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复苏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的思路

经济复苏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的思路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该意见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由过去的起步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战略调整阶段。基于此,我们认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为国家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提供政策建议,这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自从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经济复苏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的思路

马润平

引 言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是,在全国总体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相对缓慢,工业竞争力不强,“三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仍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为此,国务院在2004年3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该意见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由过去的起步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战略调整阶段。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具体策略和实施办法。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等新的形势下,如何创造条件引导东资西进,科学开发,变“危”为“机”,实现西部地区“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成为当前西部经济发展急需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认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为国家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提供政策建议,这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自从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经过简单地梳理,这些研究大体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王力民(2000)指出西部大开发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贯彻两个大局战略设想的具体实施,是扩大内需、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增长、保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胡鞍钢(2001)认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具体有六个: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生态意义、地缘战略意义、国际意义。周复之(2008)认为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意义更加重大。

2.开发战略模式的选择

郭彦荣、冯占军(2000)主张西部大开发应采取“点—轴”开发模式;查德利、邵兵家(2000)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创新开发模式并建议在西部地区建立经济特区新模式;易小光、黄其刚(2005)认为在一些重点区域采用“圈—轴”模式,在次级甚至次次级经济带仍采用传统的“点—轴”开发模式,对城市密集度极低的区域,可能短期内还只能按照“增长极”模式来扶持单个的“点”;史向军(2006)则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强调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3.政府开发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童书玮、华中(2004)等认为,现有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优惠力度不大、政策效应不强,导致西部地区和东部等地区相比并没有政策优势;巩富文(2004)等认为到目前为止,开发西部的政策主要是中央各个部委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各自出台一些分散的、零星的政策,缺乏立法形式对西部开发政策的明确化和具体化;江世银(2006)则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国家短期的政策优惠和倾斜不如实施长期的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

4.战略实施的突破口

雷海章(2000)认为西部开发应把着重点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主张走科技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王洛林、魏后凯(2003)认为西部地区投资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原因之一是各级政府把西部开发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刘世庆(2006)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新阶段和战略转型的主要标志和迫切要求;张蓉(2008)认为目前西部应以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核心,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的综合性、深层次、合理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从不同角度对西部大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与主张。这些研究成果对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奠定了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研究不够系统、全面,这些理论观点出自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严密性,对西部开发的总体把握不够;其次,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些观点目前大多只停留在学术层面,没有将理论成果很好地运用于西部开发的实践中,指导西部大开发;第三,缺乏创新性,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脉络,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来引领西部大开发,从而实现新的突破。然而,这些正是现有的研究所显现的不足。

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举措

(一)金融发展战略新举措

1.积极进引入民间资本,为西部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我国金融业向来是民间资本准入的禁区。然而,在金融业高度国家垄断的情况下,地下的民间借贷始终屡禁不绝。这说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机构收紧银根加剧了我国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的难度。引入民间资本,对国有独资金融机构进行产权改革,给危机中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已是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已达4200多万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0%。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中国也难以幸免于难,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减产、裁员,甚至破产。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金融困局。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形势十分严峻,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基层网点,地方金融机构规模小、资产质量和贷款质量差且日益恶化。惜贷、拒贷、存款上存、邮政存款外流等问题,再加上乡镇负债问题和县域经济发展不好,使得西部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西部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除了培育和建立大型骨干金融支柱和区域金融中心之外,培育面向广大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西部地区要积极推进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允许东部和本地的民间资本进入西部的商业银行,组建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利用资源优势,实施西部地区资源证券化

资源证券化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未来稳定的现金流作抵押,最后实现融通资金的目的。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集,目前已探明的45种资源占全国的50%左右,具有优势的矿产有22种,西部的石油资源能量占全国内陆石油资源量的45%。但是,西部最缺乏的是资金、技术,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因此,实施资源证券化是西部大开发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

首先,资源证券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把社会资金吸引到资源开发的方向上。金融危机下西部经济发展受到的资金约束十分突出。无论是国家投入的规模、数量及持续性,还是从西部地区资金的稳定性及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市场融资能力,西部地区融通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明显。资源证券化将引导社会资金到西部资源开发上来,克服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约束。

其次,资源证券化促进西部地区市场的发育。资源证券化能够有效地增加金融市场上投资工具的种类,扩大资本市场的交易规模;同时,它也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要求,提高其市场参与的能力与公平性,从而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的完善。

3.发挥政府财政和税收政策,诱发资金向西部地区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经济的冲击日益明显,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危机在西部经济中的蔓延。政府刺激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西部地区给予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税收政策,诱导民间投资和个人投资。

首先,给予西部特殊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将西部地区各种潜在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积累能力差,如果没有国家适度倾斜的财政政策支持,西部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就不能得以保障。在这方面国家应针对西部的具体情况进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鼓励西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为西部地区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税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税负增加会抑制地区经济发展,而税负减免则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区外资金和企业集聚。国际金融危机下,国家应该通过税收优惠、减免等手段,减轻西部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成本、实现西部地区虚拟经济的恢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更需要给予西部特殊的税收政策支持,给西部现有企业、资本提供积极的经济诱导,使它们能扎根西部并发展壮大。同时,税收优惠将吸引东部和境外资本与企业不断流向西部,增加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产业发展战略新举措

1.结合金融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就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要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能带来稳定收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需要贯彻《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综合考虑西部地区资源特点、产业基础,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改善地区发展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要与金融创新相结合,金融创新将给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全球金融的冲击下,西部地区在发展和培育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时,可能会面临着资金、信贷方面的约束。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就更加需要鼓励发展针对特色、优势产业的金融创新。例如,建立针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信贷机构等。然后,依据西部地区的具体特点并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分析西部地区现有和潜在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金融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优势产业。

2.依靠技术创新,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带动经济发展。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企业家将技术创新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五个方面:(1)开发新的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5)企业的新组织方式。后来的学者索洛、丹尼森、钱纳里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

实践证明,技术差距是造成全球南北经济差异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区如何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提升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建立起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为创新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培训服务。技术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施促进高科技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地区的高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地区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为振兴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定适宜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以获取后发优势,这对于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措施中,始终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棉花、糖料、水果、蔬菜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建成天然气、煤炭、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开发了一些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并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条。西部地区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承载能力差。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产业不仅不能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而且还可能恶化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地设置经济发展战略,尽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节水型、节地型工业,做大做强有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发展战略新举措

1.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按照“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为全体公民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随后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安排。

公共服务均等化被确定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背景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随着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差异的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也在呈现出巨大的差距。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供应不均等、教育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极大地抑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数量迅速减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扩大内需、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是重要的政策方向。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刺激西部的消费支出。因此,增加西部地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的投入,将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和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为此,政府需要建立一套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安排。例如,建立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公平;规范与清理专项转移支付;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社会性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

2.建立与完善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地制约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特别是许多西部农村地区长期缺乏或享有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中国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具有西部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西部改革、发展、稳定以及西部大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西部大开发的“稳定器”。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几千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那些生活高于贫困线的人群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返贫。因此西部地区需要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为西部大开发吸引人才。西部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社会保障将有助于留住当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缓解人才外流的现象。社会保障体系给为西部地区服务的科技人才提供医疗、养老、保险方面的社会保障,从而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建立健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实现西部地区共同繁荣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目标,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既保护西部地区人民受教育权利,同时也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力资本专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所获得的收入也将会随之上升。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资源特点,西部地区急需一种低污染、低消耗和高效益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则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建立既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又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行业,将能够减缓或消除金融危机对西部经济的冲击。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给予制度保障,解决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师资引进、教育覆盖范围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且具有持久性的巨大系统工程。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建立高效、畅通的金融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建立和谐社会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关键所在。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新的举措,不仅提升西部经济的实力,而且维护全国经济稳定与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