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与电视台共成长

我与电视台共成长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电视台共成长陈华霞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转眼,敦煌电视台已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自己也在电视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几个春秋。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有线电视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从市委党校四楼搬到新建成的有线电视台办公楼。敦煌有线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建台二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我与电视台共成长

陈华霞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转眼,敦煌电视台已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自己也在电视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几个春秋。

img196

作者当播音员时的照片

三十年来,我们电视人用特有的方式——电视镜头,见证了敦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大步迈向小康的历史进程。

我是一名新闻播音员

我是建台以来第一位正式的新闻播音员。由于是第一个,所以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供汲取,也没有同行面对面给我指点迷津。怎么着装?怎么化妆?怎么准确地表达新闻?这些除了通过看着电视学、捧着书本学两种途径外,只有靠自己一点一点地摸索了。那时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演播间只是一间大一点的办公室,室内有三个长条桌,其中两个用来摆放两台四三型的编辑机,另一个是播音桌,后面放着一把红椅子,桌子上面放着一个话筒,新闻背景是一块天蓝色的布料,灯光是一个台灯和顶灯,录音的工具是一台双卡录音机。现在看起来简直不敢想象,但在当时,电视台的办公条件在全市来讲还是比较好的。

img197

建台初期,电视演播室的条件极为简陋

那时,每周一、三、五出新闻,广告几天才播一条,天气预报是写在彩色纸上的。尽管新闻量不大,但对我来说也不轻松。那时不像现在,每天上午记者准时就把稿件交到播音员手里了,而是随时录音,新闻也不是准点播出,有时甚至晚上十点半才播出新闻。有时记者刚回来,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时,第一页就拿来录音了,根本来不及熟悉稿件。记得有一次,我急急忙忙拿着稿子去录音,把一个字读错了,编辑也没有听出来。第二天便有人向台领导反映,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吗?连“兢兢业业”这个成语都不知道吗?事后田生荣台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小陈,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先熟悉稿件内容?看也不看,问也不问就这样播呢?兢兢业业你播成“克克业业”,这不光是读错一个字的问题。你现在还很年轻,要加强学习啊,既然干上了这一行,就要爱这一行,钻这一行,你的岗位很特殊,你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回去买个字典,遇到不确定的字,多向字典请教,它会是你的好老师。”听了田台长的话,我羞愧难当,低着头,眼里含着泪,飞一般地跑回办公室,把昨天的新闻稿件找出来查找原因,可底稿分明写着“克克业业”,而不是兢兢业业,当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感到自己很委屈。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自己确实是错了,不能怪别人,即便是记者写错了,自己也应该及时发现,并在播音的过程中加以纠正,这才是一名播音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

img198

上世纪80年代,作者(左)在新闻制作机房

img199

1989年8月18日,作者在播报《敦煌新闻》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播音员,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还需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这件事是我当新闻播音员时最为获益的一件事,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

敦煌有了闭路电视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只知道闭路电视,而很少有人知道有线电视,我也不例外。可是幸运的是,我后来成了一名有线电视工作者。朋友们曾这样戏称我说:“华霞是个爱赶时髦的人,哪儿时尚哪里就有她!”想想还真就是这个理儿,我从台前走到幕后,做的还都是超前时尚的工作。

img200

图为作者(后排右一)与同事参加全市文化系统文艺汇演后与台领导合影

1992年9月,我正式到有线电视台上班,成了一名值机员。说是有线台,其实只是租了市委党校的四间办公室,7台C4卫星接收机、7台兰新厂出的调制解调器、2台松下G33录像机、12台电视机、2把椅子、1个电暖器、121盘录像带,这就是当时有线电视台的所有家当。在那样简陋的办公环境中,我们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冷无比。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有线电视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从市委党校四楼搬到新建成的有线电视台办公楼。新机房,新气象。所有人都感到异常兴奋,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搬迁后,台里新购了7台计算机,转播的卫星节目由6套增加到40套,一台C4卫星接收机、一排排C38调制器,放大器,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墙,整齐地矗立在机房里。

img201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王军需来台指导工作

我由一名新闻播音员成为技术人员,不同的岗位,对个人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也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切都得从头学起。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长进,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1994年3月,我被推荐担任部门主任一职,当时我犹豫过、退缩过,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但技术能力不强,我能担负起这个责任吗?我能为台上挑起这份重担吗?我的心里很矛盾,考虑再三,我还是想尝试一下。通过多年的历练,我尝试以全新的理念来管理部门,对部门成员的工作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同时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工作气氛,让大家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工作。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一步步干到了今天,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有线电视事业发展很快,传输设备更新换代频繁,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呼声很高。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台领导决定先期改造市内部分片区,利用光纤传输信号。与此同时,无线发射台新上MMDS微波传输设备,利用微波技术覆盖农村。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中心机房就显得格外狭小了,制约着敦煌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

img202

新建成的数字化播出机房内景

第二次机房搬迁

2002年,为适应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经陆台长多方争取,台里科学规划,建成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网络中心综合大楼。敦煌有线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建台二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新综合大楼四楼设计为中心机房,中心机房由国干网、播控中心、多媒体、配电室四个机房构成。整个机房设计得非常科学,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203

作者在整理节目带

img204

召开部门周例会的场景

记得2002年机房搬迁时,由于我们部门家大、业大,管理着全台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设备,所以我和本部门两名同事顾晓剑、沈斐妃商量,先对机房所有设备进行登记,分清哪些需要搬到新楼,哪些留到库房,做到心中有数。紧接着我们就像蚂蚁搬山一样一点一点往上搬,每个人每次上新楼时不能空手。那时,我们把机房当成了第二个家,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天黑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家。到最后关键的一个月,我们三人几乎都没有回过家,饿了买些烧饼充饥,有时干累了,一碗稀饭都成了丰盛的美餐。就这样,我们三个人用了近5个多月的时间,加班加点安装新机柜,清理卫生。我们楼上楼下跑了多少个来回,记不清了也无法计算,但我们记得清、算得出安装了多少根线,拧了多少颗螺丝帽,焊接了多少个连接线头。我是一个很爱美的人,由于长期加班,我和村妇别无两样,自配一套工作服,随便用清水洗把脸,有时太疲劳了,甚至把桌子或地板当做床,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醒来时才感觉到,腰已疼得直不起来。但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连接、校对光纤网络线路,赤橙红绿青蓝紫白,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光接点,每根光纤细如发丝,而且特别容易折断,一根一根校对难度很大,看久了眼睛就花了,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无法完成的。前面的刚校对好,后面一旦出错就前功尽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三人反复校对了8次。为不影响用户正常收看电视,台领导将机房正式搬迁时间定为凌晨1:30分,全台40名职工都来帮助搬运设备,陆台长亲临现场坐镇指挥。设备搬运结束已是凌晨3点了,同事们陆续回家了,而我们三人丝毫没有倦意,因为当时光纤设备安装、线路布线都是四川厂家来人做的,我们没有亲自参与,新技术不完全懂,厂家留下的资料是否正确,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压力特别大。如果校对不正确,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会导致信号不通,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正常播出。因此,我们连夜又一根一根校对了3遍,确保万无一失才放心。

img205

播出工作技术要求很高,对年轻同志的培养尤为重要

img206

悬挂在机房走廊的这句标语,已成为播控中心每名职工的座右铭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中午一点左右,城市用户就看上电视了。我们每个人刚松了口气,这时陆台长急切地询问我们,为什么整个网络信号不开通?我说:“城市用户已经开通信号了,农村的用户迟一点开通也没有关系。”陆台长听了毫不客气地说:“做人要讲诚信,既然我们通知,全市电视用户下午六点准时看上电视节目,就必须按时完成,城市用户重要,难道农村用户就不重要吗?”当时在场的人很多,陆台长丝毫没留情面。我感到万分委屈,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领导怎么这样无情,我们都辛苦一天了,还这么较真?哭归哭,但是工作还要照常完成。这事儿过去几天了,我见他就躲着走,这时他迎上来笑着说:“怎么还生气啊,用户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要严格履行承诺,诚信做人是我们单位工作准则,你要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做人处事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

在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台职工的共同努力,重新安装后的敦煌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正式投入了运营。看着装修豪华、宽敞明亮的机房,先进的设备,整齐的电视墙,清晰的电视画面,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img207

技术人员调试安装新业务配套设备

img208

增值业务机房设备

数字电视走进我们的生活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收视需求,模拟电视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了。模拟电视系统一个8兆带宽只能传送一套节目,极大地浪费了电视频道传输资源,而采用数字压缩方式,可以传输6—8套节目,而且还能实现广播与电视共同传输,承载多种数据增值业务。

搭平台、绘蓝图、改网络、铜轴电缆变光纤,敦煌有线电视事业又实现了一次飞跃。2006年10月,我台完成了全市城乡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工作,播控中心成了有线电视台名副其实的心脏,整个四楼除了办公室和值班室外,全部都是机房:按功能划分为四大机房,国干网机房里安装着国家干线网传输设备、省干线网传输设备、酒泉干线传输网、敦煌有线网传输设备、宽带传输设备等。进入中心机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台,十几台采、录、播计算机设备一字排开,尽收眼底;其次是由54台小电视机、6台大液晶电视机组成的电视墙。东侧由两排机架组成,第一排传输模拟信号(现已停止传送节目),第二排传输数字信号,包括卫星信号、网络信号。网络信号由甘肃省网络中心传输的40套电视节目(其中包括鼎视传媒20套节目)、酒泉网络中心传输的20套以及敦煌电视台自办节目。目前共传输131套电视节目,13套广播节目。节目播出方式由原来的录像带播出转变为计算机硬盘播出,节目播出质量大为提高。多媒体机房是一个新型增值业务机房,是电视台心脏中的心脏,主要包括大型服务器、数据库、节目库、新闻资料库、VOD点播、因特网传输设备等。配电机房设备由外电和蓄电池两部分组成,包括国干网、省干网的蓄电池供电系统、酒泉台的蓄电池供电系统及本台的供电系统。敦煌有线电视台从租房办事业到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落成,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其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其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img209

编排自办节目播出表,是播控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房内的加工厂

从每台设备的信号传输,到千家万户的信号接收都离不开各种缆线。就拿前端设备来说吧,就有各类型号的电源线、音频线、视频线、信号线、网线、光纤、光缆线、用户线。这些五花八门的缆线层层交织,互联互通,构成了全市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网络。

用户线是我们部门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了。说到用户线,让我不得不想起做用户线的情景,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儿似的,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久久挥之不去。那时,有线电视台刚成立,工作人员少,用户安装量特别大,安装人员没有时间做用户线,这一工作任务就落到了我们的头上。说句心里话,在此之前,我什么线都没有做过,接到这个任务时没有选择,只能是边学边干,一天最多做25根,而每天要安装上百户,远远跟不上需求。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部门全体参战,不分白班和晚班,加班加点,楼道和机房就变成了用户线加工厂。做用户线看起来简单,可是要做标准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整盘线变成用户线,要经过剪线、绕线、接用户头和做标记入库四个步骤,接用户头又包括剥外皮、去铝皮、后推屏蔽网、切去保护膜、安装五道工序,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不合格。做线最关键是屏蔽网不能损坏或卡到用户头里面,线芯的保护膜要余留一小部分,稍微不小心就会出错,并且屏蔽网还常常会把手扎出血。一根线两个头,相同的步骤,做一根、两根不难,但是,成批、大量地做线,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

熟能生巧,做得时间久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线电视台发展用户的十年内,我们十年如一日,由刚开始一天做二十几根到后来一天做四五百根。每当完成一批用户线时,有快乐也有成就感。因为要长期做用户线,台领导决定给我们每根线补助5角钱,虽然钱不多,但是让我们感激不尽。说真的,偶尔也会有怨言,总有做不完的用户线,加不完的班。可回头看看周围的同事,他们在野外露天工作,夏天风吹日晒,冬天寒风刺骨,一身土一身汗都是这样过来的,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好多了。

相同的事业不同的分工,每个工种既锻炼了我,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我明白,年轻时不吃苦,哪会有今天的甜?或许再过些年,那段经历就成为故事可以讲了。

img210

作者和同事顾晓剑(右)、沈斐妃(中)一起安装用户线接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