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助词的发展

助词的发展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助词的发展助词经常用于一定的结构中,或用于句中、句首、句尾,其本身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帮助组成一定的结构或表达一定的语气。“之”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结构助词使用,其实也是古汉语残留用法,它的意义和功能,逐渐被“的”替代。结构助词“所”的这些用法,基本上承袭了古汉语中的用法,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语言继承和发展的结果。语气助词的发展和结构助词的发展共

五、助词的发展

助词经常用于一定的结构中,或用于句中、句首、句尾,其本身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帮助组成一定的结构或表达一定的语气。前者叫结构助词,后者叫语气助词。

古今汉语结构助词差别也较大,古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助词为“之”、“是”、“焉”、“所”等,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助词是“的”、“地”、“得”。和古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中助词更加单一化、专职化。

“之”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助词,它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兼类词、兼有动词、代词、助词等意义和功能,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助词义和代词义。“之”的助词义和代词义同出一源。助词“之”经常用于一定的成分之间,帮助组成一定的关系或起一定的标志作用。如:

①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③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僖公四年)

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例①②中的“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例③④中的“之”含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意义。这是助词“之”的基本用法。“之”的这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尽管现代汉语中把“之”作为结构助词已不普遍使用了。

现代汉语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之”组成偏正短语,表示领属关系,其作用相当于“的”,如“赤子之心”、“钟鼓之声”、“靡靡之音”等等。除此之外,“之”还用来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如“光荣之家”、“无价之宝”、“千里之外”、“缓兵之计”、“意料之中”等。现代汉语中“之”的另外一种用法就是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如:

①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安身。

②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

助词的发展阶段性较强,往往在一个阶段,新的助词出现代替了旧的助词。“之”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结构助词使用,其实也是古汉语残留用法,它的意义和功能,逐渐被“的”替代。“的”作为结构助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的”的本义是鲜明、明亮的样子,读“di”。“的”用来作结构助词,在北宋时才出现,最初它只是“底”的代替者,它是“地”和“底”语音发生变化后所采用的新的标写形式。

①行雨的龙必将鬼使神差。(刘知远诸宫调)

②便似泣竹的湘妃别了舜主。(刘知远诸宫调)

这个“的”,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很像现代汉语中“的”的用法。

到了元代,用“的”作为结构助词的例子迅速增多,甚至在有些文献里只用“的”不用“底”,“的”逐渐开始全面替代“底”,并且开始取代“地”,如:

①这教人的法度渐渐地完备了。(鲁斋遗书)

②在人头上行啊,常常的把心行着么道。(孝经百解)

结构助词“的”,是替代了“底”和“地”的功能,它虽然沿袭了“之”的部分意义和功能,但并不是由“之”转化来的。“的、地、得”作为现代汉语最常见的结构助词,它们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用法上有较严格的区别:在定语后面用“的”,在状语后面用“地”,在补语前面用“得”,这样会使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如:

①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大家都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的、地、得”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界限分明,它们经历了分化,组合,再分化的过程。关于“的”的演化过程,在前面已经作了简要说明,它替代了“底”的部分功能才作为用在定语和中心词间的结构助词的,到后来,它甚至还替代了“地”的功能用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这种替代现象持续了相当时期,从而使“的”和“地”界限不明。实际上,“地”作为结构助词,一开始就一般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用作状语,修饰谓语性成分,如:

①当时王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罗隐·汴河)

②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杜苟鹤·春日登楼遇雨)

③心忧到被君王问,暗地思量奏对言。(敦煌变文集)

④如来本自大慈悲,闻语惨地敛双眉。(敦煌变文集)

“地”的这种用法在近代汉语中一度被“的”替代,现代汉语中,它又从“的”中分化了出来。说来“得”作为结构助词,它的用法比较稳定。结构助词“得”始见于唐代,在这以前“得”已经由动词“获得”虚化出动态助词“得”的意义了,可见结构助词“得”是由动态助词“得”虚化来的,它比动态助词更虚。正因为这种转化关系,“得”在现代汉语中也动词助词兼类。

结构助词“得”一开始就用来引出补语成分,由“得”联系的补语成分在语义上可以表示动作产生的结果,动作实现后达成的状态以及动作及其结果的可能性。如:

①驱禽养得熟,荷叶摘来新。(白居易)

②千勋勋来就,三乘会得全。(敦煌变文集)

结构助词“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功能基本上保留了。它在古代、近代汉语中的意义和功能,用来作为补语的标志。

从上古汉语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并且常用的结构助词就是“所”。“所”在古汉语中可以作名词,为处所之意,如“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但最主要的用法是作结构助词,而且使用比较复杂。“所”经常放在动词或短语的前面,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如:

①殷因于复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所”还常组成“所+介词+动词”的句式,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原因、动作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等。如:

①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②此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所”还用在被动句动词谓语前,强调被动关系。如:

①终为之所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所”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常见的结构助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也主要有三种作用:

用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结构:

①心有所感,言之为快。

②人家所说所做不合他的意了,就给戴帽子。

用在作名词修饰语的主谓词组的谓语前面。例如:

①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

和介词“为、”、“被”呼应,表示被动。如:

①这个果子沟往往不为人们所发现。

②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

结构助词“所”的这些用法,基本上承袭了古汉语中的用法,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语言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前面以“之”、“所”、“的”、“地”、“得”为例分析了结构助词的发展演化情况。下面再看看语气助词是如何发展演化的。

语气助词的发展和结构助词的发展共同的特点就是阶段性。上古汉语中大多数语气助词,到了近古汉语中大大减少了,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了,而新的语气助词不断产生。上古汉语中句首句中语气助词主要有“夫”、“其”、“唯”、“首”、“也”、“乎”等,句尾语气助词主要有“矣”、“已”、“焉”、“耳”、“尔”、“而已”等。近古汉语中,句首语气词已不多见,常见的句中句尾语气词主要是“呢”、“在”、“里(哩)”、“麽(吗)”等。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没有句首语气词的,常见的语气词主要有“的”、“了”、“嘛”、“呢(哩)”、“吗(么)”、“啊(呀、哇、哪)”、“啦”等,这些语气词或用在句尾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或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我们先看看句首语气词。古人在开始对一个问题发表议论或作解释时,常使用句首语气词。这类语气助词,已经消亡,现代汉语中也没有对应词,就不必赘述了。至于用在句中和句尾的语气助词,古今都有,只是具体的词已发生了变化。古汉语中用在句尾出现较多的语气助词算得上“也”和“矣”。它们主要用来表示判断、陈述、感叹等多种语气。

“也”表示判断语气,对所陈述的对象加以肯定或否定,有时,疑问句中没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时,“也”则具有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功能。如:

①牺牲出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矣”和“也”一样,尽管也用作句末,但二者有明显区别。“也”用于判断,确认事实,“矣”用于叙述、描写;“也”尾的句子是表示静态的,“矣”尾的句子则表示动态。如:

①孔子曰:“诺,吾将仁矣。”(论语)

②城陷矣。(资治通鉴)

中古以后,由于判断词“是”的大量使用,“也”作为表判断的语气助词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了。语气助词“了”也逐渐替代了“矣”的意义和功能。但必须指出,“了”只承担了“矣”的职能,但“了”并不是由“矣”发展来的。

古汉语中句尾语气词,除了“也”和“矣”外,出现较广的还有“乎”、“哉”、“与”、“耶(邪)”等。

“乎”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用在祈使句末表示祈请语气,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如:

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②长铁归来乎,出无车。(战国策·齐策)

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史记·大学)

“与”用在句末,主要用于疑问语气,但它和“乎”有些不同。“乎”表示纯粹的疑问,要求对方明确答复;“与”则含疑问又含推测,探询的语气较浓。如:

①子非三闾大夫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求之矣,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③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史记·刺客列传)

“哉”的用法和“与”相近。“哉”则要往往借助“岂、焉、安、何、谁”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表示询问、反问或感叹。如: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之战)

②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

③岂不衰哉!(史记·项羽本纪)

“乎”、“哉”、“与(屿)”、“邪(耶)”等在古汉语中的种种用法,后来分别被“吗”、“吧”、“呢”、“啊”、“呀”替代。但这些词和古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在渊源上并没有关系。

“吗”的较古形式是“麽”。“麽”在唐代就开始使用,主要用于疑问。到了元明时期,“麽”已发展为兼表疑问和肯定,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语气助词了。“麽”开始写作“吗”,已是清代的事了。如:

①这不是爆竹吗?(红楼梦)

②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吗?(红楼梦)

“吗”虽然源出于“麽”,但二者用法并不一致。“吗”通常只用于是非问句和反诘句,而“麽”多用于肯定等多种语气。如:

①我就知道麽。(红楼梦)

“麽”的这类用法,现代汉语中多以“嘛”来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