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与医保共成长

我与医保共成长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到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吵闹的现象逐年下降。
我与医保共成长_记忆:天津医保十年

一、我与医保共成长

1.初期阶段(2001—2002年)

天津市医疗保险2001年11月开始启动,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在认识上都比较模糊,为顺利推行此项工作,医院从临床各部门抽调了一些工作人员去做医保工作,当时很多人都非常不乐意,一方面因为要求从头学起,而且还是面对一个陌生的医疗保险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的整理和申报完全要靠人工完成,任务之重、职责之大,使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当时我也曾徘徊过、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鼓足了勇气,接受了此项重任,与留守的同事们共同学习,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从不了解到逐步了解。这个阶段由于支付模式发生改变,参保人员大多对此更多的是疑惑与不解,给医院医保工作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对此,作为一名医保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理解政策,并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宣传。在内部管理环节上,按照市里统一部署,重点关注规范医疗行为,尤其是对社保拒付问题,医院医保科专门抽调人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到管理的切入点,因此也常常遭到医院临床科室的质疑,医保管理者究竟是医院的人?还是社保派驻到医院的人?但是,大家顶住压力,通过不断深化管理和细化流程,使医院各部门的医保意识不断加强,规范了医疗服务,杜绝了拒付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自己也逐步喜欢上了这项工作。

2.发展阶段(2003—2007年)

随着医院和社保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003年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现了住院费用由单机版报盘系统人工录入结算方式进入到网络传输的联网结算方式,大大缩短了结算周期,不仅减轻了工作量,而且也规范了社保管理部门的审核和医院医保的管理。

这一阶段是医疗保险逐步推广深入人心的关键时期,医保的政策为群众所熟悉,患者由不理解、不了解到离不开医保。2005年门诊医疗费用的联网结算以及2007年门特病联网结算的实现,使参保患者在门诊就医刷卡就可以直接结算,大大缓解了全额垫付造成的资金占压,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社保各分中心的工作强度。但是在这一切向前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医保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却在进一步加大,虽然表面上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劳作,但是工作量却不降反升,而且矛盾焦点前移,将医保管理者推到了一线,经常需要他们向患者反复解释,向医生宣讲,向领导说明,每一个人常常累得都直不起腰来,同时由于实行联网结算,上级医保部门资金拨付不及时,无形中造成医院周转资金的占压,工作有时候也显得非常被动,累身、累心、费神。但是,我们这群医保管理人无怨无悔,为了自己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岁月,因为这是我们的事业,这里有我们的理想

3.成熟阶段(2008—2011年)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2008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实施,这项惠民制度的出台,使城镇居民中一老一小有了医疗保障,结束了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难题。2009年天津市开始着手落实中央提出的在2012年以前实现统筹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方针,在市政府、卫生局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于2010年全国率先实现了“新农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管理,结束了多部门管理、地区支付标准差异悬殊的局面,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征缴标准、统一支付比率,从而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战略目标。时代在发展,医保在发展,面对新情况、新形势,要求医保管理者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创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通过政策学习把握方向,通过相互交流领会精髓,通过实践加深认识,在医疗保险中不断成长,办事愈加果断,处事更加到位。

天津医保运行十年来,参保患者与医保管理医院、医保管理者进行着不断的争论和探讨,尤其是医院医保管理者体会更深、更多、更明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到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吵闹的现象逐年下降。

回首这十年,作为医院的医保管理者参与落实了医疗保险的各项制度,既保证了医保政策的落实,又兼顾了医院的利益,在这十年的磨合中医院医保管理部门起到了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中心枢纽作用。在这方面,各医疗机构医保管理者各具特色和亮点,为医疗保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