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刊后的副刊

复刊后的副刊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复刊后的副刊1988年复刊后,《星洲日报》除了大力改革报务外,不仅实行彩色印刷,推出地方版新闻,还在副刊方面下工夫。它直接提高了《星洲日报》的声誉,扩大了《星洲日报》在文学界的影响。《星洲日报》开辟了大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的副刊,既给读者带来精神食粮,也促进当地华文发展。

三、复刊后的副刊

1988年复刊后,《星洲日报》除了大力改革报务外,不仅实行彩色印刷,推出地方版新闻,还在副刊方面下工夫。除了继承以往副刊刊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外,还不断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如“世界文学奖”、“花踪文学奖”等,推出各种文学夏令营活动,培养年轻的记者等,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华人的写作热情,唤起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打开一扇大门,让当地华人了解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水平,阅读到更多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在全世界文学界当中引起轰动。它一来可为副刊提供大量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二可密切报纸与华人的关系,三可激发华人的创作热情,四可提升华人的华文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四得。它直接提高了《星洲日报》的声誉,扩大了《星洲日报》在文学界的影响。为了培育新作者,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写作能力,也为了占领儿童、青少年读者市场,副刊不断举办各种题材的儿童、青少年征文竞赛,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在副刊刊登他们的作品,使小读者受到相当大的鼓励。

征文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它不但在全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而且还可提升华文报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副刊举办征文比赛,由于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往往能得到一些有意传承中华文化,借活动提高知名度的华人企业的赞助。有些企业为扩大征文的反响,还不惜出巨资激励华人作者出精品,从而在社会上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实现企业与华文报纸的双赢局面。

由于受商业化影响,许多华文报纸副刊刊登了相当多的追星、娱乐内容,用特大的照片渲染娱乐界的绯闻,很少刊登学术文章,降低了副刊的格调。《星洲日报》却开辟《星洲广场》,每周都刊登思想深刻、富有哲理的学术文章,为华社提供多元思想,深化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看法。此外,副刊部还担当文化使者的作用,成为沟通文化的桥梁。比如说,邀请中国作家访问马来西亚进行华文文学的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作家访问之前,副刊都会用大量篇幅刊登介绍作家,并发表他们数篇有代表性的短小作品,刊登作家的照片,使读者充分注意到中国作家访问团的来访。中国作家到达马来西亚,报界和文学界共同主办作家演讲会,为此报社不惜用大幅版面作预告。为了确保演讲会成功,他们还到处电话邀请朋友,有时还组织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们来听讲,希望把交流的影响扩散出去,在全国都形成学习和重视华文文学的氛围。

鉴于《星洲日报》在马来西亚文学界的巨大影响,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著名文艺界人士都很乐意接受《星洲日报》的邀请,赴马做学术和思想演讲,进一步激发了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学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多年来,《星洲日报》副刊以高品质的文学作品,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不断创新的版面改革,推出了许多具有浓郁时代色彩的大话题,如“全民搞治安”等,让我们看到了副刊在稿件组织、选题方面走在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的前面。副刊高水准的文学作品,极其丰富的内容和不拘一格的编排方式,甚至超过了中国内地的报纸副刊。

比如说,《星云》副刊由张永修接任后,除了保持以往的特色与优点之外,也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原先的《星眼》专栏停掉了,改用《龙门阵》取代。这个专栏每天见报,刊登700字左右的杂感或短评一则,分别由不同作者撰稿或投稿。此外,他先后策划过好几个专题,譬如较早的《书痴自述》、《黑色恐怖》等,以及较后的《大马城镇》专题散文等都显示出不落窠臼的特色。现任星洲媒体总编辑萧依钊接任文教组主任后,在选用稿件时也秉持以往的态度,采取“看稿不看人”的态度,录用了不少名气不是很大的作者的稿件,培养了许多新人。

《星洲日报》的文艺版,内容多样,思想多元,文学水平较高,有绘画、摄影、诗歌、散文、小说等内容,它创设的“世界华文文艺奖”,能够收集来自世界高水平的文艺作品,接连在副刊文艺版上刊登,受到喜爱文学的读者的欢迎,也推动了马华文学发展。它的副刊所发表的散文、小说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如在小说方面,许多学者对马华文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马华作家对马来西亚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华人生存形态的理解把握,不但给小说带来了颇有新意的结局,而且使小说闪现出某种哲理光彩。土生华人那种新的乡土情结,是对无数华人漂洋过海拓荒于异域他乡历史的尊重,也拓宽了传统乡土情结的视野。”[8]

副刊组很有策划思想,时常针对现实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文案策划,推介当地文化和习俗,在节假期间,出版精心策划的有趣栏目,如《猜谜》、《填字》、《侦探破案》、《网络精品》等。

副刊真实反映华社现实,体现当代华人精神。《星洲日报》开辟了大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的副刊,既给读者带来精神食粮,也促进当地华文发展。现在的副刊主要分为三大类:娱乐性副刊、知识性副刊、文艺性副刊。娱乐性副刊侧重消费、时尚、美容、旅游等内容。知识性副刊侧重医药、医疗、健康、保健、饮食等内容。文艺性副刊侧重文学,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副刊内容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副刊版面和内容有:《综合》、《新新人类》、《娱乐》、《健康人生》、《家庭生活》、《一班男女》、《新教育》、《小说》、《妇女》、《菜式食品》、《医药与健康》、《青春》、《星云》、《文艺》、《佛学》等。周二和周日分别附送8开本《休闲天地》、《High星期天周报》等休闲性小刊物,甚至有时还会推出网络游戏选评的专版,具有现代气息,满足了青年一代对信息的需求,又培养了《星洲日报》的小读者。为吸引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少年的眼球,报纸在财力能够支撑的基础上,大量增加软性读物,如放大照片,用彩色照片代替黑白照片,版面的框线也用彩色线条代替,版式力求做得别致、新颖,内容错落有致,安排合理,减少阅读的困难。

副刊开设有小说连载的栏目,其中必有武侠小说连载。其中尤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最多。武侠小说蕴含了中国人仗义救人、扬善除恶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悠久历史文化,所以副刊都把刊登武侠小说当作宣扬中华文化的载体推荐给读者。

除武侠小说是副刊雷打不动的栏目外,医药健身也是副刊的必备栏目。中国医术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有些西医无法攻克的顽疾,中医反能解决。中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刊登医药使用、健身、预防疾病等方面知识,引用相当多的中医治病救人的典故,一方面能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工作,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中医的国际化,可谓一举数得。

副刊除了向读者提供精心编排的内容外,还把视野放在培养小读者身上,出版了《学海》等专刊,以满足小读者的阅读要求。副刊编辑意识到,如果不抓紧对小读者的培养,在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下,以后华文报的读者群就有可能萎缩。所以,副刊还承担了大量的文化教育的任务,在华社口碑相当好。

马来西亚的华人数量在该国人口总量中排名第二,占全国总人口的24.6%(2006年)。由于历史和各种政治因素,马来西亚华人对华文的留恋和虔诚令人肃然起敬。这并不是笔者是中国人,就为马来西亚华人这么执著地保留自己的文化表示敬意,而是鉴于他们在一百多年里为保留民族而不断抗争的精神。至今,他们仍然在执著、独自创办华文教育。对于独小,政府资助很少,甚至没有资助,每年独小都会举办募捐活动,而当地的华人也乐于捐助。

政府不断出台要求华文小学、中学、大学加强对马来文的授课和教育强度,引起华社的反弹,从而形成了华人自救精神。政府越是推行压制华文教育,华人就越是反抗政府的教育政策,自己资助华文教育。所以,虽然华文教育在政府的教育政策下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能够保持下来。这里面有华人自身的努力,作为华文传媒中的重要力量,《星洲日报》副刊也作出了贡献。就像《学海》这份专为小学生读者而编辑的刊物,里面的内容相当于华文教育的教材,内容别致,匠心独具,集学习、娱乐于一体,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星洲日报》副刊在将近80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办报理念,以教育读者为己任,成为马来西亚华社一面重要的文化旗帜。在马华文学史上,《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一直是推动文运不可或缺的角色,文化运动的兴衰涨落,与文艺副刊的发展息息相关,为马华侨民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环境与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