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三角洲外商投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

珠江三角洲外商投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三角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度出现下降趋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三角所占比重呈上升势头。与此同时,投资珠三角的台商所占比例不足20%。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区域转移,和不同地区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密切相关。

6.2 珠江三角洲外商投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4](以下简称珠三角)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成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经济最先腾飞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最高的地区。它和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一起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

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长三角崛起与珠三角构成竞争态势;另一方面,珠三角自身“民工荒”和劳工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日趋严峻。珠三角唯有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6.2.1 珠三角引进外资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创办经济特区,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加上毗邻港澳,直接面对东南亚,并经港澳、东南亚连接欧、美、日市场的地缘优势,华侨众多的人脉优势,以及土地和劳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大胆解放思想,大规模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从1990~2005年,珠三角吸收的FDI占全国FDI的1/4以上。

通过开放和利用外资,珠三角一方面大量出口加工装配产品,另一方面也为短缺的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日用和耐用工业制品,并形成了“珠江水、广东粮、粤家电、广东装”的产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工业化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珠三角的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对国际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带动国内市场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1978~2005年,珠三角GDP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持续的快速增长使珠三角地区不仅完成了从农耕型社会现代工业社会的蜕变,而且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这里集中了几万家外向型加工制造企业,每年加工和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服装、鞋类、玩具、家电、摩托车等在世界市场占很大比重,电脑配件、通讯产品等的崛起更令人瞩目。一大批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转向珠三角地区,并在珠三角地区设立采购中心,推动着中国全面参加国际分工和融入经济全球化。

当然,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长足进步,珠三角在利用外资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面临许多挑战。从统计数据看,2001年,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明显增速,外商在选择投资区域时,重点已不再限于珠三角地区,而是将投资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度出现下降趋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三角所占比重呈上升势头。

6.2.2 珠三角吸引外资面临的外部挑战——长三角崛起造成的竞争压力

2001年以后,珠三角吸引FDI的步伐明显放缓,而长三角实际利用FDI总量却在飞速增长。[5]1985年,广东省实际利用FDI占全国FDI的比重为31.06%; 1990年该比重为41.87%,达到最高; 2001年,该比重降到27.67%,2002年进一步下滑至24.85%。而长三角两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实际利用FDI的比重,在开放初期到1991年以前一直是缓慢增长,1991年占11.45%,1992年达到26.85%,之后基本保持在24%~28%,2001年达到28.62%,第一次超过珠三角0.95%,到2002年已升至33.25%,超过珠三角8.4%。[6]尽管广东省经过有关部门多方努力,在2004年和2005年吸收的外商投资有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在2004年广东省重新夺回被江苏抢走的利用FDI第一的位次,2005年在全国实际使用FDI下降0.5%的情况下,广东省增长了22.5%,但占全国的比重却仅回升至20.51%。在跨国公司纷纷增加投资、转移制造能力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挑战。靠政府大力招商引资维系的外商投资增长能否保持持续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台商的投资区位选择更加清楚地表明了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根据台湾地区一家民间机构公布的《2002年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白皮书》,台商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环境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第一,其中苏州为台商最满意的城市;与此相反,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面临整体投资环境恶化的问题。以上海、昆山、苏州、吴江等地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台商高科技产业投资的新热点,而台商在以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市为中心的福建沿海地区投资逐渐放缓,并开始从珠三角地区北移。2004年上半年,投资长三角的台商超过60%,其中投资上海和江苏的台商占投资大陆总数的58.4%,投资浙江的为9.3%。与此同时,投资珠三角的台商所占比例不足20%。[7]

资本不断从低效率地区流向高效率地区。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区域转移,和不同地区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密切相关。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投资综合成本高、收益下降。

6.2.2.1 区位优势发生变化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开放总体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外商看好中国的发展机会和市场前景,改变了对华投资的总体战略,从以往的单纯加工贸易战略,转而重视对国内庞大市场的开发与抢占。长三角地扼中国大陆中部,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能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恰好迎合了外商投资战略变化的需要;而珠三角远离内陆地区,对内地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不能很好满足国内市场导向型的外资企业的需求。

6.2.2.2 投资软环境变化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形成了不是经济特区的特区,并且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有声有色,政策创新能力并不比先行开放的珠三角弱。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特区在税制等优惠措施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靠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日渐难以为继。而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政策法规和社会治安环境方面,珠三角都已逊于长三角。

随着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投资的聚集,使得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政府办事效率下降,体制复归现象明显,常规性投资机会大不如前,投资机会减少,投资回报率降低。而长三角正以锐意改革的姿态,不断推出制度创新举措。

在人力资源上,长三角则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三角地区素有重视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传统,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拥有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综合科研与教育水平高,并代表着全国的一流水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长三角的16个城市人口总数为7489.23万人,其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达494.35万人,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毕业人数为660人;珠三角的14个城市人口总数为3711万人,其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220.35万人,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毕业人数为594人。两相对比,珠三角在教育实力方面较弱,不能充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端技术研究开发人才的需求。科研人力资源匮乏一直是珠三角的固有弱点,尤其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紧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珠三角进一步吸引外资的“瓶颈”;长三角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高技术投资项目青睐长三角,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呈现出起点高、规模大、增长快的特点,与其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有直接关系。

6.2.2.3 政府的功能变化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模式大胆借鉴中国香港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经济活动强调由市场力量调节,政府则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在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珠三角成为全国体制变化最早、最迅速的地区。但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珠三角的体制优势已逐步削弱。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政府干预和引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但珠三角地区显然并没有做出令人称道的反应。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各省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各类政策与规划的指导,加速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6.2.3 珠三角吸引外资面临的内部压力——“民工荒”和产业结构升级

劳工成本上升,使珠三角靠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经济结构面临着紧迫的调整压力,而产业结构升级中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矛盾又日益突出。

6.2.3.1 “民工荒”及其折射出的经济问题

从2004年起,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劳动力出现了短缺现象。2004年底,广东省统计局在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的3.3万家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中抽取了329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结果发现,这三类企业目前民工短缺数量相当于就业人员总数的12%左右,据此推算,全省民工短缺总量超过100万人。[8]劳动力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加工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以加工装配作为其主导产业,而该产业是由低劳动力成本支撑的。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珠三角一带民工工资10年基本没有增加,使得民工的实际收入持续减少。根据2004年国家劳动部门公布的报告,全国24个城市的企业新员工的工资待遇平均为每月660元,长三角六城市的新员工平均月工资比珠三角地区平均数高8.5%,比深圳高5.4%,更比东莞高16.8%。因此民工用脚投票,转移目的地到长三角等地。

除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之外,企业工资待遇偏低,缺乏吸引力;员工权益保障不到位,是导致珠三角“民工荒”的主要原因。而提高职工工资、改善民工福利、增加民工保障,势必会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企业的成本,使外商投资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削弱。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珠三角无论是在出口产品结构,还是出口市场结构上,都与东南亚国家大致雷同。珠三角出口产品大约有40%左右与东南亚国家出口结构相同,同时,出口市场又都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这使珠三角与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劳工成本上升使珠三角在国际上加工贸易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弱化。

从国内市场情况来看,一方面珠三角缺乏区域内协调,各县市只注重自身发展,忽视各自的科学定位和相互间的协调发展,各县市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因此出现了产业在地区间低水平恶性竞争。例如,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制造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生产空调的企业多达70余家,产品结构也基本相同。另一方面。随着内地生产能力的开发,许多“广东货”开始被成本相对较低的内地产品所替代,珠三角在国内市场上的低成本优势也将会逐渐丧失。

比较优势的变化,迫使珠三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9]

6.2.3.2 调整产业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冲突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港澳两地制造业的大量内迁,带来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加工设备,珠三角地区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缩小了与国外制造业的技术差距。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珠三角地区抢占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机,快速聚集优势产业、技术和资本,吸引外资和兴办外资企业的数量显著上升。但珠三角主要是在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创新,使珠三角的许多企业滋长了创新的惰性,缺乏自主创新的冲动,未能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不良循环。除民营科技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并不重视技术创新。

至今,作为广东乃至中国著名制造业基地的珠三角,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本身缺少原发性的技术和品牌,仍处于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多数企业从事低端低档产品的加工与装配,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制造业中关键的核心技术仍为外商所垄断,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别国名牌的推广地,“中国制造”多数名不副实。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巨大压力面前,珠三角的自主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却相对薄弱。

6.2.4 应对路径

面对上述问题,珠三角要缓解国内外竞争中的压力,提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6.2.4.1 在产业定位上,积极发展高科技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通过提升政府干预的力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果断放弃以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引导世界高科技工业企业投资于珠三角地区,提高接受产业、技术转移的档次,逐步降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带动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6.2.4.2 在区域经济特色上,积极发展产业集群经济

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外资“嵌入型”的产业集群,[10]如家电产业集群和IT产业集群,以及以陶瓷、服装、纺织、玩具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产业集群,“一村一品”的专业镇经济。这是依靠广东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属于外资驱动型的产业集群。这种“嵌入型”产业集群关联性和根植性较弱,集群具有“可迁移性”。这也降低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境外资本的吸引力。今后,应该依托原有的经济基础,通过政府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和引导,以完善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软环境),积极搭建集群平台,建设专业镇,大力发展“原生型”的产业集群,把利用外资与自主产业、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6.2.4.3 在工作重点上,着力培植创新的制度环境

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发展“原生型”的产业集群,要以技术进步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而企业自主创新又以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为基础。政府必须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平台。

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使侵犯知识产权者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这可以相对降低自主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二要提高资源占用成本,控制高消耗型企业的发展,增加粗放行增长方式的成本,相对提高技术创新和集约型增长模式的比较利益,这可以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三要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为企业行为长期化创造必要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是企业出事长期投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四要协助企业化解创新的“瓶颈”。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资金实力。为此,政府应在设置技术创新和研发孵化基金的同时,壮大基金的规模,对企业自主技术研发给予更多支持,降低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创造自主技术的成本;拓宽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以打破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瓶颈”;对技术先进型企业继续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和倾斜的信贷政策,并加大政策倾斜度,这也有助于消除企业技术研发资金缺口。

五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同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加入跨国公司的前向、后向产业链条,通过信息交流,中资企业可以学习到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状况,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

此外,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产业结构升级也以充足的技术人才供给为前提,高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和高知识含量的科学与技术人才的支持。必须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在重要位置。面对珠三角地区政府的人力资源状况,政府应制订相关的人才职业培训计划,储备和培养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企业必须加大对普通员工的教育培训投入,着力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