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通讯员是干什么的

新闻通讯员是干什么的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通讯员是干什么的记者、编辑是媒体的从业人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新闻通讯员,简称通讯员,是为新闻媒体提供稿件或信息,为记者采访、编辑选题提供直接帮助的非新闻从业人员。无论是小报的新闻采集官员,还是新闻通讯员,都能在报纸出版售卖中获益。

第一节 新闻通讯员是干什么的

记者、编辑是媒体的从业人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要问新闻通讯员是干什么的,由哪些人来担任这个角色,恐怕除圈内人外,能说清楚的人并不多。

新闻通讯员,简称通讯员,是为新闻媒体提供稿件或信息,为记者采访、编辑选题提供直接帮助的非新闻从业人员。

本教材没有采用《辞海》关于通讯员的词条解释,原因就是这一词条不太准确。《辞海》给通讯员的定义是两大内容,即:一,经常给报社、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反映情况;二,提供稿件。传统的通讯员也许仅具备这两大功能,但是,我国的新闻媒体从大量出现的那天起直到现在,通讯员的功能一直在扩展、完善。《辞海》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一、通讯员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通讯员至少要做如下工作:

·提供新闻信息;

·采访本地区、本单位新闻;

·向媒体提供较完整的新闻稿件;

·接待、协助上级媒体对本地区的新闻报道采访;

·接待组稿编辑;

·做企业宣传工作,在企业与媒体间穿针引线;

·组织新闻发布会;

·组织年终对媒体的答谢会;

·为纸质媒体专、副刊写稿(包括完成约稿);

·为电子媒体栏目撰稿;

·收集受众对媒体的意见,通过某种方式反馈给媒体;

·组织本地区通讯员培训;

·做好从中央到地方党报党刊在本地的发行工作;

·参加媒体召开的座谈会。

好了,通讯员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有了基本了解。但是,你发现各企事业单位谁是通讯员了吗?对,就是那些经常跟记者编辑打交道的人。大型企事业单位,党委下设宣传部,负责管理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宣传部里的人,一方面是这些企事业单位媒体的领导,一方面又是这些媒体的通讯员。对于大众媒体来说,这些单位媒体里的记者们,又都是通讯员。小一些的单位,通讯员可能在党政办公室,也有单位专设了宣传科,通讯员都在这些部门工作。现代小型企事业单位呢,通讯员们往往被安排在人力资源部下的公关部门。

二、何时出现新闻通讯员

读者朋友会问,新闻通讯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因为关于编辑记者,新闻史或者一般历史书中有大量记载,而通讯员呢,我们只能从相关记载中“淘出”只鳞片爪,然后拼接成形。未必是定论,但我们提供的材料却是有依据的。对与不对,读者自可下判断。

应该说,媒体一经出现,通讯员就会应运而生。因为我们说过,通讯员一要提供信息,二要帮助记者采访。记者不可能长百只耳朵百只眼睛,特别是在通讯十分落后的时代,一个记者不可能天下事全知。没有通讯员的记者,肯定是盲人骑瞎马;没有庞大通讯员队伍的媒体,肯定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初创时可能来不及约请通讯员,但随后通讯员队伍的建设,一定是媒体的大事。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唐宋时就有邸报。邸就是俗称的王府。史书称“藩王之国”,就是王到所封的地方去。人去了,京城里还有府第,有事回京,这就是他的家。人去了藩国,京城里的府第就是自己的留京办事处。为了沟通中央和地方的消息,留京办事处的人,就把政府发布的诏令、官员们的奏章以及国家的任免事项抄录下来,报告给各藩国,这就是邸报,也叫“邸抄”。这种“报”后来由官方印制和发行,还叫邸报。

邸报当然有传递消息的重要作用。有人被贬边地,通过邸报发现朝廷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立即想到自己有重新启用的可能,随后被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对的。有的人在家里听见敲门贺喜声,原来朝廷让他官升一级,自己还不知道,但邸报上有消息,大家都知道了。

最初的邸报就是政府某些部门的工作简报。如唐朝的制度,要求各机关每月有录报,也就是造报表。比如负责外交接待来宾的鸿胪寺,对于各国使臣朝贡事宜,要录报其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路程)远近,并具本国王公名”。这样的录报,至少会让政府各部门互知情况,让最高领导人知晓宏观情况,以利于随时决策指挥。

这些录报、牒报,再加上朝廷对官员的任免事项,经有关部门汇总筛选,就成了邸报。

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方文书称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唐宋时期的邸报、朝报、进奏院状的读者,都是官员或者官员家里的工作人员,平民很难读到这些东西。喜新好奇是人的天性,平民也想知道国家大事、人间奇事,谁来满足他们的这种精神需求呢?有一种“报”应运而生,它就是“小报”。

被新闻史引用较多的是宋人赵昇的《朝野类要》关于“朝报”的记载。他说,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叛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1]。这一节对朝报的编辑部门、审稿程序、审稿人员、出版程序、报刊类型都是很好的说明。朝报就是“政府机关报”。

赵昇接着说:“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赵昇说的内探、省探、衙探,就是派往各衙门的采访人员,看来队伍不小。这么一个不小的队伍,“皆衷私小报”。也就是说,他们脚踏两只船,吃着办官报的饭,心思却大部分用在小报上。

为什么这些人人在曹营心存汉阙?原因在于小报能给自己带来俸外的收入。小报既然称为新闻,便能笼络更多读者。这些新闻的最终来源,都是“通讯员”提供的。这些通讯员到底是些什么人呢?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十月,有臣僚上言说,有一使臣,还有那些在内阁当差的杂役,“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或得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于街市之剽闻”。这些人就是当时的通讯员。而出局的后三省、九卿太常寺、国子监等六监、知杂司的各司,还有进奏院的官员们,都参与到新闻的采集工作中。

无论是小报的新闻采集官员,还是新闻通讯员,都能在报纸出版售卖中获益。“日出一纸……坐获不资之利,以先得者为功,一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

综上所述,我们归纳南宋时期小报的特点如下:

(1)日报——日出一纸。

(2)受众中心——抢采抢发新闻,以先得者为功;以中心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辐射周边。

(3)新闻是商品——雕版印卖,传播中外,“大众传媒”。

(4)患都市报通病——道听途说,泄露国家机密,八卦新闻。

(5)记者秘密采访。

(6)通讯员“隐身”提供新闻线索

三、身兼多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市民报的通讯员

出版于上海的《申报》是中国早期商业报纸的典型。《申报》1872年创刊,先后于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26个省和城市设立报纸分销处和外勤记者。分销处的推销员多,派往全国各地的记者少。《申报》在杭州设置了第一个外埠通讯处,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通讯员系统。1873年,轰动朝野直到当今还为人们深刻记取的杨乃武小白菜案,最初就是“通讯员”报道出来的。

杨乃武案发生在浙江余杭县。杨乃武案发时,《申报》在杭州还没有自己的“访员”(记者)队伍,在杭州分销处担任推销员的人,也就有报道当地新闻的使命。这些推销员就相当于今天的报纸投递员,他们每天摇着小船到上海运报回杭州,下午到达,把报纸送往城市各地。这些人运报送报,见识极广,道听途说的许多故事,就成为《申报》新闻的线索。《申报》于是利用这些初步识文断字的人做通讯员,为报社写一些当地新闻。杨乃武案发一个多月后,才由推销员根据传闻,写成第一篇很不成熟的通讯报道。

说是通讯报道,还不如说是文章,因为当时的新闻文体还不成熟,第一篇关于杨乃武小白菜的“新闻稿件”甚至改写了“余杭县”名,至于杨乃武小白菜等人,也并未直指其名。[2]

有人说第一篇关于杨乃武小白菜的报道“错误”很多,从新闻的角度说,说对了。但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考量,应该说是新闻文体还在探索之中,当时新闻还没有强力介入社会生活的勇气,加之推销员写稿水平不高,因而第一篇报道只是揭开了杨乃武小白菜冤案的序幕。随后三年多时间,杨乃武案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连续报道,在江南乃至全国,影响极大。通讯员作出了很大贡献。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军入侵越南,《申报》都雇人到战事发生地写回消息。这两次战地报道,为《申报》的成长壮大立下功劳。后来新闻史把这些人称为战地通讯员。可见当时的媒体记者队伍还不成熟,也不“壮大”,通讯员便在新闻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没有大量通讯员提供新闻线索,小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读者,没读者就卖不出钱来,没钱就无法进行新闻再生产。小报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它是“市场报”,市场,就是小报生存的理由。

(2)没有大量通讯员,近代报业的起步就会放缓脚步。

(3)只要报刊进入市场,必然建立通讯员网络,古今传媒,都遵循这一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