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理论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两本著作中,R.麦金农和E.肖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角度,全面论证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详细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与传统货币理论迥异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金融深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上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描述性分析上,尚未系统化,理论上还不成熟。1973年,R.麦金农和E.肖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著作,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真正形成。在这两本著作中,R.麦金农和E.肖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角度,全面论证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详细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与传统货币理论迥异的政策主张。

R.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化程度低,属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金融市场分割且落后,加之政府严格的金融管制甚至完全的金融国有化,又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因而使得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发生扭曲,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E.肖认为,货币余额只是货币体系的债务,不是社会财富,与实物资本无法形成替代关系,货币余额只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加之发展中国家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规范且分散,金融资产供给不足和价格扭曲,信贷配给限制了信贷自由,金融业缺乏竞争和效率低下造成了有限金融资源的浪费,高额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对本币汇率的有意高估和对外国币值的低估等,限制了政府目标的实现。“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虽然在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对经济影响的政策上各有自己的理论角度,但最终形成的结论是一致的,都认为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实施了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如利率和汇率被人为压低,致使利率和汇率无法真实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匮乏现象和资金、外汇的实际供求状况,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与经济的相互制衡。由于金融体系的难以作为,使经济陷入呆滞状态,反过来,金融体系亦停滞和不发展。最后的结论是: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因素,它既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也能起到阻滞的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3]

在此前提下,R.麦金农和E.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一是通过取消高额存款准备金、最高利息限制和规定的信贷配给,以保持正的和比较统一的实际利率;二是通过合适的经济措施来稳定物价水平,使储蓄者和投资者了解资本的稀缺价格,缩小投资于不同经济部门的盈利率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和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进行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