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度追捧银行股的风险

过度追捧银行股的风险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银行股票的市值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市场对银行股票拥有天然的乐观情绪。对银行股票的政策溢价的期望值我们应该有所降低。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进入门槛是受到严格控制,现阶段具有垄断的特点,普遍存在的排队现象也是银行业竞争并不充分的最有力的证明。虽然银行股是A股投资者的挚爱,其中也确实存在部分高增长的银行,但风险就凸现在整体的过度追捧之中。

过度追捧银行股的风险

A股市场里银行股比较受欢迎,在2007年高峰时,银行股的市值占A股总市值25.9%。虽然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银行股票的市值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市场对银行股票拥有天然的乐观情绪。

这其中有没有隐含着市场的风险?而我们对银行股没有丝毫防备之心,这样的状况是否安全?

银行集中上市表明了现阶段政策对银行业的支持。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除了汇金公司的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等手段外,还需要通过上市来辅助完成改革,在我们现行审批制的上市体制下,银行股票的集中上市明显看到政策对它的倾斜,而这一上市任务在2007年基本完成,四大银行中已经有三大银行已经完成上市,大批的中小商业银行也大部分完成上市,银行类股票的市值也占到了整个A股市场的相当高的比例。

储户的利益应该重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投资家。

中国拥有17万亿的巨额储蓄,很多人都想将之分流,但由于储户是处于人均1万多元的最微弱经济地位,为他们去争取权益的力量并不强大,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态就是一个证明,负利率的含义就是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减少。我们不能奢望数亿的储户都锻炼成为投资家,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国家才能繁荣强大,如果大家都无心工作,整天担心自己的财富会渐渐减少,这并不利于社会和谐。可喜的是,我们听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对境外媒体表示,中国希望实际利率水平保持为正,如果真实利率长期为负,对于经济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他说,“我们将努力使它大体为正”,曙光好像在出现。

高利差造成企业的资金成本过高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强大。

银行以存款利率支付给储户,企业拿到的资金却是加上利差后的贷款利率,而企业的资金成本的高低是企业发展的非常关键因素,过高的资金成本并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是长期向银行倾斜维持高利差,还是照顾一下生产企业的利益,是一个要深刻思考的战略问题。试想想,谁才是财富真正创造者?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而没有其他取巧之道,所以生产企业的利益也应该得到保障,过高的资金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在以后可能的不再过度倾斜的修正中就暴露出风险。

现在是靠高利差来支撑起银行业庞大的利润,我们拥有在世界范围内比较高的340个基点的利差也是一个证明。银行改革成功的进程渐渐接近尾声,当任务完成后,再盼望国家采用政策手段过度倾斜银行可能性也就大幅下降。对银行股票的政策溢价的期望值我们应该有所降低。

随着银行上市工作逐步完成,管理者也许会多考虑一下储户和生产企业的利益,随着这种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过度倾斜的银行业的政策取向也许有渐渐修正的可能。万一出现这种可能,而银行的中间业务又没有迅速成长起来的话,风险就暴露在对银行股票的过度追捧行为之中,因为我们银行的利润构成的现状是利差收入占比在85%以上。

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的收入的提法,也充分说明这个取向,在居民的财产收入现状中,利息的收入占主要,所以,储户的利益已经上升到政策高度了。随着对储户利益的重视,银行利益的不再过度倾斜就成为了可能。

因为这种政策调节只是特殊阶段的产物,并不具备长期性。从纵向比较,340个基点的利差建国以来少见,有力地证明此政策并不具备长期性;从横向比较,在全世界主要银行中也少见,也有力地证明此政策并不具备长期性,以一个短期的峰值评估出来的股价并不能经受时间的检验。

将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股的影响凸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紧接着央行在12月8日宣布提高保证金率1个百分点,从紧的气氛初步显现。明年可能会采用总量控制的方法,也有可能采用季度额度控制的方法来调控全年的信贷投放节奏,这将有效改变银行以往年初就完成全年大部分额度的情况,业绩的超常规的增长就会放缓。更加有可能的是,随着特殊阶段的结束,政策不再向银行过度倾斜,不对称加息趋势在2008年有可能出现,银行股票的高估值也许就应该重新评估。

打开国门使得银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

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进入门槛是受到严格控制,现阶段具有垄断的特点,普遍存在的排队现象也是银行业竞争并不充分的最有力的证明。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行业的利润完全靠政策维系,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享有超然的地位,所以很多投资者对这个享有超然的地位的行业给予了过于乐观的预期,“存银行不如买银行”的宣传也误导了大量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虽然银行股是A股投资者的挚爱,其中也确实存在部分高增长的银行,但风险就凸现在整体的过度追捧之中。

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中国银行业渐渐出现的“脱媒”趋势也不容忽视,而这个趋势所带来的业绩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银行业在国内的垄断依然,但是一个不可以忽略的事实是,更加强大的国外对手已经悄然屹立在国内银行的周围,垄断长期将不复存在。

(原文标题为《过度追捧银行股风险凸现》 2007-12-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