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降耗应对策略

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降耗应对策略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因此,准确分析全省节能形势,找准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甘肃省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和节能目标的完成意义重大。

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降耗应对策略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考核,下达甘肃省的目标任务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15%,年均下降3.2%。与此同时,甘肃省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西部平均水平的差距,但重化的结构特点和粗放的发展方式使得发展与节能成为一个不易破解的难题。因此,准确分析全省节能形势,找准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甘肃省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和节能目标的完成意义重大。

一、能源现状及特点

(一)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较“十五”时期趋缓

“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甘肃省能源消费总量逐年扩大。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5923.13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加1555.46万吨标准煤,增长35.61%,以能源消费年均6.28%的增长支撑了生产总值年均11.20%的增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26%,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31.39%,降幅居各行业之首,为全省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与“十五”时期相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回落1.44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提高0.46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幅扩大1.68个百分点,实现了能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能源生产和消费呈清洁化发展

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外,还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目标后,甘肃省依托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全省能源生产中的比重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4640.88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28.73%,年均增长5.18%。其中:原煤产量4688.25万吨,比2005年增长29.51%,年均增长5.31%;原油产量382.14万吨,比2005年增长25.48%,年均增长4.64%;天然气产量1.03亿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35.63%,年均下降8.43%;水、风电发电量为283.16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70.10%,年均增长11.21%,其中风力发电20.84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了22倍。

2010年,原煤、原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下同)生产构成比例为68.17﹕11.76﹕0.28﹕19.79,与2005年相比,原煤比重下降3.55个百分点,一次电力比重上升4.15个百分点。

2.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改善。2010年,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构成比例为67.03﹕14.36﹕3.1﹕15.50,与2005年相比,煤炭和石油消费量比重下降2.86个百分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量比重上升2.8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2.59个百分点。目前甘肃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于全国6.90个百分点,已超过全国2015年11.4%的目标。

(三)工业部门能耗强度高、比重大

甘肃省三次产业和工业行业对能源的消费极不平衡,能源消费高度集中在增加值能耗最高的工业部门,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能耗强度来看,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能耗为1.801吨标准煤/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能耗为0.65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能耗为2.87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40吨标准煤/万元,比全省生产总值能耗高88.78%。

表1 2010年甘肃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和生产总值构成

img95

从能源消费构成看,2010年甘肃省第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能构成为4.41﹕75.23﹕10.05﹕10.31,其中工业占73.89%,比重较2005年提高0.73个百分点。为便于与生产总值构成对应比较,将居民生活消费扣除后的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构成为4.92﹕83.88﹕11.20,其中工业占82.39%,而甘肃省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比14.54﹕48.17﹕37.29,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90%。从工业内部行业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3973.71万吨标煤,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0.79%,其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55%。

(四)地区之间能耗差异较大

能源消费量分布:2010年,14个市州能源消费总量在400万吨标煤以上的有5个地区,分别是兰州、嘉峪关、白银、平凉和酒泉;能源消费量在300~400万吨标煤的有5个地区,分别是张掖、金昌、庆阳、武威和天水;能源消费量在200万吨标准煤以下的有4个地区,分别是临夏、定西、陇南和甘南。

能耗强度分布:2010年,单位GDP能耗高于全省1.801吨标准煤/万元的地区有5个,分别是嘉峪关、平凉、白银、兰州和张掖;1~1.801吨标煤/万元的有6个地区,分别是临夏、金昌、酒泉、武威、定西和陇南;1吨标煤/万元以下的有3个地区,分别是天水、甘南和庆阳。

img96

图1 2010年14个市州能源消费总量和GDP能耗分布图

2010年,从全省14个市州能源消费看,各地区能源消费跨度非常大,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兰州市达到近20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最小的甘南州仅42万吨标准煤;从能耗强度来看,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差距极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最高的嘉峪关市为5.34吨标准煤/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801吨标煤)高出近196.50%,最低的庆阳市为0.74吨标准煤/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8.91%,与江苏省的能耗水平(0.734吨标准煤/万元)接近。

综合来看,能源消费量排全省前4位的兰州、嘉峪关、白银、平凉四个地区,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也位居全省前4位,均高于全省平均值,表明这几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发展方式粗放,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这四个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省的六成以上,是全省节能降耗的重点区域。

二、“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考核,初步分解下达甘肃省的目标任务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15%,经过“十一五”时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特别是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后,对处于经济尚未转型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的甘肃省而言,节能降耗面临诸多困难。

(一)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增强

“十二五”时期是甘肃省缩小与西部平均水平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甘肃省将会面临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压力

1.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制约

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发展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数量规模的带动和能源的大量投入;二是甘肃省正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产能扩张阶段,这一阶段对能源消费的依赖较强,再加上甘肃省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化型工业结构和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品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进行大的调整,更加剧了对能源的依赖。

2.能源消费增长预期加强

从近几年能源消费增长情况看,受经济增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措施加大等因素影响较大,2006年开始扭转了2003年以来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能源消费增长8.59%,首次低于经济增长。2007年在节能措施的作用下,能源消费增幅继续走低,增速为7.73%。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高耗能行业生产大幅回落,经济结构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能源消费仅增长4.64%和2.53%。2010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能源消费增长加快,增速为8.05%

img97

图2 2003~2010年能源消费增速图

“十二五”时期,各地加快经济增长的愿望非常迫切,能源消费增速也将明显上升,2011年全省能源消费增长9.67%,较上年高1.62个百分点,呈现继续上扬走势。

(二)高载能产业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面临大幅上升

按照国家下达甘肃省“十二五”时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的目标任务进行测算,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则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8.42%,即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应控制在8873万吨标准煤以内,比2010年的净增量不超过2950万吨标煤。

按照甘肃省加快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行动计划要求,“十二五”末,高载能产业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8.9%,高于全省工业增速目标2.9个百分点。而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能耗是规模以上工业平均能耗的1.7倍,是其他非六大高耗能工业行业的8倍,因此高载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导致能耗的大幅上升。

1.按照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测算

不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能源消费与增加值同步增长),按照“十二五”高载能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的规划目标测算,到2015年全省六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将达8400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净增4818万吨标准煤,远超出全省2950万吨标准煤的控制净增量,即使其他工业行业、建筑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消费不增长,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如果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弹性系数按0.60测算,即六大高载能行业以能源消费11.3%的增长支撑增加值18.9%的增长,则其能源消费量将达到6130万吨标煤,较2010年净增能源消费量2548万吨标煤,占全省能源消费净增量2950万吨标准煤的86%,若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873万吨标准煤以内,则其他工业行业、建筑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消费年均增速需控制在3.22%以内。

2.七种主要耗能产品测算

“十二五”甘肃省规划高载能行业大规模实行产能扩张。规划到2015年原油加工量、乙烯电石、铁合金、电解铝水泥和钢产量将分别达3000万吨、220万吨、3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7000万吨和1300万吨,比2010年产能大幅提升。2010年这7种产品生产综合能源消费约1300万吨标煤,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22%,如果产能扩张后能源消费量将达3600余万吨标煤,净增能源消费量约2300万吨标煤,是全省控制净增量2950万吨标准煤的78%;若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873万吨标准煤以内,则其他工业行业、建筑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年均增速需控制在2.67%以内。

(三)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能将呈刚性增长

第三产业:甘肃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运输业占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的66.52%,其能源消费强度为2.12吨标准煤/万元,仅次于工业,是第三产业平均水平的4.7倍,今后交通运输业将步入较快发展的轨道,从而推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居民生活用能:2010年,甘肃省人均生活用能238.63千克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千克标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生活用能增长空间很大;甘肃省提出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而目前城镇人均能源消费量293.20千克标煤,比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高41.10%,随着城镇化率的快速推进,居民生活对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

因此,“十二五”时期甘肃省能源消费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三、节能降耗途径探析

2010年发布的各省(市、区)生产总值能耗公报显示,甘肃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801吨标准煤,在全国30个省(市、区)(不含新疆)中由低到高列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4.18%,比全国能耗水平最低的北京高209.45%,比西北能耗水平最低的陕西高59.52%。下面从产业结构、各产业能耗强度、产品单耗水平及能源结构来比较分析甘肃省节能降耗途径。

表2 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表

img98

注:生产总值为2005年价格。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难度较大

因为三次产业能耗强度差别较大,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能耗强度远高于第三产业(见表1),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降低能耗强度的有效途径,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全国最低。

从甘肃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4:48.17:37.29,其中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90%,比重比陕西低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29%,比重比陕西高0.56个百分点。从目前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工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会持续上升。因此,甘肃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节能难度极大。

(二)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是甘肃省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从第一产业来看,2010年甘肃省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5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倍左右,但由于甘肃省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不足5%,并呈逐年下降走势,降低第一产业能耗对全省节能降耗影响度很小,因此第一产业不是全省节能降耗的重点方向。

从第三产业来看,2010年甘肃省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5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左右,但由于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仅为10%左右,能耗强度又是各产业中最低的,虽然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全省能耗水平的降低,但从甘肃省目前发展阶段看降低第三产业能耗也不是甘肃省节能的有效途径。

从第二产业来看,由于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能源消费仅占全省总量的1.34%,因此我们只对工业进行比较:2010年,甘肃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25吨标准煤,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全国列第26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左右,比最低的广东高3倍,比陕西高83.62%。也就是说在消费同等能源量的情况下,甘肃省所创造的工业经济价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如果甘肃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按照陕西省1.77吨标准煤/万元测算,其他产业增加值能耗保持不变,则甘肃省能源消费量将减少1800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10年的1.801吨标准煤下降为1.25吨标准煤,降幅达30%。因此,工业是甘肃省能源消费最集中、能耗强度最高的部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能耗是甘肃省今后节能降耗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甘肃省工业能耗强度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工业结构过重,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二是发展方式粗放,六大高耗能行业虽然是甘肃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大部分产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2010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耗的90%以上,而增加值却不足55%,其增加值能耗是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1.66倍,是其他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8倍,消耗了大量能源,创造的经济价值却非常有限。三是甘肃省工业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制造业水平不高,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因此,重化的结构特点和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甘肃省工业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制造业发达的省份。

(三)技术节能仍有空间

表3 2010年甘肃省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与全国比较

img99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强化用能管理,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下降较为明显,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多数产品单耗水平仍高于全国。甘肃省主要耗能产品原油加工量、乙烯、电石、水泥、钢铁、铁合金、电解铜、电解铝、火力发电等单位产品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以上9种产品按全国单耗水平计算,甘肃省2010年可节约能源约162万吨标煤。因此,今后在高耗能行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为重要。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甘肃省节能降耗的比较优势

我国是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特点,煤炭比重一直偏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和石油消费比重比全国低5.61个百分点,天然气低1.3个百分点,一次电力高于全国6.90百分点,这是因为甘肃省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根据相关资料,在一次能源品种中,煤炭的利用效率约为27%,原油利用效率约为50%,天然气利用效率约为57%,电的利用效率约为85%。因此,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也是甘肃省实现节能降耗的比较优势。

表4 2010年能源消费构成表

img100

四、跨越式发展下的节能降耗应对策略

随着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节能目标的继续约束,节能降耗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快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壮大是甘肃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目标同步实现的关键。

(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

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石化、钢铁、有色、电力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延升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二是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使其尽快成长为主要产业,对甘肃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对主要的高耗能行业,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目前,甘肃省的石化、钢铁、有色行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较低,应以高端材料和产品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带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二)切实抓好市州的节能降耗工作

根据地区能源消费量和能耗强度分布,加大对能源消费量大、能耗强度高的兰州、嘉峪关、白银、平凉四个地区的节能约束,加快经济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全省的节能降耗非常重要;对能源消费量相对较大、能耗强度相对较高的张掖、酒泉、金昌、武威等地区,在发展中要防止大量新上高耗能项目而造成能耗大幅上升;其他能源消费量较小、能耗强度较低的地区如定西、陇南、甘南,要根据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甘肃省是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2010年全省风电装机550万千瓦,“十二五”末再新增建成装机1180万千瓦,到2015年累计建成装机1700万千瓦。如果年发电利用小时按2000小时测算,年发电量约340亿千瓦时,按照火力发电每千瓦时平均煤耗310克标煤计算,2015年可节约化石能源约1054万吨标准煤。而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中提出,围绕节能减排管理,国家将实行能耗总量和增量的控制,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的控制,因此,依托甘肃省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打造新能源大省,对改善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替代化石能源的消耗意义重大。

(四)淘汰落后产能,依靠技术进步,降低产品单耗

一是继续加大淘汰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制订分地区、分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不能按期淘汰的企业,各级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同时还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本着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的原则,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过快增长;二是加快新工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降低高耗能产品的能耗强度。

(五)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即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甘肃省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把发挥甘肃省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优化布局;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逐步建立起循环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创资源型省份科学发展新路径。

(甘肃省统计局能源统计处 何 涛 高 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