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副刊通讯员

副刊通讯员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章 做一名优秀的专、副刊通讯员专刊是指以某项内容为中心编辑而成的一栏或一期,也用来称有特定内容的单册著作。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作者,当然不能概括专、副刊通讯员的所有职能。所以,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与通讯员朋友们,特别是未来的通讯员朋友们,谈谈如何投稿,如何与编辑打交道,如何在媒体与“我”之间确认自己的角色位置等问题。

第十四章 做一名优秀的专、副刊通讯员

专刊是指以某项内容为中心编辑而成的一栏或一期,也用来称有特定内容的单册著作。我们这里说的专刊,主要指前者。不同媒体有不同的专刊,这些专刊的确定,都是以服务受众为前提的,也就是有看头,有新闻性、有服务性。比如健康专刊、旅游专刊、汽车专刊、电脑专刊等。分类很多,此处不一一说明。

副刊呢?也是指报纸刊载内容的一种特殊形式。更多时候,人们称它为文艺副刊。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1897年11月24日,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出版附张《消闲报》,随报附送,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副刊。又说1872年由英国人美查和他的三位友人共同出资筹办的《申江新报》(简称《申报》)在上海创刊出版不久,即免费刊登文人的作品,如诗词歌赋、散文小说之类,一时火爆。大约这个时候,还只是零打碎敲地登一点文学艺术作品,新闻版面有多的,就登一点,新闻稿子太多,则没有文艺作品的地盘。

“在最初的时期,中国的报纸是没有副刊的。后来有些报纸,在报上辟一小角,刊登一些诗词歌赋、小说笔记这一类消闲小品,这可说是可有可无、聊备一格的东西而已。有些报纸称这个做‘杂俎’,有些又称‘余兴’,反正是名字都没有固定的,随便凑一些文字上去,稿荒的那一天便刊出,稿挤的时候便给挤掉了。所以当时人们戏称之为‘报屁股’。”[1]也有叫“报尾巴”的。

不是所有的读者喜欢新闻,就像今天的电视观众,不是所有的人都爱看新闻一样,有些人特别喜欢看电视剧。所以文艺作品就成为一部分读者的首选,于是,刊登文艺作品的专门版面应运而生,这就是副刊。外国有新闻揽客、副刊留客一说,可见副刊是很有读者缘的。

有专家把中国现在报纸的副刊分类为专栏式、专版式、专刊式、周刊式、晚报式、党报式、行业报式、专业报式,或者分为收藏性副刊、生活性副刊、科普性副刊、文化性副刊、阅读性副刊、娱乐性副刊等。

有人把专刊归于大副刊一类,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就时间先后而言,先有副刊,后有专刊。严格地说,专刊是在副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来才与副刊并驾齐驱,今天大有盖过副刊之势。

什么是专刊,什么是副刊,如何用大多数专家和业界共识的概念来定义它们,这都不是本书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让通讯员或者即将成为通讯员的人们知道,报纸有专、副刊,是当代纸质媒体厚报时代非常繁荣的一种“刊物”形式,它繁荣了自己,也为厚报时代做出了贡献。

不管是专刊还是副刊,文字图片内容总是要向社会广泛征集的,光靠编辑,那么多的内容,他们三头六臂一天到晚不休息也是完不成的。这种“广泛征集”,就是一种投稿与用稿的默契。谁来投稿?通讯员。许多报纸都称他们为作者。作者,当然不能概括专、副刊通讯员的所有职能。也有不“作”的“者”呢,他们为专、副刊提供新闻信息,为编辑出主意想办法策划内容,甚至为专、副刊牵线搭桥拉拉广告,这都是通讯员们为媒体在贡献聪明才智。

当然,专、副刊的作者还是“台柱子”,没有大量的作者,专、副刊很可能发生稿荒。所以,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与通讯员朋友们,特别是未来的通讯员朋友们,谈谈如何投稿,如何与编辑打交道,如何在媒体与“我”之间确认自己的角色位置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