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基本要求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基本要求一、一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目前来看,与世界制造业中心概念比较接近的提法还有两个:一个是世界工厂,另一个是世界制造业基地。

第二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基本要求

一、一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

目前来看,与世界制造业中心概念比较接近的提法还有两个:一个是世界工厂,另一个是世界制造业基地。郭克莎认为,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业集中地的最初形式,世界制造业中心是产品制造、营销、研发三大中心的统一,而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分离的产物,相当于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2]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进一步界定和分析三个概念,世界工厂和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应该属于制造业的加工环节,而世界制造业中心则是制造业上、下游的充分整合和统一。因此,能否实现制造业的上、下游整合,事实上是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键所在。

1.符合全球产业转移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基地)的转移特征

支持全球产业转移的核心理论在于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等提出的边际扩张理论认为,发达国家首先将在本国已经变为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在此行业依然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把本国拥有的企业家能力、资本、技术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要素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方面扩大了东道国的出口能力,同时实现了本国边际产业的转移以及东道国的产业升级。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增长的事实。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升级表现出梯度转移和一体化特征:一方面,发达国家主要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和成长为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最新的技术和资本后进入新的产业并逐步退出部分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展水平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则开始吸收前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进入前述发展中国家逐步退出的产业;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载体,产业转移不再是简单的整体转移,而出现了典型的部分转移现象,即将整个产业链条按照不同环节的产业特征,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分别进行转移,而整个产业的终极控制权或核心环节始终为跨国公司所掌握,这是全球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特征。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进一步回顾和观察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从世界工厂——英国到世界制造业中心——美国的转移,还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向日本的转移,主导两次转移的核心因素是一致的,即“技术进步主导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带来制造业中心(或基地)转移”。

首先,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其核心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均诞生于英国;而美国之所以取代世界工厂——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主导因素则是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卓越贡献,打字机、电话、留声机和电灯等重要发明的诞生转移到了美国。当然,此时技术变革的内涵远比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时丰富,主导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技术因素除了前述变革之外,管理及生产模式的变革也是重要因素,如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福特汽车厂采用的流水线生产等管理和生产模式的创新

其次,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虽然也是基于技术变革的因素,但与美国取代英国的过程有些差异,主要表现为美国取代英国是一种单向的过程,即转移完全是基于美国的快速发展,而制造业基地从美国向日本转移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一方面美国因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主动将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另一方面日本则大力推行民用技术发展路线,积极导入大型现代化生产设备,极力追求规模效益,不断吸纳美国向外转移的制造业。当然,在制造业基地向日本转移的过程中,除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移的自然趋势之外,日本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过程存在的最大差异。

由此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以及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与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基地)的转移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相同的是移出国家因为技术进步而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不同的是吸纳转移产业国家并不是基于技术进步创造的比较优势,而是基于劳动力资源的自然优势。客观而言,目前的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进入虽然符合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但并不符合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基地)的转移特征。

2.制造业规模要实现全球领先

一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拟或世界制造业基地,最基本的要求是该国制造业的规模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相当的比重,我们前面提及的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其制造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造业规模分别达到了全球制造业规模的1/5、1/3和1/10。

但笔者以为,制造业总规模在全球制造业占有高比重,并不完全等同于制造业规模实现了全球领先,而这只是全球领先的一层含义。规模领先的更深一层含义是,全球制造业的主流产品生产规模必须实现全球领先。例如: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其在当时的主流制造业——纺织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因为其在当时的汽车、电冰箱、空调等主流制造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因为其在当时的汽车、船舶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等主流制造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3.生产环节要以本土研发支持为主

从研发、生产再到销售,利润率的分布显然是不均匀的,按照我们前面对制造业中心的定义,制造业中心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或者说是低利润率的生产要辅以高利润率的研发和销售来支持,这样才可能完整地获得一个产业的利润率,而不是始终停留在产业链条中的低利润率环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已经使制造业中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分离开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再度出现的难度,也正是因此才导致日本首先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然后才能逐步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分中心过渡。日本之所以具备从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或分中心过渡的条件,根本优势在于其获得了强大的本土研发支持,日本在最新的主流制造业产品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但是,也正是由于研发和生产环节的分离趋势,使得日本在技术不断趋于领先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环节向外转移的趋势,从而使日本虽然具备了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过渡的条件,但却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

因此,世界制造中心的出现必须要实现本土研发支持下的技术领先,同时又要能够实现生产环节不向外转移。

4.销售环节要实现全球营销

全球营销的概念并不仅仅指“中国制造”字样遍布世界各国,而应该是中国产品的品牌遍布世界各国,也就是要在诸多制造业中建立在全球有竞争力的、自己的品牌,让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销售不仅仅因为便宜,更因为其高品质支撑下的品牌。

同样,美国和日本虽然都出现了制造业生产环节外移的趋势,但多数外移的制造业仍然采取大量的贴牌生产模式,因此真正在全球畅销的诸多制造业产品虽然是“××国制造”,但购买者对产品的认知却长期停留在品牌拥有国家层面,也就是说制造业产品属于哪国品牌远比在哪国生产更具有冲击力,或者说只有形成品牌的制造业国家才是真正的制造业发达国家。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几乎所有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分中心的分析都会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存在显著的生产率差异,或者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率与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确,我们同样认为,劳动力资源既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优势,但也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提升缓慢的制约因素,因为有了极低的工资水平,[3]所以企业生产普遍可以获得足够的毛利和出口份额。但是,从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低或利润率低的原因分析,不同类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偏低的原因是不同的。

1.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症结在于缺乏对品牌和营销网络的控制力

由于整个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整个产业链条上大多数环节的总体附加值都相对偏低,但在附加值分布方面仍然表现出“集中于设计和营销环节”的基本特征,而生产环节则属于低附加值产业中的低附加值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之所以能够产生相对较高的附加值,其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建立了历史悠久且拥有高端忠诚消费群体的品牌;二是基于品牌或先进管理的规模化销售模式。前者是任何一种制造业产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后者则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一种产业扩展或延伸。品牌和销售对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以服装制造业为例进一步分析。

(1)服装制造业具有典型的买方驱动特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工业、商业企业构筑的跨国经济网络逐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产业链,即卖方驱动型与买方驱动型。卖方驱动型的基本特点为跨国的生产企业主导生产流程的协调分工(包括向前、向后的整合),这种类型多数诞生于汽车、航空、计算机、半导体、重型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之相对应的,买方驱动型的基本特点为大型的零售商、品牌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化生产布局中起到引导性作用,即由买方负责对分布在各个国家(往往是欠发达国家)的生产出口基地统一筹划,这种类型在服装、鞋帽、玩具、手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行业尤为盛行。

买方驱动产业与卖方驱动产业的差别主要来自规模、数量、科技进步方面的不同,利润主要集中于品牌拥有者和销售网络控制者。以具有典型买方驱动特征的服装制造业为例,一件成衣制造,从生产厂商到美国零售商,价格要提升10~20倍,但利润在不同环节的分配比例和不同环节的毛利水平却存在着巨大差异:首先看利润分配,中国生产厂商只能获取不到10%的利润,而90%以上的利润被流通环节所取得,其中流通环节利润的35%被品牌所有者获得,60%真正分配在零售、批发等销售渠道中;其次看毛利水平,中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大致只能获得10%的增值收入,而控制销售网络的大型零售商和服饰品牌运营商的毛利率则可以高达40%以上。

(2)中国服装制造业“规模大、利润低”的原因。首先,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中国由于劳动力资源充裕,上、下游配套资源丰富,因此从服装制造业的产业链分工角度,处于产业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更能体现出劳动力资源优势,所以中国发展服装制造业基于这样一种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大量集中于这一环节。同时,也正是劳动力资源过于充裕,一方面导致中国在纺织、服装加工环节上过剩的生产能力制约了在国际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则由于毛利的稳定而使整个产业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上十分有限,从而成为中国服装制造业难以提高产业地位的重要因素。

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核心领导者并不一定是劳动力最集中的生产加工环节。全球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将各个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公司联系起来,这些核心的领导者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垂直整合的制造企业,也不一定是成品的制造企业,它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既可以是生产环节的上游(如服装制造业的设计者),也可以是生产环节的下游(如服装制造业的品牌拥有者),当然也可以是生产环节本身。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试图在生产加工环节建立适当的进入壁垒,获得一定的行业主导权,那么只能依靠规模和品牌。如果一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在生产加工环节扩大规模或建立品牌,那么就既不可能通过规模降低成本和提高与上、下游环节的谈判能力,也不可能依靠强大的品牌优势来提高自身的毛利。

由此可见,缺乏对品牌和销售网络的控制力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服装制造业必须实施有效的变革,才可能真正发展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中心。

2.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症结在于技术含量低导致了较低的产业地位

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对资本投入的要求较高,但高、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差异大,因此资本的投资回报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创新,还是产业发展的资本需求,这类产业本质上都应该属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的另一特点是技术更新快,即一旦新技术成熟、生产线定型且普遍推广之后,产品很快从高端变为低端,利润率迅速下降,而成为低端产品的生产环节必须依靠足够低的劳动力成本才能确保生产的继续,所以其低端产品就表现出显著的劳动密集型特征,低端产业向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区域转移的特征就十分明显。当然,生产低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产业工人素质的要求也要远远高于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从产业分工的附加值特征分析,不同产品之间的附加值高低差异比完全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很多,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核心不是品牌和营销,而是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掌握了这样一些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这一产业的发展命脉,才能真正成为这一产业的主导者。我们以电子元器件产业制造业为例进一步分析技术对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

(1)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的转移以寻求低劳动力成本和接近消费终端市场为主线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低价化时代的来临及摩尔定理发挥作用,跨国公司开始纷纷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从研发、制造、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地整合,并将生产环节尽量推近终端消费市场,以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储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而降低。这种模式使国际产业转移格局打破了依照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或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为依托的雁行方式,更多的以空间布局和时间序列布局展开,特别要求下游代工厂商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劳动力)和接近市场(消费终端),从而满足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我国台湾地区仍属新兴产业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开始向大陆快速转移。1996~2003年,台湾地区个人电脑及周边产业在大陆的生产比重由不到20%迅速上升至60%以上。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制造基地。

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趋势使中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领域,台湾地区一方面将下游的生产与组装阶段移至大陆,另一方面其自身开始充当关键零组件的生产乃至初步的研发与创新角色,而这种分工也促使美、日等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快将中、上游的核心零组件和关键技术不断向外转移,自身更专注于品牌开发、研发创新与标准的制定。这种产业链分工体现在贸易领域,就是从“日本进口—台湾地区生产—出口欧美”的三角贸易关系,转变为“日本进口—台湾地区接单—大陆地区生产—出口欧美”的四角贸易关系。

(2)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上述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大陆地区电子元器件产业成为国际电子元器件完整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中,国内电子元器件产业只是生产加工的低端环节,较高的毛利水平主要来自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不是来源于技术优势。我们使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法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1995年,我国电子元器件的出口额为146.3亿美元,进口额为150.1亿美元,逆差为3.8亿美元;2001年,年出口额为418.3亿美元,进口额为421.6美元,逆差为3.3亿美元。这两年的贸易竞争指数均为负值,分别为-0.0126和-0.0039,这与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值规模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匹配。由此表明,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特征是产业规模较大,产品生产成本低且销售价格低,但由于自身缺少核心竞争力,科技投入强度低,所以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弱、知识产权少,并最终导致以生产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格局,这也就决定了只能处于产业链的非核心环节。

但是,由于我国具有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在许多不属于高端产品,也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依然能够保持与国际级企业相当或更高的毛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劣势地位。例如,表4-17中列示的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较低,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得显著体现,所以国内企业的毛利水平甚至超过了同类的国际企业;敷铜板和集成电路企业则由于产品技术含量差异显著,导致产品结构不同,国内企业多处于可以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低端产品领域,国际企业则较多集中于高端产品领域,因此毛利水平就要低于国际同类企业。

表4-17 国内和国际同类电子元器件企业的毛利比较及差异分析

img64

注:①以上数据均取盈利2000~2004年之间的盈利数据进行平均,然后比较。②敷铜板制造企业分别为生益科技和台湾正虹科技;集成电路制造业企业分别为中芯国际和台湾地区台积电;玻璃类相关期间制造企业分别为安彩高科和美国康宁;薄膜电容器制造业企业分别为法拉电子和台湾地区智宝电子。

资料来源:根据Bloomberg数据计算整理。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上的劣势成为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推脱低端产业地位的基本原因,但一旦中国的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突破了技术上的约束,摆脱了劳动密集特征,那么这类产业将从分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本色,演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