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刘明莉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同时,语文教学审美化的观点,似一泓清泉难以抗拒地入怀而来,成为教育界人士关注的亮点。

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语文教学里的审美教育

刘明莉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加上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真可爱、天生爱美的儿童,因此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理念一步一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教师汲取着新课程的营养,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尊重学生的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同时,语文教学审美化的观点,似一泓清泉难以抗拒地入怀而来,成为教育界人士关注的亮点。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乐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斟句酌,品味语言文字美(www.guayunfan.com)

语文教材是美文的浓缩,它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是艺术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而且,大多数作家追求的是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传神。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推敲,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

1.品味字词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李白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一次教学时,一个学生问道:“老师,这句诗里‘生’紫烟的‘生’为什么不是‘升起’的‘升’呢?我觉得烟雾应该是用‘升起来’的‘升’啊?”在表扬该生善于动脑的同时,我解释道:“由于瀑布飞泻,水汽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这个‘生’字不仅写出了烟雾升起的样子,更把烟雾不断升腾、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虽然只是一个字,但能表达出更深一层的意境。这样的字词,如果没有引导学生琢磨、体会,就很难体会诗句表达的美感了。

2.品味语句

小学语文教材《五彩池》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很细腻,而且句式也很讲究。文中写道:“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今年我到著名的九寨沟游览了一番,虽然亲眼领略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妙,却很难用笔触描绘眼之所及的风光、表达我确切的心理感受。而课文《五彩池》这一段从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方位写出了水的奇妙之处。而且,三个并列的句子中,前两句句式完全并列,让读者对来自于同一条溪流不同层、不同方位的水的颜色的不同一目了然;第三句虽然写的是前面同一条溪流的水的颜色,但告诉读者的是舀起来的水什么颜色也没有,给人一种“大逆转”的感觉,阅读时令人惊叹不已。在教学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细细品读,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图文并茂,欣赏教材的形象美

随手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的任何一册,我们都可以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具体的形象。不管是记叙文,还是散文,不管是诗歌,还是语文乐园,我们随处可见与学习内容相符的插图或背景。这些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大大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艺术美

鄂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富有童心的编者塑造了“乐乐”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为学习“引导人”,让孩子们与之一起阅读、共同思考。有时“乐乐”是语文学习情境中的一个角色;有时“乐乐”会给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有时“乐乐”成了一个解说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与孩子年龄相仿的人物形象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与之互动进行对话、与之进行学习竞争、与之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材里每一首古诗的那一页都有相应的背景图,这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古诗《采莲曲》教材中,插图上少女的裙子在满池碧绿的荷叶中若隐若现,娇艳的荷花相互辉映在少女粉红的脸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插图的艺术美,潜移默化地带领学生理解了诗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优美的画卷中显山露水。

三、深入品读,感悟文本的情感美

每一篇语文教材,其实就是一片很好的思想教育教材。应该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感悟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意义。

最近,我聆听了一位专家点评《囚蚁》一课。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专家指出: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学,应树立“突破重难点意识”。在品读感悟最后一句时,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哥哥”美好的期待和幻想,在进行想象训练的基础上引导有感情朗读,那么,文本所要表达的“自由可贵”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攻自破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促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的文章教育学生立志改造自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有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各种题材的文章在剖析与理解的过程中都会使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感受崇高与伟大,学生的心灵都会被震荡,灵魂也会受到洗涤,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语:我们虽然不是诗人,但我们有着许多的诗歌想吟诵;我们虽然不是歌唱家,但我们有着许多的歌儿想演唱;我们虽然不是哲学家,但我们有着许多的思绪想飞扬。我呢,虽然不是名家也不是特级教师,但一直追求做一名善于雕琢的匠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过程中,力求陶冶美的心灵,酿造美的甘泉,播下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去绽开学生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参考文献

[1]杨云萍.语文美育和谐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三角湖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