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是企业吗

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是企业吗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源于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类似于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因为要素市场的供求仍然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配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这一过程大大加速。各个地区都应当撤除市场藩篱,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安全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源于两种行为:一是自发的经济行为,即自然人在没有任何外力约束和干预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行为,这实际上就是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自然秩序意味着限制国家和政府的作用。二是趋利行为,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首先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这有点类似于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要求给予人们自发地进行生产经营和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权经济,它解除了对人的超经济强制。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源于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类似于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当市场中所有人都各自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时候,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改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了提高。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具体地讲,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在商品市场上,当价格上涨时,企业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而消费者则会减少需求量;反之,当价格下降时,企业会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而消费者则会增加需求量。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供求达到短期均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价格又会使供求趋于平衡。总之,价格杠杆和供求机制自发地调节商品的余缺。然而,相对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劳动、资本、土地、矿产资源等的供给是稀缺的,因此,必须通过竞争机制来配置资源。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强,企业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其规模就会不断扩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以及技术成果。反之,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就会逐渐丧失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甚至破产。这也就是说,市场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是通过竞争将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部门或企业。

其次,在要素市场上,市场对资源配置也具有基础性作用。企业根据市场行情或市场价格、需求确定所供给商品的数量、规格和种类,形成对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而要素的供给,包括劳动者的劳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金融部门供给的资本、技术和信息部门供给的技术和信息等,都像企业生产和供给商品一样,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核算,都会尽量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收益。正是由于要素的供需双方各自的经济核算,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因为要素市场的供求仍然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配置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中,资源可以自由地流动,土地、劳动、资本以及技术、信息、矿产资源等经济资源自然会通过市场配置到效率高的部门。因此,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人们充分利用市场所提供的各种经济信号,灵敏地作出反应和进行决策,及时地调节生产和需求,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也可以激励创新。由于“经济人”的趋利行为,必然会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微观层面上,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资源实行新的组合以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行为,包括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创新、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料、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这一过程大大加速。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创新等层出不穷,新产品、新行为、新部门不断涌现。市场经济中创新频繁主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或政府的号召。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供求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创新使成本降低,能开发出新产品、新市场,使企业收益提高,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产品好、成本低、服务优,这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因素。为了增强竞争能力,获得最大效益,创新就成为必需的竞争手段和企业本身的要求。如果企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会落后,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需要几个条件:第一,建立健全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抓紧“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长期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原因在于其价格构成中没有全部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助长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在财税、信贷、项目审批等各项政策上,要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准入难、融资难等问题。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中,要认真推行招标投标制。鼓励先进企业兼并落后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先进企业得到充分发展。第二,要消除地区保护主义,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统一市场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条件。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建立,可以促进资源在各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先进的技术和资本流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流向发达地区,这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还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近几年,我国中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其重要原因在于中部地区吸纳了东部地区的投资,积极承接了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大批到沿海地区打工,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大量进入中西部,对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那种搞地区保护、封锁市场的做法是缺乏远见、保护落后的行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悖的。各个地区都应当撤除市场藩篱,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对于促进劳动、资本、技术再生资源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既要“引进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重点吸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鼓励外商投资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又要“走出去”,提高商品出口、资本和劳务输出的创汇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安全问题,防范国际经济波动特别是短期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第四,要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保证,是企业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多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市场秩序仍不能令广大群众满意,尤其是食品行业的生产,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严重影响食品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部门应当充分重视食品市场秩序的整顿,确保食品安全生产和供销。应建立完善农产品标识制度、原产地可追溯制度、质量检验制度,把不合格产品逐出市场。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提高资源在全社会的使用效率。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从经济发展史看,近几百年来,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16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开始至今,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通过利用商品经济和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这样,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本国和全世界的扩张,另一方面推动了市场扩大、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增长,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虽然,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每隔10年左右便爆发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象,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并产生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但是,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整,把市场经济置于政府调节之下。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减缓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没有根本取代市场经济,而是将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机制得以在国家调节下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和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总之,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就是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包括中介部门)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以市场为中心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企业以市场价格为信号,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调节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的需求和产品的供给。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调节自己对产品的需求。政府通过对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一切经济行为(包括企业的投资、经营、生产、管理、竞争等,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政府的管理和法制行为)都以市场为导向,使经济主体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但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价格和生产者的经营活动能直接起调节作用,从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因此,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得到优化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以社会分工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为前提,是一种客观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形式。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市场经济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核心是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是资源主要有计划配置的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又是互相联系的,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主要表现在: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商品经济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自主权利的经济实体,它们之间是平等的交换关系。因此,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资源获得有效配置,即形成市场机制。如果商品货币关系受到人为限制,企业便不具有商品生产者应有的权利,它们之间平等的交换关系就被干扰,市场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

(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市场机制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引导和推动资源的配置的。而商品生产者衡量利害得失的依据是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使社会资源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得到配置。

(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规模小,市场结构比较简单,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比较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市场体系日益复杂和完善,不但有发达的商品市场,还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因此,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条件已经具备,市场经济就进入了成熟阶段。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从反映市场经济的实质和概括市场经济总体结构的要求看,人们一般把市场经济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即自由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的市场契约关系和开放型的经济关系。

(一)自由的企业制度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产生的初期,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个体的和合伙的私有企业制度。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资本所有制形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成立,使私人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它克服了单个资本规模的有限性和风险与责任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股份公司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以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的。

(二)完善的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首先要求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供求、竞争和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前提条件。

完善的市场体系,首先必须具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从而存在着较为充分的竞争。如果缺乏足够的买者和卖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充分竞争,就会产生卖方或买方独占市场的垄断现象,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市场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其次,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供求、竞争、价格的波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的转移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能充分流动。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包括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结构基础之上。再次,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税制、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必须打破封建割据对市场的分割和垄断,形成全国范围的统一的市场,并与国际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

此外,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为信号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合理的能灵活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状况的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此,价格形成必须以市场调节为主,要减少价格形成中的人为管制和扭曲。

在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商品市场是从商品交换一产生就出现了,但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却必须建立在要素市场的发展的基础上。所谓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包括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由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所有权的垄断性,使得生产要素成为了特殊的商品,并要求在分配中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如果没有价格,生产要素就会被人们当作空气一样无偿使用,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经济的运行不仅要求生产要素获得报酬,而且要求要素报酬的平均化。这种平均化过程就是价格调节资源配置的过程。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利润平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时指出,为了实现利润的平均化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第一,资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第二,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也就是说,必须形成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没有这两个条件,市场经济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获得和转移是必须通过市场的形式来进行的,并受要素价格波动的调节,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它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状况。在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体系比较完整,竞争比较充分,价格比较灵敏,统一的市场代替了区域分割。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和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市场体系不完善,竞争不充分,价格扭曲,市场分割,因而,市场经济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

(三)发达的市场契约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在市场活动中,商品所有者在经济上是完全平等独立的,它们之间的交易是平等自由的交易,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他人的商品。在市场交易中,不存在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任何人都不能利用行政强制和暴力来达到不平等交换的目的。因此,人们也经常把市场经济当作一种契约经济,把契约自由当作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交易的平等和自由必须由政府通过法律来加以保护,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所谓的市场规则就是法制化的市场竞争关系。它要求:①使市场主体都能机会均等地按照统一的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②使市场主体都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自主决策和经营;③使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地承担税负及其他方面的负担;④使市场主体在法律和经济中处于平等地位。为此,必须打破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地位上的等级制度,必须制止经济生活中的垄断、欺诈、暴力掠夺、官商不分等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必须解决政企不分、企业依附行政机关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和契约的形式加以维护和贯彻,这样才能保证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契约关系,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四)开放型的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通讯事业的发展,分工与交换的日益深化,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彻底摧毁了封闭停滞的自然经济的技术基础,把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国家连成了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的发展,市场和竞争的扩大,必然冲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把分散的地方市场联合为统一的全国市场,把国内市场联合成为世界市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的。分工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市场流通的国际化,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国际化,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基本特征。

四、市场经济的分类

(一)根据有无宏观调控,分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1.自由市场经济

自由市场经济是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又称为传统的或古典的市场经济。从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市场经济是自由市场经济。关于自由市场经济,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一书中就非常精辟地阐述了他的“自由经济”思想。他的“自由经济”理论是从人的利己动机出发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唯一的动机和目的,是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是,如果单纯的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最后可能反而难以获取可观的利益。因此,人们在生产和交换等活动中,通过利他来利己,也就是说,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取利益,这就产生了市场调节。譬如,如果一个商人或一个企业,想赚得更多的钱,获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就必须供给消费者满意的商品。如果商品销售的价格太高,需求就会减少,如果导致产品过剩,商家就会自动降低价格。诸如此类的这一切活动都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没有任何外力强迫的因素。这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和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许多场合,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并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具体表现在他的政策主张上,就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主张。“自由放任”是其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

在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下,英国和法国迅速摆脱了重商主义的束缚,从生产领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累财富。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使18世纪的英国真正走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在自由竞争中迅速发展。因此,从18世纪中后期英国、法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始到1929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爆发为止,是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阶段,而这一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正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放任自由的政策以及人们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等经济行为方式带来的。因此,可以说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以欧美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市场经济具有明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特征。

2.现代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形式,本质上仍然是市场经济。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宣布资本主义阵营纯粹的自由竞争可使市场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神话被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发现,没有政府部门的引导、服务和管理的市场是无序的,没有政府调控的市场是很难自动趋于均衡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宏观市场进行调控,以保证宏观市场有序、均衡地运行。

如果全面地概述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除了微观领域经济主体之间具有自由竞争的基本法则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现代科技推动下的市场经济,二是全球化经济,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实践了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播、罗斯福新政,很快在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共识,市场经济不能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当前,几乎在全球范围内,每个国家都特别注重国家调控对市场的调节,因此,可以说,自由经济加宏观调控,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内涵。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运用国家或政府力量对市场进行调节。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国家只是“守夜人”,私人经济活动与政府很少有关联,不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管理、干预和调节。现代市场经济,则少不了政府从宏观上对市场或企业进行引导和调节。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但是,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并不等于直接干预,现代市场经济是由自由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具体地讲,微观领域的基本规则仍然是自由竞争。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仍然遵循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原则,并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调节企业自身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产品的供给。消费者仍然是根据自己的收入约束和消费偏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仍然受“看不见的手”——市场本身的自发调节。但是,市场存在很多缺陷,即人们所说的“市场失灵”:首先,由于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是自发的,这种自发的经济行为往往以获取短期利益为目标,缺乏对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长远规划,因此,有可能造成生产不足或供给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其次,从宏观上来看,市场经济并不像古典作家所说的那样,会自动趋向充分就业均衡,因为企业关注的是自身的局部利益而非全局利益,它们单纯以市场价格作为信号进行决策,当价格系统性地偏离均衡值时,就有可能出现宏观市场的波动。第三,自由竞争可能带来“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一些行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处于有利地位,其规模不断扩大,获得超常规发展,另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规模不断萎缩,并最终破产。这虽然符合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但也可能导致垄断。虽然导致垄断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垄断,都会影响公平竞争,并产生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第四,大多数经济行为都具有外部性,这些外部性行为发生在市场边界之外,价格机制不可能完美地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借助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对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国民经济获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社会属性,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而且也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而具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主要参与者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性质的公有制经济主体,其产品和劳务是作为国家和企业的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品,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劳动交换,体现的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既体现着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又反映不同公有制企业——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与矛盾;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也存在并进行着竞争,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它们彼此不是根本利益的对抗,更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意味着国民经济中存在着多元的经济利益主体或产权主体,多元的利益主体或产权主体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因为商品交换的实质是不同利益主体或产权主体之间产权的让渡和转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类企业都要进入市场,进行等价交换,通过平等竞争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能产生高效率,通过对资源进行灵活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使经济资源向高效率领域转移。另一方面,竞争、风险等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也会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保证,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保护社会各方面的切身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上的两极分化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源的占有而形成和强化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限制了少数人凭借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源来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的行为,从而消除了两极分化的主要根源。坚持按劳分配,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取得报酬,合理拉开差距,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以劳动贡献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防止收入分配过分悬殊。但是,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又会排斥劳动要素之外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从而妨碍市场整体效率的发挥。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使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对社会经济进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国家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长处,对经济系统进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市场经济更健康地运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对立,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根本利益冲突。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之处。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还有各种经济利益的差别和矛盾,但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经济利益的根本一致性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条件,它有利于增强调控的力度和有效性,能够使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各经济主体和整个社会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容易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对付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减轻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损失。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促进宏观调控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既能保证宏观比例协调,又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越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