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不稳定假说

金融不稳定假说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尔曼·明斯基1986年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的分析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长波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便是明斯基著名的反自由放任定理:“在一个内部动荡和不稳定的世界里,通过惯例、约束和干预可以达到稳定并加以维持。”

5.1.1 金融不稳定假说

海尔曼·明斯基1986年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的分析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长波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抵补性企业,它只根据自己未来的现金流量作抵补性的融资,它们是最安全的借款企业;第二类是投机性的借款企业,它们根据预测的未来资金丰缺程度和时间来确定借款;第三类是高风险的借款企业,它们借款是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在较长时期内它们都无法用投资的收益还本付息,而需要不断的融资用于支付利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在借款企业中后两类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较为安全的第一类借款企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生产部门、个人和家庭的债务相对于其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持续上涨。然而,在这种长波上升段之后必然迎来滑坡,任何打断信贷资金流入生产部门的事件都将引起违约和破产的浪潮,而这又进一步影响到金融体系,结果金融机构的破产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的传播,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也迅速破灭,金融危机爆发了。

明斯基在解释这一循环往复的长波现象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原因:一个是所谓代际遗忘解释,即今天的贷款人忘记了过去的痛苦经历,一些利好事件促成金融业的繁荣,而此时距离上次的金融灾难已经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了,人们的贪欲已经战胜了恐惧,价格的上涨推动更多的购买,预期当前资产价格的趋势会继续下去。另一种解释被称为竞争压力解释,即贷款人是出于竞争的压力而作出许多不审慎的贷款决策,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将失去顾客和市场。

明斯基认为,经济周期虽然自大萧条以来没有消失,但是资产负债表并没有简化,另一次大萧条也没有出现,这是由于上下限制度的安排发挥了作用,并且防止了债务的膨胀。制度安排是各种各样的,有政府的,私人的;有自动的,相机抉择的;有刻意的,偶然的。两个最重要的上下限制度安排是:政府运用大量反周期的赤字和盈余政策来增加或减少有效需求,以及中央银行凭借最后贷款人的身份确定资产价格下限。这便是明斯基著名的反自由放任定理:“在一个内部动荡和不稳定的世界里,通过惯例、约束和干预可以达到稳定并加以维持。”

当企业和家庭看到别人从投机性购买和销售中获取利润时,他们也随之效仿。当更多的人投身于投机活动中时,对利润投机的非理性行为就加剧了。投机的对象多种多样。明斯基的模型只限于一个国家,实际上,过度交易已经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渠道是很多的,这些渠道包括:①国际流通的商品和资产在一个国家的价格上涨,通过套利行为引起别的国家商品和资产价格的上涨;②贸易乘数的变动影响收入的变化;③国际资本流动;④金银和外汇的流动。一个国家投资者的悲观情绪会影响到另一国的投资者。当投机性繁荣继续存在时,利率、货币流通率和价格都在上升。在某个阶段,内部人决定实现其利润,退出市场,价格开始回落,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困难”,流动性开始不足,投机者逐渐地或突然地意识到市场已经达到顶峰,应该是撤退的时候了。人们惊慌失措,竞相将金融资产变现。预示危机即将来临的明确信号可能是银行或企业的倒闭、欺诈或挪用公款被揭露,以及投机性物品价格的下跌。恐慌开始出现并且开始蔓延,银行也不再发放抵押贷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着,直到以下三种情况出现:第一,价格一直降到人们愿意购买不动产为止;第二,规定价格下降的限度,减少交易或者停止交易;第三,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发挥,以满足市场对现金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