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形成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形成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形成调查性报道源于美国两次声势浩大的“揭丑运动”。“水门事件”的报道,对美国电视新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两档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的开播,标志着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趋向成熟。

一、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形成

调查性报道源于美国两次声势浩大的“揭丑运动”。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次“揭丑运动”,以杂志为先锋揭露市政建设腐败和石油寡头、煤矿业主残酷镇压工人罢工情况。1906年,第26届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此送给从事揭丑的记者“扒粪者”的雅号。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矛盾犬牙交错,反越战运动、民权运动通货膨胀席卷全国,“揭丑运动”矛头直指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国家权力机构和一批腐化的政客。1972年7月《华盛顿邮报》鲍·伍德沃德和卡·伯恩斯坦两名年轻记者报道了发生在华盛顿民主党总部的水门大厦失窃案,有人在现场拾到一本遗落的通讯录,上面写着“霍华德·亨特—白宫”的字样。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始终保持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并穷追不舍,终于使“水门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

两次大规模的新闻“揭丑”,确立了调查性报道在美国的地位,使得这一种报道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1975年,美国新闻界还为此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协会”。[1]

在“水门事件”前期报道中,电视逊色于报纸报道,但在后期凭借其不可超越的画面优势,使“水门事件”的现场报道成为美国人每天必看的节目。“水门事件”的报道,对美国电视新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

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起步较晚,但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围绕舆论监督开始探寻符合电视特点的调查性报道之路。1979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两位年轻记者用长镜头抓拍了北京某些领导干部亲属利用公家轿车到王府井购物的情景。这篇篇幅不长但纪实性很强的批评报道《王府井停车场见闻》在《新闻联播》播出之后,反响空前强烈,几天内收到群众来信就多达3000多封。[2]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观察与思考》,该节目定位是对具有普遍意义和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或人物进行调查、介绍、分析。

经过10多年的积淀,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一档调查性新闻栏目《焦点访谈》。1996年5月17日又开播了集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于一体的大型调查性栏目《新闻调查》,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该栏目由创办之初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叙述形式,在经历探索、调整两个发展阶段之后,于2003年5月将栏目定位从主题性调查转向了事件性调查和重大事件报道。[3]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两档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的开播,标志着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趋向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