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结构理论

金融结构理论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发展理论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R.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在这本著作中首先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二是建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金融相关比率,并就影响该指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描述。该比重表明金融对该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三是初步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金融结构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R.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在这本著作中首先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他把各种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其中金融工具是指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金融机构即金融中介机构,指资产与负债主要由金融工具组成的企业;金融结构也就是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他认为,金融结构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用金融相关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归纳起来,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金融结构的基本概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结构进行了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分析得出其不同特征。二是建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并就影响该指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描述。所谓金融相关比率是指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之比,其中一国在某一时期的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总和就是该国在这一时期的金融活动总量。该比重表明金融对该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此外,戈德史密斯对各国金融发展趋势作了“有规律性”的分析研究,他认为金融相关比率(FIR)整体趋向提高,当达到一定阶段后便保持相对稳定;决定金融相关比率(FIR)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单位储蓄和投资功能的分离程度,特别是随着金融资产份额的不断提高,金融资产的持有亦呈机构化趋势;货币、银行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由上升到趋于平稳、最后下降的过程;外国融资在大多数国家的某个发展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融资成本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先进国家的金融技术与管理经验具有示范作用等。三是初步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上层结构通过金融工具的作用和金融机构对资金的配置能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运行,原因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出现,储蓄和投资便可分离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并拥有各自的功能,从而克服特定经济单位资金运动中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使一个单位的投资可以大于或小于其储蓄,摆脱自身储蓄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为储蓄者带来增值,使得储蓄不仅是财富的贮藏,还能增加收益。因此,金融工具为经济单位进行储蓄和投资提供了一种机制,有利于全社会储蓄和投资总水平的提高。[2]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很大程度上是将储蓄更有效地在潜在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以提高边际收益率。再者,金融机构配置资金是通过为各种资本需求进行融资而实现的,从中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配置到边际收益率超过平均水平的项目中去,提高储蓄的投资收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戈德史密斯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确立了研究框架和一套指标体系,提供了研究分析工具,但因只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的事实,未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加之未对发展中国家(地区)进行专门分析,终究未形成具体的政策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