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授《左传》中的“败绩”

讲授《左传》中的“败绩”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古文字的解释,还可以把古代的语言说得更清楚一些,如《左传》多次提到的“败绩”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通过体会《左传》的战争过程的叙述,可以得出“败绩就指整个军队溃逃而去”的结论。《襄公三十一年》之“败绩压覆是惧”,正是此义。贝是货币,打击贝表示的是“毁坏”的意思。

结合古文字的解释,还可以把古代的语言说得更清楚一些,如《左传》多次提到的“败绩”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通过体会《左传》的战争过程的叙述,可以得出“败绩就指整个军队溃逃而去”的结论。

《左传》中记录的“败绩”的材料,除去简单地记述“某师败绩”之外,有以下一些:

《桓公八年》:“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

《庄公九年》:“秋,师与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转乘而归。”

《僖公二十二年》:“公及邾师战于升陉,我师败绩,邾人获公胄,县诸鱼门。”

《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成公二年》:“[晋]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将及华泉,骖alt于木而止。……丑父寝于alt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庄公十一年》:“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僖公二十八年》:“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斾而退之,乐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卻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成公十三年》:“晋乐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士乐将上军,卻起锜佐之;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赵旃将新军,卻至佐之。卻毅御戎,乐戚为右。孟献子曰:晋师乘和,师必有大功。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

《襄公三十一年》:“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压覆是惧,何暇思获?”

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1.败绩之后,往往会被敌方追赶。

2.败绩之军,各自逃窜,互不相顾。所以齐晋鞌之战中,齐侯的车被树木挂住,动弹不得,齐侯便被晋军追及,而其军士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3.败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战车的辙乱了。《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就是对败绩最好的说解。齐师败绩了,鲁公下令军队追击。曹刿担心齐师诈败,因为在战争中确有用诈败诱敌追击进而设伏歼敌之例,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之战就是。曹刿担心齐军诈败,于是下车仔细察看齐军退后留下的车辙印痕,见其辙乱,又望其旗靡,可以断定齐军是真的败退了。因为齐军不寻旧辙而行,可见是各自逃窜。其旗靡,可见其逃窜之急。这就是败绩。

4.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之战,左师、右师溃逃,不得称“败绩”,至中军败退,才可称败绩。

5.败绩不等于失败。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之战,楚师败绩,但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齐、晋鞌之战中,齐师败绩;但是,后来齐侯复得其军,为了营救逢丑父,齐侯率领齐师冲入晋师阵地,三进三出。可见,齐师并没有失败。

由以上五点,我们可以确定,败绩之义就是整个军队溃逃。知道败绩之义,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之战就比较好解释了:晋师狐毛将前军分为两队,率军向两个方向后退,并用车拖着柴扬起灰尘,装作军队向各处溃逃的样子。楚师以为晋军败绩,故驰之。遭伏击后楚左师溃,后来中军又败绩。但是,子玉又重新把军队组织起来,故不败。

春秋时尚车战,行军时,后面的车必寻前车之辙,车子行进才最为轻便平稳。众车寻一辙,必在道上压出两道轮子留下的沟。当军队溃逃时,各自争先,不寻旧辙,往往因路面或高或低而致翻车,故败绩又引申出“翻车”之义。《襄公三十一年》之“败绩压覆是惧”,正是此义。〔120〕

至于军队溃逃为何叫败绩。窃以为两军交战,皆欲求功,《成公十三年》晋、秦之战正好说明这一点。《战国策·秦策四》:“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齐韩魏)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齐相)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云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告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之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胜有功。”可见,古代交战双方皆欲求功,一旦溃逃,则前功尽失,即齐、晋鞌之战中张侯所谓“败君之大事”也。所以,所谓“败绩”,谓败其功。王逸注《离骚》“恐皇舆之败绩”曰“绩,功也”,正说出了军队溃逃为何称“败绩”的原因。可见,败绩并不是说战争失败,而是指战争没有取得预期的目的。因为师出必欲有功,若被人打散,即不会有功,故谓之败绩。

败,古文字作alt,从贝从攴,这个字不能理解成驱赶贝或者殴打贝、敲击贝,因为生活中不可能有驱赶贝或者殴打贝这样的事情。敲击贝以演奏音乐,也不可能。人们可以敲击乐器或者缶等陶器以演奏乐曲,敲击贝壳不可能演奏出美妙的声音。所以,从贝从攴,只能理解为打击贝。贝是货币,打击贝表示的是“毁坏”的意思。所以,败的本义是“毁坏”。知道这些,古代的语言就比较容易解释了:所谓“败君之大事”,就是毁掉这次战争。“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说的是楚国的军队四处逃窜,战争没有取得预期的目的,但是,子玉又把他的士卒集中起来,所以,军队没有受毁坏。“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敌人尚未列阵,突然发起攻击,敌人必然要遭受非常重大的损失,战斗力严重受损,所以叫做“败”。“覆而败之,曰取某师”,把敌人包围起来并且使它战斗力受到毁坏,因此叫做“取某师”,即消灭它。“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京师应该是王师的主力,在战斗中京师的战斗力被摧毁,那么,整个国家的军队将不再有通过战争达到目的的可能,所以叫做“王师败绩于某”。可见,古人所说的“败”要比我们理解的“失败”严重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