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

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总的来说,宁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体制变革、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中,波动振幅趋于平缓,经济增长形态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宁夏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结构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 高智妍

摘要: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息息相关,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稳定,经济周期的变动也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选取相关指标和图表对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经济周期进行了简要的划分,并简述了各阶段的特点及变动的主要因素(投资因素、消费因素、净出口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济周期波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一、宁夏经济周期及其变动特点和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六个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和高速的增长。从1978年到2004年,26年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34%。在这种大环境[1]的影响和宏观政策的调控下,1978年以来,宁夏经济发展表现出“扩张——收缩”的交替周期波动格局(见图1)。

img78

图1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GDP增长率趋势变化图

②以图例中显示的波谷至波谷为一周期。

由图1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大致经历了六次周期性波动1。第一个周期是从1980年到1987年,第二个周期是从1987年到1991年,第三个周期是从1991年到1995年,第四个周期是从1995年至1999年,第五个周期是从1999年至2005年,自2005年至今,处于第六个周期之中。

(二)宁夏经济周期具有“波浪式”的变动特点

图1显示,宁夏经济周期在1993年前,波动明显,幅度较大;自1993年起,经济增长出现新的变化,波动趋缓,幅度较小。从总体趋势看,波谷的不断上升表明宁夏经济发展增强了抗衰退能力;1993年之前波峰的不断下降表明我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的盲目性,增强了发展的稳定性;平均位势的提高表明宁夏经济克服了“大起大落”,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周期的扩张表明宁夏经济发展有了更强的持续性。总的来说,宁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体制变革、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中,波动振幅趋于平缓,经济增长形态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三驾马车”驱动宁夏经济周期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都得通过最终需求的拉动而得以实现,最终需求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最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流出需求(俗称出口需求),三者被统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三驾马车”协调发展,整个经济才可能和谐增长。宁夏是一个生产额少使用额多的省区,历年的消费和投资的比重之和超过了100%,净出口均呈现出负数。1998年以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因素;拉动宁夏GDP增长的第二大因素来自消费。

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img79

数据来源:2007年宁夏统计年鉴[2]

二、宁夏经济周期变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夏最终消费的绝对额虽在不断上升,但从总体趋势看最终消费率[3]从2003年开始下降,到2004年最终消费率为63.1%。在消费率下降的同时,宁夏的投资率[4]却在不断上升,即从1998年的57.3%上升到2005年的78.5%。从总体情况看,宁夏的投资率较高。

据对宁夏1997年以来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分析,平均相关系数为0.8,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典型的投资主导型。且按照这一系数测算,宁夏要实现“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经济增长总目标,未来5年总投资额至少要达到2848亿元。目前,宁夏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结构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要实现“十一五”规划制定的预期目标,“十一五”间必须集中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四大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四大特色主导产业新增工业增加值260-280亿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拉动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9%左右。

实际上,投资率偏高和消费率偏低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后果。投资率长期偏高,会加剧能源、原材料和运输供求紧张矛盾,加大通胀压力;容易产生过度投资,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和投资效率下降;会引起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企业盈利空间减小,效益下降。最终会使经济增长付出十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尤其是过分依靠投资扩张型所产生的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不仅会带来的不久后的资源约束,很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出现较长时间的衰退。

当抑制过度投资、降低投资率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时,对地处中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宁夏而言,一方面也必须逐渐降低投资率,提高投资效率,改变当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积极寻求以扩大消费、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仍然是促使宁夏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手段,其原因在于:宁夏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宁夏的经济增长属于投资主导型,投资需求仍是主要力量,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仍需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宁夏经济社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投资增长必须确保适度的规模和速度,否则将会产生极大影响。另外,如果投资规模过小或速度过低,投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及居民资本性收入也将降低。因此,确保适度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也是宁夏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需要。

三、宁夏经济周期与金融稳定密不可分

(一)金融稳定在宁夏经济周期中的充分性

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5]。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经济的周期变动也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很大影响。在市场繁荣时,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注入市场各个领域,在市场低迷时,银行资金深陷其中,形成不良资产。

经济周期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渠道表现在:其一,金融发展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发展,市场规模扩张带动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张,促进金融创新。其二,经济发展影响金融稳定。在以投资为主导的宁夏经济发展中,金融形式单一,其重担几乎全押在金融机构身上,经济发展各个环节所需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银行,市场风险较易转化为银行信贷风险,从而使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

表2 近几年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

img80

续表

img81

数据来源:2007年宁夏统计年鉴[6]

从表2不难看出金融业可能存在的集中风险隐患。

1.信贷风险。信贷可能产生的风险,可以用一个指标,即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来衡量。表2显示,宁夏的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有“重量级”的地位,正是这种信贷风险,推动了投资的增长。反过来,投资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信贷风险的进一步放大。

2.政府担保的潜在风险。2001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这是政府为配合扩大内需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项目贷款,大多数与政府担保密切相关。那么一旦政府担保的项目出问题导致银行坏账,这些负债最终将加大整个经济金融风险。

3.存贷款期限错配。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是指商业银行依靠短期存款来为长期贷款融资时产生的期限不匹配问题。如表2所示,2001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速稳步加快,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到2006年的54.15%,这是很容易产生所谓的期限错配以及由此会带来风险。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经济增长,就是要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如时期、资源配置等)下,达到增长速度的最大化。由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上述风险等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产生的波动可能会让经济增长付出较大的代价,这就需要通过金融稳定的反周期操作抚平波动,以减轻周期性因素的负面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贸易,都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支持,投资量大,势必对经济的周期性变动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然而,金融业不可避免出现的信贷风险、政府担保风险、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等,归根到底都将首先体现为银行风险,也将最为集中地体现为银行风险。这突出地表明,宁夏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与当前银行稳健经营及至金融稳定息息相关。

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努力解决银行业的问题

1.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制度。金融风险发现早,处置快,损失程度就越低,影响就越小。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可操作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指标和预警体系,通过对金融机构贷款结构、贷款投向、十大户贷款、单笔贷款、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经营情况等指标的日常监测,分析、判断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发现风险苗头,及时向有关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并向政府和上级行反映,果断予以处置。同时,制定相应的金融风险处罚制度,将金融机构因各种非不可抗力导致区域金融稳定出现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以确保金融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2.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强化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深化金融企业改革,使金融机构尽快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化金融企业,这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根本基础条件。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步伐,推进金融机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扎实搞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转换经营机制,提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信息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主动加强与银行业监督部门、政府经济综合部门、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的联系,搜集掌握社会的、经济的、金融的、保险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区域金融环境状况,对区域金融稳定作出判断,提出对策建议,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金融风险。

(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逐步纠正作为经济重要推动力量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稳定协调与快速反应机制,预防和控制由政府扩张冲动引致的周期波动和金融风险。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形成以“政府领导下的,人民银行组织牵头,银行业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公、检、法和政府综合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分工体系。同时,按照中央关于“谁主管,谁负责,在哪里发生风险由哪里政府负责组织化解”的风险处置原则,尽快建立在政府领导下的,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反应机构,发现风险苗头,及时研究予以处置,预防突发金融事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三)合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作为央行的基层人民银行,要维护好区域金融稳定,就必须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下工夫,做文章,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绩效。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金融稳定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晶:《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2]田学晖:《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好辖区金融稳定工作》,2007年4月12日。

[3]许小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周期》《经济观察报》,2008年2月3日。

[4]《宁夏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瓶颈需寻求突破》《世华财讯》,2008年3月6日。

[5]中经网、和讯网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

【注释】

[1]据我国有关专家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五个周期。

[2]表1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3]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

[4]投资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

[5]此处引用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

[6]表2中的金融机构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