,马克思指出:“就这一点说,亚当·斯密是对的,李嘉图是错了。”[12]但是,马克思对此的解释和斯密不同。斯密并不了解像英国这样的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其产品的国别价值低于世界市场上的社会价值,但可按社会价值出售,因此在这一领域有较高的利润率,较高的利润率参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而提高英国的平均利润率。马克思将劳动价值理论贯彻到外贸理论中,指出:“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13]这个更高的利润率在没有垄断的妨碍下,就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从而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率。这是马克思在撇开进口廉价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有利外贸能提高一国平均利润率的理论。

很明显,虽然结论相同,但马克思和斯密不同。斯密是用流通中的竞争削弱来说明,这不仅无法说明利润率的高度,而且他说明的利润率提高只能是暂时的。马克思是用生产上的条件优越来说明,这不仅能说明外贸利润率和提高了的平均利润率的高度,而且能够说明,只要发达国家的地位不变,通过外贸其平均利润率就必然提高。

针对李嘉图认为一国平均利润率即使提高了,物价水平也不能随之提高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所以能提高,事实上有三种不同的原因。第一种是李嘉图谈论的,那就是:工资降低,而外贸只起了进口廉价消费资料,从而促使工资降低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的提高确实不能使物价水平提高,因为工资和利润加起来始终等于劳动创造的价值;在这基础上,李嘉图对由于工资变动而导致平均利润率的相反变动,及其对不同的生产部门商品的自然价格(马克思说的生产价格)的影响的分析,即有的下降,有的上升,有的不变,但上升的和下降的必然抵消,从而总的物价不受影响,对此马克思是完全同意的。[14]下面我们还要再次谈这一问题。第二种是斯密论述的,那就是:导致物价水平提高的平均利润率提高,不是由于货币工资降低,而是由于在流通中的竞争削弱,这种物价提高当然只能是暂时的。第三种是马克思本人阐述的,那就是:发达国家的生产条件优越,它在世界市场上实现的价值比在国内投下的劳动大,物价水平就由此提高;就平均利润提高和物价水平的关系来说,就是每个商品摊分到的平均利润增大了,其生产价格因此提高,物价水平也就提高了。

马克思对李嘉图的货币相对价值变动的理论,只接受货币相对价值会因外贸而发生变动的思想,但不认为这是由货币的数量变化引起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同一种商品,前者由于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在世界市场上实现更多的价值的同时,也得到更多的货币。这更多的货币可以从两方面看:(1)比落后国家多,这就是说,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一单位货币,发达国家花的劳动比落后国家少些;(2)比国内市场多,这就是说,发达国家获得一单位货币,在国外市场花的劳动比在国内市场少些,货币价值比在国内市场低些。但是,货币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流通,货币从价值低的地方向价值高的地方流动,结果,发达国家货币价值降低,落后国家货币价值提高;发达国家的货币价值低于落后国家。这个过程的另一面就是:发达国家物价水平提高,落后国家物价水平降低。

为了加深对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洲发现富饶银矿,其银子的劳动生产率较旧大陆高,银子输入旧大陆,使旧大陆劣矿退出生产,因而银的价值下降,反过来物价就上涨(这就是经济史上说的“价格革命”)这段历史;现在,不是在海外发现富饶的金银矿,而是发现一个有利的市场,在那里出售商品比在国内可以得到更多的金银货币,这就等于用较少的劳动就换来1单位货币,货币相对价值下降,也引起物价上涨,情况同发现富饶的金银矿有些相像。所不同的只是,不是用劳动开发金银矿去生产货币,而是用劳动生产了商品再在有利的世界市场上换取货币。正因为不是用劳动去生产,而是用劳动经过交换去换取,所以就不是货币的绝对价值而是相对价值发生变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对外贸易既从商品价值方面,又从货币价值方面影响一国的物价水平;它对商品价值的作用和对货币价值的作用,方向刚好相反,即增加商品价值的,就降低货币价值,反之亦然;而商品价值和商品价格成正比,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成反比。因此,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以二重的作用使其物价上涨。这反过来说,就是货币相对价值降低。

马克思虽然接受了李嘉图关于外贸会使货币相对价值发生变化的思想,也接受了关于货币相对价值的概念,但对其发生变化原因的分析则和李嘉图完全不同。李嘉图是从对外贸易会使一国货币量发生变化,而货币数量和货币价值成反比来说明。这是货币数量论中的一种。马克思不是这样,他将劳动价值理论贯穿到货币理论中,认为对外贸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能使不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换取同数量的货币而花费的劳动不同,这就使货币相对价值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