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政策建议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非常典型的外向型特征,因此我国贸易战略的选择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四节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政策建议

一、实现贸易战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协调发展

1.贸易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非常典型的外向型特征,因此我国贸易战略的选择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中国贸易战略的取向和选择,争论和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即如何对待和运用比较优势理论。[4]因此,贸易战略选择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完全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即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遵循比较优势的话,经济就会得到更快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种观点是认为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任何比较优势都是动态变化的,而一国能够用来获得当期贸易收益的总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而这种比较优势必然会随着各国间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收益是不长久的;第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往往集中在劳动力和资源两个层面,而利用这两类比较优势获得贸易收益,长期来看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完全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制定其贸易战略。从理论上说,完全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贸易战略,尽管可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却因为对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依赖而导致自主创新能力的下降,导致满足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的产业结构升级。这对于一个注重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大国而言,完全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可能导致我国经济表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贫困现象,最终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形成制约。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相应的要素密集型产业(包括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其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教训很多,但以此模式实现经济长期较快增长或取得较高经济绩效的成功经验却相当少见。

2.贸易战略需要适度突破比较优势的限制

对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于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初期阶段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外开放环境下的资源配置面临着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只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一味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适度突破比较优势原则,注重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发展和出口。我们认为,在世界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前一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果即使在近期内可能达到最优,从长期来看也势必是劣化的;而后一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果尽管近期内可能是次优的,但长期趋势将不断走向优化

因此,与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发展相匹配的贸易战略应该是“适度突破比较优势,适度引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综合战略。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仍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现有的比较优势,但要通过建立自身的品牌和加强对营销网络的控制来提高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率,强化对这类产业的控制力;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促进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双向发展,即在产业链条上尽快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区域布局方面通过内部的区域梯度转移继续强化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制造基地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二、以区域间的梯度转移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的转变

1.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

梯度转移理论属于产业转移的诸多理论之一,是区域经济学者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的综合与应用,认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5]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是,处于高梯度区域的国家进行产品、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然后在创新产业进入成熟或衰退期后,将这类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程度、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关键环节控制能力,分别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梯度上,高梯度区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断通过创新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转移成熟和衰退期产业—新的创新”,而低梯度区域的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基于比较优势吸纳高梯度区域转出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因此,高梯度区域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维持较强的创新能力,否则可能面临产业空洞化的危险;低梯度区域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从单纯利用比较优势向产业结构高度化过渡。否则可能面临经济增长的贫困。

从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性来讲,首先是与工业时代“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是吻合的,但并不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更注重产业垂直整合的要求,而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因此梯度转移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是匹配的;其次,梯度转移理论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之上,而我国幅员辽阔和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恰恰为梯度转移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最后,我们认为中国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具备进入更高梯度区域发展的条件,或者处于可以摆脱梯度转移模式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垂直整合模式跨越的阶段,而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具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可以使其定位于接受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内梯度转移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区域梯度转移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并举是根本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遵循比较优势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着内部转移,即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换个角度说,就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沿海区域优势和中、西部劳动力优势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劳动力的有效流动是支撑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既可以维持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可以减少当前由于劳动力大量流动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一方面是继续利用比较优势维持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规模上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要求匹配,避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程度低于我国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更是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调整,促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利用更市场化的经济制度和完成初步积累的财富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既能成为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和营销方面的重要支撑,又能成为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的基地。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实现梯度转移具有双重作用。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中需要统筹考虑的其他问题

1.跳出成本优势的局限,发展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成本优势是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驱动因素,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而言既是兴奋剂,也是麻醉剂。兴奋剂是指由于人力成本低带来的短期竞争优势可能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使中国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麻醉剂则是指由于劳动力因素确保了产业的短期盈利能力,所以就可能忽视长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忽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时必须正确看待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因此,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径不是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追求短期的出口创汇,而是应该立足于两点:一是已经具备世界制造业分中心雏形的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加速对产业上、下游的整合,注重通过自我研发、品牌创造、销售网络控制,提高相关产业的利润水平,并进一步加强对全球相关产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二是就生产规模而言,建立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的重点应该在中部地区,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非常发达的沿海地区,要注重全国的产业区域布局,不要追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目标的实现时间,而应该追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的实现方式。

2.重点提升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提升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根本措施是技术创新,但由于我国在这类产业的发展基础相对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薄弱,因此在追求自主创新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接近消费终端的整合思想,放弃以市场换资本的模式,强调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提升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目标不是建立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世界分中心,而是要摆脱这类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因此,从提升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这是一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在这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给予制度建设方面的促进和保障,而不单单是这类产业自我选择发展路径的问题。

3.以第三产业发展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远远超过制造业平均水平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就业水平高低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沿海地区的消化就业能力,而忽视产业的区域布局,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以追求尽快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分中心的话,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空间,而且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比较优势可能会逐渐降低。

因此,我们认为不要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避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梯度转移的极大约束,应该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比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更大的优势:一方面企业的平均吸纳能力普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发展空间也远远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担子,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中国在努力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时,逐步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

参考文献

1.于同申主编:《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脑库快参》2004年第23期。

3.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9~10期。

4.冯昭奎:《世界工厂的变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

5.《工业化与对外贸易——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评介》,http://sard.ruc.edu.cn/chengshulan/jiaoxue/shbg/shbg17.pdf.

6.洪银兴:《基于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的比较优势的终结——兼论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http://cedr.whu.edu.cn/cedrpaper/200429212737.pdf.

7.卢扬:《纺织服装业行业周期分析》,华夏证券研究所内部报告,2005年。

8.赵玉川:《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选择》,www.cas.ac.cn/html/Dir/2004/11/03/3442.htm2004年。

9.谈文琦、岳文泽:《1978年以来全国产业梯度转移研究》,《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年第1期。

10.Richard Lester,“China,America,and the Global Competition for Industry”,2003,http://web.mit.edu/ipc/www/pubs/articles/03-007.pdf.

11.Changhong Pei,“Improving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System”,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04.2.

12.Ts’ui-jung Liu,“Labor-intensive Industrialization:The case of Taiwan”,2002,www.eh.net/XIIICongress/cd/papers/25Liu245.pdf.

【注释】

[1]动植物以及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产品占比逐步提高。

[2]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脑库快参》2004年第23期。

[3]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只有美国的1/25、日本的1/26。

[4]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9~10期。

[5]谈文琦、岳文泽:《1978年以来全国产业梯度转移研究》,《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