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理和假设

原理和假设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理和假设沉默与面子面子是指个人具有的社会赞赏与自我价值感,并希望他人对他或她都具有这种印象;它是一种脆弱的身份资源,因为它在任何特定社会环境下都有可能得到增强或受到威胁,例如冲突管理。然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成员来说,避免冲突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和相关人际关系网络的利益。根据概念和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假设。

原理和假设

沉默与面子

面子是指个人具有的社会赞赏与自我价值感,并希望他人对他或她都具有这种印象;它是一种脆弱的身份资源,因为它在任何特定社会环境下都有可能得到增强或受到威胁,例如冲突管理(Ting-Toomey&Kurogi,1998)。Ting-Toomey&Kurogi(1998)认为,由于受到面子影响,冲突双方都不得不考虑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荣誉或打击他人的目标。辩论失败、谎言被戳破、或违背承诺都会使人丢面子(Cupach&Canary,1997)。在冲突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直接批评、给人难堪、出言嘲讽、或责备他或她闯祸这些行为威胁对方面子(Cupach&Canary,1997)。当面子威胁的强度和严重性升级时,亲密的伙伴会变得互相戒备和封闭,并可能共同停止伤害或退出冲突局面(Ting-Toomey&Oetzel,2001)。在冲突中保持沉默便可避免威胁到对方面子。

Cloven&Roloff(1994)对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研究表明个人可以通过默默退出冲突保护自己的自我形象。然而对于集体主义文化成员来说,避免冲突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和相关人际关系网络的利益(Ting-Toomey,1988)。例如,Chen、Ryan&Chen(2000)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人明显比美国人更多地采用间接回避的处理问题方式。Chen(2002)讨论中国式的冲突管理时说道,“当中国人受到挑战时,他们会保持沉默,不反驳也不讨论,即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希望互相留个面子并保持双方关系的和谐”(p.8)。Cole(1989)发现,当日本人感觉不能维持团体内部的和谐时便会感觉已经丢了面子,例如他们使朋友与同事蒙羞或受辱时。相反,北美人在自己失败时感觉丢了面子,例如当他们在辩论中失败的时候。

集体主义者倾向于使用其他方式间接保护面子的策略,比如回避冲突,帮助保持关系的和谐,而个人主义倾向于使用直接的策略挽回面子,如融入然后领导(Oetzel,1998;Ting-Toomey等,1991)。Oetzel和助手(2003)还发现,独立型自我构象与自我面子和主导型面子工作正相关。依赖型自我构象与他人面子和共同面子及回避型面子工作正相关。根据概念和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个人的依赖型自我构象得分与其在婚姻冲突中运用沉默保护对方自我形象的可能性正相关。

假设2:个人的独立型自我构象得分与其在婚姻冲突中运用沉默保护自己自我形象的可能性正相关。

沉默与和谐

受2500年前孔子提出的和谐观念影响,东方文化(如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珍视避免冲突,保持平稳人际关系(Leung等,2002)。和谐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维持和谐关系是人类传播沟通的终极目标,因此冲突被视作一种交际中出现的问题(Chen,2002)。因此,“能否达到人际关系和谐境界成为一个人能否胜任中国式交际过程的核心衡量尺度”(Chen,2002)。

同样,韩国文化中也普遍重视和谐。例如Cho和Park(1998)发现团体和谐是韩国公司中最重要的管理价值标准。韩语中“kibun”意思是良好的个人情绪与令人普遍满意的事物状态;而保持和谐就是要求不伤害到他人的“kibun”,尤其是有人际关系的人们的“kibun”(Ohbuchi,1998)。Ohbuchi(1998)认为一些流行的日本短语表达了对公开性冲突的负面情绪:例如“koto wo aradateru”表示增强社会冲突和“koto wo kamaeru”表示引起公开的冲突。这些流行短语暗示着日本人珍视社会和谐与社会秩序(Ohbuchi,1998)。

追求家庭和谐是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更为明显的目标,在东方文化中依赖型自我构念占主导地位,而在西方个人主义者中独立型自我构念占主导地位。强调间接交流方式文化背景下的个人更加沉默,并在冲突情况下为了维持关系和谐往往不会对他人说“不”(Gudykunst&Ting-Toomey,1988;Huang,2002)。Saunders(1985)的一项研究中表明,在家庭关系疏远被认为是一个大悲剧的社会,沉默尤为重要。在依赖型自我构象主导的家庭导向的集体主义文化中,沉默策略更加重要。由此得出以下假设:

假设3:个人依赖型自我构象得分与婚姻冲突中运用沉默促进和谐的可能性正相关。

沉默和控制

有时候,沉默可以被视为是某人的权力或对他人控制的象征(Jaworski,1993)。如Tannen(1985)所言,沉默本身并不一定象征着没有权利,就像健谈本身并不一定标志着统治。例如,Sattel(1983)的分析报告说,男性通过沉默对女性和同伴行使权力。“男性学习通过沉默和不显露情绪的方式来巩固权力,努力显示轻松,以避免显露在潜力和权力方面的局限,即便在男性之间,也可以通过只显露策略性的方面来控制局面”(Sattel,1983,p.122)。沉默的使用,不显露情绪,与男人的支配地位有紧密的联系;沉默在男—女和男—男之间关系中都是一种取得控制地位的方式(Sattel,1983)。Defrancisco(1991)对夫妻每天交流的研究确认了Sattel(1983)的假定,即男人在婚姻关系中喜欢让女人保持沉默。明显的沉默可能是在私密关系冲突中控制另一方的一种策略。

由于在美国和亚洲,女人被教养成了更具依赖性的人而男人被教养成了更加独立的人,因此男人比女人更想控制别人。Cross和Madson(1997)总结说,在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交行为中的许多性别差异是由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自我构象;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美国的男人建立和维持着一种独立型自我构象,而女人建立和维持着一种依赖型自我构象。

独立型自我构象值高的个体更喜欢用支配型策略来处理冲突,而依赖型自我构象值高的人更喜欢使用被动的策略处理冲突(Rahim,1983)。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个人的独立型自我构象得分与其在婚姻冲突中运用沉默作为控制手段的可能性正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