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

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对录音专稿进行主题提炼,这是本书中非常重要、非常实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他的加入,使大钟回家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能否得到批准,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到了3月14号的时候,英国国家的文物和遗产委员会已经同意,在8个星期内给予答复。6月13号,天津塘沽区代表团再次赴朴次茅斯市迎接大钟回家。

第六节 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

对录音专稿进行主题提炼,这是本书中非常重要、非常实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由于录音专稿一般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层次和结构较为复杂,再加上展现的时间跨度大,所以驾驭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呢?这里,我们通过分析一两篇作品,做一些提示性的指导。

在本章第四节中给大家提供了录音专稿《离家百年,钟回故里》的文案,这里还搜集到了不同记者采写的表现同一内容的录音专稿——《大钟回家》,下面就通过这两篇报道的比较,来讨论一下录音专稿的主题提炼问题。先来看看《大钟回家》的文案:

女播:各位海外的听众朋友,欢迎您在每个月的6号收听中国天津电台为您制作的《中国之窗》节目。我是隋怡。

【音响】(炮声)

隋怡:1900年6月17号凌晨,英法士兵组成的八国联军侵犯中国,攻打作为北京门户的天津塘沽大沽口炮台,大沽守军顽强抵抗,但最终失守,英军占领大沽口北炮台后,把当时悬挂在炮台的一口铁钟作为“战利品”掠回英国朴次茅斯市,并在当地维多利亚公园建立一座中式石亭来悬挂铁钟。就在2005年7月22号,这口大钟正式回归中国天津,结束了它在英国整整105年的流亡史,这是英国第一次无偿归还侵略时期的战利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近代史上被掠文物第一次以赠还的方式回归祖国。那么,它的回归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天津电台的报道:《大钟回家》。

【音响】仪式主持人:塘沽区迎接大钟回家欢迎仪式现在开始。奏《国歌》……(压混)

隋怡:7月22号下午3点,天津塘沽区政府在大沽口炮台举行仪式,许多天津市民自发来到大沽口,欢迎大钟回家。虽然大钟钟体已经斑驳,但钟上刻有的“海口大沽,风调雨顺”等铭文仍清晰可见。

大钟流失百年终回故里,这背后的故事还要从英国朴次茅斯市维多利亚文化中心主任马克·刘易斯说起。马克的先祖曾经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员参加了侵华战争,这个特殊的原因使马克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歉疚。马克每天上班都会经过维多利亚公园,那座中国式的石亭,引起了他的兴趣。石亭左侧一段文字表明,这口钟从中国天津大沽口缴获,但奇怪的是,并不见钟的声音。马克通过越洋电话告诉记者:

【录音】我的曾曾祖父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员参加了那场战斗,在攻打大沽口炮台的时候,他游泳渡过炮台外面的壕沟,还为此负了重伤,我不相信发动1900年的那场战争有正当的理由,我想把这口钟找到,并且还给中国。

隋怡:原来长期以来,大钟在英国的日子并不好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口铁钟曾为躲避德军轰炸,被埋在地下。战后,人们忙于恢复和重建,铁钟一时不知所在。上世纪60年代,朴次茅斯市一家晚报的两名记者找寻铁钟的下落,后来在维多利亚公园的角落里找到了它。但2000年前后,大钟又不知去向。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6月,马克终于在维多利亚公园的一个暖房里找到了大钟。在经过相关部门许可后,马克把大钟转移到了自己工作的维多利亚文化中心,供人们免费参观。

说到这,促使大钟回家的第二个关键人物出场了。她就是毕业于天津职工医学院的中国留学生范辉。当时,范辉正在朴次茅斯市攻读博士学位。她平常也会到当地的广播电台帮忙做一些华语广播节目,经常和文化中心主任马克接触。当范辉看到大钟上的铭文后,立即觉得这口钟和天津有关。马克当即提出,详细查查这口古钟的来历,设法把它还给中国。

【录音】范辉:马克说,这口古钟还是中国的,应该把它还给中国。所以这一个动议就起来了,他就要求我看看钟上的文字,能够查查钟的背景什么的,这样我就和北京的古钟博物馆的夏明明先生联系上了。

隋怡:夏明明,北京古钟博物馆副研究员。2003年秋天,范辉和马克通过互联网和他取得了联系。

【录音】接到范辉的邮件之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断定这口钟属于天津大沽口。我就找到大沽口遗址纪念馆,告诉他们,英国方面有人想归还这口古钟。

隋怡:这个信息迅速传递到天津塘沽区区委副书记荣新海那里。

【录音】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挺高兴的。后来几个人又说,能不能把它争取回来,2003年12月26号,我就给范辉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就是想跟她探讨这个回归的可能性。后来才知道,实际上非常复杂。

隋怡:天津近现代文物鉴定小组负责人、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说,想要让英国归还侵略时期的文物,存在着相当的困难。

【录音】中国文物,特别是在近代流失在海外是相当多的,有人统计过,共有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中,有160多万件中国文物。虽然国际公约规定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归还方式,像英国、日本这样拥有大量其他国家文物的国家,也没有加入条约,所以对它没有约束力。这个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隋怡:一晃,10个月过去了,大钟回家的事似乎陷入僵局。而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又出现了转机。还是在范辉的帮助下,天津塘沽区政府联络上了朴次茅斯市华人协会主席叶锦洪先生。他的加入,使大钟回家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录音】我向朴次茅斯市的议员请求,说明古钟是中国天津塘沽区的,请求把古钟归还中国。很多议员都表示了同意。荣新海先生在2004年通过我的安排,和市长以及管理文化部的主任见了面,古钟要通过朴次茅斯市议会的表决才能归还。表决时没有人投反对票。

隋怡:但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又遇到了麻烦,大钟连同放钟的那个亭子已经被列入英国遗产的二级目录,即便朴次茅斯市议会已经同意归还大钟,这件事也还需要得到英国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能否得到批准,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荣新海告诉记者:

【录音】报批中就是非常漫长的等待,当然这中间呢,也要求有很多文件。这个钟跟它呆了也100年了,很多人都不希望这个钟走,走了好像也缺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同意给它做一个复制钟,它要求区政府写一封正式的信函,他们也很关心这个文物将来的生存环境。到了3月14号的时候,英国国家的文物和遗产委员会已经同意,在8个星期内给予答复。

隋怡:今年6月初,英国文物和遗产委员会终于传来好消息:同意将大钟归还中国!

6月13号,天津塘沽区代表团再次赴朴次茅斯市迎接大钟回家。很多朴次茅斯市市民闻讯赶来,与大钟合影留念。

大钟的回归过程虽然曲折,却是在21世纪两国平等的国际关系背景下进行的,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朴次茅斯市博物馆里举行的大沽铁钟回归交接仪式上,朴次茅斯市文化行政官员特瑞霍尔女士说:上个世纪,我们双方是在战争、流血、冲突、对抗中开始历史的,现在,我们应该用和平、友谊、谅解和合作来开始我们新的历史。

听众朋友,大钟回家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们了解到,在大钟回归的过程中,天津塘沽区和英国朴次茅斯市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最近一段时间,朴次茅斯市议会正在讨论和塘沽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音乐扬起)

前面已讲过,要想更好地表现一个主题,不是在作品完成后再去提炼,而是在作品最初的构思时就已经开始了。那么在构思基本成熟,开始进入写作过程之后,怎样才能写出一部好作品呢?有专家提出,可以采取依据事实来提炼主题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预设主题和事实印证的方法来提炼主题。这里,给大家再提供一些主题提炼的方法:

1.结构法

大家已经知道,《离家百年,钟回故里》(以下简称《离家百年》)所采取的是“螺旋结构”,而《大钟回家》采取的是“引入人物法”——姑且这么称呼。它是从“关键人物马克说起”,然后“引入第二个关键人物范辉”,接着又引入第三个人物——夏明明,然后又是第四个、第五个……这种按时间顺序不断引入关键人物的结构方法,很像一串“糖葫芦”,它采取的是“暗顺叙法”。而顺叙式结构的特点,就是平铺直叙,不用迂回,其优点是脉络清楚,便于听众了解事件的过程。

《离家百年》由于采取的是复杂的螺旋式结构,它虽然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但它每讲到一个新的节点时,必定要螺旋,要进二退一,所以它的行文便有起有落,在沉浮中曲折前行,因此显得不是那么平淡。

比如,文中写到范辉偶然发现大沽钟,马上联系北京古钟研究所的夏明明要对大钟进行鉴定,这时,笔锋一转,紧接着写到大沽钟在英国的经历也非常“坎坷”。这是一段背景交代。但表面上是在交代大钟在英国的经历,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英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了不使大钟被德军抢走或被总统收去造武器,将其“埋”、“藏”起来。这一“埋”一“藏”,透露出的信息却都是一个“难”字。试想,几十年前,英国人为了保护这口大钟就曾冒过那么大的危险,如今想把它要回去,容易吗?这里,作者巧妙地进行了一次迂回,既介绍了新闻背景,又让我们初步领略到了大钟回归的“艰难”。

此后,作者的写法更是如此:

英国朋友马克的坦诚让大家兴奋不已,但是——(请注意文中这种转折的写法)回归之路何其漫漫!因为,从古到今,“国家间追讨文物就少有成功的”!——又是一进一退。

几位爱国华人决心放手一搏,准备去找英国人沟通。但是——(又一个转折)去找谁呢?是政府,是议会,是艺术中心?这件事到底该归谁管,并不清楚。又是一个迂回。

终于找到当地华人协会会长叶锦洪,然后找到市长,但是还要经过异常紧张激烈的谈判——依然是紧张。

谈判终于成功了,但是“谈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钟回归尘埃落定”,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事——还要经过议会批准——真是难上加难!

议会将要讨论了,但是让全体议员通过绝非易事,因为议案在朴次茅斯市引起很大轰动。

议会终于通过了,但是还要经过英国政府的最后批准——于是又是漫漫的等待。

这一连串的转折,构成一连串的曲折!一连串的“难”,使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充满崎岖与坎坷!

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到,在《离家百年》里大钟回归的过程中,似乎每取得一点进展后,必定紧接着一个转折。仔细分析起来,正是这种“螺旋式”结构,很好地完成了大钟“艰难回归”这一主题。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我们怎么知道表现大钟艰难回归是这篇专稿的主题?请看题目:《离家百年,钟回故里》,这里,“钟”与“终”谐音——钟回故里,既是大钟回归故里,也是“终于”回到故里!这里的一个“zhong”音,一箭双雕,何其巧妙,其中隐含了回归过程的“艰难”。而作者采取的这种螺旋式结构,显然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选择。

2.反面强调法(反衬法)

在前面的分析中大家已经看到:

其一,《离家百年》始终在围绕一个字做文章——“难”,所采用的就是“强调法”:追讨之难,沟通之难,谈判之难,批准之难。每一个环节,作者都在强调“难”。而相比之下,《大钟回家》虽也谈到了困难,但只谈到了国家间追讨文物之难。而且似乎是在行文到此之时,“顺便”提到了这个问题,不像《离家百年》那样,一步一强调,一步一迂徊,一步一环绕,因此相比之下,《大钟回家》中反映的困难程度就不如《离家百年》,相应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力度(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因此,当《大钟回家》中的大钟回归时,听众的喜悦和激动之情就不如《离家百年》那样强烈。仔细分析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大钟回家》从反面(困难面)衬托不够,从整体上讲显得有些平。

其二,《离家百年》中,作者还围绕一个字大做了一番文章——这个字是《大钟回家》中只字未提的,这个字就是“辱”——百年耻辱!以下是在《离家百年》中出现的句子:

——“国泰民安”尚未实现,却带来了“民族耻辱”。

——故乡的人们还是决定要放手一搏,百年耻辱不能再继续下去。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应当为这件事出力,我们不能看着屈辱的历史再继续。

——这口钟放在你这儿,你也耻辱我也耻辱。

而纵观《大钟回家》,我们找不到一个有关“屈辱”的字眼。相比之下,这显然是《大钟回家》作者的一个疏忽(如果不是有意回避的话)。其实,强调“屈辱”并不会增加屈辱,相反,却起到了“反衬”的效果。那么,一个是在有意强调,而另一个却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其效果如何呢?很显然,强调的结果不仅未使大钟和中国人民再次蒙羞,而恰恰是它的终回故里,使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这也才会让我们为大钟的回归长舒一口气,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其实美学中就有这样一个常识: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复归,就是获得美感的“解决”过程。可见,作者在作品中敢不敢采用反面强调法,或者说会不会采用反衬法来烘托正面的东西,这是需要学习的。这里,了解一些美学原理很有必要。

3.正面突出法

仔细研究这两篇作品后会发现,在《离家百年》中,除了从反面强调了一些东西,作者也从正面突出了一些必要的东西,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

其一,突出了中国人。

先来看《大钟回家》。该作品中引入的第一个人物是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主任马克,而且,是马克首先想到要将这口大钟归还中国。值得玩味的是,作者紧跟着写了这么一句话:“大钟在英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这话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很容易给人一个感觉,马克因为这口钟在英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而想方设法要把它归还给中国——是英国人要归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再强调大钟回归的艰难就显然缺乏力度,而大钟的最终回归,其意义显然也要大打折扣。

而《离家百年》的作者是这样写的:“离家105年的大沽钟在海外漂流着,先后有很多学者追索、寻找过古钟的去向,但每次的努力都由于各种原因半途而废。”然后说一名中国留学生偶然得知了这口钟的下落,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

一个是说英国人主动想归还大沽钟;而另一个是说许多中国人多年求索未果,若干年后才找到它的下落,于是才引起下文。这里,说是英国人先想到归还古钟,很可能是事实,但这样构思不够巧妙,它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中国人没有这样的要求。应该说,《离家百年》的讲述是巧妙的,它在没有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因为后面还是讲到,是马克提出的这一想法),对这一情节做了技术处理,从而把“中国人”凸显出来了!

其二,突出了两个字:努力。

这也是《离家百年》中很鲜明的一点。它不仅突出了中国人,而且突出了许多中国人为这口大钟回归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每一个重要环节当中,都有中国人付出努力的影子:

——范辉的发现;

——夏明明的研究查找;

——叶锦洪给朴次茅斯市市长的信;

——塘沽区政府与朴次茅斯市的艰难谈判。

中国人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心愿,才最终实现了大钟回家的夙愿,在作者的笔下,中国人的共同努力跃然纸上。

正面突出法,就是从正面进行烘托。这样处理的结果,大钟经过千辛万苦回家才显得弥足珍贵。

4.枝蔓消减法

所谓枝蔓消减法,就是将主干之外多余的东西去掉,将不利于表现主题的东西去掉。

再来看看作品。大家一定记得,在《离家百年》开头说到大钟回到故乡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尽管古钟在流失英国的过程中,已经残损,不能再敲响。”但是,在电台内部学习交流用的一个作品集当中,却没有这句话——不知是原来没有,后来加上去的?还是原来有,出这个集子的时候,删掉了?不管是哪种情况,仅就效果而言,这句话还是删去为好。原因在于:

其一,大钟能否敲响,并不影响大钟回归这件事的意义,也不会影响这件事本身的真实程度。因为大钟回归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消除了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在于还历史于本来面目。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细节交代与否,是删是留,就要看它是利大还是弊大。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笔还是省略为好,因为有了它,多少会让听众有一些遗憾,甚至会产生一些多余的想法。

其二,作品在结尾敲响了钟声——那是象征和平的钟声!但如果开篇即说大钟已不能再敲响,那结尾的钟声岂不是和开篇自相矛盾?——多少会影响结尾的寓意和全篇的感染力。

再看《大钟回家》。作者没有明说大钟不能敲响,但是有这样一句话:“石亭左侧一段文字标明,这口钟从中国天津大沽口缴获,但奇怪的是,并不见钟的声音。”什么叫“并不见钟的声音”?这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看来作者也很想说这口大钟不能再敲响,但又没有说清——因此这句话便显得可有可无。而且,在写到天津塘沽区代表团再赴朴次茅斯市,迎接大钟回家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朴次茅斯市的市民闻讯赶来,与大钟合影留念。”这看似很不经意的一句话,作者是想传递怎样一个信息?是想说英国人对大钟依依不舍?在这个时候,传递这样的信息有必要吗?

可以看到,《离家百年》没有这样写。作者在开篇曾写到英国人对大钟的保护——那是为了说明归还的艰难。而一旦到了大钟回归已成定局,作者便采取了“忽略法”。为什么?道理就在于:大钟的回归是“应该的”,是理所应当的!此时,要是再表现英国人的依依不舍,倒好像是我们硬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似的,这显然不是妙笔。

可见,枝蔓的消减,有时是为了避免前后矛盾,有时是为了避免左右失衡,而有时候更是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写作,就是要前后照应,不能顾此失彼。一部作品,要想主题突出,要想达到完美的境界,除了注意大的方面,细节的合情合理也非常重要。

5.主题提升法

主题提升就是不就事论事,而是从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一个事物。当然,这个提升要符合内容,要合理,不能凭空拔高。

《离家百年》在结尾处就适当地采用了主题提升法——通篇是在讲回归,但结尾提升到了“和平”。而《大钟回家》结尾对主题也有提升,但只是提到了“友谊”。友谊与和平意思相近,但显然,二者的内涵和层次不大相同。

当然,《离家百年》的作者并没有凭空拔高,它通篇的叙述,都是在围绕消除屈辱,为了永久的和平与友好,因此,在结尾处进行主题提升是顺理成章的。

6.题目推敲法

其实,文章到这里已经基本上水到渠成了,但工作仍没有完——还要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因为一篇好的作品,光有好的文章还不够,还应该有一个响亮的、脱俗的、给人印象深刻的题目。有的录音专稿是在写作前就已经抓到了一个好的题目,也有的是采访中获得的灵感,还有的是边写作边推敲题目,直到满意为止。不管是哪种方法,推敲题目这个过程是不会少的。有人说,标题者,新闻之缩影,事实之精髓,可见标题之重要。《离家百年,钟回故里》巧妙地利用了一个谐音,最终为表现全篇的主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相比较而言,《大钟回家》这个题目就显得有些平,缺乏内涵和张力。

总之,录音专稿《离家百年,钟回故里》和《大钟回家》各有千秋,都是很优秀的作品。前者故事性较强,作者考虑比较周到,表现比较细腻;后者讲述清楚,侧重于交代事实。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只是从主题提炼的角度对二者做了一点分析,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主题提炼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