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合新闻生产的采访理论

融合新闻生产的采访理论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融合新闻生产与朴素理论融合新闻生产带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闻界,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扩张,都使得新闻的生产呈现出了爆炸式的繁荣景象。第一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价值理论同新闻生产关系最紧密的朴素理论是新闻价值理论。

第三章 融合新闻生产与朴素理论

融合新闻生产带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闻界,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扩张,都使得新闻的生产呈现出了爆炸式的繁荣景象。但与此同时,对于融合新闻生产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融合新闻生产能否提高新闻质量,能否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及受众在新闻生产中能否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都成为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章主要从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策划理论、新闻采访理论、新闻报道理论、新闻传播理论等五个基本理论亦即朴素理论角度去阐述融合新闻生产是如何促使好新闻诞生的。

第一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价值理论

同新闻生产关系最紧密的朴素理论是新闻价值理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才是媒体最需要的,也才是受众最喜爱的。因此,好新闻的第一标准就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新闻价值要素。

一、新闻价值:新闻生产者的视维

新闻是指传播满足受众需要的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社会信息。新闻是对社会信息进行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的概念是西方新闻学界首先提出来的,徐宝璜早在《新闻学》(1918)一书中认为:“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1]余家庆主编的《新闻学词典》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素质也叫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价值标准,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广为传播的主要价值因素,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主要依据。普利策主张记者去采集“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适于成为谈资而又不至于破坏高雅的审美观或降低格调的,尤其不能损害人们对报纸的信任……”的事实。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提出了新闻价值的六个要素,它们是:[2]影响:很可能影响很多人的事件;②时间性:最近发生的或者正在进行的事实;③声望:涉及著名人物和机构的事件;④接近:发生在传播或广播地区的事件;⑤冲突:反映人们或组织之间的冲突的事件;⑥异常:极其偏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和想象的事件。

现在,中国新闻学界倾向于将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列为五项,并同五个新闻价值规律相对应:①时新性(time line)——“时新律”: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②接近性(proximity)——“接近律”:事件发生的“距离”(包括地理空间距离和文化心理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③显著性(prominence)——“显著律”:事实信息涉及的报道对象(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人物知名度与事件性质之间的关系公式是:名人+寻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名人+不寻常事=大新闻;普通人+寻常事≠新闻。④重要性(significance)——“重要律”:指事实信息的重要程度。内容越涉及国计民生,越与人们的利害攸关,新闻价值越大。⑤人情味(human interest)——“趣味律”:事实信息越能引发人们的兴趣或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新闻价值越大。

当代传播科技特别是媒介融合的潮流不仅改变了传播生态、社会生活,而且也改变了新闻价值观。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成员早在1980年的《新闻写作教程》中就明确指出:“近年来新闻价值的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且在继续发生变化。”他们的根据是:“我们已经看到,一件事的新闻价值是由传统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也看到,新的标准如何在发展,新形式的报道如何与传统的‘正统’新闻争夺版面和读者的兴趣。我们也注意到新的变化使新闻工作者面临困难,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新的机会。”刘建明教授认为,“这里所说的新的新闻价值标准正是现代新闻价值标准”,进而认为“记者判断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传统新闻价值观面临着自我颠覆的命运。①

叶育登质疑刘建明时认为:“刘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旁征博引的知识视野,令笔者叹服。但在刘教授建构所谓的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方面,笔者却认为刘教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个错误简单地讲,就是将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混为一谈,从而使‘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这一核心论点无法得以确证。”[3]

刘建明教授随即撰文反驳:“说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把‘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混为一谈’。读完‘叶文’,没有发现叶先生如何把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明显地区别开来,也没有对记者判断新闻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这一论点给予逻辑论证,仅仅再次重复了传统新闻价值说那些陈旧的结论。这样,他的论述不能不多处自我颠覆、陷入悖论的自我循环。”[4]

此后陆续有学者介入新闻价值的讨论,这在客观上导致对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质疑与反思,中国新闻界长期奉行的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等“五要素”说再一次被放在了聚光灯和显微镜之下,原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缺陷被放大了,本来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被突出地摆在面前。人们发现,今日大众媒介中,甚至许多主流媒介中都用很多的时间和篇幅报道了无法用传统价值标准衡量的新闻,各种生活类新闻、娱乐类新闻、体育类新闻、名人轶事、八卦新闻等充斥媒介。“这些报道往往不包含冲突,也很少猎奇,而是有关公众日常生活的新闻。这类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新闻将继续拥有读者,甚至拥有更多的读者。”[5]

新闻价值理论是对新闻本质的一种描述,它来源于新闻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它又不是新闻生产的标准化守则。因为,不论是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等“五要素”说,还是影响性、时间性、显著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等六要素说,其实都是相对的、模糊的和难以具体衡量的概念。

如果说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时新性”或“时间性”,那么唐山大地震的遇难者人数在十几年后才被报道出来,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这则十多年前的旧闻是不是就没有新闻报道的价值呢?“接近性”标准看似一个可以从地理角度上进行量化的概念,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简单。血缘和族群上的接近就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界限,让受众关注万里之外的一举一动。战争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打响了,中国受众会关心侨胞们的生命安全和中国政府的撤侨行动,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使得即便远在万里之外也有感同身受的接近性。同样,人咬狗之所以被称为新闻,而狗咬人则没有报道价值,也是因为相对于人咬狗而言,狗咬人是无足轻重的大概率事件,人们无法想象在怎样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上演人咬狗的闹剧。新闻传播都存在“地方新闻的悖论:读者越少,利润越多”[6]。甚至“有些小型周报在很大程度上只依赖新闻发布会,根本没有独立的、调查性的或批评性的报道”,更别说要它遵循什么新闻价值规律。[7]

因此,在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显然不可能拿着新闻价值要素的尺子去找新闻,面对瞬间即逝的新闻事件对它们进行逐个的新闻价值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报道和怎样报道。用这样的方式即便找到了新闻,这新闻或许已经成了旧闻。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新闻事件也都是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只是它们的新闻价值各不相同、互有差异而已。在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有经验的新闻生产者总能通过自己的感知、比较和判断找出深藏平常新闻内部的新闻价值要素,把握、权衡并决定不同新闻信息间的价值差异,进而决定后续新闻生产的过程。

总之,从新闻价值本体研究出发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些脱离融合新闻生产的实际,已经不能原封不动地用来指导今天的新闻传播实践,尤其无法指导融合新闻生产的实践。一切事物都在与时俱进,新闻价值五要素的内涵也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和拓展。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急需建构一种综合考虑各方面需要和情况的、更为科学并具有实用性的当代新闻价值标准。

二、新闻价值:新闻接受者的需求

谁是新闻价值的最终评价者?新闻接受者!作为新闻信息的最终消费者,新闻接受者有权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选择新闻,判断这一新闻是否真的有意义。

如果说新闻价值“五要素说”或者“六要素说”是新闻生产者衡量和选择事实是否可以成为新闻的标准,那么作为新闻接受者也应该有衡量和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可以接受或阅听的标准。新闻传播的全部过程必须通过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有机互动才能真正完成。如果只片面强调了新闻生产者的主动地位和生产特点,只强调新闻事实本身包含的素质特点,而忽视新闻接受者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特点,这既违反新闻传播规律,也不符合媒介市场规律和媒介运营的实际情况。

传播学的满足需求理论认为,新闻接受者面对大众媒介不是消极、被动的作用对象,而是积极、主动的行动者,他们会衡量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和所需要的传播媒介和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并达到不同的个人目的。因此,不是新闻媒介在作用受众,而是受众在使用新闻媒介。在新闻接受者的眼里,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事实本身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它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没有受众的信息接受需要,大众媒介和新闻传播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新闻生产的目的和新闻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满足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需求。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8]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再次是社交的需要,第四是心理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层次由下而上,层级越来越高,紧迫性却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人们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会依次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五个层级总体上可以分为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如果说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记者是价值的寻找者,媒介是价值的负载者,那么受众就是价值的确定者和受益者。因此,从受众需要的视角分析,所谓现代新闻价值观就是指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过程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获知性、激励性、实益性、娱乐性。[9]

当然,受众是一个模糊的群体,他们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社会阅历的公众,对于新闻的兴趣爱好、价值判断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受众是上帝!”“受众中心论。”“受众决定论。”新闻生产者经常以这些口号,或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借口,越俎代庖地成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判断者。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口味,大量传播刺激感官的低俗、庸俗、粗俗等低级趣味的新闻,媒介充满血腥、暴力、色情、八卦和猎奇的内容,使得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失去方向,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时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换句话说,在传统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受众之间是缺乏互动的,彼此间没有顺畅沟通的渠道,信息的反馈也是滞后的。新闻生产者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受众在哪里?也不知道受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闻价值标准是什么?其信息接收的水准和欣赏品味又如何?所有这些,新闻生产者大多是以己度人,以自身的经验和喜好来推测,以为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能揣摩、推演甚至深入受众内心得知其需求奥秘,殊不知这种缺乏严格科学实验的换位思考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传者的新闻价值标准代替受众的新闻需求标准,往往同受众的真正需求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毫不相干。因此,必须思考将传者的新闻价值标准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从中找到最佳的融合点和交汇点,使其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同时媒介的新闻价值观又能在融合和交汇中适当引领、升华受众的新闻需求走向。

在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时代,新闻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被完全打开了,有了真正的融合点和交汇点,并正在慢慢地形成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看到,网络新媒体对于数据的忠实记录和平台的开放互动,已使新闻生产者们可以更轻易地通过比较精确的量化数据了解新闻产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新闻的点击量、阅读时长、网上评论和新闻转发等数据资料,不仅清晰明白地告诉新闻生产者受众对相关新闻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对新闻内容的评价与期待,而且直观地将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感知判断、立场态度呈现出来。原本模糊不清的受众需求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突然间变得清晰,媒体又以点击量、阅读量、评论与转发频次对记者和编辑工作进行打分,从而构成巨大的压力和推力,促使融合新闻生产者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受众和对待工作,更加准确地做出新闻的价值判断。

融合化的新闻生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媒体对于受众信息的大体量的收集、存储和分析,使得融合媒介可以对分散和零散的受众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传统媒体中只能被推测的受众构成情况,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变得越发清晰而透明,受众的所在区域、年龄层次、阅读喜好、时间选择、关注热点等,都可以被量化和预测,并作为新闻传播商业化市场定位的重要依据。原本不曾被广告部和市场部看好的“分众”“小众”甚至部分特殊受众都被作为某种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被作为特定的媒介市场领域进行清晰的定位和认真的对待,新闻生产者据此组织生产适合不同人群要求的有针对性的形态多样的内容产品,并进行精准化的产品投送。

因此,在当下,新闻价值的标准运用也不再千篇一律,甚至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五要素”或“六要素”的框架范围,而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从而能够让不同的受众群体或小群体受众需求在精细化的小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中得到充分满足。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价值观

时至今日,不论是从新闻生产者的视野,还是依据新闻消费者的需求,新闻价值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飞速发展的新闻传播新格局、新生态有点格格不入。因此,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和新形势,我们不能用孤立的、保守的新闻价值观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而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互动的观点去审视新闻现象、把握传播本质,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认真研究受众需要,对传统新闻价值标准进行科学审视、理性分析和合理选择。

1.比较的观点

新闻价值标准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僵硬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新闻价值标准是相比较而言的,是众多的新闻信息、新闻素材在质量、数量、轻重、缓急、主次等各种各样的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新闻价值性权衡、判断和选择。任何新闻信息都有其自身的比较价值,它们的价值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主或次、或政或经、或文或武、或有教育价值或有娱乐价值等。我们经常看到,传统媒介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却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新闻、爆炸性新闻,而主流媒介拼尽全力采写的重大新闻和热点新闻却被受众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要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新闻价值理论,就要不局限于单一主体的特点和需要,要综合考虑传者、受众需要和新闻本身价值特点等各种因素,在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和交融处。这样,新闻生产者就要在采访、写作、编辑和传播的过程中对媒介特点、受众需求、所搜集的新闻事实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权衡轻重优劣,从而不断提高新闻传播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不断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传统新闻生产时代,新闻素材的采集与获取,与媒介所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媒介传统、实力、影响范围等要素直接相关。与全国性的外地媒体相比,本地媒体在获取地方新闻资源、把握地方新闻价值方面,显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国际性、全国性媒体在识别影响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价值方面,也要比地方媒体更具有洞察力和敏感性。也就是说,国际性、全国性媒体记者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对于地方媒介却是重要新闻;而不入地方媒体记者法眼的新闻,有时又可能成为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有的甚至可能引发外交纠纷。可见,同样一则新闻,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记者眼中,其价值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生产者首先要占有大量可供比较和选择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一个优中选优的良性循环的新闻生产和接受机制。记者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资源,与从他人那里获取的第二手信息资源相比,第二手信息资源的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长期缺乏对第一手信息资源的有效掌控,意味着媒体没有核心竞争力,有失去话语权的危险。

当然,在今日一般信息资源爆炸、新闻信息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并不一定会导致印刷媒体“开天窗”或缩减版面,也不会导致电视节目的停播,更丝毫不会影响网络媒体页面上的热闹非凡,因为有大量的一般性信息可以用来填充多余的媒介空间和媒介时间,但新闻资源的不足一定会带来新闻价值标准的下滑、错乱和一般信息、劣质新闻的泛滥。

2.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新闻价值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甚至也必将是一个新价值观代替旧价值观的过程,尽管这种更新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它符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对于新闻价值观,我们也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认为新闻价值观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

新闻价值观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新闻媒介诞生以后逐步形成的衡量和评判新闻价值的标准化产物。传统新闻价值观孕育于大众化报纸产生时期。大众化报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全社会各阶层、各文化层次的广大读者发行,为了扩大发行、吸引广告,报人们就要思考采访、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兴趣。经过长期摸索,根据他们的经验教训,慢慢总结出以社会大众作为对象,以刊登社会新闻等通俗内容为主的办报思路,报道内容涉及人情世态、逸闻趣事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注重新闻的显著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尤其注重趣味性。大众化报纸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报纸的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事业尤其是报业的发展。

但是,大众化报纸过分追逐商业利益、过度媚俗阿世、缺乏社会责任等也常遭到人们的诟病。“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不断使新闻商品化的过程,不断利用新闻获取利益的过程。办报刊如同办企业一样,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发财,新闻像制造商品一样被‘制造’出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报人们发现,受众对于‘新闻’比对‘观点’更感兴趣,越能迎合受众心理、引人兴味的新闻,就愈能获得利润。”传统新闻价值观突出趣味性、人情味、接近性,竭力追逐冲突、刺激、异常,以离奇的事件满足人们消遣、娱乐、发泄、共鸣的目的,这种注重浅层次心理需求的价值观来源于西方社会崇尚的快乐主义价值观。“于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的带有冲突性、人情味、新奇性、隐私和暴力成为选择新闻时的首要价值取向。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往往是表现战争、暴力、丑闻的作品,原因就在于此。”[10]

在中国,一些晚报、都市报等大众报纸也存在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追求市场最大化,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责任放到了次要地位的问题。在新闻的选择上,它们追逐冲突、刺激、异常、消遣、娱乐。在版面上,广告所占的比例过大,有些超过40%,甚至由广告数量决定版面数量。在服务对象上,媒介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它们追逐城市、嫌弃农村,巴结富豪、疏远穷人。甚至可以说今天的大众传播媒介基本上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城市媒介,媒介生态在某些方面已经城乡失衡。

同时,我们也看到,今天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报纸的新闻价值观的演化同西方大众化报纸有所不同,它们的演变似乎映照出特定的中国国情,同社会转型的整体趋势相适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比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方面的信息,于是大量的无关时效性和显著性、内容平淡、不以猎奇和冲突取胜的生活类新闻进入新闻传播的渠道。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人们热切关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于是那些没有趣味性、新奇性等价值特点,但注重社会矛盾调查研究的深度报道、调查报告、解释性新闻等就大量占用了新闻媒介的空间和时间。还有随着社会逐步进入消费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面向社会大众的晚报、都市报等媒介,其新闻价值也慢慢向世俗化、通俗化、娱乐性、时尚性和消费性方向转变。这些转变和特性使得这些大众报纸与党报、专业性报纸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当然这与大众报纸不以社会精英而以社会大众为文化服务对象的媒介定位直接相关。

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新闻价值观必然要转向现代新闻价值观。它要满足受众的各种精神需要:满足人的求知欲望和提高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力(获知性);提高人的正义感和生活勇气(激励性);报道大量生活新闻、经济新闻、天气或灾情预报使受众获得实际利益,避免损失(实益性);让人们从新闻中获得乐趣,陶冶性情或得到轻松感(娱乐性)。[11]在媒介融合时代,现代新闻价值观必须继续以一种开放、革新、发展的姿态迎接挑战,勇于接受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方面冲击所带来的必然改变。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中国媒介和中国记者不仅应该是社会变动的瞭望者,还应该是密切关注自身改革变化的瞭望者。

3.整体的观点

现代信息传播过程正“由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传播模式、互动传播模式和‘整体互动模式’进化,传播学研究所面对的也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传播现象和问题,而是从一定角度、窗口审视和研究‘整个世界’,即它向自己要解决的那个任务的所有现象开放”[12]。同样,对于新闻传播的价值的思考与选择也要采取整体的观点,要从整体、大局、完整、统一等方面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闻价值的讨论强调从新闻生产、新闻产品和新闻受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实正是一种整体研究的转向。它要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过去的单一的要素和角度,而要采用立体的全视角的整体的眼光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可以将新闻产品的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新奇性、人情味等价值要素和受众需要的获知性、激励性、实益性、娱乐性等价值要素融合、揉搓在一起进行综合的、统一的考虑。

在人人都是小广播的时代,新闻价值的体系不仅应该是发展的和变化的,而且应该是开放的和多元的,还应该是统一的和完整的。因为,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出发,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可能却偏偏又是个大新闻;依据某个地方新闻生产的标准可以成为头条新闻的东西,也许整体观却认为可能是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影响区域大局的不能报道的新闻内容;某些新闻价值要素的特点非常鲜明,但是另一些新闻价值要素却可能具有负面意义。因此,对于新闻价值各种要素的权衡和驾驭,必须从整体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运用。

如今新闻报道的生态环境日趋复杂,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敏感性也日益增强,面对新闻报道机会的稍纵即逝,新闻生产截稿时间的不容拖延,群体性报料对新闻报道速度的步步紧逼,谣言四起后媒介辟谣的尴尬无力,媒介舆论监督对象的公关软着陆后的集体失声,新闻从业者迫切需要媒介依据整体观综合运用传统的、现代的,以及当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价值理论。

整体观非常重视新闻价值体系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认为新闻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新闻价值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传播中则互动互助、共进共演。同时,新闻价值体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形态也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变化随时影响并建构着新闻价值体系,新闻价值体系在能动地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也反映并建构着社会生态,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4.互动的观点

中国文化是一个互动的心场结构,其基本理念是,人世没有超绝存在、没有绝对真理、没有生死之争、没有二元对立主义,人世是一个互为延续和互为关系的互动整体,任何个人对他人都构成延续和互动。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则表现为天、地、人、媒四者之间合一共构、相辅相成、互动互助、共进共演。

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网络互联互通,新闻互动共演,现代传播科技使得任何信息资源都可以轻易冲破空间和时间的阻碍,成为所有媒体、所有人都可以共享、共用的公开信息资源。新闻生产者与新闻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导致新闻素材的采集和选择范围无限扩大,跨文化传播、跨区域报道已不再是国家通讯社和中央级媒体的专利,而变成了当下各级、各类、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家常便饭。“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许多新闻信息都是通过新浪微博由事故列车上的乘客向外发出的,对于所有新闻媒体而言,在这些信息资源的选择上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而且这些消息都是新闻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质量和可信性也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区别在于新闻生产者对待这种信息互动及其所带来的新闻价值的变化。事实证明,有强烈新闻敏感、能认真对待并及时行动、在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的媒介记者,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网民在现场发出的信息素材,准确判断出这起动车追尾事故具有重大的新闻报道价值,从而成为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在新闻竞争中抢占了新闻和舆论传播的制高点,写出了为许多媒介引述和转载的新闻。

网络世界的蓬勃发展给新闻媒介带来了全新的报道空间。我们经常看到,原本可能根本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经过微博上的一番围观、质疑、讨论、分析之后会突然间成为媒介的热点新闻。当今,网络虚拟空间虽然不同于现实社会,但与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紧密联系。在这一网络虚拟空间,网民既是积极主动的新闻接受者,也是积极主动的新闻生产者。即使他们没有发送新闻,只要他们在热情地围观、激烈地讨论、不时地质疑,偶尔给点建议、角度,或者只发出一个表情、手势、符号,或者说感动落泪了、怒发冲冠了、悲观失望了,等等,所有这些互动都极有可能在突然之间激活、引发这一新闻事件非同一般的新闻价值,结果经常是一个微小事件(如一支香烟、一块手表、一根皮带、一个微笑、一个口误等)不仅进入主流新闻媒体新闻价值和新闻报道的选择范畴成为热点新闻,而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事态发生质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南京官员“天价香烟”事件、延安官员“不当微笑”事件、甘肃官员“手表门”、福建官员“皮带门”、广西官员“日记门”,还有“干爹门”“裸照门”“开房门”“艳照门”等官员“失德”事件,都是近年来网络上热门新闻素材的典型。

有的“门”虽不涉及腐败,但同官员的素养有关。有些官员说话不动脑子,会说出一些弱智的“雷人雷语”,结果酿成民意沸腾的网络事件和新闻事件。比如,2010年7月南京化工厂爆炸案发生后,江苏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光辉逼问现场采访的记者“哪个让你直播的”,由此酿成一桩“直播门”;2013年4月河北小朱庄出现“红色地下水”,导致近800只鸡饮水后死亡,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辩称:“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比如说咱放上一把红小豆,那里面也可能出红水。”院士闻声反驳:“红色地下水肯定不达标,官员睁眼说瞎话。”2013年4月7 日CCTV《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河北红色地下水事件追踪报道”,红色地下水最严重的区域苯胺含量超标70多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云南省官员:“你(原政协主席)怎能用政府给你配的车带老百姓上访?”宜黄县官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江西万载官员:“如果我们不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网上流传:“我躺下来都比你高。”“我只为领导服务,你们算个啥!”“小心你的命!”此类“说话门”在网上互动、热炒,更多的是对官员心态和作风的一种监督和不满。还有“芙蓉姐”“冥想姐”“吃面姐”“犀利哥”“房叔房婶”等网络滑稽事件。

官员的各种“门”,民众的“特殊生活事件”,在网络上频繁出现,见诸主流媒介,不同事件间的示范效应也逐渐显现。虽然反腐专家说依靠“门”监督官员“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现在似乎舆论一旦形成,就成了纪委监察部门对相关官员进行立案审查的最好切入口。民间的一些滑稽事件为何也一直保持着有增无减的态势呢?我认为,这些特殊生活事件一方面彰显出一定的新闻价值,暗合着公众的社会情绪,检验着公众的社会伦理,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一定的娱乐价值和喜剧效果,能激活并符合消费社会中大众消遣、排解的信息接受心理。

总之,比较、发展、整体、互动的新闻价值观主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相沟通,传者价值、新闻要素与受众需求相融合。主张科学掌握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准确把握新闻价值变化的趋势,及时在最佳的时间点抓取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这既是采访、获取优质新闻的基本保证,也是成功进行新闻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网络时代的融合新闻生产应该具有更加精准的新闻价值定位,而且应该具有更加广泛、开放、灵活的新闻价值标准、体系和充分的选择自由,其结果必然是能够出现更多的更加符合传者需要、新闻要素与受众需求的新闻报道。

第二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理论

新闻策划理论也是融合新闻生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朴素理论。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筹划。策划就是要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据此思考和探求通向未来的可操控的路径和手段,并采取对策。新闻策划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彩”。新闻策划的对象也不是新闻事实,而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策划理论不应该成为“制造新闻”的理论根据,而应该成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新闻报道磁性、扩大受众接受范围的理论武器。

一、新闻策划的概念及其言说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介和记者在特定时期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而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精心设计和谋划。新闻策划不是新闻的策划,而是新闻报道过程和方式的策划,一切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刘海贵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竞争、新闻改革的产物,且策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重大题材报道的成败。而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散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13]这就是说,新闻策划并不是要改变新闻事实本身,更不是制造新闻事实,而是根据新闻事实充分地利用和协调媒体的采编报道力量,选择特定的报道角度,制定不同的报道策略,从媒体竞争的战略层面上,充分运用好媒体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资源,形成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

为了更好地说明和理解新闻策划,我们列举一个“穿越天门”的新闻策划案例。

张家界偏居湖南湘西一隅。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使是湖南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那儿居然有一片风光旖旎的人间洞天。后来张家界一鸣惊人,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源于一个“穿越天门”的策划。其策划高手就是时任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叶文智。

早在数年前,法国曾经举行过特技飞机穿越埃菲尔铁塔的活动,引得举世瞩目。也许正是受了此事的启发,叶文智1999年突发奇想:何不举行一次飞越天门洞的特技表演呢?天门洞是张家界独有的一个天然穿山巨洞,位于天门山上。海拔1261米,洞高127.37米,洞深279.42米,洞宽最宽处58米,最窄处仅28.03米,而且两边对穿,彼此可以遥望蓝天,属世所仅见。与埃菲尔铁塔比起来,天门洞更富有情趣,也更刺激,更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埃菲尔铁塔作为已经拥有相当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飞越活动无法增加它的无形资产,而天门洞尚属“养在深闺人未识”且有巨大旅游潜质的独特景点,通过穿越活动可以迅速为它带来巨大的知名度。

为了论证其可行性,叶文智先后邀请国家地质测绘局的专家和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系的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民航机和战斗机均不宜做穿越飞行,只有航空运动型的飞机可以尝试。此结论虽然大大增加了穿越飞行的举办难度,却也启发了叶文智的思维:对啊,何不就请航空特技飞机?在穿越的同时还可以表演别的特技飞行,观赏度岂不大大提高?

要做就做最大的,叶文智决定邀请国际航联(FAI)来张家界天门山举办“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同时进行穿越天门洞表演。再考虑到当时全世界都沉迷在迎接新千年的气氛之中,叶文智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举行主题为“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

有了绝妙的策划方案,还需要去落实每一个细节,特别是跑批文,涉及30多个部门,从市到省,从地方到中央,从政府到部队,从民航到体委,从国内到国外,叶文智和助手们跑了一圈又一圈。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1日,国际航联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总干事Monnat先生亲临张家界荷花飞机场和天门山实地考察,最终同意于1999年12月在荷花机场进行世界特技飞行大师穿越天门洞表演。

这样的重磅新闻自然是所有媒体都感兴趣的,一时间,包括海外各大通讯社的各种媒体都纷纷予以报道,天门山和张家界的名字被高频率地到处传播,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向张家界聚集。特别是到了临近比赛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世飞赛”和天门洞的筹办情况。

与此同时,另类的声音也在响起:一是指责举办者没有考虑山区变化无常的天气,更何况飞机穿越近300米的山洞时洞口的侧风及洞内形成的涡流很可能引起航线的偏离和误差,一旦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劣影响;二是许多人批评这是拿自然资源在冒险,因为一旦飞机撞上山体,将对人类自然风光造成不可修补的损害。应该说,这些批评都有一定道理,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更何况以特技大师们的水平,只要不出现特别恶劣的天气,穿越应该没有很大的风险。此外,策划者通过专家们向公众介绍:即便飞机不慎撞上山体,以山体之巨,也无法构成实质性的损毁。事实上,此时的争议,正是最好的造势,同时可以形成巨大悬念,大大增加事情的刺激性,使人们想不去关心、了解都难了。

大赛如期举行。来自9个国家11个代表队的15名飞行大师准时参赛,其中世界冠军及世界排名前10名的选手就来了6名,可以说是顶尖水平的角逐。经过3天的激烈比赛,很快就到了众人期待已久的压轴戏——穿越天门洞。此时,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进行联合现场直播,同步向世界报道表演实况。据估计,比赛现场有10余万人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更是高达8亿左右。

12月11日14时23分,匈牙利特技飞行大师彼得·贝森耶驾机升空,在绕着天门洞飞了几圈之后,飞机校正方向,突然一头钻进了天门洞,拖着长长的浓烟从山洞的另一边呼啸而出……围观者顿时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的飞机都穿越成功!

“穿越天门”取得了巨大成功,张家界的美丽山水通过电视画面被推向了世界人民的视野。活动结束后,张家界的旅客接待量连续两年保持50%的增长率,景点收入从1999年的12.6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9.7亿元,再上升到2001年的27.6亿元,可谓节节攀升。对此,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航协主席魏纪中及湖南省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家界市委书记刘力伟说:“‘穿越天门’活动,成就了‘世飞赛’无数个第一,第一次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举行,第一次与旅游促销结合,第一次与企业联手,第一次人类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第一次与大型文艺演出及多种航空表演相结合……”

对于这一非常成功的策划案,徐一化评论,就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事件本身来说,它是广告策划;就国内外媒体对“穿越天门”事件的报道来说,它是新闻策划。这既是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的区别,也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因此,他认为:“党报要做好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一起抓”[14]

新闻策划因竞争而生,也因竞争而兴。融合新闻生产背景下的媒介竞争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竞争跨越了不同的媒体平台,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地域范围,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使得新闻媒体在信息资源的竞争上出现了“无差别化”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传播全球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出现和发展,一家媒介要想通过掌控独家新闻或信息资源来战胜对手,其机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媒介的融合发展,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心将逐步转变为媒体采编人员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与新闻专题的策划能力上面,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受众提供恰到好处的解读与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15],才是当今媒体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争取主动权、话语权,争夺受众,获取优势的根本措施。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新闻策划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多种多样的融合新闻策划

在媒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新闻策划被认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媒体由被动变主动、由劣势变优势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要遵循可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还要根据主客观情况和新闻事件的性质,灵活地采用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新闻策划。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新闻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新闻策划的运行时态,可以分为周期性新闻策划和临时性新闻策划;依据新闻策划的运行方式,可以分为独立性新闻策划和联动性新闻策划;根据新闻事件的发生状态,又可以分为突发性新闻策划和预知性新闻策划,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策划的运作。

1.突发性新闻策划

这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火灾、飞机失事、战争爆发等,都属于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内容。这类突发性新闻一般无法提前得知,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媒体迅速投入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当中。这就如同战场上的“遭遇战”,媒体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遭遇重大事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度新闻采编报道力量投入到当前的紧急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媒介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复杂性、影响范围等情况不明,以及受到报道资源动员时间的局限,最初的报道规模通常不会太大,但随着各种媒介、各路记者的陆续到位,新闻事件开始逐步呈现和日益明晰,新闻报道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细节和真相也被逐一挖掘出来。因此,突发性新闻策划活动无法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而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的中后期,体现为对新闻事件原因和后续等内容的深度挖掘。例如,美国的“9·11”事件,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层居民住宅火灾事故,2010年8月16日黑龙江伊春市鞭炮爆炸事故,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2010年到2011年间河南和山西频繁发生的矿难,面对这些突发性重大事件,部分媒体记者虽然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作为媒体根本来不及在第一时间组织策划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方案,只能在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后续报道中发挥新闻策划的效用。

由于事出突然,且影响面广,不论是武装冲突、灾难报道还是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一哄而上。“除了报道真相之外,媒体竞争的核心更多地还在于策划手法的高明、观点表达的鲜明与独特以及深层原因是否触及等。”[16]可以说,新闻报道策划的好坏不仅反映媒体对事件认识的深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以2008年9月爆出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总体印象是都市报表现积极,全方位报道了整个事件,然而观点略少。《南方周末》除了有事实报道,而且有评论员文章《无良公关凸显媒体病变》,直指媒体弊病,指出媒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需要恢复其正常机能,做阳光媒体、干净媒体、专业媒体,重建社会免疫系统。

2.预知性新闻策划

这是指对能够预先知道的即将发生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进行的报道策划。如香港回归、奥运会、航空母舰首航、神舟飞船升空等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等,都属于可以预先知道的新闻报道内容,因而可以提前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在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策划中,最多的是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的策划,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策划相对较少。由于可预知的重大事件“已经有明确的发生时间或者时间段,整个事件的大体安排和走向都是已基本明确的或预知的新闻事件”[17]。因此,对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往往在数月甚至一两年前就开始筹划和运作,提前为报道设计详细的采访报道流程、各种人力资源的整合协调、大型采编设备的购置和试用,以及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等等。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的报道,媒体往往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集训与备战,而对即将展开的赛事更是有详细的时间表和参赛选手信息,甚至媒体对运动员的夺金概率都有着相对明确的预测和把握。这时,新闻报道就不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经过长期运筹帷幄的“有备之战”。所有的采编报道力量严阵以待,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准备就绪,部门间分工协作也已经全部就位,只等事件发生。新闻策划使得新闻媒体对于这些可预知的重大新闻报道有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媒体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可能的发展进程合理地安排和谋划新闻采访报道的流程,使之能更加有效地捕捉新闻现场的信息资源和各种细节,而不再是将重点放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深度报道当中。

新闻策划除了可以按报道对象来划分以外,还可以按照策划的重要性程度和运用的资源规模进行划分。一类是对那些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重特大新闻的报道策划,“新闻单位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共同策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展开大规模的战役报道。另一类是新闻题材的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策划,展开‘局部’战役”[18]。当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新闻策划,或大或小,或宏观或微观,或重现场或重深度,融合新闻生产的介入都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

三、融合新闻策划的新变化和新优势

从媒介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策划其实就是媒体管理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重大新闻报道对媒体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调配,其中包括媒体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财力资源,也包括新闻生产所需的信息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传播科技助推下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上述资源融合,而且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从而为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1.融合新闻策划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成为常态

在日常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往往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新闻策划。融合新闻采编中心的编辑们对新闻素材进行梳理、编辑、筛选、判断和加工,或者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需求,对采访报道人员、报道对象、采访地点和时间等进行资源整合和调配,或者根据记者采访新闻素材协调共享、切割、加工,不同媒体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媒介产品根据市场分析和定位发送和传播给特定的受众,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策划协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兼顾媒介集团旗下的每一家媒体平台的特色和需求,每一家媒体平台又要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做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让丰富的媒介资源全部发挥出最佳的效应,进而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2.融合新闻生产意味着媒介的采编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在传统的媒介生产中,原本单一的媒体(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等)只能生产一种类型的媒介产品(报纸、刊物、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等),媒介融合之后融合新闻生产使得单一的生产方式逐步消失,随之而起的是综合的生产方式的逐步崛起,新的媒介企业具有了全能的立体的生产能力和手段,新闻记者也具有了复合性的多技能的新闻采写编评摄播的本领,新型媒介集团的新闻生产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无限放大,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将以往的新闻策划比作筹划打一场战役的话,那么融合媒体则能够连续不断地策划进行一系列立体的和全覆盖的新闻报道活动,而且乐此不疲、习以为常。与此同时,融合新闻生产可以调用多媒体平台的优势,让不同的媒体平台拥有不同的优势,指向不同的受众,获得不同的传播效益。譬如,网络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印刷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据优势,而电视媒体则在视听结合的呈现效果上超越其他媒体形式。

这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中的新闻策划可以有效地利用不同媒体平台的资源优势,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进行有效结合,以最合理的媒体组合形式,通过最佳的传播方案将新闻信息迅速及时地发布和传播出去。因此,融合媒体不但在新闻策划报道资源的调配上拥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全媒体动员能力,而且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拥有多媒体平台所形成的“和声”,从而可以轻易超越单一媒体平台的单一传播效果,而获得立体的、综合性的传播效果。

3.不同媒体平台生成的内容产品优势得到充分展示

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各媒体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汇集,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新闻策划的丰富性和质量水平。譬如,传统报纸媒体提供最具洞察力的深度分析,电视媒体提供最为直观的视频画面,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通过及时高效的互动机制采集到最为丰富的受众反馈和社会舆论信息,这些信息还可在媒体内部进行深度加工,有的切割成短小精致的媒介产品,有的改编成不同主题的系列产品,更多的被原封不动地存贮在媒介数据库,同媒介全部产品一起供公众浏览、下载和分享,新闻生产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策划和生产思路,进一步制作和生产出更加丰富的信息产品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4.融合新闻受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新闻策划作为一场有指挥、有调度的媒体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要、吸引受众关注。如果融合媒体的传播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要,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特点,是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那么融合新闻媒介就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媒介单向传播走向终结和媒介综合传播逐步兴起,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融合新闻媒介的异军突起,告知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让受众离不开的媒介才算是真正好的新闻媒介。网络和新媒体同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即可以精准地知道受众的地理位置、工作特点、经济地位、心理需求和信息偏好等,因而可以弥补传统媒体收集受众反馈信息迟缓、分析受众需求不准确等缺憾,媒介融合中的大数据统计可以迅速将受众讨论、反馈、需求和社会舆论加以量化,接着新闻策划者可以根据受众数量、质量、接触媒体频次、接触时长和接触稳定性等量化数据,准确地锁定受众目标,指挥媒介实施精确定位、精准传播,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实现预期目的和传播效果。

四、融合新闻策划的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

“新闻策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的高级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而且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即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上。”在新闻策划中,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报道的事实是不变的,事实的报道是可变的;②报道的事实是发展的,事实的报道是可测的;③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的,事实的报道是能动的。[19]融合新闻的策划是一种对客观存在新闻事实所作的采访、写作、编辑、传播上的能动性的预先谋划和设计,它不是凭空肆意的安排,更不可能脱离客观实际去做漫天想象。融合新闻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做细致的分析、精心的谋划和合理的安排。所以,融合新闻策划必须有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新闻策划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认为,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为目标锁定、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目标矫正四个基本步骤。[20]贵州大学林涛认为:“新闻策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确定策划项目、选择媒体与策划机构、确定策划人、拟定策划书、策划实施五个步骤。”[21]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郑京湘从业界的角度出发认为:“重大新闻体裁的策划大体要经历,选题研判与确定,策划内容结构规模与版面包装,收集资料并形成完整的报道计划,记者采访,形成初稿,与编辑沟通,稿件见报,反馈总结,八个步骤。”[22]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传统媒介新闻策划流程的认识,其实融合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同上述流程在基本要素上大同小异,但必须思考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趋势,新闻策划需要通过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发挥更大的作用。

1.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

在现代传播科技建构的地球村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移动媒介等新型媒介组成的信息网络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新闻生产面对的新闻事实和信息生态变得日趋复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一而足,所需处理的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直接提升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复杂程度”[23]。新闻资源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进入传播渠道的门槛也越来越低,纯粹的独家采访和独家新闻已变得十分稀有,新闻同源化、同质化、浅层化现象已经司空见惯。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中复杂多样、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的巨量信息资源也十分突出地呈现在融合新闻报道的视野之中,挥之不去,不招却来。以往按部就班的静态的单一媒介的新闻策划流程和反应滞后又相互分割的新闻采编机制,已经跟不上媒介融合的步伐,难以适应多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新需要。因此,基于新媒介和网络传播科技的融合新闻生产呼唤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使得新闻策划和编辑中心能够对融合新闻生产实施动态的、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从实地新闻采访、占有信息资源,到对信息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甄别新闻的真实性,分析挖掘新闻价值,再到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处理、编辑、发送、反馈和后新闻产品的运营和再生产,等等,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思考,重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具体实际的立体的全面的融合新闻策划机制加以应对。

2.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

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往往是以个体(编辑或记者)意志为主导,采编经验比较丰富的人的意见往往处于主导位置,因为他们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决定了他们有把控重大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手段。但是,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策划往往是一个集体的头脑风暴过程,是一个充分激活和调动编辑部内来自不同媒介的全体人员知识积累和采编智慧的过程。融合新闻策划也不再只服务于某一个媒介平台,而可能同时服务于多个不同的媒介平台,而不同的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甚至对新闻内容生产的思路和风格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描述。在融合新闻生产的后半段,新闻产品往往又与新媒体技术加工、美化和包装紧密结合,比如新闻内容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达,通过何种介质传送,传播给什么样的对象,这些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这些影响和效果又能给媒介带来什么效益,等等,都需要通过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来完成。

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旨在形成科学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结合的新型全媒体编辑体系,以及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结合的新型信息传播体系,媒介集团通过赋予全媒体编辑相应的职权,让编辑部直接在总编辑的指导下,在选题策划、指挥调度、稿件取舍、检验把关、时空搭配、资源整合、关系协调、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起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采编传输流程决策迅速、信息畅通、调度灵活、高效合理。同时,为保证编辑部充满活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还要对编辑部人员实行严格的竞争上岗、流动换岗制度,使得编辑部活水长流、创意不断,不仅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闻策划中心、融合中心和调度中心,而且要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的生产中心和输出中心,以及媒介的人才培养中心和轮训中心。

3.构建从新闻策划到发送全流程全方位的控制、评估机制

在传统媒介的生产过程中,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的控制和评估,往往是记者交稿后才介入的,这种事后介入式往往被讥讽为“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如果被推倒重来,记者还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甩手不干,导致编辑比较被动。因此,必须变事后干预为事前介入,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短程监控为全程监控,变领导管理为集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既包括新闻策划、选题确立、人员调配、资料准备、启动运行,也包括各部门协调、全方位跟踪、多资源整合、受众意见收集、传播效果评估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新闻策划方案的控制与评估。新闻策划建立在预见新闻事件的基础之上,而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可能与预见中的不尽相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又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策划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要能够适应新闻事件的任何变化,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新闻策划陷入困境甚至无法完成。

融合新闻编辑策划管理中心的主要工作通常包括:①组织日常策划会、选题会或采前会;②对策划好的不同选题进行分工,将编辑与记者进行配对,共同完成采访编辑过程;③编辑部对各个选题采访过程进行监控,根据了解的情况,变换采访策略,调整报道思路,改变报道手法;④根据前方情况,调度版面或时间,准备背景材料,制作相关图表,收集链接资源,必要时配发相应的言论;⑤根据新闻事件和内容特点制作成适合在不同媒介发表或发送的文本和产品;⑥对发表和发送的新闻产品进行效果追踪,收集受众反馈意见,实施修复、删除、撤换甚至致歉等补救措施;⑦对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评论率、转发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存贮;⑧整理受众信息偏好、接受习惯等各种情况,用于指导下面的新闻传播;⑨对编辑和记者进行考核评估,并同收入、奖励、晋升等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对新闻报道从策划到发送再到反馈等全流程进行控制和评估,新闻产品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价值才会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和效益自然也才会越来越好。

4.打造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

融合新闻生产要突破现有的限制和流程,就要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运用和所有媒介形态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整合和重构,打造全新的、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首先,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公司之间的平台要联通和整合,要打破以往部门与部门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编辑与经营之间的隔阂与界限,实现跨部门、跨媒介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和利益的合作与协同;其次,对融合新闻生产(采写编评、摄录播管)的全部过程进行融通和整合,新的平台不再是一报一网一台的新闻生产者各行其是,而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打破原有的媒介体制框架和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媒介新闻生产流程进行评估、打散重组;第三,鼓励、支持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部门、个人开通官方的或个人的微博、微信和博客,或者建立网站或网页,同正规的新闻传播平台相呼应,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互动的传播网络。

建立全媒体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还要以动态新闻生产观促进内容产品升级,延伸新闻生产链。编辑部的核心业务要从版面制作转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闻内容创造上来;要在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上下功夫,为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新闻产品,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还需要新闻生产线上各种资源整体联动,从而不仅可以满足新闻滚动播发的需要,而且对同一新闻内容能同时制作出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就建立了滚动新闻部,编辑不断与在现场采访的前线记者连线,将最新消息在网站等多个平台上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滚动发布,然后再作为素材进行新的整理和加工,形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供不同媒介选用。

在新闻策划的实施中,必须有这样互动、控制和评估的过程,新闻策划的指挥中枢要时刻控制着整个实施进程的走向,并不断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及新闻报道的效果展开评估,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新闻传播效果出现的偏差及时寻找对策,实施修正,以保证新闻策划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采访理论

新闻采访是融合新闻生产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生产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活动。人们常说:“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新闻采访在融合新闻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过硬的新闻采访基本功就写不出好的新闻。每个学新闻的人都很清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强壮的体魄、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要“手勤、眼勤、嘴勤、脑勤、腿勤”。

一、“五勤”——新闻采访的基础

新闻采访被称为记者感觉器官的全方位调动,不是简单的问与答,写与录,而是记者大脑及眼、鼻、口、耳、舌全身感觉器官的同时运作。有经验的老记者们常常将成功的采访过程总结为“五勤”,也就是手勤、眼勤、嘴勤、脑勤、腿勤。还有“六勤”“七勤”之说,也就是在“五勤”的基础上加上“耳勤”,或加上“勤学”和“勤练”。

1.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手勤更是记者的基本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便是记者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勤于记录、快速记录,更要懂得如何记录,知道怎样记重点、难点、疑问点、特色点,怎样将趣闻逸事、生活琐事等都记录或摄录下来。今天的记者无论你是用笔记录、用键盘记录,还是用手机记录、用机器摄录,采访记录的过程等于新闻生产的前期素材采集过程,它将直接决定新闻后期生产的费力程度和新闻产品的最终质量。

2.眼勤——炼出“火眼金睛”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们都有“火眼金睛”,一走进新闻现场就能发现新闻线索,找到新闻价值。记者们要有一双具有穿透力的敏锐眼睛,能发现身边的新闻。要懂得用眼睛扫描和过滤,目光掠过之处便能迅速捕捉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他们能掌握看的规律,总是先捕捉动态的再留意静态的,先捕捉宏观的再观察微观的,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他们的眼睛就好比一台不断按动快门的照相机,拍摄着新闻现场的一个个鲜活画面。他们还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记,将看到、记住的画面转化成为客观的文字;他们还要带着思考去看,思考读者和公众所关注、需要的是什么。

3.嘴勤——“多问也是金”

新闻采访是沟通交流的职业,要通过人际间的沟通交流搜集和获取新闻素材。因此,如何通过自己的巧妙提问打开对方的“话匣子”,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都使得记者的嘴不能闲着。会说话的记者懂得如何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懂得如何同采访对象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懂得如何让新闻当事人据实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记者嘴巴不勤是办不到的。只有多开口、勤提问,才能得到新闻生产所必需的新闻素材。

4.脑勤——勤动脑、多思考

脑勤,就是记者的脑子要动得快,要勤动脑、善动脑,懂得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思考拨开新闻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思考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发掘新闻的潜在价值和深刻的报道内涵。因此,好新闻必然是新闻生产者思想的结晶,没有思考的新闻生产是机械的,也是缺乏新意和价值的。

5.腿勤——“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新闻现场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深入第一现场的脚踏实地的采访,没有亲历现场的真切感受,新闻就如同“水中花、镜中月”。那些自己编织、想象出来的新闻现场是经不起推敲和检验的,唯有亲自去听、去看、去核实、去记录,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新闻素材,才能建立独立的思考和认识,进而生产出生动鲜活的好新闻。“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走南闯北、东奔西走是新闻记者们的工作特色,腿勤也就成了好记者的典型特征。

在融合新闻采访和生产中,新闻生产者的“五勤”依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背包记者”“全能记者”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他们操弄着各式各样的先进数码设备,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问这问那,精心记录,勤奋采集,积极思考,目的就是完成高质量的报道任务。

二、虚拟空间——新闻采访的新场域

在传统意义上,新闻采访的“五勤”要求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客观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记者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新闻采访活动之中,必须深入基层、亲临现场、脚踏实地,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嘴巴问、耳朵听、脑子想,因为所有的新闻元素都来源于此,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才能获取。

但是,在网络传播与社会化媒体迅速崛起的当下,不仅新闻事件的发生时空已经与往日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新闻来源、新闻变异、新闻生产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短信等也已成为热点新闻的发源地,于是新闻采访的“五勤”要求也必须与时俱进,相应地改变原先的运作姿态和活动方式。

2011年6月20日,有一个名叫郭美美的20岁姑娘在新浪微博上突然蹿红,晒豪车、晒别墅、晒名包的她自称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个经过新浪微博认证的“红十字会”身份一时间激起了网友的关注,事件的新闻效应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断发酵。不断聚集的网友关注和讨论、对于红十字会的质疑,以及有人透过各种渠道提供报料,短短几天时间郭美美事件就成了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直到当年8月事件仍然未能平息,郭美美母女甚至还在宁夏卫视的《解码财经》栏目中接受财经学者郎咸平的专访。更为严重的是,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仍然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持续,并直接引起了之后红十字会的相关改革措施。此后,有关方面还提出“要重查郭美美事件”。就是这样一个震动了社会各阶层的重大新闻事件,它的来源竟然是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无知和炫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新闻或许根本发掘不了,但是在网络空间中来得却是如此容易。

虚拟空间是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人与人并不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隐藏在网络终端的背后。这使得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交流可以变得更加隐秘、更加随意。更多的人也并不将虚拟空间中的表达等同于现实世界,现实社会中的束缚和压力在这里得到解脱,进而形成了巨大的信息汇集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自然也包括了新闻信息,甚至包括了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信息。

因此,在融合新闻生产时代,新闻生产者的“五勤”事实上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的局限,勤奋的记者不仅应是现实社会中的活跃者,而且应是虚拟空间中的网络达人。这也就是说,互联网对于记者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使用,更是要融入生活和工作中去,要对虚拟空间中的新闻信息有敏锐的嗅觉,深谙网络传播之道,知道哪里是网络新闻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它们会首先传播到哪里,造成怎样的影响。

同时,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信息虽然是丰富的,参与网络信息交流的也是网络终端背后的个人,但虚拟空间中使用虚拟身份发言,往往并不像现实社会中一样,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新闻生产者在网络空间中采访获取信息时更要学会判断、懂得甄别。再好的信息素材,只要是杜撰的,就没有任何价值。

三、公民记者——新闻采访的新力量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勤”是有限度的,新闻生产者不可能无限制地对新闻展开没日没夜的调查和挖掘。作为个体的记者,无论在时间上、精力上,还是在空间上、在新闻生产的视野上,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方位报道和无限制的深度挖掘。个体的限制在客观上造成新闻报道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抑或角度上,都有其局限性,适度的新闻报道成为新闻生产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无论新闻生产者多么勤奋地投入工作,都可能出现新闻采访调查中无法顾及或是疏漏的现象。好的新闻题材往往不可能在一次性报道中完全到位,或是采访不周全、新闻聚焦有偏差,或是受众的兴趣点没有完全找准,新闻的深层次价值尚有挖掘的潜力,这些都成了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局限性。

在融合新闻报道时期,原本新闻产品的接受者——受众成了新闻采访调查的热情参与者和新闻产品的积极生产者,他们从传统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响应者、互动者和传播者。对于那些能够激发他们激情和兴趣的新闻报道,他们主动地投入精力搜集、上传相关新闻信息,他们乐于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有的积极动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介入到新闻调查和采访中来,并将自己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或秘密分享给他人;有的撰写、制作新闻,开始发挥专业新闻生产者所担负的传播职能;还有的在挖掘新闻旧题材和老新闻潜在新闻价值上乐此不疲,同专业新闻工作者较劲。

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记者正试图通过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改变媒体记者和编辑习以为常的新闻视角;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少数媒体垄断者手中的传播权力发起挑战或进行革命;或者试图通过强调个性化表达和个人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显示出对传统新闻学和主流媒介的不屑与嘲讽,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新闻自由;或者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社会中的丑恶和不公进行监督和揭露;同时,在处理和报道突发性事件中,公民记者也以自己的神勇和眼线多、信源广、少遗漏的优点,让主流媒体自叹不如。[24]

受众的广泛参与使得新闻素材在网络空间中交汇融合越聚越多,分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每一个受众都可能成为公民记者。也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热心的公民记者开始不计酬劳、不辞辛苦地参与新闻的生产过程,为新闻报道提供素材,提供意见建议,或直接参与新闻作品的撰写和制作,才使得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延伸,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闻生产空间。面对虚拟空间中的众多可能,无论新闻记者多么勤奋,都不可能预知在无边界的虚拟空间中谁可能成为推进报道的“深喉”。因此,在网络时代,新闻记者不仅要努力调查和采访,还要努力建立自己的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本,让自己成为零散信息汇聚的中心或网点;要懂得如何运用网络时代的媒体工具,将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拓展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让受众在掌握新闻信息的时候能够通过网络即时与媒体取得联系。

第四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报道理论

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描述,它要求新闻从业者以尽可能准确的语言、简洁精练的表述方式,公正、客观地将事实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受众。新闻报道是一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艺术。新闻是为读者、观众服务的,必须适应他们的接受特点和具体需求。受众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生动鲜活的报道,期待的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想被唤起和新闻当事人一样的内心共鸣。

因此,新闻报道其实又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它既要客观报道,又不能拒受众于千里之外;既要生动活泼,又不能偏离对新闻事实的追求;既要适应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又不能完全不顾传播主体的权利和需求。正如没有人会以文学巨著的标准去要求新闻报道,也没有人希望它成为教科书,不会有人期望哪一天电视新闻会有电影特技一样的拍摄效果,但也不希望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和技巧一成不变。

在传统新闻媒体时期,信息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媒体掌握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受众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因此,传统新闻媒体所担负的就是信息采集者和告知者的职责。网络与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信息传播的格局,受众的信息获取不仅不再是难事,而且必须面对信息爆炸的威胁和海量信息的推送。在信息社会里,新闻报道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在于能给受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

一、人情味报道与故事化表达

融合新闻生产的背景是新闻资源不再稀缺,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通过不同的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吸引受众成了新闻媒体竞争的焦点,而人情味报道和故事化表达则成了新闻报道屡试不爽的成功秘籍。

所谓人情味报道,是指“那些侧重于表现新闻中人性相关的内容,同普通人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连,人文意蕴较为浓厚”[25]的新闻报道形式。西方新闻学者将人情味作为新闻价值的一种要素,认为人情味是新闻报道的基石,因为人情味可以与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情感相关联,如喜悦、愤怒、嫉妒、伤痛、悲哀、愤恨、风趣、幽默等。因此,人情味报道往往更容易吸引受众,调动他们的情感神经,通过新闻媒体文字、画面、声音的渲染去触动受众的情感,让受众全身心地投入新闻报道的体验当中。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成为人情味报道的范畴,类似政治决策类、财经行情类的报道都很难向人情味报道方向靠拢,而社会类新闻则与人情味相关的元素较多。因此,媒体的主要空间开始向社会类、情感类新闻转向,传统印刷媒体中社会新闻占了大头,电视媒体中方言类社会新闻栏目热播,网络新媒体的首页空间也主要是社会新闻。

除了人情味报道,另一变化就是新闻报道中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但故事化的表达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因为新闻的最早期形式很有可能就是故事,那些流传至今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在当时可能和新闻其实不分彼此,事实上不论哪个时期人们都有爱听故事的传统,故事或曲折离奇、或亲切感人、或形象生动,它们显然比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更能激发起受众的好奇心,吸引读者阅读。哥伦比亚大学James W.Carey教授认为:“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述艺术。”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不仅赞赏这一定义,更提出“新闻学就是一门关于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那么讲述什么呢?李希光认为,“就是要写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写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写他们是怎样的人,写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是怎样谈吐的。这就要求‘描写!描写!再描写!’”,主张要用找故事的艺术培养“建筑大师”。[26]因此,“故事是新闻作品的‘核’,用故事讲述新闻是新闻回归事实的新思路,也是新闻采写的最高技艺”[27]

事实上,随着新闻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故事化表达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详细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认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28]。美国媒体核查联盟(AAM)于2013年3月发布报告称,虽然《华尔街日报》纸质版发行量同其他报纸一样下滑,但数字版却在持续增长,两者相加,《华尔街日报》依然是美国销量第一的日报。这与其高超的讲故事技巧不无关系。

国内报纸《南方周末》的报道风格之所以为国内读者所喜闻乐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拥有一批会讲故事的记者。而电视媒体上也有一批故事类的新闻节目,如《文涛拍案》《王刚讲故事》都是凭着在电视上讲故事取得成功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媒介市场化的浪潮席卷国内,追求新闻报道可读性和吸引力成为国内媒体的目标,到了21世纪,网络和新媒体的加入更是在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阅读享受,激烈的媒体竞争也将人情味报道和故事化叙述的新闻报道方式推向了高潮。

二、平民文化与草根语言

在传统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心,在整个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主动地位,受众虽然可以选择媒介,但终究要遵从某一媒体的报道风格与特点,只能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但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则不断地放低身段以取悦受众,因为今日受众不仅可选择的媒介日益增多,而且自己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并且在网络空间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平民文化、草根语言,而媒介反而变成了这种文化的追随者和附和者。

新式的平民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也可以将其称为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更注重沉思,而通俗文化则倾向于外在刺激;高雅文化注重的是再现形式,而通俗文化关注的是被再现的事物。”[29]但是,在新闻生产实践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区别更多地反映在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上,民众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平民文化的主要根基。譬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平民文化更需要一种简单、轻松的愉悦;对于生活中的压力,平民文化更需要短促而直接的释放。

当然,贴近平民文化并不意味着新闻生产就可能会有“媚俗化”“低俗化”的趋势。事实上,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民文化尤其是网络空间中的平民文化也逐步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形势、政治经济的动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平民文化十分关注民生,着眼生活,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民众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民生问题,诉说属于自己的新闻。聪明的新闻生产者则不断调整自己的采访重心和生产方向,以适应平民文化的前进步伐。

平民文化的传播特征、叙事风格和内容特点,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草根语言。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们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传播速度日益快捷,也促成了网络草根语言的快速成长。从开始时“博客”“斑竹”“网虫”等网络中约定俗成的专有词汇,再到如“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等调侃社会现象所形成的幽默词汇,网络词汇的适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网络草根语言也开始渐渐走出网络空间,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之中,也进入了新闻生产的语言系统之中。

当然,对于这种草根语言现象和趋势,学界和业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评价。有人认为,网络草根语言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破坏了语言应有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但是,也有人认为,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并不对立,使用好网络语言恰恰能够对新闻报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丰富新闻语言,使新闻报道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贴近受众。当然,这两种观点各有其道理。应该说语言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语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得到标准化的注解,新闻报道的语言也必将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三、网民观点与舆论报道

融合新闻生产的另一点变化就是对于网络民意和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在传统新闻报道时期,民意和舆论的生成和反馈速度远不及融合媒体时期,因此,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传统新闻生产中一般很少涉及民众的观点和意见。如今,各种微博、论坛、博客及新闻的互动频道都成了民意汇聚的场所。对于媒体而言,将网络民意和社会舆论作为新闻生产的信息素材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在道理上顺理成章,在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更是可以直接提升媒体声望和新闻传播效果的捷径。

首先,融合新闻报道及时反映最新的舆情动态能使新闻更具时效性,而快速报道网络民意和观点也使得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的情感特点,更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的叠加效应。

其次,融合新闻报道中对于各种网民观点和舆情动向的及时呈现,也使得新闻生产者在问题处理中掌握了话语权,获得了主动性。他们可以对社会中不同的舆论观点进行平衡处理,这也有助于在新闻报道中形成对新闻事件多角度、多层次的观点组合,在客观表现社会舆论的同时,可以通过观点的公开交锋形成有效的舆论引导作用。

第三,媒体通过融合报道社会各界观点、分析和引导舆论,也更容易形成媒体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树立公正、客观、平衡的媒体形象,增强媒体的公信力,使媒介自身就能够产生对受众的吸引力。

第五节 融合新闻生产的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与融合新闻生产密切相关的又一个朴素理论。传播理论告诉融合新闻生产者要十分重视受众需求和传播效果,要思考如何让新闻更好地传向受众并为受众所喜爱。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和新媒体显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钢教授就认为,网络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七大优势:

第一,传播信息的速度十分迅捷;

第二,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第三,与读者的联系更密切;

第四,同时传送文字、图像和声音,从而造成一种动态的立体传播的效果以吸引读者;

第五,不限时不限量地贮存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进行检索;

第六,能够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和掌握;

第七,低成本的运行。[30]

彭兰教授也同样认为:“数字传播技术大大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技术的种种障碍,克服了传统信息传播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的传播特点,如:技术门槛低、制作低成本、复制传播便捷、存储循环利用方便、信息传播双向性、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渠道交叉融合。”[31]

近年来,融合新闻传播的发展动力来源于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既包括了移动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包括了传统应用软件与新闻传播的结合,还包括了社交媒体拓展出的新闻传播的新空间。

一、移动媒体的个性传播

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无疑已经成为当下新媒体传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将新闻放进口袋里”,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从一种时尚迅速发展为一种普及性的新闻接受习惯。

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发展速度极为惊人。2011年是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转折性的一年,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两种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货量首次超过了网络终端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在2012年又有大幅度增长,而且预计在未来的两年中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据美国一份调查显示,在2011年29%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拥有一部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到2012年底,近1亿美国人拥有这类设备。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信息接收的习惯。

“如果说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人们还在公交车上通过报纸阅读美国世贸大楼事件中惊悚的图片和抓人眼球的标题的话,那么十年后的今天,纸作为主要信息媒介的时代正在电子化时代的铁蹄下与我们渐行渐远,那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集成单位的App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信息沟通的主流工具。”[32]这里所说的App也就是运行于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第三方应用,而新闻类的App正是第三方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以美国为例,在苹果iPad开始热卖的同时,传统的内容生产型媒介就可以与其展开对接,《华盛顿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及BBC等分别开发出相应的App应用,从而将融合新闻生产的数字内容产品与移动智能终端接驳起来,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而另一类则是Flipboard式的全新媒体,作为一款被誉为iPad平台最佳移动阅读应用的软件,它首创了九宫格式阅读方块,将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分列在界面之上,同时将同一类型的网站信息整合在一个门类下以方便受众阅读。

Flipboard的成功使得国内效仿者纷纷跟进,ZAKER、腾讯爱看、网易阅读、鲜果联播都以几乎相同的形式发展移动阅读的业务。“所谓RSS,即简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内容定义格式,任何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格式来发布信息,而在用户端,RSS阅读器软件的作用就是按照用户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聚合到该软件的界面中,为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33]

因此,在移动智能终端中的新闻传播变成了极为个性化和私人化的传播过程,新闻接受的界面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和组合,新闻信息也是由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后形成新闻聚合,在有限的移动屏幕范围之内,那些受众所不需要的新闻界面、新闻信息被有效地排除在外。受众不需要再像十多年前一样,在报纸的版面中耗费时间筛选出自己所关心的内容。定制化的新闻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且更具影响力。与此同时,新闻类App所提供的即时交互设计,给予了新闻受众自我表达的空间,受众阅读新闻的同时可以分享新闻、评论新闻,同时可与共同关注这则新闻的其他受众展开讨论,从而使得新闻传播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二、应用媒体的强制传播

与移动智能终端中新闻传播的个性化、私人化不同,网络应用程序所经常使用的弹出式新闻传播则是一种强制传播,受众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突如其来的“骚扰”。

对此,陆地和高菲在《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中认为,这是一种强制传播,即“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得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34]。他们认为,强制传播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新媒体的强制手段对于受众而言避无可避、躲无可躲,他们处于无可选择的境地或视听器官的天然感应性造成对信息的被迫接受,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被强行占有或掠夺。

网络新媒体中强制传播现象颇为复杂多样,其中最为风行的就是弹出式的广告窗口。出于增收盈利的目的,各类门户网站、应用软件不经意间弹出的广告窗口,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反感和厌恶。

另一种形式则是弹出式新闻。“弹出式新闻的技术原理与弹出式广告基本相同,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呈现的内容。弹出新闻的对话框是多种讯息的集合与集纳体,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35]对于新闻信息的强制性传播,陆地和高菲两位学者将其称为“有益的强制性传播”,因为“这些重大的新闻资讯、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对于受众而言起到一种趋利避害的功能,或者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在他们的相关调查中多数受众对于收到的强制性新闻资源内容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是一个补充消息来源,了解新鲜事物的有效渠道”[36]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闻信息的强制传播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些市场占有率极高的网络应用服务提供商,例如,即时通讯软件(QQ、网易POPO、新浪UC等)、网络下载软件(迅雷)、网络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音乐播放软件(酷狗)、视频软件等。在这些应用软件中,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领域的霸主,其2012年11月统计的月活跃账户数为7.89亿,季度最高同时在线账户为1.67亿,其网民的覆盖率高达80%以上。“迅雷作为一款网络下载软件,其2011年日均覆盖人数高达5518万人,日均网民到达率高达22.1%。”[37]奇虎360公司在201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宣称其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4.11亿,其中360杀毒和360浏览器用户都已双双突破2亿。

由此可见,这些应用型软件在提供新闻信息时所具有的优势极为明显。没有哪家传统媒体可以达到这样的受众覆盖率、信息到达率,以及新闻信息传播的高效和即时性。另一方面,作为一款应用软件,其提供非营利新闻信息的动机极为明确,那就是在以新闻吸引受众注意力资源的同时,将受众资源销售给广告主。这些弹出窗口中常常是一半新闻一半广告,采取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将广告信息植入其中,既不使受众厌烦又能实现其商业目的。虽然,这其中部分应用软件的表演方式极为“拙劣”,但仅就重特大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言,强制传播无疑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社交媒体的交互传播

如果说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最底层是以产品为中心,中间是以平台为中心,那么最高层则是以社区为中心。互联网之父Tim Bermers-Lee认为:Web 1.0是基于信息的网络,Web 2.0是基于人的网络,Web 3.0则将是基于开放的结构化数据的网络,倾向于让计算机自主阅读和理解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一个集中化的平台,一个开放的内容仓库,用户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发布的信息。社交网络的应用越普遍,Web就会变得越支离破碎,我们就越无法享受到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信息空间。[38]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社交媒体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领地和地位,而且正在重新诠释大众传播的理念。

社交媒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社区、搜索、微博、博客、微信、即时通信等,它们都是以社交功能为主的交流沟通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快捷地发布、分享、搜索、评论新闻信息,甚至有媒体人士将这类社交媒体称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彭兰教授认为:“微博的微小降低了个体参与新闻传播的门槛,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频率;与手机等移动平台的对接则使得信息传播的空间方面限制减小,时效性进一步提升;转发的便捷使得新闻可以轻易地实现‘病毒式传播’;而开放性则更容易持续刺激人们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更多的人参与新闻传播。”[39]《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也曾指出:“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脱离原来依赖的品牌新闻机构,转而通过搜索、电子邮件、博客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40]

同时,美国PEJ(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的研究发现:“美国网络新闻消费者对新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相当多的美国普通公民看来,获得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行为,新闻消费是一种社交参与和受社交驱动的活动,尤其是网络的新闻消费。网络新闻消费者跟踪新闻的动因非常相似:72%的人认为,他们喜欢与他人谈论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69%的人认为,这一行为是他们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体现;50%的人则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自己已知的新闻告知熟悉的人。”[41]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美国网络新闻消费者已经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来看待。对于中国社交媒体的新闻功能,浙江大学崔波分析道:“中美两国的社交媒体虽然有所不同,然而前者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后者,原因在于中国社交媒体对于政治性的新闻事件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以及中国人的关系形态是在先赋性关系影响下,再通过交往获得的。”[42]因此,中国的社交媒体更是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真相追逐、意见表达、观点交锋的新闻媒介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中的新闻传播方式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新闻传播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传播的主体是传统媒体的运营者们,他们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中心和制高点,进行着单边控制的传播过程,受众是整个传播过程中相对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种新闻传播更像是辐射式的传播,各个媒体形成自己的辐射范围,尽管辐射范围或大或小,但共同的特点是越远离中心所受到辐射的影响越小。而社交媒体是建立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网络基础之上的,通过人际网络再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每个用户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们与多个节点形成连线,而这些所有的节点与连线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庞大网络机制。

社交媒体中的新闻传播模式有人称为“病毒式传播”,即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看似低效的“一对一”传播方式,其实在高效快速的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当整个网络中的节点都投入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时,新闻信息可以快速遍及整个网络世界,且没有中心,难觅源点。在社交媒体中,新闻信息不仅仅是被推送给受众,而是在网民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分享信息、感受关系。在这种“病毒式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信息往往免不了会发生变异和扭曲,每个个体都会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评论、分析、质疑、追问,这常常使得新闻失去其本来的面目。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投身社交媒体的建设与运营,在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空间中新闻信息的可靠性。

【注释】

[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2]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当代传播》2002年第5—6期。

[3]叶育登:《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质疑〈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4]刘建明:《拒绝新闻价值颠覆的自我颠覆——答叶育登〈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一文》,《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5]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当代传播》2002年第5—6期。

[6][英]斯图尔特·艾伦:《新闻业:批判的议题》,纪莉、石义彬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页。

[7]Bob Franklin.Packaging Politics: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Britain’s Media Democracy,Bloomsbury Academic,second edition,January 30,2004,p.111.

[8][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3页。

[9]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10]黄丹:《由传统走向现代——解析新闻价值观的转向与演进》,《新闻知识》2006年第7期。

[11]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203页。

[12]邵培仁:《走向整体的传播学》,《中国传媒报告》2013年第1期。

[13]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14]徐一化:《党报:新闻策划广告策划一起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年7月25日。

[15]顾崴:《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科技传播》2012年第23期。

[16]王莉:《新时期新闻策划的选题特色》,《青年记者》2009年第14期。

[17]马飞:《浅谈网路新闻专题策划的三个问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8]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19]徐一化:《党报:新闻策划广告策划一起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年7月25日。

[20]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21]林涛:《新闻策划的流程与实施》,《魅力中国》2009年第13期。

[22]郑京湘:《从流程上探讨新闻策划的运行机制》,《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12期。

[23]顾崴:《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科技传播》2012年第23期。

[24]邵培仁、章东轶:《颠覆还是重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当代传播》2005年第1期。

[25]曾建雄、毛家武:《略论美国新闻特稿的人情味特色》,《新闻大学》2004年第4期。

[26]李希光:《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述艺术》,人民网·媒体报道,2003年3月18日。

[27]蔡之国:《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新闻传播》2006年第4期。

[28][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2页。

[29]董福君:《“平民化”下的“平民”意识》,《大家》2012年第18期。

[30]高钢:《新闻报道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75页。

[31]彭兰:《数字媒体传播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32]夏文韬:《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终端变革》,《网络传播》2013年第3期。

[33]张月天、徐忠珊:《目前互联网领域信息推送技术的评述》,《晋图学刊》2009年第3期。

[34]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35]王心:《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弹出式新闻的调查分析》,《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6]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37]艾瑞咨询:《2011年4月中国下载工具软件行业排名数据》,http://www.199it.com/archives/11733.html。

[38]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策略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39]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新闻学论集》第24期,2010年第6期。

[40]PEJ.The State of News Media2009.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http://stateofthemedia.org/2009/overview/major-trends/.

[41]PEJ.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ory News Consumer.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http://www.pewinternet.org/Reports/2010/online-New.aspx?r=1.

[42]崔波:《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方式?——美国的混合式新闻传播微议》,《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