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概念的界定

环境概念的界定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本书的“环境”范围界定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总之,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形成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人工环境。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的增强,社会环境的范围将逐渐扩大。上文将自然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称为广义的环境,这里则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成分称为狭义的环境,而狭义的环境就是本书所研究的范围。
环境概念的界定_环境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相当丰富的概念,因此不同学科对环境的定义不是那么明确与统一。从哲学上讲,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的存在而存在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对环境科学而言,环境主要指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称,也就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而言,环境就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要素的总和,也就是人们每天所面对的一切——大地、空气、水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可以说,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和利用着环境提供的一切资源,如果没有这一切,人类将无法在这个星球上生存。那么,究竟何为环境?在《韦氏新大学词典》中,环境是指“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10],而《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总体”[11]。《韦氏新大学词典》所指的环境含义较广,而《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的一切外界事物,也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部分社会环境。分析以上各种环境定义后,会发现本书所论及的环境包括全部的自然环境以及部分的社会环境,即研究的是环境中的物质部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定义的环境是相一致的。

(二)本书的“环境”范围界定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出现了,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的自然基础与自然前提,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自然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的总称。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人工环境。总之,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形成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包含的要素不同。具体来说,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气候、水、地磁、大气、土壤、矿物、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以及一定的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见图2-1)[13];而社会环境包括综合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人工建筑物、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也包括物质与精神产品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见图2-2)。[14]相对于漫长的自然演化历史而言,社会环境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丰富。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的增强,社会环境的范围将逐渐扩大。

图2-1 自然环境的构成

图2-2 社会环境的构成

由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包括非物质环境成分与物质环境成分两部分,因此可以将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环境称为广义的环境。

本书所研究的环境范围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其中这一部分社会环境指的是人工构筑物、城市、乡村等,而社会环境中的科技水平、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不包含在本书研究范围之内。上文将自然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称为广义的环境,这里则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成分称为狭义的环境,而狭义的环境就是本书所研究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书中,环境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其实,环境概念中包括自然资源的观点已被广泛采纳,如刘传江等人在论述环境的重要作用时认为:“环境是人类的资源库,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种原料无一不取自环境,人们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以来自环境的初始产品作为原料或动力。”[15]汤姆·蒂滕伯格(TomTietenberg)认为:“环境能为经济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前者通过生产转化为产品,后者为这种转化提供能源。”[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