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报刊业

香港报刊业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香港报刊业香港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报刊,有不少是在香港创办的。日占时期,香港绝大多数报纸被迫停刊。《香港时报》的业务特点是着重经营体育版,体育新闻吸引了不少读者。左右派报纸经常展开激烈的论战,使得香港报坛的言论显得异常活跃,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新闻业务的角逐中,左右派报纸各有建树。

一、香港报刊业

香港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报刊,有不少是在香港创办的。香港的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发展起来的,不仅西文报纸在香港有着重要的地位,中文报业的孕育、诞生和进步也深受西方新闻事业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香港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模式,给报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香港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占时期,香港绝大多数报纸被迫停刊。

战后香港报业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的利益和矛盾紧密相关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香港报业,正是在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中,不断兴衰起伏、曲折发展的。由此香港当代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政治斗争中曲折发展的香港报业(“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是香港当代报业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影响香港报业布局和报纸内容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政治局势。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和台湾国民党都在香港布置了宣传阵线,香港的报业因此而形成了左右对峙、左中右三派并存的局面。所谓“左”,即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态度鲜明的《大公报》、《文汇报》等,而台湾国民党主办与倾向国民党的报纸如《香港时报》属于“右”派报纸,其余的多为中间报纸,在解放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创刊的报纸大都走中间路线,人们用“两头小中间大”来形容香港的报纸结构。

据1946年的《香港年报》记载,当时香港共有14家中文报纸,4家英文报纸。14家中文报纸包括9家日报,5家晚报,其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华侨日报》、《星岛日报》和《工商日报》,这几家报纸均创刊于二三十年代,当时销量最大的是《华侨日报》,每日销量为38000份。4家英文报纸为《中国邮报》、《星期日先驱报》、《南华早报》、《香港电讯报》,其中《南华早报》创刊于1903年11月7日,是香港现存英文报纸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家。1949年星系报业创办人胡文虎创办英文报《虎报》,该报与《南华早报》成为香港最著名的两家英文报纸。

战后“左”派爱国报纸发展很快,主要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晶报》、《香港商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盛时期,它们曾三分香港报业的天下。香港《大公报》创办于1938年,战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主要由费彝民等负责。该报以报道财经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香港《文汇报》创刊于1948年9月9日,其宗旨是以文会友、以文报国,宣传中华文化、促进内外文化的交流,内容重心放在文教方面,以文员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新晚报》是《大公报》的姊妹报,创办于1950年10月5日,曾是一张办得十分成功的“灰色”晚报,该报非常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报道,加强“波经”(球经等体育新闻)、马经并在香港首家开辟新派武侠小说连载专栏,刊登梁羽生、金庸的武侠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两位作者也因此而名声大噪。这3家报纸坚持爱国民主的立场,政治态度比较鲜明,被称为“红色报纸”。1952年10月创刊的《香港商报》与1956年创办的《晶报》则属于“侧面”爱国的报纸,比较中性,走的也是大众化报纸的路线,意在争取处于中间立场的香港同胞。《香港商报》以其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办报路线赢得了广大的受众,其销售量不断攀升,鼎盛时期直逼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成报》。《晶报》的统战宣传工作十分出色,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侨中极具影响,是当时唯一能够在台湾畅行无阻的“左”派报纸。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右派报纸也颇具竞争力。台湾国民党在香港的宣传喉舌《香港时报》,主要进行反共宣传及宣扬国民党的成就。该报创办于1949年,在台北设有分社,报纸半数销往台湾。《香港时报》的业务特点是着重经营体育版,体育新闻吸引了不少读者。香港还有一些拥护或倾向国民党的商办报纸,其中以《工商日报》为代表。这家大报战前在香港就已举足轻重,战后一度与《华侨日报》、《星岛日报》形成“三报鼎立”之势,该报支持和拥护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重大政策,其读者主要是商界的亲台人士、亲台的“自由工会”的职工。此外,香港部分中间报纸的立场也倾向台湾,在报眉上印有“中华民国”的字样,较有名的有《华侨日报》、《星岛日报》。《华侨日报》较注重台湾消息,称台湾为“自由中国”。另外《红绿日报》、《超然日报》、《真报》、《新闻夜报》、《天下日报》等香港报纸也是维护“中华民国”的右派报纸,并且这些报纸销量不菲。

由于香港政府的倾向实际上“抑左护右”,言论宣传方面也偏向右派报纸,右派报纸颇倚重港府的力量,所以比较得势。左右派报纸经常展开激烈的论战,使得香港报坛的言论显得异常活跃,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新闻业务的角逐中,左右派报纸各有建树。五六十年代报社的数量和实力大增、报纸种类繁多。软性报刊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纯娱乐性报纸和马经报纸开始风行。中、英文报纸均得以快速进步。多家大报竞相扩大出版规模,组成集团争出“系列产品”,其中以英文《南华早报》和“星系报纸”最为活跃。报纸也不断更新设备、提高编采手法。报社之间还开始加强交流,注意培训新闻人才。这个时期堪称晚报的黄金时期,晚报市场空前繁荣。同时战后风行一时的趣味不高的软性新闻、色情内容和揭秘新闻,渐呈泛滥之势。

2.经济腾飞期日趋兴盛的香港报业(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香港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飞,为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如果就报社数量而言,20世纪70年代堪称香港报业发展史上最兴旺的时期,报社最多时达到128家,创下历史纪录。随着香港社会本土意识的增强,一批以本地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商业化报纸成为香港报业的主流,其中尤以走大众化路线的报纸影响最大。这些报纸较多报道富刺激性或阴暗面的内容,如灾难、犯罪、暴力、性等,并以提供娱乐内容为主,文字上简洁通俗、常用方言俗语。《成报》是1954年到1977年的20多年里,办得最成功的一张大众化报纸,销量冠全港报纸之首,但20世纪70年代末,创办不到10年的《东方日报》后来者居上,成为近20年来香港销量最大的报纸。此外还有《天天日报》、《新报》、《快报》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大众化报纸。

大众化报纸以赚钱为目的,奉行在商言商的宗旨,迎合读者的需要,提供了不少消遣娱乐的内容和社会环境方面的消息,但公信力不高,香港同时也需要严肃的高质量的大报。《明报》是严肃类报纸的典型代表。《明报》最主要的特色是其着力经营的中国报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报的中国新闻和有关言论就开始引人瞩目,内地“文化大革命”中,该报大量刊登“文革”消息,首家开辟中国消息专版,并在副刊开辟多个专栏刊登有关中国大陆的“内幕新闻”,备受读者注意。20世纪70年代《明报》销量就跻身于日报的第3位,仅次于大众化的《东方日报》和《成报》。

这个时期专业性报纸也开始发展,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股市的空前兴旺,给财经类报纸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报纸竞辟财经专版,新办的《财经专业报》更是着力经营。《信报》全称《信报财经新闻》,被称为香港第一家财经专业报,在短短数年间即稳立激烈的报业市场。

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带动了香港股市的飞速发展,香港报业打破原有的办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开始上市,这也标志着香港报业企业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南华早报有限公司”和“星岛报业有限公司”发售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了香港报业史上的新里程。随后,新报社、东方日报社、天天日报社、明报社、成报社等相继发售股票,借此集资扩展实力。

香港的电视业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普及,以后不断发展,加剧了新闻事业的跨媒体竞争,报业受到极大冲击,晚报更是首当其冲。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的晚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香港回归前后异彩纷呈的报业

香港只是个弹丸之地,620万人生活在面积仅1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岛屿上。但香港新闻业相当发达,就人口与报纸数量之比而言,堪称世界之最。根据香港政府的统计数据,1995年香港每日印行的报纸达59家,而其中仅每日印行的综合性日报就有20家左右。这在世界大都会中是绝无仅有的。香港报纸的每日发行量约为200万份,平均每千人约310份报纸。人均占有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两倍于世界的平均数量。这么多报纸能生存于香港如此狭小的空间,自由竞争是其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正是在不断的竞争当中,香港报业汰旧纳新,调整报业结构。而在香港回归前后的这段过渡期,有数家报纸因机制老化而停刊。右派报纸《工商日报》、《香港时报》因为其落后于时代的政治性办报方针等原因而脱离读者,每况愈下,分别于1984年、1991年关门大吉,香港报业长期左、中、右并存的格局从此成为历史。而一度执香港报业之牛耳的《华侨日报》也于1995年因亏损巨大而停刊。与此同时,香港还有数份大报易主,其中尤以《南华早报》、《明报》的几度转手最引人瞩目。香港报业经过多年的竞争和筛选,报业格局基本形成。报纸的数量大致稳定,读者市场也趋向饱和。过渡时期有多家新创办的报纸,但能够立足的却很少。80年代创办的财经类报纸一时成风,但至今仍在出版的只有《经济日报》。台湾力量也在香港创办了几份报纸,包括《中报》、《香港联合报》等,但不久就相继停刊。20世纪90年代新办的报纸中,以大众化的《苹果日报》造势最大、投资最大,该报对香港的报业形成较大的冲击。1995年底大众报纸为了回击,以《东方日报》为首掀起了一场减价大战、数家有历史的报纸只得以“停刊”迎战,非大众化的报纸也受到不小的冲击,至今余波未平。有经济实力的新报的出版,也显示香港报业格局已在逐渐改变,随着大资本的投入和报纸实力的增加,香港报纸的企业化已势在必行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香港传媒业进入历史的新纪元,并继续保持着亚洲传媒中心的重要地位。回归前后香港不断有中英文报纸出版,但大多无疾而终,来去匆匆。1999年3月,大众化的《太阳报》问世,该报仿效1995年《苹果报》创刊的策略,以低价打入市场,引发减价大战,经过3个月的恶斗,主要的大众化报纸约投入上亿元来换取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大众化报纸的读者占有率有所上升,从过去的不到七成上升到接近八成。

据《香港年鉴》统计,1999年在香港注册出版的本地和外地报纸,日报达到45份,期刊达684份。其中中文报纸26份,英文报纸8份。中文报纸中专门报道香港和世界新闻的19份,另外有3份是财经类报纸,其余的专门报道娱乐新闻。面向香港的中文日报共有13份,传统的左派报纸3份、大众化报纸6份、精英报纸4份,包括2种财经日报、2种综合报纸;英文报2份。这是经过市场不断地整合而形成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