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投资者评估收购对象、作出投资决策的有用信息。财务报表分析的受益者主要是报表使用者及企业的利益关系人。由于普通股东的权益是剩余权益,因此他们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视程度,会超过其他利益关系人。税务部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审查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合法性;证券监督管理机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评价上市公司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

第六节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投资者评估收购对象、作出投资决策的有用信息。近年来,投资者、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人员对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产生了浓厚的、不断增长的兴趣,而且随着机构投资者力量、规模的扩大及重视公司业绩的投资理念的兴起,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解析、透视的基本策略和技巧成为投资者、信贷部门和企业经理人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财务报表分析也简称“财务分析”,并没区分“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财务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加以区分,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分析纳入财务分析。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倾向于: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等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受益者主要是报表使用者及企业的利益关系人。他们拿到报表后,要进行分析,获得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许多,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1.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这里讲的投资者是指企业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企业对普通股东并不存在偿还的承诺,普通股东投资与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们的财富,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多少。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因素很多,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普通股东是剩余权益的所有者,企业偿付各种负债及优先股股利之后的一切收益都属于普通股东。正因为如此,企业要由普通股东或其代理人来管理和控制企业。与此同时,普通股东也是企业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在正常营业过程中,企业必须在支付债权人的利息和优先股股利之后,才能分派普通股利。企业一旦清算,其资产必须清偿负债及优先股股东的权益之后,剩余资产才能分配给普通股东。普通股东不但要承担企业的一切风险,而且是优先股股东和债权人的屏障。

由于普通股东的权益是剩余权益,因此他们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视程度,会超过其他利益关系人。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在竞争性的投资机会中做出选择。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企业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企业收益是否容易受到重大变动的影响、目前的财务状况、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以及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企业处于何种地位等。

2.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借款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或者说是“暂时”的融资来源。债权人期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自然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提供商业信用的赊销商,另一种是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债权人要在财务报表中寻找借款企业有能力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证明。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了解企业需要额外筹集资金的原因,企业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的来源,企业对于以前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以及企业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等。

3.经营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经营者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企业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人。经营者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管理企业,要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企业的经营,而财务分析是他们监控企业运营的有力工具之一。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取各种会计信息和其他数据,因而能全面地、连续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经营者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消息。但是,他们对于公开财务报表的重视程度并不小于外部使用人。由于存在解雇危险,他们不得不从外部使用人(债权人和权益投资人)的角度看待企业。他们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设法改善业绩,使得财务报表能让投资者和债权人满意。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经营者的报表分析属于内部分析,他们可以获得财务报表之外的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

4.政府机构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政府机构也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能。

我国的政府机构既是财务报表编制规范的制定者,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税务部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审查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合法性;证券监督管理机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评价上市公司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概括起来讲就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改善决策。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企业的财务实力

财务实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按照企业综合竞争力理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产品或业务竞争力、经营管理能力、财务实力等。企业的财务实力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所显示的资产实力、收益能力等体现出来的。

2.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

财务报表的分析最初就是由确定偿债能力发展起来的。诸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指标,在预测企业偿债能力方面被公认是有用的。这些指标可用于区分哪些企业有偿债能力,其正确程度要比任意的预报要高得多。

3.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企业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是企业具有较高且稳定的获利能力。而获利能力的大小,通常用利润率、每股盈利等指标加以衡量和预测。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获利水平将直接决定其投资的收益分配水平。

4.评价企业管理的管理效率

投资者把资本投入企业,债权人把资金贷给企业,两者构成企业的总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本身就体现投资者对经营者的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同时体现经营者的独立经营权利。为了完成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经营者必须有效地经营和管理其独立控制的资产。资产管理效率或营运效率如何,通常要借助于各种资产周转率指标加以衡量和评价。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与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是企业活动的高度综合,含有大量的有用信息。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者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活动。

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三类。筹资活动是指筹集企业投资和经营者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借款,以及利用内部积累资金等。投资活动是指将所筹集到的资金分配于资产项目,包括购置各种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经营活动是在必要的筹资和投资前提下,运用资产赚取收益的活动,它至少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五项活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有多种描述方法,比较常见的是将其分为以下六项内容。

1.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即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又称为支付能力。它主要取决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以及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即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的能力,一般又称为财务能力。它既与资本结构有关,也与企业的收益能力有关。

3.资产运用效率

资产运用效率即企业单位资产创造营业收入的能力。它取决于收入对资产的比例关系。资产运用的效率既影响偿债能力,又影响收益能力。

4.获利能力

获利能力即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它取决于利润与获取利润的资产和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

5.投资报酬

投资报酬即股权投资所获得的报酬。投资报酬分析是从股东角度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股东投资报酬,不仅取决于资产的获利能力,而且受资本结构的影响。

6.现金流量

如果说企业的业绩主要反映在它的盈利状况,那么企业的价值则主要是反映在它的现金流量状况之中。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最终驱动力,股东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是确定股票价值的基础。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差,收益能力也不会很好;收益能力很差,偿债能力也不会好。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下降,必然表现为现金流量状况恶化。

四、财务报表分析程序

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是搜寻到足够的、与决策相关的各种财务资料,从中分析并解释相互间的关系,发现报表异常的线索,做出确切的判断和分析结论。财务报表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一)明确分析目的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他们都希望从报表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表的分析资料,有的是通用的,有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报表信息的作用,报表分析者必须事先明确分析目的,深入了解报表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尽可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二)设计分析程序

在明确分析目的的基础上,分析者要根据可以取得的资料及分析者的习惯来设计分析程序。设计分析程序的工作包括:根据分析目的确定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所需回答的问题确定主要的财务评价指标;确定分析时采用的技术方法;确定分析到什么层次为止等。

(三)收集有关信息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当然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但是,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报表分析者还应该尽可能收集其他有关资料。

(四)将整体分解

收集资料,必须根据已经确定的范围收集分析时所需要的资料。通常,财务报表是任何分析都需要的,除此之外,还可能需要非财务报表资料。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报表,并不适合特定目的的分析。分析者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修正,使之变得易于理解和使用。一般可以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通过分析,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因素,为以后分别研究提供基础。

(五)研究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

财务报表不仅仅是解释现象,而且要分析原因。将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后,需要分别研究其特殊本质,对一些主要指标必须从其影响因素角度,深入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以达到深刻认识事物的目的。

(六)研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因素很多,有微观的与宏观的,因此,分析时应研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是所谓的“综合”。通过综合,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从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中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找出各方面的各种属性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将它们看成一个概念和逻辑的系统,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结论。为此,分析人员应该做到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的比较分析,在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

(七)得出分析结论

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是在应用各种财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定量分析结果、定性分析判断及实际调查情况结合起来,以得出财务报表分析结论的过程。对于专业分析人员来说,自己不是决策者,他们在分析完成后,还需要给委托人或上级主管出具一份论据充足、叙述清楚、分析透彻的分析报告,以表达分析的结论,供决策者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不仅仅要表达最终结论,还应包括分析的过程,这对于决策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使决策者获得对该企业或它的某一方面具体的认识。

(八)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问题、分析结论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建议以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为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及财务报告的其他受益者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既可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总结,还可以作为历史信息供后来的财务报表分析参考,保证财务报表的连续性。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分析者对企业做出某些判断,即了解企业过去的业绩、评价现在的状况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

外部分析者所要完成的判断,主要是对企业的某种能力做出评价,如偿债能力评价、收益能力评价等。外部分析者主要是债权人和股权投资人。

内部分析者所要完成的判断,主要是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内部分析者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是为股东服务的。经理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与外部分析者有所区别,他们不仅关心如何根据财务报表评价企业的业绩,而且更关心如何改善经营管理,形成更好的财务报表,以获得更好的评价。因此,他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不仅是对企业做出评价,而且要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报表分析通常只能揭示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例如,通过分析知道总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是资金占用过多,资金占用多的原因是流动资产过多,流动资产过多的原因是存货过多。但是,如何将存货降下来,财务报表分析并不能提供现成答案。财务报表分析是检查的手段,不能提供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指明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的项目。这些调查研究涉及宏观经济、所在行业和本企业其他的补充信息,一般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