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录音专稿结构上的创新发展

录音专稿结构上的创新发展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录音专稿结构上的创新发展在第四章中,我们曾讨论了录音专稿的九种结构方式,这些结构方式大部分都是比较传统的。但如果综观近几年来广播录音专稿的发展,大家或许会发现,录音专稿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高层交往中,编队领导利用各种场合赞扬我国和被访国人民的传统友好关系,宣传中国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稳定。

第二节 录音专稿结构上的创新发展

在第四章中,我们曾讨论了录音专稿的九种结构方式,这些结构方式大部分都是比较传统的。但如果综观近几年来广播录音专稿的发展,大家或许会发现,录音专稿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在录音专稿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多种报道的表现手段,其表现手法或者说结构方法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广播特点。

一、录音专稿与录音专访在结构上的有机结合

录音专稿与录音专访从形式上来讲,它们原本边缘清晰,两者并不相似,但近年来,这种清晰的边缘被打破,很多写作者有意识地进行了两者的融合。请看《强大了的中国是你的朋友》(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青岛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9月24日):

男播:昨天,公元2002年9月23号,青岛军港欢声如潮。

【音响】(敲锣打鼓声)立正!(军乐奏响——士兵欢呼声)首长好!

男播:人们纵情欢呼着,中华民族航海史上的千古壮举——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圆满成功!132天前,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这里解缆,横跨三大洋,远涉五大洲,在蓝色的星球上画出了乘载中国人千年梦想的同心圆。这是一段令506名海军官兵激情燃烧的日子!这是一条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航线!让我们跟随“青岛”舰舰长李玉杰的回忆,一起重温惊涛骇浪中的艰难历程,一起分享实现梦想时的自豪与快乐!

(专访形式)

记者:李舰长,作为“青岛”舰的舰长,您是完成这次环球航行的重要一员,那么首先想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航行的整个航程。

李舰长:我们这次是5月15日由青岛起航,经过台湾海峡,到达了我们到访的第一站新加坡。在印度洋上,穿越了马尔代夫群岛,经过苏伊士运河,到达了埃及,然后我们到达第三站土耳其。从土耳其我们进入黑海,访问了乌克兰。从乌克兰我们到达第五站希腊。离开希腊以后,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到达了葡萄牙的里斯本港。7月14日我们离开葡萄牙,经过9天的航行,到达了巴西的福塔莱萨港。然后通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到达厄瓜多尔的瓜尔基尔港,然后到达秘鲁的卡亚俄港。最后一站是法属的帕比提港,访问完毕以后,我们直接返回祖国,回到青岛港。

记者:嗯。一共是十国十港。那李舰长是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说完了你们的这次航行,可是,通过您的介绍呢,我可以想象到这132天的航行绝不是风平浪静的。我刚才数了一下,一共有6次要穿越赤道,越过了15个海峡水道,经历过印度洋的季风,大西洋的飓风,还有太平洋的台风,那咱们的海军官兵又是如何去面对的呢?

李舰长: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我们确实面临了很多困难,特别是海况的影响,也就是高温、高压、高湿和高海情。我们这次航行的航线大多都集中在赤道附近,温度高的时候,就在甲板上打一个鸡蛋,很快就被烤熟了。

记者:那温度最高的时候能有多少?

李舰长:我们曾经测过,(华氏)104—105度。高温高到什么程度呢?早晨一起来,甲板上都一层白花花的盐,用扫把一扫吧,就一小堆儿,盐对装备的影响大家可想而知。还有一个方面呢,就是高海情,就是所谓大风浪。在整个我们100天的海上航行中,4—6米的浪高也是经常遇到的。有时候大浪来了,直接打到了我们的驾驶室,甚至溅到了我们的桅杆上。第一次随我们舰出访的人,好多人都是几天不吃饭。

记者:吃不下去?

李舰长:对,吃不下去,吃了吐,这样他就不愿意吃饭。有的甚至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专稿形式)

男播:环球航行是一次考验,用全天候的气象,多变的海象,考验了中国海军的能力和意志。环球航行也是一次实践,用全新的形象,大国的气势,实现军事外交的意义和内涵。整个航程,出访官兵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们的诺言——展民族形象,扬国威军威,促和平友谊,创环球壮举!

(音乐——压混)

众所周知,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航海史是其中光辉的一页。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八百巨舰名震天下。但是,在公认的记载中,世界千年环球航海史上,却没有中国人的名字。西风劲吹的1911年,又一次机遇摆在中国人面前,“海旗号”巡洋舰横穿三大洋、四大洲,但终因舰船补给等原因,而与环球航行失之交臂。

(前面舒缓的音乐突然中断,后面激昂的音乐瞬间扬起——压混)

在21世纪之初,中国人民海军不仅完成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创造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行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多项纪录,而且,全程保持崭新的舰容舰貌,良好的装备性能和随时能战的技战术状态,在各国军队、各国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国海军和今日中国的良好形象!

(专访形式)

记者:航行就像是一个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李舰长,这个架桥的担子一定是不轻的吧?

李舰长:确实,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官兵努力地去让我们到访过的地方的朋友们了解我们中国。在秘鲁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令我们震惊的一件事:他们有一个海报,海报的封面就印了一个穿着长马褂,梳着长辫子的中国人,这就是我们清朝时期的一个中国人的形象。大家看了以后,也感到很震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我们的国家太不了解。

记者:他们可能也很想宣传中国,但是不知道怎么宣传,因为他们印象中的中国人就是那个样子。

李舰长:是的。这种情况,我们编队都采取了很多办法。一个是,我们利用一切可以交往的时机,向他们介绍我们中国。我们通过一些宣传版画,在他们参观我们军舰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地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的变化。另外,像青岛送了我们很多宣传画册,当我们送给他们外国人的时候,他们都感到很惊讶。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所有的官兵有这样一种意识:认为他们有这个责任去宣传我们的国家。这也是我们这次出访的很重要的任务之一。

(音乐——压混)

(专稿形式)

男播:远航中,舰艇编队所到国家,政府、军方均给予高规格接待,秘鲁国防部长德默拉、新加坡第二国防部长张志贤、三军总长林全保、希腊国防总参谋长及各国海军主要将领都到舰欢迎、参观。在高层交往中,编队领导利用各种场合赞扬我国和被访国人民的传统友好关系,宣传中国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稳定。官兵们更是以严整的军容,严明的纪律,文明的举止和周到的接待,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在新加坡樟宜(音)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在兴冲冲的参观中一不留神崴掉了鞋跟,副反潜长李爱华赶紧拿来钳子,5分钟修好了鞋,老人感激地说:中国水兵真好!中国人真好!在巴西福塔莱萨港,等候参观中国军舰的当地市民排起了千米长的队伍。当看到一名残疾人在队伍中后,几位战士将他抱上舰艇参观。分别时,这位残疾朋友说:这是我一生受到的最高礼遇。而秘鲁国防部长在参观过“青岛”舰后,更是伸出大拇指热情地说:

【音响】(原声……压混出翻译声)我觉得中国的军官,他们很称职,他们很职业,他们对完成自己海军的使命非常地称职!

(专访形式)

记者:应该说呢,在这次环球航行的途中,无论是海军的同行,还是当地的百姓,对你们都是有着很高的评价。可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开始都会这么看,比如说,乌克兰的海军总司令叶尔烈上将。

李舰长:我们到乌克兰访问期间,叶尔烈将军应该说是非常重视的,派了他海军的副司令到码头迎接。但是,在后续的交往中,我们开始看到,他对我们还是有一种咱们平常所讲的瞧不起的一种意识在里边。首先,他来请我们参观他们的指挥舰,展现一下他们的装备,展现一下他们官兵的素养,上舰以后我们感到不可理解,因为甲板上的油漆都没有了。参观完他们以后,到了我们的军舰。这条军舰是我们国家新一代舰艇的一个代表,所有的武器装备代表了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个工业水平,一个军事水平,比如说导弹系统、对空防御系统、电子战系统、声纳系统,综合作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那么一对比,叶尔烈将军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就讲了一段话:你们应该为有这样优秀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下略)

分析这篇专稿不难发现,它的主要结构方式是:一段播报式报道,一段记者的专访;一段播报式报道,一段专访。两种报道形式有规律地重复,构成一种循环。这种结构方法,过去在专稿中并不多见。它不仅新颖,而且具有以下优点:能形成一种结构上的循环,使故事流动起来。如图10-3:

img45

图10-3

这种采用AB一组、AB一组交替方式所构成的录音专稿,我们可以称其为“交替式”。

在录音专稿中引入专访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请看录音专稿《杨利伟,21小时的太空之旅》(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11月7日播出):

记者:听众朋友,我是记者谭淑惠,2003年10月15号,航天英雄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乘坐着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21个多小时的太空之旅中,有哪些特殊的经历?战胜了怎样的挑战?在太空飞行时的心情如何?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10月底,经过系统医学检查的杨利伟第一次面对媒体接受采访,我有幸第一个近距离地采访了他。在这次节目中,就请听飞天英雄杨利伟讲述他鲜为人知的太空之旅。

【音响】(飞船发射前读秒声)十、九、八、七、六、五、四……(压混)

杨利伟:读秒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冷静,感觉非常稳定,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作为我来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对我个人来说,奋斗了这么多年,在你身上去实现这个梦想,也是很光荣的。这份光荣就代表着大家的努力。那么从十、九、八、七数这个数,我很自然地去给大家敬礼,这完全是程序以外的东西。当时我听到地面传过来的掌声,非常受鼓舞,当时确实很振奋,也很感谢专家、教练和全国人民多年来对我的培养,让我去执行这个任务。那么我去给大家敬礼,也对大家有个表示,让大家放心,我去执行这个任务,自信地给大家敬礼!

【音响】起飞!(火箭起飞的轰鸣声……压混)

杨利伟:火箭腾空之后,有很大的负荷,好多感觉是地面训练无法模拟的。入轨之后,忽然间失重,整个身体飘起来,看到好多束缚带都飘起来了,都立起来了。仓里一些小的灰尘也都飘起来了。景象还是比较壮观的。……你不管是横着躺,还是竖着躺,都没问题,像这种错觉更多的是需要你的意志力去对抗,就是你强迫你自己不让他倒着,那么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这个错觉消失了,这个是我感觉非常耗精力、耗精神的一件事,做起来很困难。那么恢复正常之后,做了很多工作。

【音响】(入轨、测控音响)长江二号跟踪正常,遥控信号正常……(压混)

杨利伟:大家看到我每一次过站的时候,很老实地在那看程序,在给大家报。……整个有200多项操作,一些例行的工作都做了,回来也跟训练部门报,跟主管部门报,我的反馈信息也告诉我了,我没有一次误操作。所有的操作都是按照时间节点做的,没有误差时间。

【音响】杨利伟在太空中向世界问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压混)

杨利伟:刚入轨的时候,我写了一段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当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是我摘了手套可以拿笔去写的时候。当时我确实有这种心情,就是一种民族的骄傲,作为中国人或者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充分体现他的智慧和勇气,想去抒发一种感情,感到确实是为了民族,感到一种骄傲的心理。

【音响】(天地对话)

地面首长:杨利伟同志,你好!

杨利伟:首长好!

地面首长:你辛苦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杨利伟:我感觉良好,谢谢首长的关心!……(压混)

杨利伟:在地面看不到我,那么每一次进站之前,我都会束缚自己,跟地面去做这种交流,去报告自己的身体和工作情况,那么真正在上面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不束缚的。我在里面飘着,非常有意思,自己尽可能多地去体验,空中这种经验,这种经历,包括我上面的一些日常的管理,包括我自己测一些血压体温呀,这都是自己做。体验了一下失重是怎么回事,也狠折腾折腾自己。

【音响】(在太空和妻儿的对话)

杨妻:感觉好吗?

杨利伟:感觉非常好。

杨妻:在太空看地球是不是很美啊?我们都看到你了!都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妈妈、我和孩子都很好!明天我们迎接你凯旋,到机场去接你。

杨利伟: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压混)

杨利伟:事先不知道通过这种方式跟我爱人、跟我孩子通话,感到很激动。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是一种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很有意义。当时也很受感动,同时也感到首长的关心。作为我自己来说,能够听到家里边我爱人的声音和我孩子的声音,感到特别地亲切。

【音响】(和地面联系)

指挥员发指令声:长江三号双补完成,长江四号完成……指令已发出,已发出,执行。

杨利伟:五号收到……(压混)

杨利伟:在整个飞行过程的当中,大家在屏幕中看到我,一直是在束缚情况下在那坐着。实际上,在离开测控区之后,基本上都是在漂浮着。……类似这样,都是在工作之余,或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生的,也很好玩,也给当时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乐趣。

【音响】(返回调整姿态音响)指令声:……自动关机……(压混)

杨利伟:返回比上升更让人难受,因为它重回大气层的时候,过“黑障”的时候,从眩窗外看的时候,通红一片,很壮观,同时也很令人紧张,因为它有很多压迫空气,呼啸声划过的声音,有好多声音,有好多过载冲击,不论是从你的心理上,还是从你的生理上,还有意志品质力上,更考验人。着陆的冲击也还比较大,比较庆幸的是,这次落点非常精确,搜救人员到得非常快。……我当时非常放心,说明人已经来了。(笑)

【音响】

杨利伟:报告曹副主席,我乘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进入太空,经过14圈的飞行,顺利返航。在太空中,我们的飞行状态和我的感觉都非常好,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首长:你辛苦了!

杨利伟:谢谢首长!……(压混)

杨利伟:我感觉,它倾注的不是我一个人在上面转了14圈……很多人为了这件事情耗费了一辈子的精力,或者说是几十年为此而奋斗,那些老专家,或者是现在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有时候说起来之后,可能当时我很平静,但现在心情平静不下来,有时候有想流泪的感觉。

【音响】杨利伟:(唱)我们是中国的航天员,驾驶着神舟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压混)

杨利伟: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现在已经开始参加训练了,我通过这次这么圆满的成功,对今后的载人航天非常有信心,也非常乐观,我个人可能会马上去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去参加训练,能够为下一步的“神六”,或者是以后的出仓和对接做准备工作。我想,我们这个整个的载人航天随着这次的成功,后续任务会越来越多,而且会做得一次比一次好!

该作品的正文中,记者没说一句话,完全是由音响与录音讲述构成。但其结构方法显而易见:一段音响,“对位”一段讲述;或者说是一段音响,“引出”一段讲述。其实,这里的讲述,就是记者的专访录音,只是没有出现记者的问话而已。这样来结构一篇录音专稿,以前也不多见,同时,也令我们思路开阔。

这种方法,像是解读,像是对位,又像是引导,我们姑且称之“对位法”。如图10-4:

img46

图10-4

从这张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事件1,还是事件2、事件3,都是以两种形式来对位展现的。

二、在录音专稿中加入现场报道的元素

在中国当代的广播音响报道中,在录音专稿中加入现场报道的元素,即采用现场报道的一些手段,似乎越来越多。比如录音专稿《追逐太阳的青春》(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唐山人民广播电台联合采制):

【音响】(风声)记者现场报道(边喘息边说):各位听众,我是唐山电台的记者程瑞,我现在是在西藏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向您做报道。这次我要报道的是,1995年到1998年,唐山师范学院15名来西藏援教的大学生,他们的援教期限……同为8年,到今年的6月份,距离最后一批大学生援教,刚好过去了8年,也就是说,他们全部援教期满了,而家乡人民,也始终在牵挂着他们,期盼着他们回来。米拉山口……是我采访他们的必经之路。现在我的呼吸非常困难,与我同行的朋友告诉我,我的脸色非常难看,嘴唇和指甲都已经变成了紫黑色,我感觉脑袋好像大了好几圈,而且特别地晕,我的两条腿软绵绵的,已经不听使唤了,不行了,我要回到车里去了。我快要晕倒了。

(关车门的音响,汽车发动、开动的音响……渐弱,叠出西藏民歌声……压混)

男播:悠远的牧歌,连绵的雪山,透明的阳光,然而,我们却无法领略世界屋脊迷人的风光,心率过速,胸闷气短,针扎般的头疼,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们的采访之路异常艰苦。但是,昏沉沉的头脑中,我们的叩问却更加强烈。

女播:十几年前,唐山的就业环境还相当宽松,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年轻人创造了很多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来西藏呢?他们最长的已在这里工作了11年!最短的也有8年!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雪域高原呢?这些年,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什么时候回家乡唐山呢?

男播:我们终于翻过了米拉山口。在林芝一中,我们找到了当年唐山师院第一个报名援藏的九五级毕业生周兰云,如今,她已是闻名林芝的全国优秀辅导员。

【音响】(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压混)

记者:兰云,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来西藏呢?

周兰云:就是想干点事,不想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当时受孔繁森的影响比较大,他把生命都献给了西藏,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怕干成一件事,也就心满意足了。

女播:周兰云是一位多情多义的姑娘,入藏前一天,她悄悄来到血站,无偿献了400毫升血。她说,家乡哺育了我20年,没能为家乡做点事就要走了,这点血,就算是对家乡人民的一份报答吧!

告别母校,告别父母,带走了一包故乡的泥土,她说:想家了,就摸摸它,看看它。

男播:然而真的踏上了西藏的土地,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不是想家,而是强烈的高原反应。周兰云说:

【音响】我反应最重。流鼻血,出不来气儿,在医院打了半个多月的点滴,一到晚上我就搂着那包故乡的土掉眼泪,特别想我妈。但是我并不后悔,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女播:周兰云代表援藏的同学们,在给母校的回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西藏距家乡很远,却离太阳很近,我们愿以火热的青春追逐太阳,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最神圣的事业!

这15名援藏的大学生分别去了拉萨市、曲水县、林芝的八一镇、墨脱县、波密县,山南的泽当镇和扎朗县。如今,他们就像西藏的山一样,稳稳地站在了西藏的雪域高原,为那里的藏族孩子们传播着知识,带去了希望!

…………

男播:无论离开的,还是留下的,离开了又再来的,都再也不能释怀那份对西藏深深的爱!而这份爱,就如同火炬传递一样,感染鼓励着他们母校的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唐山师院的郑合(音)书记激动地说:

【音响】我们用这15名援藏同学的精神,教育、鼓舞着我们的学生,从1999年到2006年,我们唐山师范学院又有40多名学生奔赴了祖国的西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音响】(音乐起……)

女播:距家乡很远,但他们并不孤单!

男播:离太阳很近,他们用火热的青春追逐着太阳!

【音响】(歌声扬起……)

这篇录音专稿,因为在开头加入了一段现场报道,使得整个报道的现场感一下子增强了,从记者进入高原的艰难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那15名大学生援藏8年甚至是10年的艰辛。

再比如录音专稿《珠峰日记》(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音响】(飞机降落声。压混)

播音员:2000年6月9号,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哈尔滨电视台攀登珠峰前方报道组记者陈晓刚一下飞机,就被鲜花和闪光灯包围了。就是这名普通的新闻记者,从今年3月2号开始,携带十几公斤的专业设备,跟踪报道了黑龙江人阎庚华只身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创下了职业记者在海拔8000米高度实现电视直播的世界纪录。在珠峰的日日夜夜,陈晓刚对着摄像机的画面与话筒,口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请听新闻专题《珠峰日记》。

【音响】(风声,喘息声,现场讲述声)陈晓刚(边喘息边说):今天是5月19号,现在是早上7点多钟。我离开7800米营地,往上走,这是一个大冰洞,(咳嗽、喘息)又是一个大坡,脚往上一搭,一出溜。一搭一出溜。(风声,碎石滚落声,喘息声)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似的。冻出来的清鼻涕,总是抹不干净。啊,不行了,张不开嘴了,等会儿再说吧。

播音员:继通过珠峰北凹和大风口之后,今天陈晓刚的目标是在中午直播阎庚华登上海拔8000米的实况。从海拔7800米到8000 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地的20%,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台领导叮嘱他一定要量力而行,但是接受过登山训练的陈晓刚始终被完成直播的信念激励着。

【现场讲述】陈晓刚:走两步,就喘两分钟。先是一点一点地动,都走不出来,啊!啊!还得往上走,拼了命也要爬上去!爬!(唱)咱们记者有力量,一定要上8000米!不管那多么艰险,不管那多么艰难,我们都一定上去!(喊)一定要上去!上去!

播音员:12点50分,陈晓刚和阎庚华到达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海拔8000米高度,后方演播室准时将电视画面切向珠峰。

【现场讲述】

陈晓刚:(喘息)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珠峰海拔8000米的地方直播。蓝天下一座座山峰一脉相连,飘舞的白云上下翻腾,在我身边呢,就是近来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阎庚华。(喘息)各位观众,实在对不起,我和老阎现在都非常非常地疲惫。(喊)老阎!怎么样啊现在?什么感觉?

老阎:感觉今天特别累。如果体力过一会儿缓上来的话,今天就到8300,如果感觉体力差一点,今天就在8000米再住一个晚上,明天到达8300,21号突击顶峰!

播音员:珠峰的雄伟,阎庚华的传奇,在这一刻,通过陈晓刚的摄像机,通过亚洲一号卫星,传遍天下!

【现场讲述】陈晓刚:(喘息声)直播结束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我是爬进这个帐篷里的。歇了半天,才有劲儿说话。(咳嗽)老阎又往上走了。从取景器里,我能感受到他那份自信,我有好多、好多、好多的话要跟他说。我的身体还在这里,可我的心,已经随老阎向上攀登了。

播音员:晚上9点,陈晓刚把阎庚华到达8300米的消息发回后方,之后,在8000米营地静静地等待着阎庚华登顶的时刻。

【现场讲述】陈晓刚:今天是5月20号,珠峰的天气说变就变。从凌晨开始,刮起了暴风雪。刚才,我好不容易才喊通了老阎。我劝他赶紧下来,他只是说知道了,还要观察观察。

播音员:放下对讲机,陈晓刚开始担心起阎庚华来,他想起上山前他俩促膝交谈的那个晚上,阎庚华黑黝黝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兴奋。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跑完长城,第一个徒步从漠河跑到海南岛,去年曾经登上海拔8000米高度的硬汉,似乎生来就是迎接挑战的。陈晓刚忘不了阎庚华对他说过的话:“咱中国人,不能让只身攀登珠峰的纪录总给外国人把着!”那一晚,在读懂阎庚华的同时,陈晓刚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来到珠峰的含意。

【音响】(风声,越来越大)

播音员:暴风雪越来越大。陈晓刚的帐篷不停地摇晃着。阎庚华迟迟没有下来,陈晓刚和他失去了联系。

【音响】(风声,接现场讲述)陈晓刚:现在是21号凌晨。暴风雪还没有停。我终于喊通了老阎了,可是刚说了一句话,我的对讲机就没电了。

播音员:和外界的所有联系突然中断,陈晓刚的处境更加艰难了。最后一块饼干也被就着雪吃掉了,虚弱的陈晓刚躺在帐篷里,思绪渐渐飘浮起来。

【音响】(风声——接现场讲述)陈晓刚:我不知道能不能下去……家里,孩子,妈妈,还有她在等着我。刚到珠峰的时候,我对着电话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挺好的,我一定,我一定活蹦乱跳地回到他们身边。我会把珠峰的一切都录下来,回去放给他们听。我那些可爱的战友们,我也不知道,咱们还能不能在一起,我想你们。

播音员:陈晓刚忍受着剧烈的高山反应,把吸氧的时间一再缩短,争取给阎庚华多留一些下山需要的氧气。

与此同时,在海拔5200米,珠峰前方报道组大本营的同事们正焦急地呼叫着陈晓刚。

【现场讲述】陈晓刚:今天是22号,现在天亮了。山上的风小了许多,我最期待的老阎,还是没有出现。

播音员:上午10点,弹尽粮绝的陈晓刚没有别的选择,他让跟随他的藏民向导带着仅剩的一点氧气,上去找阎庚华,自己背起转播设备下撤。

【现场讲述】陈晓刚: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就在眼前,我们将近3个月的努力,还剩最后一点,没能完成。我真的很难受。(喘息)再见了珠峰!

播音员: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一路上,陈晓刚扔掉了登山包,扔掉了睡袋,只把设备牢牢地攥在了手里。下到海拔7500米时,几个下山的藏民向导发现了他,把他夹着,拖到了山下的营地。

同事们拼命地跑过来,紧紧地抱住陈晓刚!

【现场音响】

同事:你挺好的吧?

陈晓刚:没事,还行。没问题,没问题,放心吧。

【现场讲述】陈晓刚:我终于回到了我的同事们中间。平静了一会儿,赶紧问老阎怎么样了?(喘息,抽泣)很难受地张不开嘴。眼泪根本就止不住。老阎,你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大家劝我,你回拉萨调整一下。我说,我一定要等老阎凯旋。我要拍到他胜利回来的镜头!(叹息)

播音员:从峰顶陆续撤下来的登山者们带来消息,在海拔8848.13米珠峰峰顶,中国的五星红旗格外地抢眼,阎庚华实现了一生的夙愿,却在下山的途中倒下了。

【现场讲述】陈晓刚:今天是5月28号,清空万里,我就要跟珠峰告别了,要跟老阎告别了。当地藏民唱起了世代歌唱的歌谣,(歌声揣手弱起)下山前,我朝珠峰磕了3个响头,两句话一下就涌到了嘴边:雪白的哈达呀,你能不能化作天上的白云,飘到珠峰峰顶,再看一眼登顶成功的老阎!香醇的美酒啊,你能不能随风而去,让我们的庚华再痛饮一杯!但我心里知道,我永远难和珠峰说再见,也永远难和老阎说再见……

(歌声扬起……)

这篇录音专稿,主体采用了“日记体”,是由记者在珠峰上亲口讲述的,那种缺氧时才会有的喘息声,那种艰难攀登的现场感,那种痛苦、孤独与思念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真情实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产生。因此,这篇专稿,不仅让我们看到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记者对一篇报道所做的精心准备,以及在构思与结构上的独具匠心——在录音专稿中加入“现场报道”的元素,使这篇录音专稿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和震撼力。

三、录音专稿与主持人节目相融合

中国当代广播中的录音专稿,在结构上更是有了新发展——与主持人节目融合到了一起。请看这个例子:《白杨树讲述的故事——留在中国大地的日本人墓园》(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05年8月15日播出)。这本是一套日语节目,为便于大家学习,这里采用的是汉语译文。

(开始曲)

(第一部分)

(主持人节目现场)

主持人:每年的8月15日对日本、中国、韩国以及很多的亚洲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听那里的白杨树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我们还请到一位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嘉宾,他就是原文化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刘德有先生。刘会长,欢迎您的光临!

刘:听众朋友晚上好!我是刘德有。

主持人:刘会长,您是1964年第一批派驻日本的中国记者之一,此后在日本工作的时间长达15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通了。

刘:哪里哪里,我已经好久没机会说日语了,舌头有时候可能不太灵活,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主持人:您太谦虚了。会长您是亲历了那场战争的,对60年前的今天还有印象吗?

刘:当然有了,而且印象还很深刻。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慢慢才了解到,其实在战争当中,普通的日本国民也是受害者。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在日本政府的怂恿下到我国东北来开拓土地的开拓团,这批人在日本战败后大部分没有回到日本,就死在中国的大地上。

主持人:他们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啊。不过,我了解到,1963年,我国政府给这些开拓团的日本平民特别修建了一个公墓,公墓的位置就在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的方正县。

刘:是啊。这个公墓就叫做“方正县日本人公墓”,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日本人公墓。当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建立起来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公墓也在当地人的保护之下没有遭到任何破坏。

主持人:会长,其实最近我们刚从那里回来,在公墓所在的白杨树林里听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到现场去感受一下吧!

(第二部分)

(录音报道)

【公墓现场音响】(风声,知了的鸣叫,自然音效)

播音员:这里是中国唯一的一座日本人公墓,方正县日本人公墓。1995年改称为“中日友好园林”。这里除了公墓的墓碑之外,还有纪念馆、和平友好纪念碑等9个建筑物。整个园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到处绿树成荫。尤其是1963年公墓建立当初环绕公墓种下的白杨树林,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清风吹过,白杨树发出动听的沙沙声,仿佛在对我们讲述着什么

【现场音响】(风吹过白杨树林的沙沙声)

播音员:带我们来到公墓的方正县外事办公室的王德君主任,给我们一一介绍了公墓里面各种纪念建筑物的来历。

【王主任话声出】(先是汉语,后压混,出日语译音,下同)沿着东西轴而建的都是日本友好团体的纪念物。这个是山梨县出资建立的中日友好往来纪念碑,上面刻的8个字是山梨县知事的亲笔。这个是植树纪念碑,它旁边的是和平友好纪念碑,往西那个大的是日中友好世界和平纪念碑。它的东边种的是哈尔滨市的市花丁香,西边种的是日本的国花樱花。其中的5棵是60年代从日本直接移植过来的,现在都长成大树了。

播音员:另外,关于公墓的来历,王主任还向我们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王主任话声出】日本战败的1945年,方正县的日本开拓团大都集中在3个地方。……他们知道中国人恨日本人,不敢走大路,尽拣险要的山路向大连方向撤离。到达方正县附近的时候正值10月中旬,北方这时候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死于严寒、饥饿、疾病以及自杀的日本人大概有5000多人,剩下的大约1万人左右一半以上都是妇女和孩子。除去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日本的一部分人之外,大约有4000人被当地人收留。1962年,在山上开荒的当地人发现了很多尸骨,据留下来的日本人说,这些尸骨都是当年撤退时死在中国的日本平民的遗骨。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方正县为这些日本人建立了一座公墓,把他们的遗骨收葬在一起。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这座公墓也没有遭到破坏。

(主持人节目现场)

刘:战败18年后,这些日本平民的魂灵终于有了安息之所啊。不过,中日两国的一般老百姓好像还不太知道这个公墓的事情,小王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主持人:我是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设在日本东京的“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发布的消息才了解到这个公墓的。关于公墓的情况我们还电话采访了这个交流会的大类善启局长。

【电话录音】1987年还是1988年,我跟随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去了方正县。果然见到了(这座公墓),是一座十分规整漂亮的墓园。……这座公墓就是中国这种宽大胸怀的最好说明。尤其在这个时代,特别是日本的政治家们有必要了解这些情况。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希望各位听众理解我们的活动,支持我们的活动,加入到我们当中来。

刘:方正地区支援交流会的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主持人:方正县日本人公墓自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整整42年了,当年的年轻人现在也都成了古稀老人。就在十几年前,公墓的旁边又起了一个墓碑,那是为收养日本剩留孤儿的养父母们修建的,已经故去的中国养父母们都长眠在那里。我们造访公墓的当天刚好有一位老人的安葬仪式在那里举行,周围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石妈妈”。

(公墓现场)

【音效】(长笛《送别》)

【日本剩留孤儿代表话出】(女,先是汉语,后压混出日语)石妈妈去了,我特别难过。我也是日本孤儿,和我的日本亲人曾经取得过一次联系,但是后来就音讯皆无了。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和石妈妈是在红十字会的活动上认识的,她对我特别好……

记者:那么,石妈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听石妈妈的三儿子给我们的讲述。

【石金凯话出】(先是汉语,然后压混出日语译音)我是老三,老大是妈妈收养的日本孤儿。其实我二哥应该是家里真正的长子,但是按照妈妈的意思,我们从小就叫日本哥哥大哥。我大哥的中国名字叫石金峰,有个小名叫来福,他的日本名字叫小林义明。听妈妈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一个来家里修理家具的木匠是个日本人,穿的特别少,我妈妈看他冻得厉害就给了他一件棉袄,日本人特别感动。他见我父母当时没有孩子,就说你们愿不愿意收养一个日本孩子?他挺可怜的,快要病死了。其实我父母当时刚结婚,我妈妈才20岁,妈妈没有工作,家里就靠父亲给人修鞋过日子,特别穷。但是,我父母还是收养了这个孩子,当时他才4岁。经过1年多的调养,他的身体才慢慢恢复。

(主持人节目现场)

刘:这两位养父母真是伟大啊!后来怎么样了呢?

主持人:后来,石妈妈生了两个男孩,按照中国的传统,分别给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依照老大的名字排序,起名为石金民和石金凯。

刘:那石妈妈有了亲生孩子之后,老大石金峰的处境怎么样了呢?

主持人:是啊,大家可能都会担心,这个日本孤儿是不是要开始被冷落了呢。让我们听听石家兄弟的讲述。

(公墓现场)

【老三石金凯话出】大哥和二哥小时候有一次都得了天花。天花是传染病,那个时候很难治好。而且家里没那么多钱,只能送一个孩子去医院。当时,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保大哥,送大哥去医院,而把二哥交给了邻居一个会扎针的阿姨。幸运的是,后来二哥也活过来了。

【老二石金民话出】我是老二石金民。当时我是6岁还是7岁,大哥比我大4岁。当时父母送大哥去医院我也并没有恨大哥,觉得家里穷,这也是没办法。我和大哥从来没打过架,大哥很细心,什么都会干,总是帮家里做事。跟我们周围的孩子关系也都处得特别好。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后,大哥找到了日本的家人。妈妈心里很难过,舍不得跟大哥分开,但是大哥走之前,我们还是全家人一起给他祝贺,送行。

记者:1982年,石家的长子石金峰,也就是小林义明跟日本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在日本熊本县的老家。回国以后他一直通过书信与中国的亲人保持联系,还曾经3次接石妈妈去日本团聚。可惜的是,在石妈妈去世之前他始终没有机会回中国来看看。石妈妈生前曾经多次跟两个儿子说,他也很不容易,你们要理解大哥。虽然如此,两个弟弟还是对大哥在母亲去世的时候没能来为她送行感到十分遗憾。

【老二石金民话出】我很想我大哥,我想问问他,怎么不回来看看我们。

【老三石金凯话出】大哥,妈妈去世之前说你是他最好的儿子,是我们最好的大哥,说你很不容易,叫我们理解你。有些误会就让它过去吧……让我们像妈妈期待的那样,永远做好兄弟!

【邻居庞春英话出】我是他们的邻居,我叫庞春英。金峰大哥是看着我长大的。石妈妈是多好的人啊,(哽咽……)她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从来不考虑自己。……金峰大哥,你真应该回来看看,看看石妈妈,(哽咽……)这是我们大家的希望。

【音效】(长笛《送别》)

(主持人节目现场)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故事。现在我们回到节目现场,请今天的嘉宾,原文化部副部长,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刘德有副会长谈谈他的感受。

刘:刚才听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伟大的母亲“石妈妈”。中国人有个传统美德就是“以德报怨”,方正县日本人公墓和“石妈妈”的故事正是中国这种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我相信人做了好的事情必然会得到回报。

主持人:事实正是如此。

(以下略)

可以看到,该作品所选取的新闻视角很独特,它不同于以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角度,而是选取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建在中国的日本公墓,通过中国政府对它的精心修建和中国老百姓当年对日本留住民的精心照顾,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高尚和宽广胸怀。这一主题,选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推出,显得尤为深刻。同时,值得称道的是,该作品的结构手法也很独特,它是将录音专稿与主持人节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该作品得到了中国新闻奖评委的认可,这一方面说明广播人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广播音响报道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