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录音专稿的构思

录音专稿的构思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录音专稿的构思录音专稿因其篇幅较长,脉络和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对很多初学者来说,如何“构思”是个难点。就广播的录音专稿而言,构思不仅包括主题的产生,还包括结构方法、语言、音响的选用,甚至音乐的运用等等。任何脱离主题的所谓“构思”显然是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应该说,这里所讲的不仅是主题的形成过程,也是构思过程。

第三节 录音专稿的构思

录音专稿因其篇幅较长,脉络和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对很多初学者来说,如何“构思”是个难点。

关于构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做文章或制作艺术品时运用心思。

这个解释显然是就所有艺术作品的构思而言的,它与新闻写作的构思有明显区别。新闻作品必须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叙述,不允许虚构,但这并不等于说新闻作品就不需要构思,相反,新闻作品的构思同样重要。另外,如果仅仅把构思说成是“运用心思”,这个解释多少有些简单。因为究竟该怎样“运用心思”,我们似乎还是不得而知。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作品中的“构思”呢?

可以这样说,新闻写作中的构思,指的是记者在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入了解过程中所捕捉到的主题立意和相应产生的写作想法,它包括记者为真实表现这一内容所采取的一切手段,一定的切入角度和一定的表述方式。就广播的录音专稿而言,构思不仅包括主题的产生,还包括结构方法、语言、音响的选用,甚至音乐的运用等等。

这里,有三点非常重要:

一是要对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任何轻浮的、蜻蜓点水式的“构思”都是不能深入和准确反映事物的。

二是要对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有自己独到的视角,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区分“构思”水平高下的重要分水岭。

三是要紧扣主题。任何脱离主题的所谓“构思”显然是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

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两个小例子讲起。

2007年10月15日,我国著名音乐家王莘逝世,毫无疑问,像这样一位在音乐界享有很高威望的老作曲家的去世,会引起舆论的关注,那么,如果打算写一篇录音专稿,该怎样去表现呢?

比较一般的构思就是介绍王莘的生平事迹,谈他对中国音乐的贡献。我们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看到的也大多是这样一些内容。

但是,天津电台的一位年轻记者采访后拿出的选题让大家眼前一亮:《他的歌,我唱了一辈子》。

这真是一个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题目。首先,单就题目而言就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感觉不同凡响。这显然不是直接去写王莘,而是从他夫人王惠芬的角度来侧写王莘。其次,这个题目中充满深情——让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有一种冲动,一种感动!这不是一般人会轻易想到的角度——“唱了一辈子”——这感情该有多深啊!这样写,既介绍了王莘的创作成就,也抒写了一对革命伴侣相爱的一生。真是非常巧妙!再次,这个题目掷地有声。显然,这是记者在采访时抓取到的一句话,不仅很有感情,而且高度概括,还很容易体现出广播特点——因为可以充分利用音响。

可见,抓住一个好题目,尤其是选取了一个好的角度,这是构思中最重要的一步。有了一个好题目,剩下的就是修正之前的思路(采访前也许思路很不清晰,或者是有其他想法),沿着这个新思路开始采访,然后,将这个角度的内容串成线,写出来。

就这篇专稿而言,既然题目已定,而且角度新颖,那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做好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做好文章呢?这里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是“他的歌”——王莘的歌。这里,可以是说一首歌,也可以是说多首歌,要看具体情况;第二是“我唱”——一定要有“唱”,这个“我”一定是王莘夫人;第三是“一辈子”——不是只唱一天,一次。这些关键点怎么表现?可以选择他们共同生活的几个点:比如,与王莘初识,王惠芬唱的是哪一首歌?相恋时,唱的又是哪一首歌?结婚时,唱的是哪一首?一生中,最爱唱的是哪一首?最忘不掉、最让她怦然心动的又是哪一首?等等。其主体结构应是这样的:

img20

图4-2

倘若这一构思能够实现,在王莘去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由王莘夫人饱含深情地讲述(唱)出来,那将会是别有一番滋味,也会是非常难得,非常感人的。

说到这,大家对“构思”应该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由最初的一般性采访,到发现一个新角度,主题确立,再到调整采访角度,对需要的内容有目的地进一步采访,直到事件脉络完全清晰,所需要的内容完全掌握,最后“关机”时,布局和结构轮廓应该已基本明确。这就是构思的第一步——很重要的一步。至于第二步才是采访回来的“深加工”,即对初步构思进行更细致的思考,包括结构安排、语言组织、音响运用、段落衔接以及高潮设计等等。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构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是采访结束后还是与采访同时?从上面的例子中大家已经看到,也许在采访之初,记者曾有一个初步打算,也或许根本就没有想法,或者即使有想法但不是很清晰,这时,记者可能是一边举着话筒录音,一边还在为自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而苦恼。当忽然听到被采访人说:“他的歌,我唱了一辈子”!记者仿佛如获至宝,一下子兴奋起来,思维突然清晰起来!这也许就是采访与构思的关系。很多老记者其实就是边采访边寻找,边采访边构思,直到找到一个全新的,令人满意的角度为止。这说明,构思是与采访同步,是不可能与采访完全分开的。

有研究者认为,通讯的写作过程是:先将大量事实收集到手,然后对这些事实做详细分析,然后抽出可以贯穿各事实之间的意义线索,再判断这些意义线索(链条)哪条更具有传播价值,最终确定主题。应该说,这里所讲的不仅是主题的形成过程,也是构思过程。原则上说,这个过程是不错的,但问题是广播的录音采访和一般的笔录采访不同:一般的笔录采访,可以先将大量事实收集到手,然后再分析,再构思;但广播的录音采访,如果也如此划分先后,那很可能会出现因主题后确定(甚至改变)而导致的所有录音不能用的情况(因为采访角度不同),即使是“录万漏一”,而这漏掉的“一”很可能恰恰是最需要的,那也同样意味着采访不成功。可见,这一过程不适用于广播采访,这是广播采访与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

第二,在采访过程中抓到了好的题目,有了好的想法还远远不够,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抛开原有的想法,顺着这个新角度、新思路开掘下去。我们说,所谓老记者“会采访”和“会构思”,其实奥秘和关键就在这里——一定要让接下来的采访充分解读和证明记者的新发现和新构思。就这篇专稿而言,就是要把“唱了一辈子”中的这个“唱”和“一辈子”采访到。只有到这时才算真正找到感觉,而只有采访到了“唱了一辈子”的全部内容之后,记者的采访才算真正到位。

本书第五章有一篇录音特写《周小燕与〈长城谣〉》,和《他的歌,我唱了一辈子》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样是写“唱歌”,前者以周小燕88岁高龄重新登台演唱《长城谣》为切入点,巧妙借用了她过去的一些音响资料(历史上周小燕几次演唱《长城谣》的音响),结果,一个唱了一辈子《长城谣》的周小燕,一个强烈爱国,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周小燕一下子“立”了起来。该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手法也很简单,仅凭几次“唱”的巧妙串联,一个新颖的角度和独特的构思便体现了出来,最终获得中国新闻奖。这篇作品的成功,有很多东西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我们要举的第二个例子也出现在天津台。2006年,有位年轻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很新颖:《镜头下的故宫百年》,写的是一位年轻摄影家拍摄故宫的故事。但在看(听)过了整部作品之后,大家都有些失望:记者的兴趣点似乎停留在介绍拍摄花絮和发生的一些趣事上,比如,摄影家要拍故宫,但故宫工作人员不让他拍,他便想方设法进入故宫;为了拍摄故宫,摄影家早出晚归,相机还意外丢失等等。给人的印象是,记者所讲的那些轻松内容与那个很有历史厚重感的标题《镜头下的故宫百年》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后来大家才了解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一位日本摄影师在一百年前曾经用相机拍摄过故宫,但在那个国贫民弱的时代,镜头下的故宫是黑糊糊的(黑白照片),故宫中的人物是佝偻、留着长辫子的,镜头中的天空是昏暗的。这些老照片在百年后被这位年轻的中国摄影家偶然看到了,他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不由得心潮澎湃,决心一定要到故宫去,要找到这些镜头,一张一张原角度、原模原样地把故宫再重拍一遍!他说,这回,我要拍出故宫真正的内涵和气质,拍出今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要让世人看看今天的故宫,看看今天的中国!

《镜头下的故宫百年》竟有这么丰厚的沧桑历史和令人激动不已的思想内涵!这不能不令人感慨,也令人遗憾——感慨于记者抓到了一条好“鱼”,遗憾于如此厚重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落在纸上,变成音响,就变得轻飘飘、不知所云了。

仔细分析,问题还是出在构思上。

像这样一部作品,不能介绍了“由头”便撒手不管——之后的内容全然与主题无关。如果不紧紧抓住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去讲述,而是让故事的内容游离于那位年轻摄影家激荡昂扬的爱国情怀之外,那么听众就不会理解一位年轻摄影家为什么会对百年前的几个老镜头耿耿于怀。因为很显然,这位中国青年摄影家重拍故宫,肯定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单纯为了艺术,这背后的思想内涵,记者不去挖掘,听众是不会领悟的。

那么,这部作品应该怎样构思呢?

假如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位摄影家,作品的主体结构应该是这样的:从一组组对比强烈,令人震撼的照片入手,引出一段段幕后故事:摄影家是怎么找到这一张张照片的原拍摄地点的?他是怎样用原角度来体现故宫的宏伟气势和时代风貌的?这其中究竟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请看图4-3:

img21

图4-3

只有将一个个对比强烈的镜头及其背后精彩的故事挖掘和串联起来,故事才不会游离于“主题”之外,而只有这样来构思,也才不枉“镜头下的故宫百年”这个独特的立意,而最重要的是,主人公那些看似轻松随意的行动才会被赋予深刻内涵,作品的主题也才会逐渐向深层次推进,而不是像这位年轻记者最初所写的那样,仅仅停留于摄影家拍摄故宫的表面,介绍一点摄影的花絮或者皮毛。

也许有人会说,一部作品,一百个人写,会有一百种构思,一百种写法。这话没错,因为在主题没有确定之前,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考虑,一百种选择。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即一百种选择只能是在主题确定之前,一旦选择了某一主题,那么就是选择了某一种表达角度,选择了某种表达方式,也就是在主题和构思以及结构之间达成了某种契合,就再不能天马行空,自由驰骋。这就是主题与构思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构思:

第一步,要在采访过程中找到一个好的选题,这是前提,也是最难的。

第二步,围绕这个选题,集中采访,深入采访,同时,边采访边构思,直到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想法,并采访到所需要的内容为止。

第三步,在案头(电脑前)进一步完善构思,尽力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和独特的新闻切入点选择一个最适宜的结构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展现主题,最后完成全篇。

什么是一个好的构思?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其实,这里所说的构思与主题紧密相关,而且与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大家学完本章第四节“录音专稿的谋篇布局(结构)”之后就会发现,一个特定的内容,必定会有一个最好的形式去表现它。同时还会发现,前面所举的这两个例子,要表现好它们,都绝非简单的结构方法所能胜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写好了这两篇作品,那就不仅完成了一篇好作品,而且还很有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结构方式。所以,要重视构思,要紧紧围绕主题来构思,来结构,这一切无不体现了记者的智慧和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