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通讯员

社会通讯员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社会通讯员——在生活里抓新闻上一节讲到“吃宣传饭”的通讯员队伍,这个队伍对于自己的地区和单位来说,是“正宗”的宣传人员;对于所在城市甚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性的媒体,他们是通讯员。读者、听众、观众发现身边的新闻事实,立即拨打各媒体的新闻热线。广大受众的眼目分布极广,设置新闻热线之后,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实,几乎不可能遗漏。这将是国内迄今最高的报料新闻奖。

第二节 社会通讯员——在生活里抓新闻

上一节讲到“吃宣传饭”的通讯员队伍,这个队伍对于自己的地区和单位来说,是“正宗”的宣传人员;对于所在城市甚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性的媒体,他们是通讯员。他们是成建制的,单位给予明确的通讯员身份。

本节,我们要介绍的是不吃宣传饭的通讯员队伍,而是社会各界有志于为媒体提供稿件和新闻线索的通讯员。他们分布在社会各处,是社会神经的敏锐把握者。如果说吃宣传饭的通讯员们提供更多的是本地区、本单位的正面新闻,是从宣传的角度出发提供新闻,那么,散居社会各界的这些不成建制的通讯员,为媒体提供的则是比较纯粹的新闻信息。他们有的有正式工作单位,有的则没有正式工作单位。即便有单位,他们也不与单位发生宣传与被宣传的关系,单位也不会明确他们的通讯员身份。

一、靠一部手机吃饭——职业线人

线人本是欧美国家受法律保护的、提供线索帮助警方破案的民间人士。新闻线人借用了这一概念,即专门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获得报酬或者奖励的非媒体人员。

所谓职业线人,是指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提供工作的人,他们与在受众热线中提供线索的广大受众是有区别的。

新闻线人的概念是近8年慢慢浮出水面的。各媒体在日益加剧的激烈竞争中想得到留得住受众的新闻,不惜花重金征集新闻线索。只要是好一点的新闻线索,都会得到媒体奖励,少则30元,多则千元甚至万元。各媒体一个星期公布一次获奖新闻与线人名单(不方便公布的重大新闻线索提供者可能化名),新闻线索成为商品,于是就产生了提供线索的卖主,职业线人由此产生。

职业线人用一部手机一架照相机或者再配一台摄像机,整天在自己所在城市搜集新闻线索,他们用一双新闻眼观察周围的世界,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或报料,或摄录,这些新闻事件便成为当天或者第二天媒体的新闻。

二、偶尔拨通媒体电话——热线报料人

新闻线人是在热线报料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职业报料人,他们用新闻眼搜索世界;而广大受众则是各媒体热线的忠实报料群体,这个群体多是“偶然”碰到一件新鲜事,随机向媒体报料。

这个群体是庞大的,但报料人却是随机的。读者、听众、观众发现身边的新闻事实,立即拨打各媒体的新闻热线。广大受众的眼目分布极广,设置新闻热线之后,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实,几乎不可能遗漏。但随机的报料免不了有随意性,为了不漏报有价值的新闻,各媒体开展了重奖征集新闻线索活动。

突发事、稀奇事、烦心事、疑难事、好人好事,这些事都是媒体天天需要的。

《楚天都市报》刊出24小时“新闻热线”,有武汉市内电话,8008806008免费(武汉)电话,有短信号码,还有网址,几乎所有现代化通讯手段全都用上了。最后不忘承诺和“激励”:“一经采用即付稿酬,万元奖赏重大线索。”武汉市各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电话,几乎所有新兴媒体,都像《楚天都市报》一样,打出了“万元重奖”的口号。

《齐鲁晚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新闻线索20元起奖,并推出“重奖新闻线索,每周评出一个500元大奖”活动。来自安徽的打工者吴建华手机报料线索成为该报2008年6月30日的重要新闻,并获当周500元大奖。这样的消息又会刺激更多的受众关注新闻事件,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再看《新京报》重奖新闻线索的启事:

《新京报》万元重奖新闻线索

打个电话赚1万元!这不是神话

《新京报》在创刊推广期内(2003年11月11日至2004年1月15日),推出“万元重奖新闻线索”活动,您提供的新闻线索如果足够重大,我们将奉上特等奖10000元。这将是国内迄今最高的报料新闻奖。万元大奖在推广期内每半月评选一次。

北京青年报》一天拨付2000元线索费用于奖励好新闻线索,据说某医院的一位护士因提供毛宁被刺事件消息,一个月获奖8000元。

《泉州晚报》也重奖新闻线索。对首位提供重大新闻线索的人,给予50~10000元的奖励。

在这样的强刺激下,媒体的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重大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全社会的受众都成了媒体潜在的通讯员。

也有报料不为奖的。2009年1月31日,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某报新闻热线收到田女士报料电话,报告中国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徐凯为保护被抢劫者,身中歹徒6刀,生命垂危。该报接到报料后派记者深入调查采访,连续报道数天,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家报纸给田女士报料费1000元,田女士说不要了,要的是为社会弘扬正气。

不过重赏之下,必然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把一条新闻线索卖给多家新闻媒体的事时有发生,同城媒体同题撞车也就在所难免,随之而来的是相关部门整顿重奖新闻线索。

三、挣稿费养家糊口——自由撰稿人

自由撰稿人,顾名思义,就是以个人的名义为媒体撰稿、以稿费为生的人。

1949年以前,靠稿费为生的知识分子不少,我们熟知的鲁迅、周作人兄弟即是。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的翻译家朱生豪,困顿的时候也等稿费买米。从1949年到1980年前后,以自由撰稿为生的人基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方报纸基本关闭,自由撰稿人没有生存的基础。“文革”中后期,报纸电台没有稿费,发表文章之后,媒体寄一个采访本或者一两本材料纸给作者聊作稿酬,可想而知,这种制度是养不活自由撰稿人的。

自由撰稿人这个职业的重新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媒体大发展,广告收入成为媒体重要的经济支柱,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选择好稿的财力与权利,稿费逐渐上升,以至于某些杂志“千字千元”,某些报刊也提高稿费。加上国家提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们对单位的依存度不像以前那样高,也不太在乎有无“正当职业”,自由撰稿人于是大量出现,尤以北京为最。

自由撰稿人的构成相当复杂。为各地报纸投稿的,又分为副刊作者、专刊作者,有些还参与媒体的专刊策划;除了文字稿之外,还有专以新闻图片、社会事件图片投稿赚取稿费的业余通讯员。也有为广播电台投稿的,不过电台稿酬较少,多为附带投稿者;还有为电视台撰稿或直接参与电视节目拍摄制作的。给杂志写作,或者为书商做枪手,也是自由撰稿人。当然,后来有了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公司,把制作的节目卖给电视台,这些人就是职业制作人了,不属于我们讲的通讯员这个系列。

上面说到的这些自由撰稿人,作品公开发表之后,名利双收。年终媒体在评通讯员好新闻奖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榜上有名。报纸的副刊专刊、电台电视台的相关栏目,也称他们为优秀通讯员。他们是媒体新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

思考题

1.新闻通讯员一般分为几大类?你对本教材的分类有什么不同意见?

2.通过热线提供新闻线索可以得到相应奖励,请你结合新闻媒体的运作,运用所学过的新闻理论,评价这种奖励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