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界中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电视新闻界中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逆时性采访——如何还原历史事件电视采访是基于现场的采访,缺失现场的电视新闻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缺失现场的报道无法发挥电视媒介直观、形象的特点。这就涉及还原历史事件的技巧与方法问题。同时,三人的叙述加强了结构当时事件的紧张感。

第四节 逆时性采访——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电视采访是基于现场的采访,缺失现场的电视新闻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缺失现场的报道无法发挥电视媒介直观、形象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的采访中,记者经常会面临现场缺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发挥电视媒介的采访优势,为观众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报道?这就涉及还原历史事件的技巧与方法问题。

电视媒体是以时间顺序结构现场事件的,当面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做结论式的、片段式的报道。记者要思考如何把这些发生过的事件以一种动态的、过程式的报道展现出来,这是逆时性采访报道的主要问题。

已经发生过而没有影像结构的历史事件,必然缺失进行时态的现场,作为记者,只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事件经历者、当事人、事件见证者、对事件有研究的相关人士;

事件现场留下的环境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物件信息;

与事件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对事件的模拟和搬演。

对电视报道而言,关键的不仅仅是用哪些信息来报道,还有怎么使用这些信息来还原历史事件。

一、历史当事人、见证者讲述历史

这是电视报道中最直接、最简单地还原历史事件的方式。这种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方式是当事人、历史见证者的静态叙述。在历史当事人的述说上,要注意寻求多种信息源,这种作法有多种益处:

1.可以使历史呈现丰富而立体的多面。通过不同当事人、见证者的叙述,通过他们不同的表达、情绪和情感以及多角度的视野使事件完整而立体。

2.可以使叙事真实可信。当事人和见证者由于自身的局限,其讲述多有遗漏或偏颇。通过不同见证人的叙述,尤其是对事件正反面的叙述,相互补充事件细节,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从而为观众提供能产生多种思考的空间,也就使事件叙述更加真实可信。这也是新闻中平衡报道的要求。

3.加强叙事的节奏感。不同人物的叙述,因其语气、情绪不一样,可凸显节目的节奏变化。

比如,中央电视台《360°》栏目“红岩档案解密2”节目,在叙述到刘国定与冉益智在狱中叛变时,创作者采用了原重庆市公安办公室副主任杨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历华和原重庆市《公安报》记者孙曙三人的叙述,为这段历史的细节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同时,三人的叙述加强了结构当时事件的紧张感。

因此,在报道中,我们要尽量发掘事件不同的信息源,多方寻求亲历者或见证人。

另一种方式是当事人、历史见证者根据事发环境作情境式的追忆。西方电视新闻界又称为情景再现(re-enactment),即“请当事人对着镜头重演事发时的行为”[15]。这种方式要尽可能让当事人在历史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讲述,充分利用事件环境所遗留下来的信息与讲述人形成互动,从而调动讲述人的行为动作、情感和语言表述,把观众带入历史的情境。比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歹徒”这一期节目,北京市朝阳区一户人家发生了入室抢劫案,记者多次走访这户人家,请家中的主人公和邻居从不同的视角提供事发时的细节。在采访中,记者让被访人在事发环境中做出当时的动作演示,充分调动每个被访人的情绪与语言结构现场,观众对事发时的情景如历历在目。

因此,在采访中,这种方式需要记者思考如何调动观众的行为、语言和情感。

二、记者根据事件现场环境,结构报道,还原历史事件

出镜记者作为事件的叙述人,根据所采访到的背景资料、事发时的信息,在事发现场向观众述说、演示事发情况。比如《新闻调查》“派出所的坠楼事件”报道中,记者在事发派出所的走廊、房间、窗台上用一个连续的长镜头和出镜报道演示了受害人跳楼的经过。

三、事发环境的展示

这是一种以空间表现时间的方式,通过镜头展现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现场环境,结构合理的解说词,让观众通过现场环境联想到同一空间环境中,过去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比如纪录片《邓小平》里著名的“江西小道”段落里,在叙述到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当钳工时,镜头展现了小平同志从工厂到住地常走的小道,解说词这样说道:

江西的冬天很冷,起初邓小平去厂里劳动,走大路,要走将近一个小时,既劳累又不安全,工人们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专供邓小平夫妇出入,从那以后,人们发现,每天清晨和中午,都有两位老人行进在这片田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踏出了一条坚实的小道。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还称它为邓小平小道,在这条坎坷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思考了三年,有人说,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就是从这条小道衍生出来的。这里也有一条小道,在江西的日子里,邓小平每天上午去工厂劳动,下午在院内读书和种菜,晚上则沿着院内的小道走上几十圈,那时候,国家的政治经济每况愈下,他的沉重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通过解说词的叙述,观众仿佛被带到了小平同志在江西岁月的情境中。

四、真实再现

目前,大量新闻报道和纪录片都采用真实再现的方式。而一些杂糅新闻与故事的节目,如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重庆卫视的《拍案惊奇》,在节目中也大量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除此之外,国际上也在逐渐兴起纪录情节剧(docudrama,或翻译成虚构类纪录片),其中更是大量采用扮演、搬演的手法。在娱乐与新闻、虚构与非虚构相混淆的当下,真实再现也呈现出多种形态。在此,本文仍然坚持非虚构类节目这一基点来探讨真实再现。

真实再现是指,在非虚构类节目中通过电视视听手段搬演历史人物、重现发生的历史事件,以补充叙事、烘托情境。真实再现实际上是通过视听手段把观众带入历史的情境之中,增强了节目的审美趣味。陶涛认为,真实再现是“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一种边缘形态”[16]。对于电视新闻报道和纪录片而言,真实再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发挥电视视听形象语言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一个具象的历史片段。但另一方面,真实再现处理不好,则会给观众做作、造假之嫌,反而影响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审美趣味。

真实再现的运用是为了对历史事件叙述中出现的重点进行再造,强化画面叙事性。在创作中,要注意历史的“可见”与“不可见”,“现场”与“代言的现场”的关系。

1.运用真实再现的原则

(1)慎用真实再现

笔者认为对于电视新闻报道和纪录片这些非虚构类节目而言,真实再现应慎用。朱羽君教授认为,“真实再现既不是真实性,也不是纪实手法,它的一切貌似真实的外型都是建立在复制历史的前提下。但是历史的时空恰恰不能复制,一切都已随着时空的转变而变化了……在本质上,真实再现与虚构的故事片并无二致”[17]。陶涛认为,“真实再现毕竟只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虚拟演示,姑且不说再现本身受制于创作者的个人历史观的局限,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间传说的多重影响以及历史细节的无从考证等等无法逾越的历史鸿沟,即使它真的实现了最为完美的现实复制,它依然缺乏一种成分:现实的即时即地形,也可以说是事件发生的独一无二性,而历史正是借助于这种独一无二才成为历史”[18]

因此,真实再现其实只是历史的虚拟演示,其权威性和可信度都存在很大争议。在创作中,如果能够找到原始的历史影像资料,则尽量采用这些资料。现在很多历史纪录片动辄就运用真实再现手法,这其实是创作中的取巧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2)再现内容的选择

真实再现的内容是根据多方历史、考古专家的求证与推测,把历史可能的状态呈现出来的。

同时,真实再现应尽量选择历史的“小情节”着笔[19]。所谓”小情节”是相对于历史事件的主脉络而言,例如纪录片《故宫》中多次出现的永乐皇帝沉思、君臣朝会、工匠修建等场景,这些经过适当推理和合理想象形成的场景对观众理解历史的主脉络不构成影响,同时可以提供“历史的可能性”,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3)再现的“度”——宜虚不宜实

电视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毕竟不同于电视剧,应当采用“宜虚不宜实”的手法,不能在细节处理上使用真实再现,否则其与虚构的电视剧创作无异。真实再现创造的是一种历史情境和氛围。可以使用借代、象征等手法,用局部代替全部、用象征代替具象,突出当时的氛围而不去完全刻画当时的细节。

比如探索发现(Discovery)频道曾经推出的“解密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The Man Who Made China)这一集,大量采用真实再现的方式,其人物对白、动作语言刻画极为细致,甚至请来了演员王姬扮演角色。但其细节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特别是使许多中国观众难以接受。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片子所刻画的细节很难被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国人信服。这种细节一旦与观众的审美经验产生冲突,即会漏洞百出,是弄巧成拙、费力不讨好的方式。

另外,笔者认为,美国许多纪录片都采用了真实再现来突出戏剧性、冲突性细节,这跟美国文化注重细节、着眼冲突与矛盾的文化渊源密切相关。而中国文化注重写意与大而化之的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观众对真实再现的审美情趣更多地集中在一种历史氛围和情绪的描摹上。因此,在创作中,并不能一味模仿西方世界的审美创作习惯。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们在真实再现的处理上应该更多地借鉴中国山水画中大写意与留白的精神,多给观众提供想象的空间。比如,在纪录片《故宫》中,创作者运用了远景拍摄、特写局部和象征性的画面,非常虚化地展现了历史的可能情境。

一般说来,在真实再现中,一般不出现被模仿人的脸部表情和细节,即使出现也是以朦胧、虚幻的色调和光影来表现。比如《再说长江》、《故宫》中都有类似的人物展示的真实再现段落。但是对于历史久远的人物,在很多节目中也采用了比较写实的面目刻画,这是因为节目中人物与观众年代相隔久远,观众自然会明白这个段落是一个推断。而且这个段落的设计主要是模拟当时的情节过程和故事,而不要求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细节真实性。因此这样的片子也会有演员扮演的正面镜头。

(4)创造间离感

节目中的真实再现必须与历史现实场景相区别,真实再现是创作者创造的“间离的视觉美感”。因此,在节目段落中要随时提醒观众这只是对历史的还原和仿真,而不是历史现实的“原真性”。在节目中,创作者可以用各种间离手段告诉观众不要沉迷于真实再现创造的情境中,而应跳出来,理性审视节目中的提示。具体来说,这种间离效果可以用这样一些手段来获得:

在画面上直接加字幕,打上“现场模拟”、“真实再现”之类的字样,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告诉观众这是真实再现的段落。比如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中》的真实再现段落都打上了“情景再现”的字幕。

利用光影造型,加大反差,创造艺术化的场景。真实再现的场景多用变形、抽象等方式与现实场景产生抽离。比如在《台北故宫》中在叙述到国宝运往台湾前的决策时,创作者采取具有艺术化的光影和人物造型再现了当时决策者开会讨论的情形,通过这种间离效果提供给观众一个虚拟的想象空间,把观众带入历史情境之中,并告诉观众,这只是描摹的历史现实。观众能够明白这是创作者给历史的一个注解和提示。

利用解说或声音暗示来直接说明。节目中利用解说或专家采访讲述的声音压在真实再现的画面上,形成间离效果。同时在解说词中也使用推断性的词语,比如在《故宫》中,创作者还利用解说词“据说”、“或许”、“可能如此”等表达方式向观众强调其对事件的推断和模仿。

2.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及表现形态

(1)以现实信息为切入点

真实再现以某种真实的现实信息作为勾连,或者是现场的同期声,或者是现场遗留下的物件、环境因素等等。通过这些现实信息与真实再现的手法的结合去带动观众的想象力,形成二度创作的空间。比如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1 Geographic)频道的《中国神秘木乃伊》(Exp1ore China’s Mistery Mummies)中,即通过现实的木乃伊形象与再现的闪回镜头形成对应和节奏感。

(2)局部暗示,以小见大

局部暗示是选取人物行为动态或场景的特定局部细节,而不是完整地呈现人物或场景,以提示和引发观众对历史场景的想象和联想。这种方式充分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小见大地突出氛围。比如纪录片《失落的文明》大量采用现场遗留下来的兵器来暗示当时的战争场面,其意境正如杜牧的《赤壁》所言:“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而在表现宫闱斗争的时候,该片也是通过人物在烛光摇曳的纱帘后的争斗,用光和影的暗示揭示历史场景。这种再现的方式虚幻、写意,而且制作成本低。在《台北故宫》里创作者用大量的木箱子和现实的码头来叙述当时等待运往台湾的国宝的情形。而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表现秦国军队的场面时,创作者是用夕阳下古代士兵的剪影来创造金戈铁马的战争气势。

(3)场景再现,烘托背景和氛围

场景再现是对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进行模拟、搬演。通过对历史环境和空间的再现烘托出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氛围。比如《复活的军团》中,创作者再现了秦国士兵运用当时的先进武器攻城掠地的历史场景。在这种方式中,大场景与局部细节交织在一起,以完整再现某一历史场景。

在这方面,西方电视新闻界有现场模拟(re-creation)之说,即是指按照事发的场面搭布景,希望使观众联想到当时的环境。其表现形态中,镜头前没有人,由摄影机担当见证者[20]。通过场景的展示,为观众还原历史氛围。

另外,还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描摹当时人物的动态氛围,比如急拉急推、甩镜头和摇镜头等方式,突出当时的氛围,比如《面对歹徒》中,创作者使用镜头的甩、摇等方式模拟这户人家与犯罪分子的搏斗情境。

此外,模拟历史人物的主观视线,通过运动镜头达到再现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清宫秘档》的“马尔嘎尼访华”一集中,在叙述到英国使团在避暑山庄拜见乾隆皇帝时,使用镜头模拟英国使团成员三跪九叩礼时的主观视角,这样的视角不仅表现了当时的氛围,也凸显了当时英国使团在行跪拜礼时的内心感受。

(4)叙事性的戏剧段落再现,完成戏剧性的结构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对一些“小情节”的场面进行再现,即突出一些细节性的故事场面或戏剧场面。但是这些场面的处理往往是一种较为虚化的展现,并没有电视剧的戏剧场面那样完整、对白详尽,只是通过动态行为的细节或简洁的语言暗示以及解说词的配合来完成戏剧性的结构。比如《中国神秘木乃伊》中,叙述楼兰美女的死亡时,画面只是突出其临死前的行为状态,解说词仍然贯穿整个场景之中。

(5)声音再现,创造情境

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音、音效来完成叙述。比如,模拟失事飞机在坠毁前机舱里的叫喊声、机械声。模拟车祸前汽车喇叭声、刹车声等。这种同期声的再现同样可以创造事发当时的现场情境。

(6)专家叙述与场景再现结合,增加说明力

专家述说与再现场景结合,或者交替穿插或者声画分离,共同完成对历史场景的叙述。比如《中国神秘木乃伊》交叉剪辑专家的陈述场景与真实再现的场景,或者以专家述说的声音插入再现画面。这样的方式可以为真实再现创造间离感,同时,也把真实再现与专家述说的历史现实结合起来,增强真实再现的说服力。

五、运用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包括影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在运用历史资料时,应该尽量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从现实着手,寻找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天际线”。比如凤凰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在“西安事变”一集的开篇叙述张学良与蒋介石在西安的活动时,采用大量的历史照片,刻意让这些照片的场景与西安的现实场景镜头形成一一对应,从而使观众产生物是人非的历史感。这种手法把历史与现实有效地连接起来。

二是从人着手,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梳理历史资料,使静态的历史资料变得鲜活生动。在前文“动态的结构方式”中,我们谈到了如何把静态的素材变成动态的素材,也是基于这种人胜化的角度。北京电视台《BTV》栏目利用演播室主持人的讲述,把幻灯机、录音机、动画沙盘等各种形象元素调动起来,从而把有限的历史资料变成立体、动态的叙述。通过人性化的讲述以及动态元素的结合,为观众再造历史场景。

本章小结:

本章是电视采访的重点,探讨了以拍摄为中心的电视现场采访的方式和具体技巧。这一章探讨的是电视采访最有特质的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自觉地把各种方法在实践中去揣摩,应证。

思考题:

1.选择一个事件,在具体拍摄中体会如何把握动态的采访方式。

2.对细节的理解有几个层面?在电视采访现场中,如何捕捉细节?

3.在电视采访中,有哪些结构同期声的技巧

4.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刘文、曾祥敏:《电视摄影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胡智锋、江逐浪:《“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1]任金州、马莉:《电视新闻摄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2]《冀惠彦:“水深火热”中记录历史》,中华新闻传媒网,2007年04月09日。

[3]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2007年8月10日播出,获得第十八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

[4]Fred Shook,Television Field Production and Reporting,A11yn & Bacon,4th edition,P80.

[5]参见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

[6]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川》。

[7]参见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8]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9]高鑫:《电视艺术:多元与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10]同上。

[11]2005年—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消息,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12]吕宁思:《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1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95页。

[14]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2009年5月1日播出。

[15]〔美〕罗伯特·海曼、埃夫·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经验》,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16]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17]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18]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19]参见张成军:《〈故宫〉展示历史真实与真实再现的平衡》,《视听时空》2008年第8期。

[20]参见〔美〕罗伯特·海曼、埃夫·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经验》,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