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推动国内投资起着示范和启动作用

对推动国内投资起着示范和启动作用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外国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投资,对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起了重要示范和启动作用。他预计,中国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海外风险投资机构与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人才的优势。在国外风险投资大举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却在逐渐萎缩,在国内风险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5.5 对推动国内投资起着示范和启动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外国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投资,对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起了重要示范和启动作用。进入中国的外国创业投资机构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风险投资基金,而且也带来了全球化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在这几年中凡是获得外国风险投资的企业,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改造。通过以上一系列改造,企业实现了资金、管理、市场和人才全方位的全球化。

(1)国外风险投资对中国投资的浪潮将继续。从1992年以来,尽管已出现过两次外国风险投资进入中国的高潮,但是从中国未来的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前景看,外国创业投资机构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只是一个开始,国际风险投资大规模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时期还没有完全到来。不论是从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反馈的信息,还是从目前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看,能够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外国风险投资商看好中国,对进入中国进行风险投资充满信心。

在2000年深圳高交会上,来自外国的风险投资商不仅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投资信息,而且还准备了200多亿美元的投资;不仅设了展台,还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众多风险投资商通过这次高交会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投资入股,以分享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看好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风险投资商们云集深圳高交会的主要原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的IDG集团近几年来在中国投入的创业资金已超过1亿美元。IDG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回报率高达35%,超过了在美国本土的投资回报。为此他们计划把在中国的投资增加到10亿美元(《深圳日报》2002年10月11日版)。

成立于1994年的华登中国基金,在过去五年中投资了20家中国企业。该集团中国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的副总裁麦世泽表示,中国的风险投资方兴未艾,加上整体经济不断变好,投资中国正当其时。新加坡一家风险投资商则表示,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定,这对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预计,中国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日本野村基金的一位高级主管这样说,如果哪一家风险投资机构现在还不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那么与它失之交臂的可能是整个21世纪。

外国创业投资商之所以这样看好整个创业投资市场,主要来自外国创业投资商对中国未来创业投资市场发展看好的判断。

在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型之中。从资本总量推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创新推动下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传统工业技术支撑下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对高新技术、新型企业和新型资本运作方式的强烈需求。这种与新技术和新资本运行方式联在一起的资本市场,就是目前风靡全球的风险资本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不仅拥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而且也拥有一个巨大的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特别是1999年以来,围绕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市场发育和风险投资市场发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决定的出台,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化,这更增强了外国风险投资商进入中国投资的信心。

处于风险资本发展初期的中国,不仅有一个可供选择的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同时存在着较大的获利机会。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麦戈文说,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的风险比美国小得多。同等条件下,在美国进行风险投资,有50%—60%的公司是不能盈利的,但在中国,70%的公司效益不错,回报率达35%,这比他们在其他许多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科技日报》,2000)。也就是说,在中国投资风险要小得多。由于美国已是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在风险投资市场上竞争比中国要激烈得多,所以处于初期的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同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相比,其获利的机会和获利空间要大得多。这一点已被先期进入中国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的外国投资者的切实感受所证明。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先期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良好的示范作用下,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将会有更多的外国创业投资商进入中国。

从北京召开的“创业2005”风险投资国际研讨会上传出信息,海外投资机构将改变过去直接投资的方式,将会更多地以与中国本地的投资机构合作的方式,参与中国创业投资。来自美国的有“风险之父”之称的Franklin认为,中国的很多网络企业去海外寻找风险投资者,由于地理位置遥远,相互不了解,给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合作带来不便。中国的网络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表现不佳与这个很有关系。所以Franklin认为,与本地的风险投资商合作参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海外投资人的投资新趋势。加拿大的风险投资协会总裁Ronbegg认为,风险投资家对万里之遥的项目进行投资和管理取得成功不容易,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是扶植企业家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创业投资家为投资企业提供所需资金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有价值的建议和鼓励。因此,为了长期发展,在投资企业的所在地建立一支自己的风险投资管理队伍至关重要。

总之,随着大量国外风险投资商的进入,为了进行长期的投资,这些外国风险投资商与中国本地投资商进行合作势在必行。海外风险投资方式的改变,在与中国风险投资的合作中,对于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使风险投资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对培养中国的风险投资家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风险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的投资,更是一种新技术、新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企业运行方式的投资。在中国未来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中,缺少的不是风险投资所需的资本,而是风险投资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的管理机制。简单地讲,风险投资缺少的是人。海外风险投资机构与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人才的优势。为了推动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我们必须自觉地利用海外创业投资所具有的优势,在中国与海外优势的互补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投资发展之路。

(2)影响国际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国外风险投资大举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却在逐渐萎缩,在国内风险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国际咨询公司安永2005年9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得有些危言耸听:中国的风险资本产业目前正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威胁。风险资本投资活动的减少,凸显私人股本投资环境的各种缺陷。“除非具备了维持活跃的风险资本行业的必要条件,否则投资可能会减速,甚至出现倒退的危险。”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曼红提供的数据,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额达到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7%,2004年风险投资额达到1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92%。而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则由2002年的296个缩减到2003年的233个,风险投资额由2002年的1.948亿美元减少到2003年的1.69亿美元。

虽然近些年来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风险投资在促进一国高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的投资额在世界范围内还只能算是“一勺水”。根据清科公司的统计,截至2003年前三季度,美国风险投资的总额达到112.5亿美元,而中国的累计风险投资额到2003年底为42亿美元左右,占美国风险投资额的37%。中国的风险投资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3%,而欧洲为0.31%,北美则高达1.01%。除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历史较短的原因之外,我们似乎应当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经济当前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块亮点,但是中国的风险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呢?

①中国风险投资的性质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在其他国家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占主流的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却是政府不得不出资充当投资主体。在欧美等国,风险投资以游说者的形象奔走于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以极具吸引力的发展计划,宏伟的战略构思吸引政府、银行、企业等参与到风险投资业中来,来自政府的创业资本只占一小部分,银行和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挑起了风险投资资金输入的大梁。

但是,中国的风投机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科技转化成果进展缓慢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据刘曼红介绍,在对204位风险投资公司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有48位,原为教授学者的有31位,具有银行及其他金融背景的有13位,只有75位真正具有企业家背景,占37%。很多基金管理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及风险企业的管理都缺乏足够的经验。

“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推动下,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以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但这一方面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也使得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刘曼红说,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在筹资渠道、管理水平、退出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新浪财经)。

同时,中国目前没有政府背景的风险资本规模又普遍偏小,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很难,只能做一些“短平快”、投资少的项目。风险投资被人称作“耐心投资”,一般要经过3—7年后才能有较高的回报。一些公司除了注册资本金外,再无资金来源。在业务规模扩大以后,为弥补资金不足就采用高成本融资的办法。而这样操作带来的还款压力,最终导致其偏离风险投资而进入房地产和证券业进行炒作。

②吸收国外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够。与国外风险投资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缺乏对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尽管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出台了许多有关政策,但在风险投资活动方面,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中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不利于风险投资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对风险投资收益的征税、风险投资者的地位、国家作为所有者对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均没有考虑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性,加以必要的保护政策,而视同普通金融公司或实业公司,使风险投资活动难以有所作为。

③国外风险投资的进入障碍。国外的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市场首先遇到的是进入的法律障碍,现有的外商投资法规及《公司法》中均缺乏对外商投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保障条款,相反,有些条款甚至遏制了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与发展,如《公司法》关于“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50%”、“技术入股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0%”的规定等。此外,现行法规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商投资领域还有一定的限制,国外风险投资感兴趣的网络投资暂时还没有对外资开放。还不允许个人作为合营中方的投资者,对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规定不能低于25%的限制等等。

④国外风险投资的退出障碍。目前中国缺少风险资本退出的渠道,这是风险投资最主要最核心的障碍。无论是公开上市的证券市场还是私募资本市场,在规模、流动性可靠性以及运作成本和效率方面都不能满足风险资本退出的需要。国内已经启动中小企业板,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小企业板对风险资本退出的意义,我们国家相关部门也在酝酿对中小企业板块进行改革,以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小企业板块作为国内风险投资企业退出窗口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实际的运作中还有很多的局限性和弊端。

根据《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4年大部分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许多都选择IPO(或借壳上市)以及M&A的退出方式,但是这些IPO都不是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上市,而是借助香港或新加坡,国内证券市场在这方面的表现显然令投资者不满意。

表10.2 2004年有外资风险投资支持的IPO项目

img85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

⑤内部激励机制障碍。目前国内尚未放开对职工持股问题的限制,投资者无法通过股权、期权等方式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公司内部不能向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那样运作。

一是存在法律障碍。企业老板们最关心的是实行期权的股票来源问题,但这方面恰恰存在着法律障碍。公司将发行在外的股票从市场上回购过来,放入存留的股票账户供受益人按预先约定的价格认购,这是实行期权的股票的一个主要来源。但我国的《证券法》是禁止公司从二级市场上回购股票的,即使因减少公司股本之需而回购,也须将回购的股票注销。另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的公司实行股本注册制,预留未发行上市的股票作为实行期权的股票来源,也是行不通的。法律的滞后带给公司实行期权以很大的障碍。

二是股票市场的监管还不到位。比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套现问题。创业企业的股票拥有者如果都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可能导致“穷庙富和尚”现象。在股票市场怎样决定收入多少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内部人”或内外勾结炒作、操纵股票等问题,即所谓的道德风险,在日后的创业板上更是如此,这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又比如,信息披露制度问题,“内部人”可以操纵信息资源,对此也须加以监控、规范、完善。

再次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内部人控制”,会增加很多不合理的财富。解决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仍是当务之急。其他诸如财务制度、内部分配体制、税收政策等等,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给实行股票期权带来障碍,需系统地逐步加以解决。

⑥中国创业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在中国,由于历史和教育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形成大家积极创业的社会氛围。在古代,中国的商人一向是不受到人们尊重的人群,行商一向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职业,这种观念从根底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然现在这种观念没有很明显的体现,但是人们潜意识里还是不愿意自己创业,如果把创业和其他稳定职业相比,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后者。就拿每年毕业的上百万大学生来说吧,放弃就业而自己创业的机会成本很大,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会出来创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业,缺少创业的勇气和动力。再加上大学生出来多数没有实际经验,大半的创业是不成功的,这部分创业的大学生在失败以后由于得不到帮助不得不又就业,这也在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中间造成了不良影响,以至于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