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超越还原论

超越还原论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在认识论论域中,与自然割裂的人类以一种旁观者的地位反观被对象化的自然,从而形成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这构成了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相对论通过揭示实体的时空性质对于参考系的相关依赖性,打破了客观性概念,使之成为相对的关系化的概念。
超越还原论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二、超越还原论

以上一系列组织理论或者说复杂性科学的新表述,不仅向世人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新图景,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新角度。从思维方式上看,机械论所依赖的是一种分析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谓的“实体性”思维。这最明显地表达在笛卡儿的“实体”定义中,即实体乃是无须凭借任何事物,只需凭借自身就成为自己的东西。按照这种实体思维,所谓科学认识,就是要排除主体的任何参与而寻求“照本来样子”的世界知识。在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中,被关注的仅仅是无机的实体在空间中所做的机械运动,是实体固有的力学性质和决定论的运动定律,而难以容纳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如不可逆的热力学现象、本质上几率性的量子规律等,更无法说明纷繁生动的有机生命系统的内在本质、运动形式及演化规律。由此在认识论论域中,与自然割裂的人类以一种旁观者的地位反观被对象化的自然,从而形成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也就是说,人在自身从自然的存在秩序中超越出来成为主体的同时,忘却了自己的自然属性,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而自然仅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作为对象的地位,失去了固有的独立性和自为性,并由于主体把握对象的力学表象而失去了自己的时间性和有机性,从而沦为一部“机器”。同样,在这种视界中,个人作为独立的、自主的实体,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在之物,就可以完成自我构造;作为实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完全是外在的关系,个人的自我利益成为生活的基础,他人则成了达到自我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这构成了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基础。这种现代价值观把社会理解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集合体,在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的同时,忽视、淡漠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有机内在关系。

但是,当人们无休止地要求并按照这部机器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时,却不仅发现了与他们的“机器”观念相悖谬的随机性、复杂性、有机性、自主性等本体论特征,更不时对这种探寻“本来面目”所要求的超然物体外的立场和经典意义上的“客观性”表示质疑。相对论通过揭示实体的时空性质对于参考系的相关依赖性,打破了客观性概念,使之成为相对的关系化的概念。而量子力学则由量子性质对于测量仪器的依赖性,表明作用量子本质上的不可分性,使人们不再能从原则上无限精细地划分量子客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界限而认识客体的“自在”状态,而只能认识作为相互作用结果的量子现象整体。怀特海也正是由此而得出了宇宙就是“事件场”,“自然就是一个过程”的本体论思想。在怀特海看来,现实中的杂多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活动性存在的形成与其他活动性存在内在的相互关联为:“我们在世界中,而世界也在我们中。……这一虽然模糊,但却具有强制性的观察事实,是世界关联性的基础,也是其秩序类型得以传递的基础。”[3]这些对物理世界的内在关系特征的揭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关系论视界。如果说机械论坚持一种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分模型,强调的是“分”的模式和个体的独立自主性,那么在关系论视野中,则坚持个体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定义、描述和认识。在这种相互规定和相互依赖中,关系者脱离了关系就失去其意义,部分也不能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同样,在当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个人作为实体主要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只具有有限的自主性;社会不是由不同的独立的个人实体堆积而成的简单的集合体,而是有着内在相互联系、制约关系的,为某种目的而自愿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有机聚合体。在这里,内在关系是第一位的,个人实体则只能是第二位的。

还原论思维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所谓的“静态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尽管也承认运动和变化的存在,但是在处理动态、连续的现象时,总是将这种连续的运动轨迹分割为不连续的、静止的质点。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种思维模式的鼓励。牛顿力学所处理的对象,就是一个无数质点的总和,其间缺乏真正的连续性、动态性,从而将“时间”排除在科学的视野之外。对于经典科学来说,自然界没有任何时间的演化,没有产生和消亡,时间是可逆性的。虽然早在19世纪,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揭示了不可逆性的存在,但这些观点在近代科学发展中并未产生什么重要影响。直到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客体性质在与其环境的整体关系中的生成性,粒子物理和场论所揭示的大多数基本粒子的不稳定性和生灭转化性,非平衡态热力学所揭示的系统在开放和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借以形成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的自组织性,都成为向生成论发生转向的标志,从而构成了对传统还原论思维的拒斥,对静态的结构分析、性质阐明的拒斥。

而在哲学上,柏格森所创造的“绵延”概念,便代表了一种动态的、持续不断的存在;代表了一种不可预测、不可重复性。和柏格森一样,哲学家怀特海也反对把世界看成是物体的总和或堆积,而主张把自然界理解为活生生的、富有生命的创造进化过程,理解为众多有机事件的综合或有机的联系。怀特海认为,世界并不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而是由性质和关系组成的有机体构成的;这种有机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结构,具有生命与活动能力,并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创造中,这种演化和创造就表现为过程。因此,最好不要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单个物体的集合,而要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与此相类似,在当今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目的”这一概念被“过程”所代替,所有的事物都是流动的,都存在于一个形成、变化和消亡的连续过程中;在这种思维风格中,实体成为第二性的,而过程促成了实体的产生和持续的存在。其实,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也得出了世界是动态演化的普遍结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4]为此,“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5]这一基本原则为我们确立了一条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实践思维方式,即从历史本身出发来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不是从某种预设的思想原则出发去框范现实生活。这种思维方式以事件的发生作为认识的逻辑起点,从而避免了将“存在”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逻辑起点的静态思维方式。

此外,还原论思维方式把自然现象还原为机械运动,进而分解为基本的零部件来认识其构成和功能,但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不仅是对实在、过程,还是对整体的一种抽象和切割。这构成了还原论思维的第三个重要特点。在19世纪,以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为标志,自然科学开始进入整体化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便以此为基础论证了世界统一性原理和普遍联系学说。而20世纪初兴起的量子力学所导致的世界图景是,世界乃是一个不能最终分解为集合的整体。而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揭示,远平衡态的系统通过功能耦合的自组织过程,导致了远离热平衡的不可逆结构的相变,会不断自生出新的有序性。同样,按照后现代的理解,自然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以及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系统的一个有机构成要素,其本身就在自然系统之中,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条件只能是与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用这种整体观点去看世界,要求我们建立起相应的整体方法论,即直接诉诸整体,通过研究整体的性质和结构,进而获取对整体的认识。当然,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忽视部分与整体内在的有机关联性,并不排除对事物采取分析的方法。由于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通过对事物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对事物整体的宏观把握。同时,就像宇宙全息论所认为的,部分存在于整体中,而且整体也存在于部分中,不认识部分就不能理解整体,不认识整体也不能理解部分。同样,分形学揭示,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都具有分形结构,分形体的整体与部分具有某种自相似性,因而我们在从整体中来认识事物的部分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部分来认识事物的整体。此外,由于任何一个系统总体又是更大系统的一个部分,由于不同系统的有机结合方式和特点的不同,从而出现了不同质的系统总体形式和多层次性,因此我们在强调和认识整体的整体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部分中亦有整体性,等等。

与以还原论为主要思维模式的西方文化相反,整体论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的诸种流派,大都坚持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即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人是整体宇宙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有统一性。这种思维着重从整体上掌握事物,立足于整体与部分间之关系,以整体观去处理宇宙中的一切问题,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注重它的实体和元素,并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综合在一起来进行认识和把握。然而,这种哲学思维带有一种笼统的整体主义的特征。它着眼于事物的统一性,从整体上进行直观考察,并且常用类推逻辑,侧重于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分析。这就决定了中国少有实证科学知识体系。而西方传统精神侧重于分析方法,向物质实体的纵深方向,对事物做穷根究底的追寻;在进行概括时,偏重归纳方法,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一级一级地做出越来越高的抽象。[6]然而,这种逐级抽象的结果,却越来越远离了事物的本质,从而表现出其巨大的局限性。惟其如此,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与西方近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还原论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