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胸怀和智慧做好“大副刊”

胸怀和智慧做好“大副刊”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培光赵培光,笔名野马,文学院1984届毕业生,校报记者队伍的“积极分子”。《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主编。用文化的眼光品评历史和现实,这是《东北风》一贯的品性,也应该是校报记者团记者们自我提升的方向。

赵培光

【工作简介】

赵培光,笔名野马,文学院1984届毕业生,校报记者队伍的“积极分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散文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劳动模范。获孙犂编辑奖,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优秀编辑奖。出版著作12部。《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主编。著有诗集《别一种心绪》《临近秋天》,散文诗集《不息的内流河》,随笔小品集《人生小酌》,散文集《野马闲驰》《寂静的回想》《一个人的路上》,长篇小说《顺风摇摆》等。

【难忘记者团】

我在学生时代就是校报记者队伍的“积极分子”,对副刊更是情有独钟,这也为我在工作中能够承办《吉林日报·东北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整个新闻事业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副刊就是这座大厦前的一个盆景,副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校报学生记者队伍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以自身经验来分享一下如何办更好的副刊。

在这个时代,在各媒体的新闻内容基本趋同的形势下,副刊的质量往往对整个报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当今报刊业的竞争实质就是副刊的竞争,因此副刊要贴近时代发展,贴近社会热点,更要贴近读者的需要。副刊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围绕诗歌、小说、散文“转”。我提出了一个“大副刊”的理念:一张报纸除消息、通讯等“纯新闻”内容外,其余的包括深度报道、调查分析、文艺、理论等都属于副刊的范畴。《东北风》把“大文化副刊”作为办刊方向,一版显大气,二版有美味,三版出品位,四版蕴哲理,用读者的话说,清秀、深邃、昂扬,成为人们喜爱的党报副刊。

用文化的眼光品评历史和现实,这是《东北风》一贯的品性,也应该是校报记者团记者们自我提升的方向。《东北风》的编辑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传递党报的温馨,传承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播洒与时俱进的时代文明。要做到这一点,副刊编辑必须具备三方面素质:一是眼光,二是胸怀,三是智慧。眼光就是“识货”,即编辑要有较高的审美眼光,能在众多稿件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把自己培养成“识货”的行家里手,编辑要注重多学、多看、多思、多写。胸怀是在“识货”之后要用好“货”,即编辑要以稿件质量为重,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评判文章的优劣,而不以个人的得失和好恶为准则。智慧则是善于将自己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编辑经验相结合,能对复杂稿件进行组合。编辑的智慧往往最终决定了副刊的质量,因为这种智慧不仅是一种鉴别力,更是一种总揽全局的统筹和协调能力,即能把各个板块、每篇稿件进行和谐地整合,从而打造出高品质的副刊。

校报副刊应避免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在选稿方面要重视题材的新颖。同时,大学生的创作应更加贴近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抒发个人情感。在学生时代,记者团曾为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今,三十岁的校报记者团依然年轻,因为她的周围永远是充满朝气的年轻学生。

【寄语】

愿三十岁的校报记者团依然年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