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化投资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

优化投资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投资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二)优化投资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针对投资趋缓,下一步浙江省投资的着力点应当是在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通过一定阶段投资的适度发展,最终实现浙江投资区域性均衡发展。

(二)优化投资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

针对投资趋缓,下一步浙江省投资的着力点应当是在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1.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投资存量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形势下,加大投资力度是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重要举措。结合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浙江省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抓紧建设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民生工程。在原安排“三个千亿”工程预算资金的同时,省级财政新增100亿元,用于以铁路现代化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2009年、2010年两年全省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浙江省目前确立的重大投入更突出交通尤其是铁路建设,目标是经过几年努力,建成现代铁路网和城际快速通道。浙江省争取年内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宁杭客运专线浙江段、杭甬客运专线、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启动,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据初步测算,通过政府主导性投资,2009年、2010年两年可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来提升竞争力,使有效的资金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增长动能。

2.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尽管近几年浙江投资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和优化,但是整个产业结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目前浙江省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更加关注投资效率的提高,将经济发展的引擎由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根据浙江现阶段的投资形势,今后投资的重点工作应该是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高物耗、污染重行业投资的过快增长,对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建设等方面项目,要加大土地供应和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引导和鼓励,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投资结构的转变,加快引导企业对落后设备的更新改造投资。

3.优化投资布局,实现区域性均衡发展

总的说来,近几年浙江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增长较快,与发达地区投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降低。相对而言,这些地区拥有较多的土地、水等投资所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源,这将为浙江实现投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看,今后杭州、宁波、绍兴等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占用土地等要素资源较少的高新技术项目、服务业投资;而衢州、丽水等地区则可以考虑把选择工业类投资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从地方财政、自然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衢州、丽水等地区要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在承接经济发达地市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要有所选择,对环境的破坏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形成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发达地区应抓住目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加大对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加强科技文化教育、中介服务、物流、社会福利保障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一定阶段投资的适度发展,最终实现浙江投资区域性均衡发展。

4.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浙江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上升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界存在不少争论。有人认为浙江的优势就是轻纺工业、中小企业,不应发展重化工业。也有人认为浙江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确实,浙江是应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有专家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不可能构成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产业结构的大头。[18]毕竟,浙江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考虑到浙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得天独厚的漫长海岸线和天然深水良港条件,浙江应顺应工业化发展的规律,在重视改造提升传统轻纺工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发展重化工业,进一步提升重化工业的比重,并把它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途径。这是培育浙江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浙江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因此,当前浙江如何进一步实现工业尤其是重工行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进而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已成为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任务。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人才、资本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推进制造业技术集约化发展,加快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集约化发展。工业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努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中,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在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专用设备、成套设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并形成规模;加快发展临港产业,以建设港航强省为目标,抓紧规划和建设临港产业群,推进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和附加值高的大钢铁、大石化、大船舶和大装备,逐渐改变浙江工业经济“轻、小、弱”的格局。继续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集聚优势资源,鼓励和促进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信电子等行业发展,促进规模化经济发展,提高装备工业核心竞争力。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强化政策导向和支持,提高关键设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实施进口替代。

5.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

在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应当成为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服务业发展是当前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增长的新引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服务所能提供的巨大空间,改造传统的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升级步伐。

针对当前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趋势,应当毫不犹豫地提出实施工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战略。争取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全省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转型,服务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在强化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势的同时,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第一,依托坚实的制造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生产性服务业是降低社会总成本的关键途径,也是决定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调整升级互动的良好局面。制造业的转型实质就是要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这两端就是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尤其是向三大产业带、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第二,依托专业市场的优势,发展网上“虚拟市场”,提升现代商贸业。专业市场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继续做大做强以专业市场为特色和载体的商贸流通业,把现代商贸流通业作为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网上数字化市场、支付系统和新型物流系统的发展,并逐步建立网上“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电子商务的平台,大力发展网上“虚拟专业市场”,使网上市场与网上交易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要方式。第三,依托经济发达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培育长三角南翼的金融中心,打通与国际资本的联系,向新兴的工业城市辐射,利用金融资本的纽带向先进制造业区域输送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等高级要素,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成长。重点优选、扶持特色金融产业,完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第四,依托海洋港口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浙江是典型的“贸易加工型”经济,原材料和商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用市场化的方法,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综合型物流企业。第五,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努力建设“创意浙江”。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和娱乐业发展,发展壮大数字电视、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强浙江的软实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包括工业设计及研发、服装设计、软件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广告和咨询等在内的创意经济。

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在于不断创新服务业的发展环境。[19]第一,创新市场环境以激发企业活力。目前,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障碍,有的甚至还处在垄断状态。因此,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要清理各种进入壁垒。由于服务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固定资产较少,银行贷款缺少抵押,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服务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创新。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应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服务企业的信贷规模,根据新增信贷余额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三是支持服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多渠道筹措资金;四是鼓励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机构以及合格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面向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只有解决了市场准入和企业融资这两个问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出来。第二,创新政策环境以营造发展动力。过去对服务业一直存在偏见,政策环境方面处在弱势地位。眼下亟须改进和完善的:一是用地保障,从各类空间布局规划的编制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服务业的用地需求。二是要素价格,如用水、用气、用电等价格,还存在服务业高于其他产业的状况,需要做好价格并轨工作。三是税费优惠,一方面切实抓好国家对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新政策。要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第三,创新工作环境以形成部门合力。服务业管理比较分散,交叉管理和缺位管理状况并存,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相当薄弱。因此,建立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