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手机媒体化是从手机短信的大量应用开始的。而这几种手机媒体化样式的发展状态并不相同。手机电台仅有一家新闻传媒集团进行尝试。因此,手机媒体的开发应用者呈现出了或各自牵头或两两联合的态势。价格是最大的拦路虎,高达万元的手机只能定位于少数商务人士

二、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30)而就手机传播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来分析,手机已经具备了作为媒体的条件。随着手机媒体功能的全面开发,手机正处在高速媒体化进程之中。

(一)手机的媒体化进程

所谓手机媒体化进程,指的就是手机媒体功能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手机媒体化是从手机短信的大量应用开始的。据统计,2000年我国手机发送短信10亿条,2001年有189亿条,2002年猛升为900亿条,2003年高达2000亿条,2004年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短信发送量更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2800亿条。(31)而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743.8亿条,同比增长40.1%。(32)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证明了手机短信快捷、迅速、交互性强的特点,也说明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很多传统媒体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瞄准了手机短信的潜在发展空间,利用手机短信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尝试,如开发手机报纸、手机小说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带动了手机的媒体化趋势,拉动了“拇指经济”。也因之,很多人把手机短信看成了媒体。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手机短信只是手机终端具有的一种媒介功能——文字传播,随着手机媒体功能的开发,手机还会相应增加其他的媒介功能。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开发,渐渐出现了支持多媒体功能的彩信业务——多媒体短信服务,利用手机发挥声音传播和图像传播的功能渐渐成为可能。随着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酝酿使用,手机无疑会带来媒体传播的巨大进步。能传输包含文字、图像和声音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可以进行网络浏览、商务信息传送、文件共享/协同性工作、分派工作、企业电子邮件、Internet邮件文件传送、静止图片传输、在线交谈等,当移动图像传输速度的技术障碍突破后,手机将成为全媒体型媒体。因此,与此相关的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短片、手机电影等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形式不断应运而生,进入尝试阶段。

(二)中国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特点与问题

1.中国手机媒体化进程的特点

(1)手机媒体化样式多样,且发展状况不同

从2003年到2006年1月初,中国手机媒体所发展出的媒体化样式大致可以分为8种: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网站、手机电台、手机小说、手机短剧、手机电影和手机连续剧。其中,前4种具有新闻属性、娱乐属性和服务属性,可以划归为新闻媒介;而后4种以娱乐属性为主,可划归为具有大众传播功能的媒体化样式。

而这几种手机媒体化样式的发展状态并不相同。从数量上看,目前国内从事和尝试手机报纸的数量最多,而手机电视、手机网站的数量也不少。手机电台仅有一家新闻传媒集团进行尝试。而手机小说、手机短剧、手机电影和手机连续剧也正处于新媒体样式的尝试期。从时间上来看,手机报纸的开发和使用从2004年就开始一直持续到2006年,而手机小说的开发和应用多集中在2004年,手机电视、手机电台和手机网站的开发和应用多集中在2005年,手机短剧、连续剧也同样是在2005年开始尝试。这主要是因为,利用文本短信进行传播较为成熟和便捷,而利用彩信业务和WAP进行多媒体讯号传输,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很多技术的应用仍处于观望状态。

(2)手机媒体以区域性的居多,并且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

手机媒体样式大部分都定位在地区性媒体,主要是地区传媒与该地区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搭建的手机媒体平台。虽然也有面向全国的媒体功能服务,但是数量相对有限。开发手机媒体的地区多为传媒发达、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杭州、广东等地。而其他地区相对开发较少、较晚,呈现出了一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

(3)手机媒体的开发应用者呈现出多种类型

手机媒体的潜在发展前景,受到了媒体和移动通讯运营商的双重重视。因此,手机媒体的开发应用者既包括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兴网络媒体,又包括移动通讯运营商。一方面,传统媒体借道“手机”扩展业务,将原有的新闻资源和节目内容资源整合再利用;另一方面,新兴网络媒体也想捆绑手机,发挥二者强强联合的作用。而移动通讯运营商们瞄准手机媒体商机,将会在手机媒体发展作用的推动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手机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打破了原有媒体形式的采集、发布、传播和赢利形式,呈现出了独特的手机媒体产业链条——内容提供商SP+移动通讯运营商+终端受众。因此,手机媒体的开发应用者呈现出了或各自牵头或两两联合的态势。要么,是以媒体作为主体或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体;要么,是媒体与运营商合作。

2.中国手机媒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技术问题

首先,手机硬件平台仍待开发。手机流媒体所载的信息不只是文字,还有视频和音频信息。十几分钟的动画用RM流媒体格式压缩到手机上,需要占有1M内存,而绝大多数手机容量为2M左右,也就是说手机作为媒体的存储容量才刚刚可以满足需求。目前较大的手机屏幕分辨率为176×220像素,屏幕约在2~3英寸左右,也就刚刚能看清楚足球赛。但是严格说来,这些“刚刚满足需求”根本是不够的,它们的完善仍需假以时日。(33)

其次,手机电池本身的问题。当手机发挥多媒体播放功能时,手机电池耗电量极大。要想连贯自如地利用手机收看电视节目,或听广播,或上网,增强手机电池电力则是关键问题。

最后,传输速度不够。现在较为普遍的GPRS网络,仅仅是一项过渡技术。它的下载速度远低于所预期的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60kbit/s,但实际上仅达20kbit/s,而且,GPRS手机的使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网络经常会出现信号中断等问题。(34)而即将投入使用的3G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是否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价格问题

首先具有全媒体功能的手机价格不菲。手机流媒体在日本和韩国发展很快,这项业务在中国面临的环境明显不成熟。价格是最大的拦路虎,高达万元的手机只能定位于少数商务人士,但商务人士看电视的需求明显不高。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青少年才是3G业务的主要使用者,但国内青少年的消费能力有限。(35)

除了手机的价格问题,利用手机收看电视节目、电影和读报、上网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彩E、手机报、无线互联网一般采取用户包月订购或者按计算流量等方式销售,每月的费用为8~20元不等。如包月的《手机报》只提供报纸的精华内容,用户如需了解版面新闻的全部内容,还需要单独上行指令下载,每条短信的价格为0.5~1元,这样的收费标准相对于普通报纸并不便宜。(36)而如果利用手机来收看电视节目的费用,远远大于直接利用电视或网络收看节目的费用。

(3)管理问题

在国外,流媒体已经被称为第五媒体,但国内对于这一媒体的监管一直没有细则。未来SP的内容究竟由什么部门来管理,尚无定论。

(4)内容问题

目前,手机媒体的内容由于管理上处于不明晰的状态,所以对于内容的提供和把关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另外,以手机为终端的媒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如果只是把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和节目资源照搬过来,并不真正符合手机传播的特点和要求。亟待探索具有手机媒体特点的内容,而原有的信息资源和节目资源针对手机传播的特点必须进行整合、再加工。

(5)用户群体问题

虽然说,手机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但是这些群体并不就是真正的手机媒体的受众群。手机媒体的受众群亟待培养。而且,具有较高经济能力的和对新媒体形态感兴趣的群体交叉性并不是很大,因此,整体来说,手机媒体的受众定位也会具有分层现象。是定位在高端人群还是年轻一代,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