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至今并无统一定义,但无论规范分析还是实证方面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因此只有在了解了经理人员的主观思想后,才能对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作进一步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判断盈余管理的关键在于三点:是否有一定的行为动机;是否在经营报告及经营过程当中偏离了中立性而加入过度主观干预;是否对报告结果产生了影响。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至今并无统一定义,但无论规范分析还是实证方面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代理关系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这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86]。最早关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代表作是Healy完成的,Healy(1985)发现在有奖酬金等激励计划的公司,管理者致力于投机性地操纵会计盈余以使自己奖金最大化,并可通过减少摊销费用、增加应收账款、增加库存和降低应付科目和负债等方法增加会计盈余实现这一目的。Jones(1991)、Murphy和Zimmer-man(1993)[87]、Sweeney(1994)、Friedlan(1994)[88]等发现具有政治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税务动机、管理层变动、股票上市发行等原因的盈余管理现象。Kasznik(1999)指出,主动公开未来盈利状况预测的公司在实际盈利低于预测目标时,为躲避来自投资者的惩罚和声誉的损失,往往实施盈余管理[89]

从狭义理解,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者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Scott,1997)[90]。广义盈余管理是指“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对对外报告进行控制(Kather-ine Schipper,1989)。另一个代表性的盈余管理定义是Healy和Wahlen(1999)所作的,当经理们在财务报告中运用职业判断,并虚设交易、改变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理解有关公司经营绩效方面的信息,或者影响那些依据财务报告会计数据签订的契约的结果时,盈余管理便出现了。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权和会计估计权)扩大自己的效用或公司价值的行为。不难发现,西方这些学者都是从动机的角度定义盈余管理的,强调经理人员的主观意识[91]。因此只有在了解了经理人员的主观思想后,才能对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作进一步分析。但实际中很难观测到经理人员的主观思想,无法知道经理人员是否真的怀有某种目的去刻意地粉饰会计报表。现实中运用这一概念时,首先要对企业的实际收益有一个可靠的计量,即在没有任何主观意图下的中立性运作而客观产生的会计数据,这被称为盈余管理“经济收益观”,有一些会计数据被盈余管理所扭曲,需首先确定实际收益,然后将报告盈余与实际收益进行比较来考察盈余管理。由于会计灵活性是应计制会计所固有的特性,盈余管理是难以肃清的。可以这样认为,判断盈余管理的关键在于三点:是否有一定的行为动机;是否在经营报告及经营过程当中偏离了中立性而加入过度主观干预;是否对报告结果产生了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