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素质与实现手段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素质与实现手段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后,重要的是能够完全达到必备素质的要求。如认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特点,高校必须致力于人的专业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而基础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所以素质教育只适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相悖。”或者与此相反,表现为过度贬低甚至全盘否定专业教育的思想倾向。我们认为,以语言为载体、以专业化为主干的素质训练,是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实现的主要途径。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素质与实现手段

吴柏祥 黄静茹

作者简介:吴柏祥,副教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宁波北仑新大路1069号,邮政编码:315800电话:057486891267

作者简介:黄静茹,讲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宁波北仑新大路1069号,邮编:315800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315800 中国宁波)

摘 要:素质不等同于知识与能力。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包括学习外语的潜质、对母语、目的语文化和本专业的敏感与热爱;作为一线员工的动口、动笔甚至动手的能力和意愿,健全的职业人格,乐于接受新事物等等。有多方面的手段可以帮助必备素质的实现,但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学习来获得。

关键词:高职外语,必备素质,实现手段

一、高职外语专业毕业生需要哪些必备素质?

1.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与所有其他类型的外语专业学生一样,其职业特点是以“外语”或者“外向”型知识为核心的。可以定义为以外语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以英语为例,有的职业技术学院把它表述成:“培养掌握必须的公共文化基础理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外贸易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对外贸易行业领域第一线,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翻译、商务文秘等工作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也有的表述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熟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程序,适应专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也就是说,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不管如何设定,通常都必须包括以下因素:(1)涉外行业;(2)第一线的技术人才;(3)高素质。

2.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根据如上所述的职业定位,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

1)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知识和使用能力;

2)专业知识(商务,外事,涉外秘书等等);

3)涉外礼仪与社会交往常识;

4)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与传统知识;

5)相关的法律知识;

6)现代办公手段与意识;

7)较强的适岗能力和转岗能力。

3.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的潜质与素质

以上几个方面知识的获得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条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往往不可能在校期间完成必备知识的积累。这是因为:

1)知识在不断更新,发展。没有人能够一次性掌握足够的知识。

2)有些知识只有在需要时,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够较好地掌握和提高。

3)同其他专业相比,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外语和专业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时间和精力的角度讲,他们必须有所侧重或有正确的学习策略。

4)一名优秀员工、杰出创业者、出色领导者,都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而成功的关键是基本素质。

5)终生学习是目前的趋势和现实的需要。

由此看来,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后,重要的是能够完全达到必备素质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必备素质不等同于知识、能力,也不是潜力或潜质。潜质是一种素质,但素质远大于潜质,是潜质经过训练所展现出的综合性的、较为稳定的属性。知识、能力无疑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素质通常表现为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渴望和技能。高素质必须以高技能来支撑,但对技能的探求、训练、应用乃至掌握技能的动机、应用的方向、范围、时机等综合性因素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素质。人的这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这就是素质。

由此,我们认为,高职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如下:

1)学习外语的潜质;

2)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传统的敏感性;

3)对本专业的敏感与热爱;

4)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5)乐于接受新事物;

6)作为一线员工的动口、动笔甚至动手的能力和意愿;

7)健全的职业人格(责任心,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乐于与人沟通,诚实守信,踏实、肯干)。

二、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1.目前,教育专家对如何促使学生获得必备素质说法不一

针对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我们认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专业训练是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实现的主要途径。教育专家对此问题争论较多。如认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特点,高校必须致力于人的专业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而基础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所以素质教育只适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相悖。”或者与此相反,表现为过度贬低甚至全盘否定专业教育的思想倾向。另有互补论:认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互补的,高校专业教育是教人做事,而素质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指导论:认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既不相互矛盾,也不互补,而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王崇义,2001:102)。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不能与专业教育分开的,它必须而且完全可以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也要渗透到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心理品格的内容中。搞好专业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而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目标。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顾金兰,吴俊江,2004:154)”。

2.以语言为载体的专业训练是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实现的主要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与语言基本素质相关;

2)与专业基本素质相关;

3)与职业人格基本素质相关。

可以说,这三个方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我们认为,以语言为载体、以专业化为主干的素质训练,是高职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实现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以语言为载体以专业化为主干的素质训练是可行的。语言是载体,可以承载任何内容,用于任何目的。由此,我们把语言与专业相结合,通过目的语学习专业,通过专业学习,强化语言,促使语言与专业的学习珠联璧合,互为补充。另一方面,与职业人格相关的绝大部分因素都能在目的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中得以贯彻和强化。人格教育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言行当中,体现在一幕幕涉外活动的实践当中。活的案例能够较好地承载活的思想,起到激发情感、昂扬斗志的作用,这样能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形成。此外,从学生的外语基础来看,大多数外语专业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通常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以外语为媒介的专业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对高职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以语言为载体、以专业化为主干的素质训练也是一个必需的渠道,不可回避,不能超越,也难以用其他方式替代。原因如下:首先,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要兼顾两门专业学习(语言和外语)时间安排上难免捉襟见肘。兼顾各种因素的“打包”学习必不可少。其次,诸多与职业人格相关的必备素质都只能从专业训练中获得。如对目的语文化、传统的敏感性,对职业的敏感性等都必须立足专业。再次,单纯的语言学习,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与其问“马丽是被谁杀死的?”倒不如问一句“美国芝加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对学生来得有用一些。如果学生的潜意识中认为一门课程有用或没用,学习效果将会大相径庭。

3.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实施办法

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提醐灌顶又需要潜移默化。在实际操作中,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教学材料的选择,再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无不是素质教育的战场。

1)专业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在高职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了体现高职外语专业特有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外,还应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应该尽最大可能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得以体现。

(1)课程的组合要以专业目标为龙头,充分考虑课堂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训、讲座、体育、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使校园内外的所有活动都能围绕一个专业目标展开。

(2)必修课中考虑包括专业实践场所的参观、见习,直至顶岗实习的安排。

(3)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如外文话剧的创作等等,应该能够有渠道转换成学分。同时不禁止与专业关系不大的课外活动,但不加学分。

(4)设计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学习的课程或者项目,有考核办法,有记入总学分的渠道。

(5)各种专业证书应该能够转换相应的学分。

(6)课程测试以能力测试为主而不是以知识为主。

2)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1)材料的选择

选择正确的学习材料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材料是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专业训练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这种选择要求:

①选择专业材料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材料。

②选择专业实践过程的描述材料作为语言与专业学习的双重载体。

③选择专业实践的计划、推理、操作过程、结果评判与分析等专业活动,作为学生训练的主要范畴。

④选择专业性和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2)教学方法的选择

外语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强调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内化效果,而且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的自我和协作学习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因而教材活动或任务设计应体现出相应的素质教育要求”(徐小贞,2006)。由此我们以为,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以学生为主,在课上调动学生完成某种能力目标而非以完成授课任务作为主要目标。

教师把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考核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③把学生自我完成和协作完成项目的过程及结果,作为考察学生的重要手段。

④教师自己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新。

3)在专门的素质教育中尽量融合专业因素

素质教育并非是“两课”教学或者某门所谓的“素质课”所能够独自承担的。素质教育要和专业教学、环境、体育训练、业余活动等方方面面有机地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简单的“素质课”容易把学生教跑,难以产生应用的效果。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专门的素质课教学,而是通过专业、体育等载体来潜移默化地进行素质教学。如上外语阅读课,就可以完全以职业道德训练为目标开展。此外,传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师也应该由专业教师承担。素质教育材料及案例的选择也应该围绕专业主题来进行。

4)教学环境的专业化设计也是语言、专业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广义的教学环境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居住环境、实践环境等具体环境。也包括教师为学生营造出来的抽象环境,比如教学舆论、奖学金评定导向、学生课外活动范围的设定和引导等。这些具体和抽象的环境都会和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4.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高职外语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学生争相投入其中

该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的毕业生有可能外语与专业能力均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而后劲不足的问题始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必备素质、语言与专业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这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崇义,论寓“教”于“写”——关于英文写作、英语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2):102—106

[2]顾金兰,吴俊江,高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54—155

[3]徐小贞,《综合教程》说明会上的讲话[DB/OL],2006年8月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修班讲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http://www.fltrp.com/newsdetail.cfm?iCntno=14906)

【注释】

(1)引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06年教学计划

(2)引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06年教学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