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

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货币经济学中,流动性高低是判断货币属性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二、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

有些经济学家不满足于上述狭义的货币概念。他们认为,从持有者来看,货币是一种资产,除了用作交易媒介之外,货币还具有价值贮藏职能,各种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其他一些短期流动资产,都是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变为现金,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因而他们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以更为广义的理念划分成货币层次,从而形成了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2,M3,M4等。

在货币经济学中,流动性高低是判断货币属性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不同形式的货币,其流动性不一样,流动性越高,其货币性越强。在单一现金货币形式下,货币的流动性是指货币与商品间的转化能力;在多种货币形式下,货币流动性是指不同形式货币间的相互转换能力。各类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一方面与一国的金融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关。由于各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法规的差异,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综合各国情况看来,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如下:

M0=通货(流通中的现金)

M1=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高品质商业票据等)

根据各种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来划分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已为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各国货币管理当局所接受,各国货币当局普遍采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办法来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存量。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为:

M1=流通中的通货+所有存款机构的支票性存款

M2=M1+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定期回购协议

L=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美国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划分:

M0=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这里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0+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各国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各学派和各国都承认的,即只有M1(现金和活期存款)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M1以外的短期金融资产只能称为准货币(Quasi-Money)或近似货币(Near Money),它们不能充当直接的交易中介。然而,这些广义货币是潜在的购买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现金货币的流通以及整个经济都有影响,有必要作为单独的货币层次加以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