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服务中信用管理的要求

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服务中信用管理的要求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信用问题正在成为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必须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所以,电子商务中完善的信用体系不仅要企业树立自身的良好信用形象,还必须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证书、授权认证中心和为协调纠纷而设立的仲裁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健康发

6.1 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服务中信用管理的要求

信用是二元主体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信用诸要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信用制度。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是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为基本形式的发达的信用制度。目前,我国通常所称的“社会信用差”以及政府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中的“社会信用”主要是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私人信用。基于我国的社会信用状况,社会信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用评估是以信用关系中的偿债能力及其可信程度为中心,对评估客体进行公正审查与评价的活动。

信用的产生是依赖于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信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信用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从物物交易、货币交易发展到信用交易,信用超出了商品买卖的范围,货币本身也加入了信用交易的过程。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离开金融,市场经济就失去生存的前提条件,而信用则是金融业生命线,存款、贷款票据等各种支付结算工具、信用证等金融业务的开展均是源于“信用”,即债权人给予债务人履行义务的承诺以信任。随着市场经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信用交易方式也随之发展,出现了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而且有价证券已出现无纸化,网上银行、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创新活动更是日新月异。这些金融活动以现实经济为基础,却独立于现实经济之上。可见,“信用”在市场经济里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正日益朝着更高级的形式发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只有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关系,商品交易才能顺利进行,金融业才能生存发展。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信息产业将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家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具有超越时空界限、双向信息沟通、交易手段灵活和交货方式快速等特点,它将改变传统的贸易形态,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电子商务是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它采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完成整个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为传统的经济模式带来了经营战略、组织管理、商务活动方式和文化冲突等方面的变化。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电子消费网已有11000多家,网上商务店超过600家。电子商务在我国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时间短、交易额小。电子商务发展的几个瓶颈——配送、支付、信用依然存在。特别是电子商务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安全和信任,对于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是一种信息化的商品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是资本和资源。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就决定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不仅是电子商务网站如何在经济行为中遵循信用原则,更主要的是要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参与者建立必要的、适用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模式,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确保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可靠。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没有信用,电子商务交易就不可能真正开展起来。

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点有:一是迅速、快捷的网络技术成为整个交易过程的基础;二是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所必需的参与者——中介机构的合作;三是电子商务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安全和信任。

(1)电子商务活动有赖于交易双方、中介机构的相互信赖。没有信用就没有电子商务。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市场是商务活动的中心,包括大量的商流、物质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电子商务则把这一活动中心由商场转移到电脑屏幕前,虚拟商店、零库存销售、无纸化贸易成为可能。电子信息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交互式沟通信息,实行网上订(买)货、在线支付、配送到家的购买方式,没有“物”的证明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虽然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参加电子商务的各方是互不见面的,双方无法确认对方身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电子商务的依存点是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和信用保证体系。供方信用程度的高低,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大问题,对客户来讲,信用也是保证客户购物消费公平性的基本前提。

(2)商业信用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完整的电子商务涉及多方面的信用体系,包括供应商、生产者、银行、认证机构、保险公司、网站、物流配送中心、客户之间相互的信用保证。根据对中国B to C电子商务现状调查,我国B to C电子商务增长速度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所有的网站都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付款方式,包括在线支付、货到付款、银行付款等。但对网民调查显示,有80%的消费者采用货到付款方式上网购物,只有不到20%的网民选择在线支付,网民回避在线支付的原因是怕网站或商家收款后不发货或质量不好等,这实际上是对供货方的信用持怀疑态度。信用问题还表现为网上购物品种单一,大都集中在图书、软件、电脑产品和CD光盘,这类商品质量比较稳定,价格较低,购物风险相对较小。信用问题正在成为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

(3)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必须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商业信用是企业经营道德、企业伦理的要件之一,是社会化分工与商流物流的分离所形成的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与风险。良好的企业信用有利于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赢得顾客的信任,增加市场竞争力,对于电子商务活动尤其如此。电子商务活动过程是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过程,不仅包括传统的贸易过程,而且包括庞大的中介机构的良性运转,从而构成了一系列环节的信用链。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信用风险,整个消费就运转不动。所以,电子商务中完善的信用体系不仅要企业树立自身的良好信用形象,还必须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证书、授权认证中心和为协调纠纷而设立的仲裁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使用信用工具,提供交易信用,可以增加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能力。如果只采用现金交易,许多客户会因缺少现金而无力购货。对于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生产厂家,无不想方设法地扩大交易。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都采取信用销售方式扩大销售。因此,信用交易手段具有为企业扩展市场的功能。信用可以发挥扩大市场、获得存货和各种供给、得到短期融资等作用。如果企业愿意向客户提供赊销,就可以使更多的客户愿意立即购买商品和劳务,由此企业就可以实现扩大市场和吸引客户的目的。事实上,许多客户并不是没有消费的支付能力,而是他们愿意采用先消费后付款的方式。当一个商业企业采取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和吸引消费者的时候,其他企业为了保持它们的市场地位,通常也会很快引进信贷。同消费者获得消费信贷的情况相似,企业通常也会利用供给商提供的信贷计划来获得进行正常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对于短期现金周转有困难的企业,可以依靠信用工具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对于生产型企业,信用交易方式可以帮助它们购进更多生产原料,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最后,企业在维持经营和扩大它们的业务的时候,由于现金流量和现金支付在时间上的前后差异,通常也需要使用信用来获得短期融资。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将改变传统的贸易形态,带动世界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存在配送、支付、信用等瓶颈,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西方国家,信用被定义为五个C:Character(品质)、Capacity(能力)、Capital(资本)、Collateral(担保品)和Condition(经营状况)。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业务,与客户进行电子化的通信和贸易交流。在这种交易活动中,涉及众多的交易参与者,企业面临着评估交易风险的问题,迫切需要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评估。因此,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对象建立必要的、适用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评估体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