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_砥砺前行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_砥砺前行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_砥砺前行_西南科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改革与创新是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跨越式发展的灵魂。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机械工程学科已成为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点建设的支撑学科。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_砥砺前行_西南科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再谱新章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改革与创新是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跨越式发展的灵魂。进入新世纪十年中,学院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建设,坚持“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综合性实用型高级人才。学院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水平”的原则,以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素质为根本,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建设优秀学术团队、学术梯队为重点,以建设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队伍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支师德良好、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学院的整体实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师和学生成为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和受益者。经过30年的发展,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钻研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至诚的团结大爱,宽广的学术视野”为特点的“制造精神”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制造人用“制造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孜孜以求,在科学的高峰上不畏艰险,勇于登攀。

一、坚根固本,“制造精神”风骨初成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经过几代“制造人”的奋力拼搏,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机械制造领域留下了蓬勃发展的足迹。1979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机电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生,正式拉开机械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帷幕。1987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机械工程系,2000年更名为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建设具有鲜明特色、优势集成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学校重点批次招生专业);已具备国家专业目录中“机械工程学科”支撑下的全部本科专业,形成完整的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机械工程学科大类教学平台。学院已建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川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有“制造过程测试技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共建“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学院实验中心现有总值1300余万元实验仪器设备。机械工程学科已成为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点建设的支撑学科。(www.guayunfan.com)

二、夯实基础,“制造精神”根深蒂固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把学院的发展比作一座建筑的产生过程,那么2000年之后的十年就是夯实基础的阶段。学院以严谨的学风、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让每一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研室成员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中来。在大学文化精神的感召下,贯彻学院已经形成的“关心每个人的成长、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实现每个人的目标”的理念,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学院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含高工、高级实验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在读博士1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50.5%,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2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4.7%。同时,学院在学校“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思想指导下,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等董事单位聘请了徐志磊院士、乐嘉陵院士等具有优异科研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副教授20余人。学院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院”的方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机械工程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沉淀,在“反求工程及快速制造”、“梭式非能动智能控制”、“机电系统智能检测与控制”、“建材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科研优势和特色,承担完成了这些领域的一批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横向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学院先后完成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攻关等科研项目,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新型技术专利13项,三大检索收录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三、厚积薄发,“制造精神”焕发新颜

“咬定青山不放松”。几代制造人以改革开放的精神,脚踏实地打基础,奋力拼搏求发展,成就今天师资队伍雄厚、学科设置合理、科研成果丰硕的学院。在党政的密切配合下,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多项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学院初步形成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永恒不变的主题,学科专业建设是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牛鼻子”,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是学院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才能形成特色,彰显优势。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学院深化了以机械学科和行业特点为基础构建学科平台的改革,通过积极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从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为全院的特色专业创新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自2005年以来,学院提出并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构建了“机械学科大平台人才培养”的理念,结合学校实施的学分制,逐步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加大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为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所谓的“制造学科大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线,将学院的5个本科专业建设放在现代制造业的背景下统一进行整体规划,构造一个机、电、信息、控制、管理等多学科知识集成的“现代制造”综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机械学科大平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大平台课程体系、大平台实验体系和大平台教师队伍体系架构而成。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院实施的“机械学科大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倡“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非凡的创新能力,并依托优势专业,带动了新专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学院采用理论结合实践、课堂结合生产、校内外资源三结合的模式,将“教学、实践、生产、创新”融为一体,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整个教与学过程中,进行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的全面系统改革,重点体现“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探索出一条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新模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院非常注重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教学,以教改促质量提高,以科研促教学。学院现有“工业工程”四川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四川省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机械设计”等校级精品课程10门,出版教材20余部;学院改建现有实验设备,扩大其功能,特别是结合教师科研方向,改建、开发出新设备,确保专业实验室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体现“基础、综合、设计”性,近年来学院获得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奖,其中“水泥生产工艺、装备、控制实验实训系统”获得全国高校自制设备展优秀教学成果奖,该实训设备已在陕西、甘肃、贵州等省学校推广使用;学院已建成“流程工业及其装备制造”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实验室”、“机电控制系统与结构分析实验室”、“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校级重点本科实验室。有学院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建筑材料生产装备及工艺”校内品牌实践基地,有东方汽轮机厂及东方轴承厂校级优秀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010年与东汽集团和普什宁江集团等企业共同协作开设西南科技大学首个“机械卓越工程师”试点班。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营造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氛围。配备了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强业务指导能力的辅导员和班导师队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身健康,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成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2300余人,已向社会输送本科生、研究生5000余人。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宽口径,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院各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科学规划合理的专业创新体系,将国内外创新大赛、创新技能培训、科技论文撰写、科技发明等创新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去,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创新平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力求创新,以创新追求更好地发展,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使“创新在行动”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学生参加的校机器人小组在2008年、2009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晋级全国八强,并获得“最佳技术”奖。2008年学院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荣获四川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慧鱼组”全国二等奖1个;2009年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四川省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08年在抗震救灾期间远赴深圳实习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荣获“富士康”全国大学生实习成果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2008、2009年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蝉联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总决赛冠军;2010年学院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同时,学院注重学生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院学生的就业率多年来稳居学校第一。

四、团结大爱,“制造精神” 魅力展现

“大爱浇灌团结花”。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以“三育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了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为提高广大教师的身体素质,活跃教职工的文化生活,让更多的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学院建立了“教工健身房”,组织教职工参加锻炼。学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在2010年举办的校运会上,学院教职工团结拼搏,以高昂的斗志荣获教职工团体总分第1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学院教职工连续3年荣获广播体操比赛团体第1名,充分展现了学院师生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学院专门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对家庭十分困难的教职工,从经济上给予适当的补助。2009年学院青年博士陆波老师患重病住院,在学院党委的倡议之下,全院教师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充分体现了学院团结大爱的精神。2009年学院被学校授予“教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五、锐意进取,“制造精神”绵长悠远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成绩只属于过去,孜孜以求的制造人不会让成绩羁绊住前进的脚步,他们早就将目光放在了更高更远的方向。学院未来发展规划将重点实施“十二五”及2020年学科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方向为“三个平台,十个方向”。三个平台即: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平台建设、机电系统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构建、建材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十个方向即:产品开发逆向设计及评测、快速成型与快速制造、表面工程、生产装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传感与信号分析处理、现代机电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建筑材料生产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虚拟样机技术、建材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面向行业的物流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等。“十二五”期间,学院申报成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形成3~4个水平较高、比较稳定,能够相互支撑并在四川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的富有特色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师资整体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较高,各类人才均有一定数量。平台建设能满足机械工程学科方向发展的科研条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到2020年,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在全国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中,学院争取进入前100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有学院师生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奋勇拼搏,学院才呈现出空前和谐奋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经过十年的办学历程,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院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拼搏,不断使校园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身心和谐、有创新精神、人格完善的新时代高素质大学生,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执笔人:毛晓红 薛 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