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地方性报刊

其他地方性报刊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3]除了中国人自办报刊,《德文新报》还尤其关注那些受到在华外国因素影响的中文报刊。

四、其他地方性报刊

申报》发刊于上海,但却不是一份地方性报刊,其影响力远至周边各个省份[197]。但是,进入20世纪之后,各地的新报刊陆续涌现。根据《德文新报》的记录,1907年,江西省的机关报《江西日官报》和《官办江西日报》创办,南京总督的官方机关报《南京官报》创刊,贵州省唯一的刊物《今报》在贵阳府发刊,另外还有《北京日报》、芝罘的《日日报》、河南省开封府的《河南官报》及满洲盛京的《东三日日报》,也都在这一年开始发行[198]。在《德文新报》看来,“这些报刊大都是温和的、并且是同情改革的,但却也都像《申报》那样,宣扬(中国的)改革最好是没有外国人相助来完成的。”[199]

从《德文新报》论述中国报刊的文章中能够明显地看到,该报总是喜于讨论中国报刊的倾向性问题。辛亥前后,在变动的格局之中,从德国人的论述里,也可以对彼时中国报刊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窥见一二。

“在山东省的首府济南府,几年前由政府支持创办的《济南官报》常常有论述关于胶澳租借地及其与济南府政府关系的文章刊载;该报的倾向是温和偏自由的。”[200]

“在南方出版的报刊还要提到广东的《羊城日报》(1897年)及1902年创办的《福州日报》(福建省),以上两份都是政府刊物并倾向于同情革命。”[201]

无论是保持温和的态度,还是选择隐约地同情革命,这样的报刊在晚清政府的眼皮底下都尚可安然生存。《德文新报》明确指出,“在中国出版的报刊不能公开反对政府;报刊很容易被压制,并会进一步遭到停禁。因此,报刊必须在中国政府管辖范围之外为自己寻找地盘,以摆脱出刊的阻碍。”[202]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上海、天津、武汉等设立租界的地方会出现大量的中国人自办报刊,用以宣传不同于传统中国的新式思想。但是,租界在地理位置上毕竟是囿于晚清政府的管辖地之内,相形之下,香港则是比租界更为安全的革命派报刊生存的理想之地,“因此,两份反清的中文报刊《中国日报》和《香港日报》分别于1900年和1903年在香港创刊。”[203]

除了中国人自办报刊,《德文新报》还尤其关注那些受到在华外国因素影响的中文报刊。从德国人的视角看过去,每一份在华外报都代表着其背后国家的力量,每一个力量都是德国在华利益的竞争对手。“天津的《天津日日新闻报》、北京的《顺天日报》及在上海出版的《中外日报》和《同文沪报》,其创刊或维持发展都或多或少地要受惠于日本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处于美国影响之下的上海《新闻报》,于1893年创刊,去年,在无损于其亲美倾向的基础上,按照英国公司法进行了重组。该报崇尚进步思想,与日本敌对,尤其是最近在满洲问题上与日本势不两立,在日俄战争中被认为是公开亲俄的。该报每期发行量约10000份,其刊载内容尤为偏好商贸及交通运输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新闻报》的对手是《中外日报》,但《中外日报》的语气却不总是像《新闻报》那么高雅讲究。《时报》为1902年前改革派著名人物广东人康有为创办,康有为乃1898年光绪皇帝实施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变法失败后流亡,现居于日本。该报深入探讨当今时事,由于其内容可信,对事看法公道,也许还因为该报夸张的风格尤其受中国人的喜爱,因而每期发行量达到13000份。天津出版的《大公报》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法国影响的,而袁世凯所办的当地机关报《北洋官报》是亲日的。同样也是在天津编辑出版的报刊还有《津报》。”[2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