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作为新闻宣传有机组成部分的舆论监督,同样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所以搞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同样也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往往是以批评报道的方式出现,批评要中肯。

二、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复杂的,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复杂多样,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各电视媒介很好地把握,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一)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观

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抑制社会丑恶现象,形成和谐的舆论氛围,不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则会造成思想混乱,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开展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观念。

一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作为新闻宣传有机组成部分的舆论监督,同样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如果单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其结果必将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搞“新闻自由”,则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和谐社会的构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着眼于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抓典型,抓群众关注、领导重视、事关大局的问题,抓能够推进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事情,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多方意见,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透过现象抓本质,用事实说话

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总书记也说过: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舆论监督,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局服务,在大局下行动。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出以公心,积极审慎,把握好时机,力求真实准确,做到有理有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如果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凭借着电视传播的优势,不注意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成为某个人或小集团的代言人,势必伤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势必祸及群众利益,那么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新闻舆论监督要稳妥冷静

电视连着千家万户,电视新闻影响着千家万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其舆论引导能力相当大,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是帮忙而不是添乱,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舆论监督本身并不是反面宣传,恰恰是为正面宣传服务的。也就是说,打好主动仗,既需要树立正面典型,也需要对问题的侧面有所反映或进行负面的透视,所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原则并不排斥舆论监督,两者同样都在为稳定大局服务。所以搞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同样也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在进行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时,要冷静稳妥,不能仅凭热情,更不能意气用事。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稳妥冷静,主要体现在:

一是选题要稳妥。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选题上要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增强认识矛盾本质和属性的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哪些是前进中必然会遇到的矛盾,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迅速解决的问题,从而使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对一些能够解决,目前还没有能力或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仅凭一时冲动,不分青红皂白地曝光,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而会大大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党和政府工作进行更加困难。

二是批评要中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往往是以批评报道的方式出现,批评要中肯。在批评态度上,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做到观点鲜明,字斟句酌,力避言辞过激;在批评方法上,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在批评程度上,要忠于事实,留有余地,坚持对事不对人,给人出路,不能讲话过头,更不能落井下石,绝人后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在标题制作、播报时间和强度上要适度处理,注意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要能够以一当十,要松紧适度,绝不能“狂轰滥炸”,全部是批评报道,也不能形势一片大好,没有一篇批评报道,新闻舆论监督就是要主动去面对矛盾和问题,进而促进缓和矛盾、解决问题,绝不是回避矛盾和问题,否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只能永远是一个良好愿望而已。

(三)新闻舆论监督要客观准确

一要事实客观准确,这是电视新闻的起码要求,也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最基本要求。新闻舆论监督之所以要做到客观准确,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常常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当事人往往会找上门来,如果报道事实有误的话,就会引起新闻官司。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事实要客观准确,因其声画并存,要用图像和声音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尽量用同期声,连数字都要力求准确,少用主观性的解说和评价,要凭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绝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能夸大事实,感情用事,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掌握了基本事实后就要找准报道的切入点,即选择合适的角度,对基本事实进行报道,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心中有大局”。胡锦涛总书记说:“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14]因此,进行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行舆论监督一定要充满善意,出于公心,体现社会主流价值,抑制邪恶,弘扬正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经济的发展。

三要讲究时宜性。讲究时宜性就是要把握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火候和节奏,把握好尺度,注重批评效果。新闻舆论监督的批评报道什么时候播、播到什么程度,都存在时宜性问题。有时过早或过晚报道都会带来不良后果,报道的程度也很重要,报道过重会造成不良影响,报道过轻又没有效果等,关于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及时征求电视媒介本身所属的党委意见,以做到有力有据有节,另一方面电视记者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力,从整体利益和全局出发,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所监督的问题,做到守土有责,把好关、把好度,要特别注意曝光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发生的变化,尽量避免和减少负面效应。

(四)要有深度力度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有深度,就是所反映的问题层次要深;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力度,就是能有效促成问题的解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一个好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除了促进对所报道的事情解决外,一定要有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要给人以启迪,让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能够举一反三,吸取经验教训。就事实而事实,没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新闻舆论监督最多是一篇小范围的批评报道,所以要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进行深度挖掘以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发挥好电视媒介的优势和影响力。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要做到有深度和有力度,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理思路、析问题、解矛盾。一篇报道一定要从对全社会有启迪、有教育的高度去选材、去拍摄,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或是从局部利益出发去思考问题。二是要坚持“三贴近”,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件事物、一对矛盾,解决的方法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在选取报道方法、理顺报道思路、确定报道进程的时候,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站在有利于社会和谐的高度去解题,找出的方法一定要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三是要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分析阐释新闻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新闻事件解读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作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既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近视弱视。要善于从某个新闻事件中努力挖掘大主题、大趋势,善于因小见大,从小事件折射出大主题。这样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节目的意义就远不会局限于为报道而报道,为监督而监督了。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有深度和力度,还离不开记者自身的素质,电视记者要学会利用辩证法去分析认识问题,要有勇于批评的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判断是非的能力,还要能吃苦,能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千姿百态,新事物层出不穷,有许多不懂的问题摆在记者面前,记者如果不学习、不深入、不调查,恐难胜任。例如金融运行、社会保障、下岗就业医疗保险等牵涉千家万户的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要进行这方面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还要有敏锐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规律,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形势,不熟视无睹,不主观臆断,不推波助澜,在掌握新规律的基础上,力求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向更准确、更科学,监督有深度和力度,这样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新要求下,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水平不断提升,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负起应尽的责任。

(五)要遵纪守法,恪守道德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柄“双刃剑”,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在监督自己。由于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监督广泛、传播迅速、波及面广等特点,因此,电视记者手中的摄像机、话筒和笔杆子就显得尤为关键。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中强化自律,坚持正义,公正监督,讲究艺术,规范操作。然而,在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中,有时出现电视记者谋私利的现象。其实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出一点差错也很正常,出了差错能够及时纠正就是好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也是通过舆论力量促成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如果电视记者捕风捉影,小题大做,随意拼凑画面,就会干扰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麻烦。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关部门早已处理过或正在积极处理之中的事件,有些电视记者还要执意曝光,这样的监督会造成不给对方改正错误的机会,失去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违背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宗旨,损害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效果。因此,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遵守党的新闻纪律。同时遵纪守法也是电视记者自我保护的手段,新闻舆论监督采访和报道要把握好法律界限,不得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新闻官司。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等消极腐败现象,依靠行业自律,接受社会监督,维护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