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融资的介体

企业融资的介体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融资活动以金融机构为介体,企业融资也不例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银行性质发生了转变。信用货币制度的出现是货币制度发展史中的一次重大进步,也奠定了金融机构的“先导性”地位。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充当信用中介,成为间接融资的主导者,通过提供代理发行、承销、转让、清算交割等服务,金融机构成为直接融资的传导者。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2.5 金融机构:企业融资的介体

各类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一般需要以金融机构为中介来完成,金融中介是沟通资金盈余方和资金亏绌方的主要渠道之一。融资活动按是否以金融机构为中介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在金融机构为中介条件下进行的。金融机构通过向贷款者出售间接证券获得资金,然后向资金的最终需求者购入初级证券,并将资金贷给最终需求者(格利和肖,1988年),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间接融资的桥梁。直接融资是筹资人在金融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证券,资金直接从供应者流向需求者,但直接融资同样离不开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融资活动以金融机构为介体,企业融资也不例外。

2.5.1 金融机构的演进路径

金融机构最早是以银行形式出现的,早期银行是从货币经营转化过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经营业,即经营货币商品的商业,首先是从国际交易中发展起来的。自从各国有不同的铸币以来,在外国购买货物的商人,就得把本国铸币换成当地铸币和把当地铸币换成本国铸币;或把不同的铸币同作为世界货币的、未铸币的纯银或纯金相交换。由此产生了兑换业,它应被看成是近代货币经营业的自然基础之一。”[20]在16~17世纪中叶这段时间,早期银行主要从事的是与货币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办理金属货币的签订和兑换,保管货币,替客户支付款项。银行不从事存款贷款业务,以货币性业务为主,信用业务不发达,不发挥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功能,主要行使支付中介功能。这一时期银行经营特点决定了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在适应性地位,银行存在的意义在于适应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需要,为公众提供便利的货币支付与清算机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是积极的“适应性”作用。

17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这段时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银行满足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通过早期高利贷性质银行的转变和遵循新的资本主义原则设立这两种途径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

1694年,英国政府支持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大规模的股份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银行性质发生了转变。中期银行将保管业务转化为存款业务,并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下降,实行部分准备制,能够发行银行券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业务不再单纯地服务于货币流通,将货币性业务与信用性业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具有了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功能。这一时期银行数量在增加,各家银行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行银行券,分散发行银行券带来了许多问题,加上银行规模扩大产生的管理问题,彼此间的债权债务清偿问题,危机应紧处理问题等,这些客观因素促使了中央银行的成立。中央银行是金融机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中央银行在融资活动中的贡献在于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秩序,为融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机制。之后,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出现,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期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适应性”转为“主动性”,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为:能够将不同金额不同期限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变闲散资金为生产资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满足不同的资金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参与股票发行与流通市场的建立,代理股票发行与转让,促进了以股份合同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能够突破自有资金限制,寻求权益性外源融资途径,从而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由于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和完善转账结算支付系统的存在,银行能够创造信用,通过创造信用提供大量“廉价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在已积累的社会资金之外提供了一个新的资金增量,推动经济走向繁荣。

进入20世纪以来,货币制度的演进,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使得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扩大,信用工具越来越丰富、灵活,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这些促使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主导性”转向“先导性”。从货币制度演进看,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也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金本位制的崩溃,意味着实物货币流通时代的结束,信用货币流通时代的开始。信用货币制度的出现是货币制度发展史中的一次重大进步,也奠定了金融机构的“先导性”地位。银行金融机构能够突破金属货币币种的限制,创造信用货币,利用创造的货币扩大放款和投资,信用货币成为引导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充当信用中介,成为间接融资的主导者,通过提供代理发行、承销、转让、清算交割等服务,金融机构成为直接融资的传导者。金融机构是融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直接参与资源配置过程,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在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以非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为调控对象,依靠金融机构的配合,通过金融机构行为的传导来实现货币政策实施目标。从金融创新看,30年代,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经济免遭金融动荡带来的打击,维持金融稳定,纷纷出台措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金融机构业务受到限制,许多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出现困境。70年代,这种影响更加明显,为了寻求既不违规,又能发展的两全之路,许多金融机构推出新的业务,诱发了金融创新。电子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使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金融创新在金融领域全面展开,包括:新的市场、新的工具、新的技术和新的机构。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2.5.2 金融机构的功能

经济学家们对金融机构功能的评价,形成了比较有代表的几种理论:传统的信用媒介论、信用创造论和信用调节论,以及借鉴现代企业理论形成的现代金融机构理论。

信用媒介论创始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前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就在于为信用的提供做媒介。银行的受信业务决定了授信业务,银行应先吸收存款,在此基础才能发放贷款。银行通过信用媒介,虽然不创造资本,但能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以此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信用创造论始于18世纪初,发展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亨利·桑顿、麦克鲁德、熊彼特、阿伯特·韩等。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是货币,信用是财富,信用创造资本。银行的功能在于通过信用创造资本,银行的授信业务决定受信业务,银行先向客户发放贷款,以贷款创造存款。银行的信用创造,创造出新的资本,创造了社会财富,繁荣了国民经济。

信用调节论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现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霍曲莱、凯恩斯、汉森、萨缪尔森。信用调节论强调了银行信用调节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霍曲莱认为,信用的扩张或收缩造成了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受制于现金余额的变动,短期利率是控制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手段。凯恩斯认为,信用调节有利于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汉森提出了补偿性的金融政策,主张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缩小信贷规模,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由中央银行来制定、贯彻和执行这种补偿性金融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节中的作用,认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在于控制社会的货币与信用的供给。

现代金融机构理论发展的趋势是将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用于解释金融机构的存在。融资是不同经济主体以信用方式通过信用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余缺调剂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一种金融交易活动,为完成这一交易活动,会发生一系列交易费用。融资之前,借款人要寻找可能的贷款人,贷款人也要寻找适当的借款人,并要调查借款人资信状况,分析借款人还款能力,还款期限;融资时要发生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融资后,贷款人要监督借款人执行合约的行为。较高的交易费用使融资活动的规模和范围等受到限制,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交易费用,突破了直接融资时的局限。金融机构一方面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不同数额的资金聚合起来,形成规模进行投资,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单位投资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借助规模资金进行投资组合,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带给个人投资者分散投资的好处。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开发专门的交易技术,降低交易费用,为交易双方提供流动性便利。

金融机构的存在除了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还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影响到准确决策的制定。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称逆向选择,交易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称道德风险。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有私人部门生产和出售信息。由私人部门专门搜集资金需求者的经营能力、品格、经营环境、资产、经营前景等信息,加工整理后出售给投资者,以消除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如果一些没有购买上述信息的投资者利用了其他投资者所购买的信息,就出现了“搭便车”现象,这说明私人部门生产和出售信息只能部分地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以法规形式要求公司披露真实信息。即使公司按规定披露其销售、资产和损益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公司仍然比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政府的管制弱化了逆向选择问题,但消除不了逆向选择问题。金融机构则是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最好方法。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生产的专家,分辨“好公司”与“坏公司”,从资金供应者那里获得资金后,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将资金贷给“好公司”。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资金需求者获得资金后,从事资金供应者并不期望所进行的高风险活动。政府的管理对于增加信息,降低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有一定的效力,但发现和证实欺诈行为十分困难。由于金融机构具有委托监控功能,有能力较好地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的功能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存在着三种类型:存款机构(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以及投资中介机构,其基本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信用中介。信用中介即金融机构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广泛动员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接受信用;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运用出去,提供信用,成为贷者与借者的集中,从而克服了直接信用在时间、空间、需求、规模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存款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张市场信用的能力。因为只有存款金融机构可以接受活期存款,并据以签发支票。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和非现金结算制两大基本前提条件下,置于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存款金融机构能够在吸收原始存款基础上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创造新的信用。

③支付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货币兑换、货币结算、货币收付等技术性业务,成为社会总会计、总出纳,发挥着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能同时反映企业单位的微观资金活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统计监督。金融机构充当支付中介,以转账方式进行交易结算,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资金周转

④资产转换中介。金融机构充当资产转换中介,一是实现了期限的转换;二是实现了规模的转换。金融机构集中短期资金贷出长期资金,或是吸收不同期限的资金进行不同期限转换,满足了资金供求双方不同期限的交易需求,便利了资金灵活运动,也化解了资金被锁定的风险。金融机构在规模转换中,通过吸收小额闲置资金,发放大额贷款,或通过集中大额资金来发放小额贷款,使不同规模的交易需求得到满足。

⑤信息中介。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生产专家,为融资活动中的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通过收集加工大量的信息,组织经济、金融、会计、审计、法律等各方面专家进行交易的谈判,合约的撰写、合约的监管,以规模效益、专业化和分工来降低信息加工和合约的成本。

⑥风险中介。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中介服务,为投资者和融资者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首先,通过多样化为投资者降低了风险,索尼克(Solnic)在《风险的国际定价》中指出,若一项投资达到了20种股票的充分多样化组合时,那么,该组合的总风险将会减少70%。投资组合多样化有助于化解投资风险;其次,多样化同样为融资者降低了风险。金融机构利用信息生产的优势,向融资者提供有关资金供求状况,融资成本等信息,为融资者寻求合理融资方式出谋划策,承销证券也有助于降低融资者的风险。

【注释】

[1]《大英百科全书》卷V,台湾中华书局,1988年。转引自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2]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7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0页。

[4] 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5] 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6] 同②,第181页。

[7] 柯武刚:《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页。

[8] D.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5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5页。

[11]同②,第499页。

[1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页。

[13] 曾康霖、殷孟波:《货币银行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53~454页。

[15] 曾康霖等:《利息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30页。

[16]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第380~381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88页。

[18] S.克里·库珀、唐纳德·R.弗雷泽:《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第262页。

[19] 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54~3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